当前位置:首页>

缺乏完善的体检制度 致结直肠癌早诊率低

缺乏完善的体检制度 致结直肠癌早诊率低
发表人:生命之光传递者

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

究其原因,除了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外,缺乏完善的体检制度也是导致结直肠癌早诊率低的重要原因。

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外科宋新明教授介绍,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结肠癌的发病率上升尤为显著。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早期诊断率不足10%。

那么,如何提高结直肠癌的早诊率呢?首先,要增强预防意识,定期进行体检。其次,要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如便血、腹痛、便秘等,及时就医。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有结直肠癌病史、长期便秘或腹泻者等,应更加重视早期筛查。

目前,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重要手段。通过结肠镜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肠道内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此外,无痛肠镜技术的应用,也降低了患者的恐惧心理,提高了检查的依从性。

总之,提高结直肠癌的早诊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结直肠癌的认识;完善体检制度,实现早筛早诊;积极治疗,提高生存率,才能有效遏制结直肠癌的危害。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大肠癌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大肠息肉是肠腔内常见的良性肿瘤,但它与大肠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近期,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大肠息肉细胞的基因变异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大肠息肉细胞中出现APC、KRAS、SMAD4、TP53、PIK3CA这5种基因的变异,大肠息肉就更容易发展成具有转移性的恶性肿瘤。这一发现为大肠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大肠息肉是指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包括肿瘤性赘生物和非肿瘤性赘生物。肿瘤性赘生物是癌前期病变,与癌发生关系密切,而非肿瘤性赘生物与癌发生关系较少。因此,大肠息肉不容忽视。

    研究人员通过对大肠息肉患者体内正常细胞和息肉细胞进行基因编辑实验发现,正常细胞中出现这5种基因的变异并不会发展为癌细胞,而息肉细胞中出现KRAS、SMAD4及TP53这3种基因的变异,息肉细胞就会恶变为癌细胞。这表明,大肠息肉细胞只需要少数基因发生变异,就很容易癌变。

    这一发现对于大肠癌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切除大肠息肉可以有效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并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此外,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早期发现大肠息肉细胞的基因变异,从而早期干预和治疗,降低大肠癌的发生风险。

    大肠息肉的早期症状包括大便带血、大便习惯和性状发生改变、便秘和腹泻、腹痛等。如果您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预防大肠癌的发生,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当运动等。

  • 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攀升,青年人患大肠癌的比例也呈现出上升趋势。由于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许多年轻人往往会将其误认为是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从而延误了病情。

    大肠癌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便血、腹痛、腹胀等。然而,由于这些症状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很多年轻人往往不会将其与大肠癌联系起来。

    事实上,大肠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环境、饮食习惯等。其中,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大肠癌的重要诱因。

    对于高危人群,如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家族中有大肠癌病史、年龄大于35岁的年轻人,应定期进行大肠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预防大肠癌,首先要从改善饮食习惯开始。建议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同时,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戒烟限酒,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都有助于降低大肠癌的发生风险。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因误诊而延误病情。

    在大肠癌的治疗方面,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目前,大肠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总之,年轻人要重视大肠癌的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才能远离大肠癌的威胁。

  • 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重大疾病。据相关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大肠癌的患病率为10/10万,而200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这一数据已升至94.2/10万,20年间翻了10倍。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专家指出,大肠癌发病率的持续升高与人们的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武汉市第八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陈继贵指出,健康的饮食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式,即以蔬菜、水果、粗粮为主,低脂、低蛋白、高纤维。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高脂、高蛋白、低纤维的“倒金字塔”式饮食结构逐渐流行,这种饮食结构增加了胃肠道的负担,导致肠道疾病高发,进而成为大肠癌的重要诱因。

    除了不良饮食习惯,大肠癌的发病还与以下因素有关:环境因素、运动减少、遗传因素和烟酒等不良嗜好。其中,有大肠癌或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的人群、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的人群、生活不规律、长期便秘的人群、慢性结肠炎、大肠息肉、大肠腺瘤、血吸虫病等患者都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陈继贵指出,早期大肠癌治愈率可达92%,而一旦发展为晚期,5年生存率低于7%。由于大肠癌初期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症状,临床八成以上患者确诊时就是中晚期。因此,及时发现大肠癌并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发现大肠癌呢?以下五个信号需要引起警惕:一,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便秘、或便秘与腹泻交替;二,大便带血,一般为鲜红色或果酱色;三,肠梗阻伴随腹痛,很可能是肿瘤堵塞了肠管;四,腹部肿块,常见于右侧,有可能是生结肠癌的信号;五,全身衰弱:贫血、消瘦、乏力、发热,甚至呈现出典型的双目呆滞、面黄肌瘦的“恶病质”面容。

    陈继贵提示,超过40岁的人群,每年应做一次大肠癌筛查。中国50%以上的大肠癌发生在直肠,而80%的直肠癌属于中低位,靠近肛门,因此肛门指检是最简单有效的检查方式。此外,粪便检查也是一种常用的初筛手段,提供早期诊断的线索。肠镜检查能够清晰地观察全部结肠,最终确诊或排除大肠癌。这三项检查,都可作为每年一次的体检项目。

    2005年,阳逻新堤村46岁农民林某参加武汉市八医院组织的免费大肠癌筛查,发现大便有隐血。因为家境贫困,便没有进一步做纤维结肠镜检查。2007年,大肠癌筛查工作组再次来到新堤村时,林某已便血数日,结肠纤维镜检查确诊为大肠癌晚期。术后三年,癌症复发和转移。

    同样是2005年大肠癌筛查中发现的,50岁的周某筛查后进一步确诊检查查出了早期大肠癌,立即接受了手术治疗。她至今健康地生活着,没有发现癌症复发和转移的迹象。

    陈继贵介绍,大肠癌发病周期比较长,从癌细胞发展为直径1厘米的肿瘤约需七八年,到出现临床症状需三五年,发展到晚期还要三五年。前10年里只要抓住一个机会,就能够早期发现。但遗憾的是,大肠癌筛查并未列入常规体检项目,多数人也未意识到筛查大肠癌的重要性。

    从2005年开始,陈继贵带着他的团队,走进武汉、潜江、荆州、洪湖、松滋、襄阳等多个县市,入户开展免费大肠癌的筛查工作。筛查惠及20万人,检出几十例大肠癌,并将大肠癌的防治知识带到了千家万户。

    陈继贵提示,很多老百姓对肿瘤筛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有居民称,糊里糊涂地生活蛮好,万一查出来什么不好的结果,反而更难受。要知道,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唯有积极应对,才能掌握与病魔斗争的主动权。

  • 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许多中老年人在生活中常常出现突然消瘦的情况,这往往是大肠癌的早期信号。

    专家指出,大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这会导致患者出现消瘦、乏力等症状。同时,肿瘤产生的毒性物质还会影响患者的食欲,使得摄入的营养明显不足,进一步加剧消瘦情况。

    除了消瘦外,大肠癌患者还可能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多、便血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导致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较低。

    大肠癌的发病原因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长期吸烟饮酒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大肠癌的发生。因此,预防大肠癌的关键在于改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以下是一些预防大肠癌的建议:

    •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少吃油腻、高脂肪的食物。
    • 适当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 戒烟戒酒:吸烟和饮酒是导致大肠癌的重要因素。
    •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大便潜血检查,以及结肠镜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大肠癌。

    如果出现突然消瘦、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 阿司匹林,这一历史悠久的药物,最初用于退热和止痛,如今在预防血栓形成和其他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关于阿司匹林在预防结直肠癌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引起了广泛关注。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研究表明,长期、规律地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此外,阿司匹林对其他胃肠癌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然而,对于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等其他常见癌症,阿司匹林并无明显的预防效果。

    那么,如何正确服用阿司匹林以降低结直肠癌风险呢?首先,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般来说,每日服用100-325毫克的阿司匹林即可。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出血等副作用,因此,在服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保养也是预防结直肠癌的重要措施。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粮,少吃油腻、辛辣食物;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针对结直肠癌的筛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都有助于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因此,了解阿司匹林在预防结直肠癌方面的作用,对于我们预防和控制结直肠癌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提醒广大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的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 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肝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本文将介绍肝癌食疗与用药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一、肝癌与不良生活饮食方式的关系

    研究发现,不良的生活饮食方式是导致肝癌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以及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都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此外,长期酗酒、吸烟、食用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等,也是肝癌的高危因素。

    为了降低肝癌的发病率,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粗粮等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 增加运动量,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 戒烟限酒,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 注意食品安全,避免食用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
    •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二、肝癌食疗与用药

    1. 肝癌食疗

    肝癌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同时,可以适当进行食疗,以帮助改善病情。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肝癌食疗方法:

    • 蔬菜类:甘蓝、花椰菜、白菜、油菜、菠菜、芥菜、雪里蕻、蕹菜、韭菜、莴苣、莴笋、芹菜、胡萝卜、番茄、芦笋、茭白、茼蒿、马齿苋、黄瓜、洋葱、大蒜、薤白等。
    • 五谷杂粮类:小麦、玉米、荞麦、芋头、红薯、马铃薯等。
    • 豆类:大豆、黑豆、刀豆、扁豆、菜豆、赤小豆、豆芽、豆腐等。
    • 食用蘑菇类:香菇、黑木耳、白木耳、猴头菇、竹荪、松茸、平菇、草菇、菌灵芝、冬虫夏草、茯苓、鸡脚菇、鸡蕈、牛肝蕈、香蕈等。
    • 水果类:苹果、郎果、红枣、桂圆、桑椹、乌梅、柑橘、青果、猕猴桃、木瓜、西瓜等。
    • 水产类及其他:泥鳅、章鱼、鲨鱼、虾、鹅血、菱角、海带、螺旋藻、紫菜、淡菜、海参、牡蛎、燕窝、蚂蚁、海藻等。

    2. 肝癌用药

    肝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其中,靶向治疗是目前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之一。靶向治疗药物可以针对肝癌细胞的特异性受体,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此外,肝癌患者还可以使用一些中药进行治疗,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三、总结

    肝癌是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但只要我们及时发现、积极治疗,患者仍然有康复的机会。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大肠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大肠息肉,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小病,却与大肠癌有着密切的联系。

    大肠息肉是指大肠黏膜表面突起的良性肿瘤。它可能出现在大肠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乙状结肠和直肠。虽然大部分息肉没有明显症状,但它们却是大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据统计,大约有5%至10%的大肠息肉会发展成为大肠癌。

    那么,如何预防大肠息肉,降低大肠癌的风险呢?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其次,要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大肠癌的筛查。目前,最常用的筛查方法是大肠镜检查。通过大肠镜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并切除息肉,从而降低大肠癌的风险。

    大肠镜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肛门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观察大肠黏膜的情况。目前,无痛肠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如果检查发现息肉,医生会根据息肉的大小、形态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除了大肠镜检查,还有一些其他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大肠息肉,例如粪便潜血试验、CT结肠成像等。这些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此外,饮食也是预防大肠息肉的重要因素。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容易导致便秘,增加大肠癌的风险。因此,我们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同时,要避免过度摄入红肉和加工肉类,这些食物也容易导致大肠癌。

    总之,大肠息肉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疾病,我们要提高警惕,积极预防,才能降低大肠癌的风险,保障自己的健康。

  •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随之而来的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大肠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为了预防和降低大肠癌的发生风险,以下六个方面的注意至关重要。

    1.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针对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如年龄超过50岁、有家族大肠癌病史、长期吸烟饮酒等,可以通过肠镜、大便潜血等检查手段,及时发现大肠癌的早期病变。

    2. 关注家族遗传史:家族中若有大肠癌患者,应提高警惕,定期进行大肠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

    3.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可以有效降低大肠癌的发生风险。

    4. 膳食管理: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有助于预防大肠癌;避免高脂肪、高热量、高盐分的食物,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

    5. 积极治疗癌前病变:如腺瘤性息肉、慢性结肠炎等,应及时进行治疗,防止其恶变。

    6. 关注排便情况:若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大肠癌的可能。

  • 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攀升,成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大肠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大肠癌治愈率的关键。早期大肠癌的治愈率相对较高,可达90%以上。因此,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大便隐血试验和肠镜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大肠癌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早期大肠癌,外科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可以有效去除病灶,提高治愈率。此外,根据病情的需要,医生还可能建议进行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除了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也是大肠癌治疗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的问世,为大肠癌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这些药物可以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此外,大肠癌患者的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肪、高热量、高胆固醇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大肠癌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和专科医生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让人痛苦不堪?你是否怀疑自己是否患有大肠癌?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个才是大肠癌的信号?哪些症状需要警惕?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大肠。大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将食物残渣转化为粪便。大肠大致分为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食物在经过胃和小肠的消化吸收后,到达大肠,大肠将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和电解质吸收,最终形成粪便。

    那么,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个才是大肠癌的信号呢?实际上,这两种情况都不一定是大肠癌的信号。一天三次大便可能是因为摄入了过多膳食纤维、果糖、低聚糖等食物,或者是因为乳糖不耐受、肠道感染等原因导致的。三天一次大便可能是因为进食量过少、饮食结构不合理、久坐不动等原因导致的。

    那么,哪些症状需要警惕呢?以下是一些可能提示大肠癌的症状:

    1. 持续性便秘或腹泻

    2. 排便习惯的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

    3. 排便时伴有疼痛、出血或黏液

    4. 腹部疼痛或不适

    5. 肠道梗阻的迹象,如呕吐、腹痛、腹胀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大肠癌。

    除了以上症状外,以下因素也可能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

    1. 年龄:大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

    2. 家族史:家族中有人患有大肠癌,会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

    3. 饮食习惯:高脂肪、高热量、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会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

    4. 体重:肥胖会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

    5. 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会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

    为了预防大肠癌,建议我们:

    1.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和膳食纤维

    2. 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3. 戒烟限酒

    4. 定期体检,特别是有家族史的人群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