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十岁前过马路紧抓孩子的手

十岁前过马路紧抓孩子的手
发表人:全球医疗视野

在儿童交通事故中,10岁以下儿童占比高达40%。这些事故往往源于儿童自身对交通规则和危险认知不足。据统计,5-9岁儿童的交通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男孩高于女孩。

造成儿童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儿童在道路上追逐打闹、突然横穿马路、小区内玩耍无人监管等行为。家长在10岁前要紧牵着孩子的手过马路,避免儿童在机动车道上追逐打闹,并教育孩子不在车边车后玩耍。

此外,家长要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认识交通信号和标志,并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1. 阴雨天穿亮衣服佩戴反光标,提高可见性。

2. 离大货车转弯处远一些,避免被内轮差撞到。

3. 不要在车后和车周围玩耍,避免被车辆盲区遮挡。

4. 小区内门口紧跟大人,避免被转弯车辆撞到。

5. 停车场要小心车辆,避免被倒车撞到。

通过加强儿童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家长和儿童的交通安全意识,可以有效降低儿童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机动车交通事故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机动车交通事故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带宝宝出行变得愈发方便。然而,许多家用车在设计时并未充分考虑儿童的安全需求,成人的安全意识也往往忽视了儿童。

    许多家长认为,无论孩子大小,只要坐在车内就好。然而,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年轻妈妈开车时,后座坐着两个半大的孩子,其中可能还有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他们在车内嬉笑打闹,看似欢乐,但实际上却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一旦发生紧急刹车,后果将不堪设想。孩子可能会因为惯性力撞击到挡风玻璃,造成严重伤害;或者撞击到座椅或门板,轻则骨折,重则危及生命。

    事实上,许多家长对儿童在车内的安全重视程度不够,或者认为孩子好动,不适合使用安全座椅,甚至只是让妈妈抱着孩子。这些做法都是极其危险的。

    在国外,就曾发生过因安全气囊设计不当,孩子在停车场被轻微碰撞后气囊爆开,导致孩子受到严重伤害的案例。还有因父母疏忽和儿童安全座椅使用不当,导致孩子发生车祸,安全气囊爆开将孩子推向座椅而死亡的案例。这些悲剧警示我们,作为父母,不能忽视孩子的安全。

    为了孩子的安全,家长应该选择合适的安全座椅,并在行车过程中确保孩子正确使用。同时,也要提高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出行环境。

    此外,家长还应该关注孩子的健康问题。例如,儿童近视、肥胖、龋齿等问题日益严重,家长应该及时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饮食控制和口腔保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总之,关注儿童安全,从细节做起。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自驾出行,尤其是周末或节假日,带着孩子出游成为了许多家庭的共同选择。然而,由于儿童安全意识薄弱,乘车过程中容易发生意外伤害。本文将介绍儿童乘车六大意外伤害,并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

    意外一:紧急刹车惯性伤害

    当车辆紧急刹车时,儿童由于惯性作用,容易向前冲出,导致头部或颈部受到撞击,造成严重伤害。儿童头部比例较大,颈部相对脆弱,更容易受到致命性伤害。

    预防措施:为儿童配备符合其年龄和体型的安全座椅,并在行车过程中确保安全座椅的固定牢靠。

    意外二:误吸零食窒息伤害

    孩子在乘车过程中进食,尤其是食用果冻、糖果等颗粒状食物时,容易误吸入气道,造成窒息。此外,车辆在颠簸或紧急制动时,更容易发生误吸现象。

    预防措施:在行车过程中避免让孩子进食,特别是颗粒状食物。如发生误吸,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倒置孩子腹部拍打背部等。

    意外三:肢体外移刮碰伤害

    孩子在乘车过程中,容易将肢体伸出窗外,容易被路边树木、栅栏等刮碰,甚至发生严重事故。

    预防措施:行车过程中,不要让孩子将肢体伸出窗外。同时,尽量让孩子坐在后排座位,避免发生意外。

    意外四:关启门窗夹击伤害

    车门开启时,如果推不到定位,微微回弹的力很容易夹伤孩子的手指。电动窗的简易操作,更可能导致玻璃窗夹伤手指甚至头颈部。

    预防措施:行车过程中,注意不要让孩子接触车门,避免发生夹伤。

    意外五:空调废气中毒伤害

    长时间开启空调,会导致车内空气不流通,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尤其是儿童,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更容易受到一氧化碳中毒的影响。

    预防措施:行车过程中,注意通风换气,避免长时间关闭车窗。如发现孩子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车通风,并送往医院就医。

    意外六:车门误开致命伤害

    儿童好奇心强,容易在行车过程中误开车门,导致孩子被抛出车外,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行车过程中,注意观察孩子,避免孩子将手伸出窗外。同时,可以安装儿童安全锁,防止孩子误开车门。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驾驶者驾驶时存在一些不良习惯,这些习惯不仅影响了驾驶安全,还可能对驾驶者自身造成伤害。以下列举了四种常见的驾驶不良习惯,提醒广大男性驾驶者注意。

       危险习惯一:车内乱放杂物

      很多驾驶者喜欢在车内放置一些杂物,如零食、饮料、衣物等。然而,这些杂物如果随意放置,一旦发生碰撞,很可能会对驾驶者造成伤害。此外,车内杂物过多也会影响驾驶视线和操作,增加驾驶风险。

      为了保障驾驶安全,驾驶者应尽量保持车内整洁,将杂物分类存放,并使用车内储物盒等工具固定杂物。

      

       危险习惯二:随意调整座椅位置

      有些驾驶者驾驶时喜欢随意调整座椅位置,以适应不同的驾驶姿势。然而,座椅位置的不当调整会影响驾驶者的视线和操控,增加驾驶风险。

      正确的做法是,驾驶者应根据自身身高和体型,将座椅调整到最舒适的位置,并确保视线清晰,操控自如。

      

       危险习惯三:开车时分心

      驾驶时分心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驾驶者开车时喜欢玩手机、吃东西、与乘客聊天等,这些行为都会分散驾驶者的注意力,增加驾驶风险。

      为了保障驾驶安全,驾驶者应避免在驾驶时分心,将手机等电子设备放在视线范围内,并在驾驶过程中保持专注。

      

       危险习惯四:不系安全带

      安全带是保障驾驶者安全的重要装备,然而,很多驾驶者驾驶时却不愿系安全带。据统计,未系安全带的驾驶者在发生交通事故时,死亡率是系安全带的驾驶者的几倍。

      为了保障自身安全,驾驶者应始终系好安全带,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驾驶技能也日益娴熟。然而,在公路上,女性驾驶员却面临着来自男性和同行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能导致“公路狂躁症”的发生。

    “公路狂躁症”是指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因受到挑衅或干扰而情绪失控,出现攻击性行为的一种心理疾病。女性驾驶员由于生理和心理特点,更容易受到这种疾病的影响。

    造成“公路狂躁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性别偏见:社会上普遍存在对女性驾驶员的偏见,认为女性驾驶技术不如男性,导致女性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承受更大的压力。
    • 驾驶技能不足:部分女性驾驶员驾驶技能不足,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导致其他驾驶员对其产生不满。
    • 心理素质较差:女性驾驶员的心理素质相对较差,更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导致情绪失控。
    • 社会环境:交通拥堵、驾驶环境恶劣等因素也会加剧“公路狂躁症”的发生。

    为了预防和治疗“公路狂躁症”,女性驾驶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提高驾驶技能:通过参加驾驶培训,提高自身的驾驶技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 保持良好心态:遇到挑衅或干扰时,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失控。
    • 寻求心理帮助:如果情绪问题严重,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 改善驾驶环境:呼吁相关部门改善交通状况,减少交通拥堵。

    总之,女性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良好心态,提高驾驶技能,共同营造和谐安全的驾驶环境。

  • 7月15日凌晨,两艘干货船“顺强2”轮与“永安轮”在吴淞口水域发生碰撞,“顺强2”轮沉没,船上13人落水,其中3人获救,10人失踪。

    据了解,当日接报后,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厚天小分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于15日早上6时、7时分别派出5名水上搜救队员和3名增援队员,携带充气艇3艘赶往事发地点执行搜救任务,并与海事局、救助局、海警、渔政等专业力量共同行动,迅速布署搜寻路线,扩大范围开展遇难人员搜救工作。

    为了预防创伤后急性精神功能障碍及更好地安抚伤者和家属情绪,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又派出以心理专家马希权为组长的心理救援小组共十余名成员介入搜集工作。截至目前,救援行动仍在进行中。

    近年来,水上交通事故频发,尤其在暑期,水上交通事故更是屡见不鲜。许多民众水上逃生知识匮乏,导致水上交通事故死亡率较高。在进行乘船活动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一旦不慎落入水中,又该如何自救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总队长刘中民提醒我们:

    1. 避免携带危险物品上船,不要乘坐无证船只、人货混装船只以及其他简陋船只。

    2. 集体乘船时,听从指挥,上下船时有序排队,避免拥挤。

    3. 不要乘坐超载船只。

    4. 船靠、离码头或驶过风景区时,避免聚集在船的一侧。

    5. 遇到紧急情况,听从船上工作人员的指挥。

    6. 上船后,留心通往甲板的最近通道和救生衣的位置。

    如果发生水上事故,我们要保持冷静,迅速采取自救措施:

    1. 迅速奔向通向甲板的最近出口,尽快跑到甲板上。

    2. 弃船时,穿好救生衣,尽量选择较低的位置跳水,避开水面上的漂浮物,从船的上风舷跳下。

    3. 翻船事故发生后,立即抓住船舷,设法爬到翻扣的船底上。

    4. 不会游泳者落水后,尽量吸一口气,保持镇静,紧闭嘴唇,咬紧牙齿,憋住气,仰起头,使身体倾斜,慢慢浮上水面。

    5. 落水后要尽力减少挣扎,避免体热散失,采取双手交叉抱胸、双腿向腹屈曲的姿势,尽量保存体热。

  • 女性作为驾驶员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女性健康驾车显得尤为重要。以下针对女性驾车健康,提供八项注意事项,帮助女性驾驶员安全驾驶。

    1. 关注女性生理期: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等生理期,身体状况和情绪都会发生变化,驾驶时更需注意安全。

    2. 正确调整座椅和安全带:座椅高度、距离、角度等需根据个人身材调整,确保舒适和安全。系好安全带是安全驾驶的基本要求。

    3. 选择合适的衣物和鞋:长发应束起或固定,避免遮挡视线。手套应选择棉质或单层翻毛皮质,防止打滑。鞋子以舒适为主,避免高跟鞋和凉拖鞋。

    4. 注意车内装饰:车膜不宜过深,避免夜间倒车视线受阻。车内装饰应避免遮挡视线,影响驾驶安全。

    5. 注意自我保健:长时间驾驶会导致皮肤干燥、缺水,应涂抹保湿护肤品。保持车内温度适宜,避免寒冷刺激。

    6. 避免长时间驾驶:长时间驾驶易导致尿道炎、阴道炎等妇科疾病,建议合理安排驾驶时间。

    7. 选择省心的车型:自动挡车型操作简单,适合女性驾驶。选择具有安全配备的汽车,提高驾驶安全。

    8. 关注医疗机构:如有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 近年来,随着私家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汽车。然而,一些家长在驾车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其中之一就是让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事实上,根据最新规定,12岁以下儿童禁止乘坐副驾驶位置,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儿童的安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副驾驶位置的危险性。研究表明,副驾驶位置是汽车上最危险的位置之一,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儿童在副驾驶位置上受到的伤害往往是最大的。这是因为儿童的身高和体重与成年人不同,无法正确使用安全带,而且在发生碰撞时,儿童更容易受到二次伤害。

    其次,儿童的好动性可能导致驾驶员分心,从而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此外,儿童在副驾驶位置上容易受到车内物品的撞击,增加了受伤的可能性。

    根据最新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其他成年公民应当注意未成年人的乘车安全,不得将未成年人单独留在机动车内,不得安排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在机动车副驾驶位置乘坐。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儿童的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除了禁止儿童乘坐副驾驶位置外,家长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让孩子坐在后排座位,并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2. 不要让孩子在车内玩耍,以免分散驾驶员注意力。

    3. 不要让孩子在车内吃东西,以免发生窒息。

    4. 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以防发生意外。

    总之,为了孩子的安全,家长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儿童的乘车安全。

  • 协和医院,作为中国顶级的三甲医院,每天都有大量的患者前来就诊。然而,近日,一位协和医院的医生在微博上反映了一个问题:协和医院门诊楼前无合法的出租车停车区,导致患者打车难,尤其是对于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据了解,协和医院门诊前原有一条道路可以停放出租车,但近期该道路被路桩封闭,导致医院周边没有合法的出租车停车区。这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增加了患者的就医成本。

    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主任尹佳表示,打车难的问题困扰着很多患者和医生,每次打车至少要等半小时。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很多老人或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打车难问题尤为突出。

    针对这一问题,东单交通大队表示,会将该情况上报给道路优化渠化部门,并尽快作出回复。

    协和医院门诊前打车难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就医环境。

  • 河南济源市一所民办幼儿园发生坍塌事故,造成2名幼儿死亡,28人受伤住院,9人安然无恙。事故发生后,幼儿园负责人当场晕倒,幼儿园未进行注册登记,属于私自开办。这起悲剧再次提醒我们,儿童安全至关重要,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管,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与儿童安全相关的医疗科普知识:

    1. 儿童安全意识教育: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儿童安全意识教育,让孩子们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救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家长应关注儿童的生活环境,避免儿童接触危险物品,如电源插座、热水壶等。同时,加强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3. 儿童伤害急救:家长和学校应掌握基本的儿童伤害急救知识,如烫伤、摔伤、骨折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初步处理。

    4. 儿童安全检查:定期对儿童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预防疾病发生。

    5. 儿童心理健康: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儿童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 随着女性在职场和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驾驶汽车出行。然而,一些女性司机在驾驶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攻击性和暴躁情绪,这种现象被称为“公路狂躁症”。本文将探讨“公路狂躁症”的成因、危害以及预防和应对方法。

    一、公路狂躁症的成因

    1. 性别认知差异:男性将车前地带视为自己的领地,而女性则更注重舒适和安全。这种认知差异导致男性对女性司机超车或别车行为产生不满,从而引发暴躁情绪。

    2. 生理因素:女性在生理周期、情绪波动等情况下,更容易出现烦躁情绪,这可能导致驾驶时出现冲动行为。

    3. 驾驶技能不足:部分女性司机驾驶技能不足,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引发其他司机的不满和暴躁情绪。

    二、公路狂躁症的危害

    1. 危害他人安全:公路狂躁症可能导致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危害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2. 影响心理健康:长期处于暴躁情绪中,容易导致心理压力增大,甚至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三、预防和应对方法

    1. 提高驾驶技能:女性司机应积极参加驾驶培训,提高驾驶技能,避免因驾驶失误引发交通事故。

    2. 调整心态:女性司机在驾驶过程中要保持冷静,避免因他人行为而产生暴躁情绪。

    3. 互相尊重:驾驶员之间应互相尊重,避免因驾驶行为产生冲突。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