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血小板减少时可用尿糖监测

血小板减少时可用尿糖监测
发表人:老年健康守护者

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患者容易出现出血现象,如流鼻血、牙龈出血等。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常用的方法是糖皮质激素,但长期使用可能引发类固醇糖尿病。本文将介绍一种辅助监测血糖的方法——尿糖监测,并探讨其在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应用。

一、血小板减少症与血糖监测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减少,导致凝血功能异常。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常用的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类固醇糖尿病,需要监测血糖水平。

传统的血糖监测方法包括血糖仪监测和尿糖监测。血糖仪监测准确、直观,但需要定期购买试纸,成本较高。尿糖监测经济、方便,但准确度不如血糖仪。

二、尿糖监测的优势与局限性

尿糖监测是一种经济、方便的血糖监测方法,尤其适用于以下情况:

  • 经济不发达、文化水平不高的地区
  • 老年人、怕疼的儿童
  • 出血性疾病患者

尿糖监测的局限性包括:

  • 不能测出低血糖
  • 血糖低于10.0mmol/L时,尿糖呈阴性结果,不适用于血糖<10.0mmol/L以下的患者
  • 患有肾功能不全,肾糖阈增高时,尿糖不能反映实际的血糖水平
  • 服用维生素C、异烟肼、阿司匹林等药物,可出现尿糖假性结果

三、尿糖监测的应用案例

某患者患有血小板减少症,经常流鼻血。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情况好转,但继发了类固醇糖尿病,开始胰岛素治疗。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患者需要每天多次监测血糖,但每次监测后都会出现流鼻血的情况。后来,医生建议患者采用“尿糖血糖结合法”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减少血糖监测次数,从而减少出血危险。

经过两周的尿糖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后,患者的血糖终于控制到了正常范围。1年后,病情好转,血小板增加到10万。随着激素用量减少,血糖下降,胰岛素用量也减少,最终胰岛素停用,疾病痊愈。

四、尿糖监测的注意事项

1. 肾功能及肾糖阈的影响:肾功能不全、肾糖阈增高时,尿糖不能反映实际的血糖水平,需用血糖仪监测。

2. 合并其他疾病时可能干扰结果:尿路感染、神经病变、前列腺炎等疾病可能干扰尿糖监测结果。

3. 注意药物和容器对结果的影响:维生素C、水杨酸盐等药物可能干扰尿糖监测结果。

4. 按规定时间观察结果:不同厂家的试纸观察时间有所不同,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

5. 试纸的保存及使用:试纸应保存在密闭的容器中和阴凉干燥处,避免高温,忌冷冻,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糖尿病疾病介绍: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正常情况下,胰腺释放胰岛素,帮助身体储存和利用食物中的糖和脂肪。当胰腺分泌胰岛素减少,或身体对胰岛素反应敏感性降低时,就会导致糖尿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