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控制血糖 第3药作用无类别差异

控制血糖 第3药作用无类别差异
发表人:癌症防治先锋

近年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目前,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药物。然而,对于部分患者来说,仅使用这两种药物难以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因此,医生常常会考虑为患者添加第三种治疗药物。

近期,一项发表于《内科医学年鉴》的研究表明,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治疗后,加用第三种药物(包括胰岛素、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胰高糖素样肽-1激动剂和阿卡波糖等)对血糖控制的益处并无明显差异。这意味着,在选择第三种药物时,患者和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体重、年龄、合并症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这项研究共纳入了4535例2型糖尿病患者,他们均接受了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的治疗,并在加用第三种药物后进行了为期24~52周的观察。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不同种类的药物在降低HbA1c水平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其中,胰岛素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而胰高糖素样肽-1激动剂则有助于减轻体重。此外,胰岛素引发的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是非胰岛素类药物的2倍。

尽管研究结果令人鼓舞,但这项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多数研究为短期试验,可能无法完全反映药物长期使用的疗效。其次,由于研究方法的差异,间接性比较可能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

总之,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在选择第三种治疗药物时,医生和患者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如血糖控制情况、体重、年龄、合并症等因素,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尿糖阳性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尿糖阳性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血糖与尿糖是糖尿病患者最常用的两项检查指标。许多患者认为,这两项检查没有太大区别,为了节省时间和避免扎针,常常只关注尿糖。然而,尿糖并不能完全代表血糖水平,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血糖与尿糖的定义。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而尿糖则是指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正常情况下,肾小管会将大部分葡萄糖重吸收回血液,因此尿液中只含有极微量的葡萄糖。当血糖超过肾小管的吸收能力时,就会产生尿糖。

    尿糖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血糖浓度、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尿糖并不能真实反映血糖水平。例如,老年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即使血糖超过正常范围,也可能不出现尿糖。

    尿糖阳性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血糖增高,如糖尿病、类固醇性糖尿、应激性糖尿等;二是血糖正常,如肾性糖尿、妊娠糖尿、药物性假糖尿等。

    因此,我们不能完全依赖尿糖来诊断糖尿病。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定期进行血糖和尿糖的同步检查,并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才能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合理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糖分摄入。
    • 规律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对血糖的利用率。
    • 定期监测血糖,及时发现血糖波动。
    • 遵医嘱用药,控制病情。
    •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空气污染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隐患。除了引发呼吸道疾病外,研究发现,空气污染还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尤其是儿童群体。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指的是体内组织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吸收的抵抗。德国亥姆霍兹慕尼黑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生活在交通繁忙、人口密集地区,并暴露在空气质量较差环境中的儿童,其胰岛素抵抗水平相对较高。

    研究发现,空气中二氧化氮含量每增加10.6微克/立方米,胰岛素抵抗发生率便增加17%;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每增加6微克/立方米,胰岛素抵抗发生率增加19%。此外,住宅与车流密集路段之间的距离同样不容忽视,儿童居住在公路附近,每接近公路500米,胰岛素抵抗发生率便会提高7%。

    究其原因,空气污染物具有潜在的氧化性,可直接氧化脂肪或蛋白,也可间接激活细胞内氧化,从而引发胰岛素抵抗。此外,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氮浓度升高可导致炎症标记物增加,这也可能是出现胰岛素抵抗的诱因。

    为了降低空气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建议家长尽量减少孩子暴露在污染环境中的时间,加强室内通风,同时注重孩子的饮食和运动,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此外,以下是一些预防糖尿病的建议:

    1. 均衡饮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

    2.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3. 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

    4. 定期体检,关注血糖水平。

    5.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那么,糖尿病的发病是否与遗传因素有关呢?本文将从种族、家族、基因和并发症等方面,对糖尿病的遗传性进行深入解析。

    一、种族与遗传关系

    不同种族和民族间,糖尿病的患病率存在显著差异。例如,美国白人的患病率为6~8%,而中国为3.21%。这种差异与遗传背景有关,不同的遗传背景决定了个体对糖尿病易感性的差异。

    二、家族与遗传性

    家族史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中有25~50%具有家族史,而非糖尿病者中则低于15%。此外,单卵孪生子患1型糖尿病的一致性为54%,2型糖尿病高达91%,说明2型糖尿病更具有家族聚集性。

    三、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

    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既有显性遗传,又有隐性遗传。多个基因的变异共同决定了个体对糖尿病的易感性。

    四、并发症与遗传因素

    糖尿病并发症同样存在明显的遗传倾向。例如,亚洲人种发生肾脏并发症的比例较高,这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五、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

    了解糖尿病的遗传性,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糖尿病。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2. 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及时发现糖尿病的早期迹象。

    3. 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

    4. 如果有家族史,应定期进行糖尿病筛查。

    总之,了解糖尿病的遗传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高生活质量。

  • 儿童糖尿病的诊断通常涉及血糖水平、尿糖、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检测。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血糖控制情况、胰岛β细胞功能、过去数周内的血糖平均水平以及糖尿病的类型。所有这些检查都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在进行相关检查前,患者应避免高糖食物至少8小时。

  • 那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安静的客厅里,我紧张地坐在沙发上,等待着医生的到来。医生***温和地微笑着,让我感到一丝安心。

    “您好,能告诉我您最近有什么症状吗?”医生的声音温和而专业。

    我犹豫了一下,但还是鼓起勇气说:“医生,我最近尿色有点黄,还有点尿频。”

    医生认真地点了点头,继续询问:“这种症状持续多久了?有没有多饮多尿多食的情况?”

    我回答:“大概有几个月了,没有多饮多尿多食。”

    医生又问:“您还有其他检查吗?”我拿出报告单,说:“这个是昨天查的,您帮我看看有什么问题。”

    医生接过报告单,仔细地看了起来,然后说:“这个提示尿糖升高,您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我摇了摇头,医生耐心地解释:“就是尿里面有糖,正常是不会有的,可能是糖尿病。”

    我顿时感到紧张,问:“那我要做糖尿病的检查吗?”

    医生回答:“是的,您要控制血糖才行。”

    我看着报告单上的血糖值,有些担忧,医生却安慰我说:“血糖不高不用吃药,平时不要太剧烈运动。”

    我接着问:“尿里有糖会不会是因为早上喝了甜的?”

    医生回答:“我查尿是吃过东西后,有影响。”

    我担忧地问:“目前来看是糖尿病吗?”

    医生回答:“不能诊断,要复查,如果下次早晨不吃喝验尿还是高就需要做糖尿病方面的检查。”

    我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临走前,医生还特别提醒我:“那这个尿糖对做人流有影响吗?”我摇了摇头,医生说:“复查才知道。”

    我感激地点了点头,对医生的服务表示满意。

    这次线上问诊让我感受到了医生的耐心和专业,也让我更加了解了自己的病情。

  •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并发症种类繁多,其中糖尿病手麻便是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症状。那么,糖尿病手麻究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糖尿病手麻可能与糖尿病早期阶段有关。在糖尿病早期阶段,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血糖水平波动较大,从而引发手麻症状。这种症状通常表现为指端麻木,有时伴有刺激感,且在血糖控制稳定后可得到缓解。

    其次,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也是导致糖尿病手麻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组织损伤,进而引起神经传导异常,导致手麻、疼痛等症状。这种症状通常表现为双手、双脚对称性麻木、疼痛,且在夜间更为明显。

    此外,糖尿病合并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手麻症状。例如,糖尿病合并颈椎病、腕管综合征、腔隙性脑梗死等疾病时,患者容易出现头晕、乏力、手麻等功能障碍的症状。

    针对糖尿病手麻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改善微循环药物:如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等,可改善微循环,缓解手麻症状。

    2. 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神经节苷酯等,可能有助于神经修复。

    3. 抗氧化应激药物:如硫辛酸等,可减轻氧化应激对神经组织的损伤。

    4. 对症治疗药物:如麻木明显可用木丹颗粒等药物。

    除了药物治疗外,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避免血糖波动。

    2. 注意饮食,合理搭配膳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3.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总之,糖尿病手麻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患者需引起重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日常保养,可以有效缓解手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间歇性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特点是发作性短暂性脑功能障碍。对于间歇性脑梗塞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在药物治疗方面,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可以应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如果患者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可以考虑口服氯吡格雷。同时,患者还需要口服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以降低血脂水平,预防脑梗塞的复发。

    对于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需要积极调控血压和血糖水平。常用的降血压药物包括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等。对于糖尿病患者,首选二甲双胍口服,必要时可应用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尽量使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左右。

    此外,如果患者患有高同型胱氨酸血症,应积极进行调控,可口服维生素B6、叶酸片、甲钴胺等。对于躯体症状和体征严重的患者,也可进行针灸治疗和康复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低盐、低脂、低糖饮食,适当食用瘦肉、鱼肉和坚果类食物。食用油尽量选用植物油,少食用动物油。要戒烟限酒,进行适当的锻炼,控制体重,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要注意情绪稳定,避免过于紧张导致血管痉挛,血液变稠。多进行一些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多吃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谷物、水果等,可以多吃一些木耳、香菇、紫菜等,对缓解间歇性脑梗塞有一定的作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干结,保证充足的睡眠,要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饮食应该注意适量,最好是七分饱,避免过饱、过食的情况。患者平时一定要坚持服用药物,不要中断药物服用。

  • 随着糖尿病患者的日益增多,关于糖尿病的科普知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空腹血糖检测作为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受到广泛关注。许多患者对于空腹血糖检测前是否可以喝水,以及如何控制空腹时间等问题存在疑惑。

    首先,关于空腹血糖检测前是否可以喝水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空腹血糖检测要求的“空腹”是指不摄入热量,例如主食、肉蛋、奶等食物,但不严格限制饮水。因此,在空腹状态下,如果感到口渴,可以适量饮水。需要注意的是,含糖饮料可能会影响血糖检测结果,应尽量避免。

    其次,空腹血糖检测的时间也有讲究。一般来说,空腹血糖检测应在头天进餐后8-12小时进行,最长不超过12小时。过长的空腹时间可能导致血糖结果不准确。

    在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前,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应激因素,以免影响血糖水平。同时,对于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在抽血后服用早上药物。

    此外,以下是一些提高空腹血糖检测准确性的建议:

    1. 空腹血糖检测应在早上8时前进行,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空腹抽血应在注射胰岛素时间之前。

    2. 避免情绪波动、失眠、发热、劳累等应激因素,以免影响血糖水平。

    3. 避免在检测前进行剧烈运动。

    4. 不要在检测前一天过分节食。

    5. 确保充足的睡眠。

  • 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运动作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其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所证实。本文将深入探讨运动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并针对糖尿病患者提供具体的运动建议。

    首先,运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水平。运动过程中,身体会消耗能量,从而降低血糖。同时,运动还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胰岛素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其次,运动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体重。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通过运动,可以增加能量消耗,减少体内脂肪积累,从而降低体重,改善血糖控制。

    此外,运动还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运动可以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进行运动呢?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1.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有氧运动是最适合的运动方式。例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2. 控制运动强度: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免造成身体负担。一般来说,运动时的心率应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70%之间。

    3. 逐渐增加运动量:开始运动时,可以从低强度的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时间。

    4. 注意饮食和水分补充:运动前后要注意饮食和水分补充,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5. 定期监测血糖:运动前后要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运动方案。

    总之,运动是糖尿病患者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运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降低体重、改善血脂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血糖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通过血糖监测,患者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从而调整饮食、运动和用药,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血糖自我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日多次的血糖监测可以更全面地反映患者血糖变化的全貌,而仅凭一次血糖监测结果调整治疗往往会出现偏差。因此,理想的自我血糖监测应该是每天多次测定血糖。

    然而,由于经济原因、操作复杂、担心准确性等问题,仅有不到五成的糖尿病患者坚持血糖监测。为了减轻患者的负担,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将血糖监测检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血糖监测的时间和频率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对于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可以每周测定一次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每隔2-3周进行一次全天7个点的血糖谱测定。而对于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则需要增加监测频率,每周进行2-3次全天血糖谱测定。

    除了定期血糖监测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及时监测血糖,例如运动前后、饮酒后、驾车外出前、感冒发烧、情绪波动、自我感觉不适等情况。

    除了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合理饮食:糖尿病患者应该遵循糖尿病饮食指南,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选择低血糖指数的食物。

    2. 适量运动:糖尿病患者应该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

    3. 严格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按照医嘱用药,不要随意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4. 定期复查: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血糖、血脂、血压、眼底、肾功能等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