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大连连遭沙尘暴袭击,路上的车辆都朦朦胧胧的。。

大连连遭沙尘暴袭击,路上的车辆都朦朦胧胧的。。
发表人:未来医疗领航员

大连近期连遭沙尘暴袭击,天空昏暗,能见度极低,给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沙尘暴不仅影响人们的出行安全,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本文将为大家科普沙尘暴的危害以及如何应对。

沙尘暴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呼吸系统:沙尘暴中的细小颗粒物容易进入人体的呼吸道,引起咳嗽、喉咙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肺炎。

2. 皮肤:沙尘暴中的颗粒物容易附着在皮肤上,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长时间暴露还可能导致皮肤粗糙、皲裂。

3. 心理:沙尘暴带来的恶劣天气和低能见度,容易让人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

为了应对沙尘暴带来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老人、儿童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

2. 外出时佩戴口罩,以防止吸入颗粒物。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空气净化器。

4. 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5. 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此外,沙尘暴天气还可能对车辆造成损害,如视线模糊、发动机积碳等问题。因此,车主在沙尘暴天气中应做好以下保养措施:

1. 定期更换空气滤清器。

2. 保持发动机清洁。

3. 注意轮胎磨损。

4. 避免在沙尘暴天气中长时间行驶。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机动车交通事故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机动车交通事故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有钱没钱先救人”,这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然而,海口多家大中型医院却因此垫支巨额抢救治疗费用,给其正常运作带来困难。医院更担心:抢救治疗费用是否能收回还是个未知数。

    医院垫付抢救费越来越多

    过去,发生有伤人的交通事故后,抢救费用通常是交警按照规定指定事故当事人预付抢救治疗费用。但《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就没这个要求了。对抢救费用,新法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未参加第三者强制保险的车辆肇事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全部抢救费用。可目前省、市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还没有成立。

    这可难为了各家医院,它们垫付的抢救费越来越多。以海口市人民医院为例,由于靠近120急救中心,因车祸送来的病人最多。上星期有一个被撞倒的民工送来,肇事司机交了1000元押金后就不见人了。“现在伤者还躺在病房内,医疗费已经用了5000多元。”一位急诊室医生说。

    目前共垫付了多少抢救治疗费?不少医院顾虑重重,表示怕说出来后,跑来更多要求抢救治疗的伤者。记者多方打探到,仅2004年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后的下半年,一家医院因为抢救费用垫支200多万元。

    医院抱怨“三不管”

    不少医院反映,现在什么都推给医院,新法让他们好难办!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一位姓符的医生说:“有的肇事司机甚至不需要来医院,在现场签个字就可以走了,我们向谁要钱啊?”

    另一位医生说,医院现在落入了“三不管”境地。第一是伤者不管。交通事故的伤者一入院就说,他没钱,法律有规定,医院不治就是违法。第二是保险公司不管。本来新法规定: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先支付抢救费用。但保险公司说,5月1日以后买了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他们才先行支付,在此之前购买保险的车辆肇事,他们不先行支付抢救费。开始的时候,保险公司还说来了解情况,到后来干脆不接医院的电话。

    第三是肇事司机或车主不管。该医生说,医院抢救伤者越多,记下的抢救治疗账就越厚,长此以往,难以为继,医院最大的愿望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尽快成立。

  • 近年来,比亚迪汽车因其质量问题频发而备受争议。近日,150辆比亚迪出租车因车内甲醛超标、自燃、刹车故障等问题被集体退车,再次引发公众对汽车安全性的关注。

    车内甲醛超标是导致此次退车事件的主要原因。甲醛是一种有毒有害气体,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晕、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导致中毒。据了解,此次退车的比亚迪出租车内饰甲醛含量严重超标,导致驾驶员出现头晕、四肢无力等中毒现象。

    除了甲醛超标,这些比亚迪出租车还出现了自燃、刹车故障等问题。据车主反映,150辆出租车中有两台因自燃而完全烧毁,至今无法查明原因。此外,大部分车辆的刹车故障无法排除,挂一档起步无故熄火,给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针对此次事件,比亚迪方面并未作出正面回应。然而,此类事件的发生再次敲响了汽车安全警钟,提醒消费者在购车时需谨慎,关注汽车的安全性能。

    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汽车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汽车产品质量。同时,消费者在购车时应了解汽车的安全性能,选择信誉良好的汽车品牌。

    此外,汽车保养也十分重要。车主应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   近年来,随着汽车普及率的提高,家庭出行越来越方便。然而,许多家长在开车带孩子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安全细节,导致意外伤害事件频发。一项来自澳大利亚大学的研究表明,开车带孩子比接电话还容易分心。该研究分析了92次驾驶员精神溜号案例,结果显示,带着孩子驾驶的过程中最常见的分心因素有76.4%为转身或通过后视镜看后座上的孩子,16%为与孩子交谈,7%为协助孩子完成某事与1%为与孩子玩耍等。

      那么,在开车带孩子的过程中,有哪些危险动作需要我们警惕呢?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危险动作,希望家长们引以为戒。

      1. 让宝宝坐在副驾驶位置

      副驾驶座位对孩子来说非常危险。因为相对于成人,婴幼儿的头部占身体的比重大,颈部更容易受到伤害。当车辆急刹车时,副驾驶位置上的婴幼儿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固定,颈部将遭受巨大的外力,伤及颈椎甚至脑部。

      此外,一些小车具有双气囊,一旦发生危险气囊崩开。但由于孩子上身较短,气囊崩开的位置往往是在孩子的头顶,而且气囊张开的爆发力很强,非但保护不了孩子,反而会对其造成伤害。因此,12岁以下的儿童必须坐在后排。

      2. 成人抱着宝宝坐

      许多家长乘车时抱着孩子,以为这样很安全。事实上,孩子在此种情况下也是易受伤害的。因为孩子坐得比较低,头部刚好在家长的胸部,如果发生猛烈碰撞,家长的胸部会自然向下压,猛烈压下孩子的头颈,对孩子造成极大的损伤。

      正确做法是,一定要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将孩子固定在后排座椅上,确保孩子的安全。

      3. 让儿童绑成人安全带

      为了安全,不少家长喜欢给年幼的孩子系上成人专用的安全带。然而,汽车座椅和安全带是专为成人设计的,不适合儿童。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带,如果系得太紧,在车祸时可能会造成致命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的压伤。如果系得太松,发生猛烈碰撞时,儿童又可能会从安全带和座椅之间的空隙飞出去。

      因此,建议为孩子配置儿童安全座椅,确保孩子的安全。

      4. 让孩子在车内玩耍、逗孩子说笑

      有些家长为了全神贯注地开车,不让孩子纠缠自己,就带些玩具让孩子在车内玩耍。然而,孩子在车内玩耍容易分散注意力,忽略自我保护,如抓住把手等,这就容易撞到车内硬物。同时,一些较硬的玩具也可能在不规则运动中伤害孩子。

      此外,不少家长把行车途中的共处时间当作与孩子交流沟通的好时机。父母边开车,边与孩子聊天,甚至说笑。这样由于将注意力分散在孩子身上,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建议:有大人看护宝宝,安抚宝宝情绪。

      开车带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孩子的安全。以下是一些儿童安全乘车小贴士:

      * 锁上儿童锁:防止车辆行驶中孩子从车内打开车门而发生危险。

      * 避免把儿童长时间留在车内:当夏天时,宝宝会因车内闷热而导致脱水或窒息死亡。好奇的宝宝,也有可能触动汽车的一些开关而导致危险。

      * 不要让孩子自己上下车:宝宝力气小,可能推不动沉重的车门,如果车门回弹,有可能撞伤或夹伤宝宝。另外,为宝宝打开车门时,要注意往来的车辆,以及车门下面是否有水坑、窨井等危险。

      * 不要让孩子把身体探出车外:第一,在错车或超车时将宝宝的身体任何部位探出车外都是非常危险的,也是交通法规严格禁止的;第二,有些汽车的电动车窗会有自动关闭功能,此时将身体、尤其是头探出车外,都会因车窗关闭而引发意外;第三,车外汽车的尾气,也对宝宝健康不利。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开车出行。然而,不少人在驾驶过程中,尤其是遇到交通拥堵或驾驶技能不佳的情况下,容易变得愤怒和攻击性,这种现象被称为“路怒症”。本文将探讨路怒症的成因、危害以及如何应对。

    路怒症的产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个人性格、驾驶环境、情绪状态等。研究表明,以下因素可能诱发路怒症:

    1. 个人性格:易怒、焦虑、冲动等性格特征的人更容易产生路怒症。

    2. 驾驶环境:交通拥堵、驾驶技能不佳、恶劣天气等都会增加路怒症的发生风险。

    3. 情绪状态:疲劳、压力大、情绪波动等也会导致路怒症。

    路怒症的危害不容忽视。研究表明,路怒症会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此外,路怒症还会对驾驶者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焦虑、抑郁、失眠等。

    那么,如何应对路怒症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冷静:遇到交通拥堵或驾驶技能不佳的情况,要学会控制情绪,避免路怒症的发生。

    2. 放松身心: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缓解路怒症。

    3. 改变认知:调整对交通拥堵和驾驶技能不佳的认知,减少负面情绪。

    4.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路怒症症状严重,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总之,路怒症是一种常见的驾驶行为,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了解路怒症的成因和危害,以及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让出行更加安全、愉快。

  •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儿童乘车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据公安部交通管理科研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至2009年,全国共发生涉及15岁以下儿童的道路交通事故6万多起,造成13000多名儿童死亡。这一数据令人触目惊心,也暴露出儿童安全座椅存在的问题。

    儿童安全座椅,作为保障儿童乘车安全的重要工具,却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一些号称符合欧洲安全标准的儿童安全座椅,却不符合我国的安全标准。这不禁让人质疑,是谁在为这些不安全的儿童安全座椅埋单?是厂家、监管部门,还是儿童的父母?

    厂家作为儿童安全座椅的生产者,应承担起保障儿童安全的首要责任。然而,一些厂家为了追求利润,牺牲了儿童的安全,这种做法令人痛心。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承担社会责任,将儿童安全放在首位。

    监管部门作为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部门,应加强对儿童安全座椅的监管力度。对于不符合我国安全标准的儿童安全座椅,应依法进行查处,确保消费者能够购买到安全可靠的儿童安全座椅。

    家长作为儿童的第一道防线,应提高安全意识,关注儿童安全座椅的质量。在购买儿童安全座椅时,要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同时,家长还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确保儿童安全。

    总之,保障儿童乘车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厂家、监管部门和家长都要承担起责任,共同为儿童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 7月15日凌晨,两艘干货船“顺强2”轮与“永安轮”在吴淞口水域发生碰撞,“顺强2”轮沉没,船上13人落水,其中3人获救,10人失踪。

    据了解,当日接报后,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厚天小分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于15日早上6时、7时分别派出5名水上搜救队员和3名增援队员,携带充气艇3艘赶往事发地点执行搜救任务,并与海事局、救助局、海警、渔政等专业力量共同行动,迅速布署搜寻路线,扩大范围开展遇难人员搜救工作。

    为了预防创伤后急性精神功能障碍及更好地安抚伤者和家属情绪,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又派出以心理专家马希权为组长的心理救援小组共十余名成员介入搜集工作。截至目前,救援行动仍在进行中。

    近年来,水上交通事故频发,尤其在暑期,水上交通事故更是屡见不鲜。许多民众水上逃生知识匮乏,导致水上交通事故死亡率较高。在进行乘船活动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一旦不慎落入水中,又该如何自救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总队长刘中民提醒我们:

    1. 避免携带危险物品上船,不要乘坐无证船只、人货混装船只以及其他简陋船只。

    2. 集体乘船时,听从指挥,上下船时有序排队,避免拥挤。

    3. 不要乘坐超载船只。

    4. 船靠、离码头或驶过风景区时,避免聚集在船的一侧。

    5. 遇到紧急情况,听从船上工作人员的指挥。

    6. 上船后,留心通往甲板的最近通道和救生衣的位置。

    如果发生水上事故,我们要保持冷静,迅速采取自救措施:

    1. 迅速奔向通向甲板的最近出口,尽快跑到甲板上。

    2. 弃船时,穿好救生衣,尽量选择较低的位置跳水,避开水面上的漂浮物,从船的上风舷跳下。

    3. 翻船事故发生后,立即抓住船舷,设法爬到翻扣的船底上。

    4. 不会游泳者落水后,尽量吸一口气,保持镇静,紧闭嘴唇,咬紧牙齿,憋住气,仰起头,使身体倾斜,慢慢浮上水面。

    5. 落水后要尽力减少挣扎,避免体热散失,采取双手交叉抱胸、双腿向腹屈曲的姿势,尽量保存体热。

  •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潜在的危险,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引导他们学会规避风险,确保他们的安全。

    一、交通安全意识

    1. 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

    2. 告诉孩子乘坐交通工具时,要系好安全带,不将头、手伸出窗外。

    二、居家安全防范

    1. 教育孩子不攀爬阳台、窗户,不玩火、玩电。

    2. 家中电器使用完毕后及时拔掉插头,避免触电事故。

    三、户外活动安全

    1. 教育孩子不在河边、湖边玩耍,防止溺水事故。

    2. 告诉孩子不食用陌生人的食物、饮料,防止食物中毒。

    四、疾病预防知识

    1.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预防传染病。

    2. 告诉孩子不随意触摸动物,预防动物传染病。

    五、紧急情况应对

    1. 教育孩子遇到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要学会逃生自救。

    2. 告诉孩子拨打110、120等紧急电话求助。

  • 晚上做梦都是倒车入库,一睁开眼睛脑子里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倒车入库?这样的状况可能会让你感到困扰和焦虑,但不要担心,这其实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倒车入库是很多人在学车过程中会遇到的难题,但并不意味着你学不会开车。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心态平和是非常重要的,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你可以找一个心理专家进行咨询,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心理专家可以帮助你理解自己的焦虑情绪,找到合适的方法来缓解压力,从而更好地面对学车的挑战。

    记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式,不要因为困难就放弃,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学会开车的。

  •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在带孩子乘车时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对孩子的安全造成潜在威胁。以下列举了九个常见的误区,希望能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误区一:成人安全带系法适用于孩子

      许多家长认为,只要给孩子系上安全带就可以了,但实际上,成人安全带并不适合孩子。因为孩子的身高和体型与成人不同,成人安全带可能会对孩子的颈部和内脏造成伤害。正确的做法是使用适合孩子年龄和体型的儿童安全座椅,并正确安装。

      误区二:抱着孩子乘车最安全

      有些家长认为,抱着孩子乘车是最安全的,但实际上,这种方式非常危险。在发生碰撞时,孩子的头部和颈部容易受到严重伤害。正确的做法是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并将孩子固定在座椅上。

      误区三:让孩子在后排尽情玩耍

      后排空间虽然相对宽敞,但孩子仍然需要在安全座椅上乘坐,并使用安全带。让孩子在后排玩耍会增加安全隐患,如孩子在紧急刹车时可能会撞到车内硬物。

      误区四:暂时把孩子独自留在车中

      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车内温度会迅速升高,导致孩子中暑甚至死亡。此外,孩子可能会误操作车内按钮,引发意外。

      误区五:让孩子坐副驾驶

      副驾驶座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如安全气囊弹出时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坐在后排,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误区六:让孩子把头探出天窗

      将孩子的头探出天窗非常危险,可能会导致头部受伤或被天窗夹住。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在车内玩耍,并确保安全。

      误区七:让孩子自行上下车

      让孩子自行上下车容易发生意外,如车门夹伤手指或被过往车辆撞到。正确的做法是家长亲自下车给孩子开车门、关车门。

      误区八:车内遍布玩具

      车内放置过多玩具会增加安全隐患,如玩具掉落伤人或被卷入车轮。正确的做法是尽量减少车内玩具,并确保玩具安全。

      误区九:驾车途中逗小孩玩

      驾车途中逗小孩玩会分散驾驶员注意力,增加交通事故风险。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在车内安静地乘坐,并确保安全。

  •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尤其是低头玩手机,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危险行为。

    据研究表明,在车速60km/h的情况下,低头看一条80字的微信,相当于盲开50米。这是因为低头玩手机会导致驾驶员注意力分散,反应时间延长,从而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许多驾驶员认为,只是在等红灯或者短暂地看一眼手机,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研究表明,开车时使用手机,无论是接打电话还是刷微博、看微信,都会导致驾驶员的注意力分散,反应时间延长,从而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例如,英国运输研究实验室公布的数据显示,驾车时用手机发短信的司机的反应时间会比正常情况慢35%,相比之下,酒后驾车的司机的反应时间慢12%,吸食大麻后驾车的司机的反应时间慢21%。

    此外,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研究也发现,司机边开车边发短信时,发生车祸的概率是正常驾驶时的23倍,而打电话是2.8倍。

    因此,为了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请勿在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在驾驶过程中,应将手机置于视线之外,避免因低头玩手机而导致的交通事故。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