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5月2日,劳动节后的首个工作日,中国互联网上爆出两条热点新闻,一条是《卫生部公安部:严打侵害医务人员、患者人身安全犯罪》,另一条则是《患者死亡全院医生被逼下跪磕头》。这两条新闻如同两记响亮的耳光,左右开弓,啪啪作响。
事件的具体经过无需赘述,一起简单的食物中毒事件,抢救过程中老人因胃穿孔去世。然而,家属在悲痛之余却提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要求——“闫家提出了医院停业整顿的方案,医院停止营业三个月,停业期间医护人员反思过失,重新培训学习,如果违约开业,将赔付300万元。(摘自新闻报道)”。此外,百信医院院长安亚宏慑于“死者家在当地势力很大”,被迫在死者的追悼会上痛哭流涕,带领全院人员下跪叩头,念检讨书,且被要求从后门出入,在磕完3个头之后想站起来“家属立马将他按住踢了一脚,让继续磕头”。
首先,无论是民营医院还是公立医院,其管理机构都是当地卫生局,而非死者家属。家属提出的“医院停止营业三个月,停业期间医护人员重新培训学习,如违约开业,则赔付300万”的要求,其口气和气魄不亚于当地卫生局主管领导。试问,一个死者家属,有何资格命令一家医院停业整顿,命令全院医护人员“重新培训学习”?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又在哪里?
其次,“跪”在东方人的礼节中属于最高礼节,有极其尊贵及极深悔意、哀悼至亲时所用。面对医疗事故责任尚未明了的医疗事故,全院医护人员被迫下跪叩头,念检讨书,且只准从后门出入,且强令院长磕头认错,“安院长对着死者磕了3次头,准备站起来,可家属立马将他按住踢了一脚,让继续磕头”。并且已经签署“三个月内不准开业”的调解协议,试问,闫家已涉嫌强迫交易、人格侮辱的违法犯罪行为底气何在?
再次,当医疗事故发生后,通行的做法是双方协商解决,厘清责任,赔偿了事。如果协商不成,再寻求医疗事故仲裁委员会,直至法律途径。然而,在此次医疗事故责任尚未划分尚未明确之时,即要求医院赔偿、停业整顿、医护人员重新培训,以“家族在当地势力大”为由羞辱医生群体,对当地医疗界、医护人士造成的恶劣影响谁来买单?危害当地百姓正常就医秩序、造成的医疗事故又该由谁来买单?
面对医疗事故的频发,从口头纠纷上升为刀砍斧杀的医患关系,我们更需要做的是放弃暴力,制定合情合法的事故解决机制,通过司法与仲裁,而非匕首与暴力。“势力大”的纵然可以强迫医生下跪,检讨,痛哭流涕,赔偿三百万,但谁能保证,你的势力能帮你治疗疾病?那些没有势力的,是否还是需要模仿新闻中的凶手,冲进办公室,对无辜的医生挥舞屠刀?
令人伤心遗憾的是,至今,榆林市的政府部门还没有给予明确说法,既没有明确医疗事故责任,也没有制止当地“势力大的家族”的违法行为,法律再次成为一纸空文,“保护医护工作人员”也只是说说而已。
如果医生技术粗糙、责任心浅薄,请刑事处罚、民事赔偿,直至吊销医师执照;
如果病情凶猛,回天乏术,请节哀,亲朋或已逝,家人共余哀;
没有哪名患者,愿意自己的病情加重几分;同样没有哪名医生,愿意自己刀下出现冤魂;
如果治死人当披麻戴孝三跪九叩痛哭流涕以谢万死不辞之罪,那救人一命岂不同样得以家财相报以父之名终生伺养羔羊跪乳乌鸦反哺?
我们照常吃饭,我们照常上班,我们照常卖萌,我们照常批判,因为我们没有生病,因为我们不是医生,因为我们不是“家属”,因为我们不是凶手,我们留给所有的医生一个背影,让他们被人羞辱,让他们认人践踏,估计着他们应该从地上爬起来了,我们转过身去“帮我加个号”……
以法律的名义惩处该惩处的,让被羞辱的盖上一块遮羞布。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近年来,医疗行业的紧张关系愈发明显,医患矛盾频发。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伤医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10月12日,北大医院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关于该事件的声明,对事件进行了回应。
据悉,事件发生于9月22日晚,三位医生在正常诊疗过程中遭到患者及其家属的暴力攻击。事件发生后,医院高度重视,积极与警方合作,维护医生合法权益。此次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医患关系的思考。
伤医事件的发生,暴露出我国医疗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方面,部分患者对医疗知识缺乏了解,对医生的治疗方案产生误解,导致医患矛盾;另一方面,部分医疗机构在处理医患关系时存在不足,未能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针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医疗行业的监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加强对患者的科普教育,引导患者理性就医。
在此次事件中,北大医院及时发布了声明,表达了对伤医事件的谴责,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维护医疗行业的和谐稳定。这体现了医院对医生合法权益的重视,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此外,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也高度重视医患关系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缓解医患矛盾。例如,加大对伤医事件的惩处力度,提高医生的社会地位等。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医患关系将会得到改善,医疗行业将会更加和谐稳定。
那天,阳光明媚,但我的心情却像乌云密布。我的岳母突然肚子痛,我们赶紧带她去了附近的医院。医生做了CT检查后,建议我们住院进一步检查。但岳母的身体状况并不允许她住院,于是我们决定先回家,然后去省城的医院看看。
回到家中,岳母的身体状况并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我们再次联系了医生,医生告诉我们需要做肝功能、AFP、CA199等检查,以明确是否有肝癌的可能。但我们在当地医院却被告知,他们无力治疗,建议我们去省城的三级医院进一步检查。
在省城的三级医院,我们挂了肝胆外科的号。那位医生仔细询问了岳母的病情,并根据CT报告建议我们住院进一步检查。我们心里虽然有些害怕,但看到医生那专业的眼神,我们决定听从医生的建议。
住院期间,医生每天都会来看望岳母,询问她的病情,并给予她细心的治疗。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让我对医疗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医生的帮助下,岳母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我们全家都松了一口气。
这次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医生的专业品质和对患者的关爱。他们不仅是治病救人的专业人士,更是我们心中的守护者。
近年来,随着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实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开始关注中国市场,尤其是民营医院市场。这一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行业巨头纷纷加大对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投入。例如,飞利浦、GE、西门子等企业纷纷在中国建立研发和生产基地,针对本土医疗机构的需求推出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这些企业希望通过“本土化”战略,抢占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这块新兴宝地。
其次,外资企业将目光更多地聚焦在中国基础医疗器械市场。据统计,目前中国有34家挂牌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其中境外企业占比近半。这表明,外资企业对中国基础医疗器械市场的信心十足。
民营医院作为医疗器械的重要应用场景,也成为了外资企业争夺的焦点。政策鼓励下,蓬勃发展的民营医疗市场正成为嗅觉灵敏的外来资本眼中的“蓝海”。近年来,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推动多元化办医格局。这使得民营医院数量迅速增长,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例如,飞利浦医疗保健大中华区总裁张文明表示,中国是飞利浦的“另一个本土市场”,公司希望能与中国民营医院共同成长。飞利浦(中国)医疗保健更发布了其在华民营医院合作战略规划,旨在为民营医院提供360度的全面解决方案。
除了飞利浦,GE、西门子等企业也纷纷布局中国民营医院市场。GE医疗大中华区总裁兼CEO段小缨曾表示,该公司去年中国销售额有1/3来自基层市场,到去年底为止,GE医疗在中国推出的29款产品中,70%针对基层研发。
总之,随着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外资企业加码进驻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趋势愈发明显。未来,外资企业将在民营医院市场、基础医疗器械市场等领域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
今天早上,我通过互联网医院预约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咨询。由于工作繁忙,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线上问诊,内心充满了期待。
医生首先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我详细描述了我的病情,包括药物加量后声音仍不消的情况。医生耐心倾听,并在查看我的病例后给出了专业的建议。
医生告诉我,药物疗效的观察需要一段时间,让我保持耐心。他建议我每天按时服用9粒康尓汀,并告诉我如何观察药物疗效。虽然不能立刻看到效果,但我对医生的专业和耐心感到非常安心。
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医生始终保持友善的态度,让我感受到了温暖。他告诉我,医生的回复仅为建议,如有需要,请前往医院就诊。这让我对医生更加信任。
结束咨询后,我感到非常满意。虽然不能面对面交流,但医生的专业和耐心让我感受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高效。我相信,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未来会有更多的患者受益。
那天,我独自坐在家里,电话那头传来了老人的声音,听起来有些虚弱。‘妈,您感觉怎么样?’我关切地问道。
‘孩子,我有点咳嗽,感觉不太舒服,听说现在线上问诊挺方便的,你帮我看看吧。’
我立刻打开了京东互联网医院,按照指示填写了老人的信息。医生很快就接通了电话,他耐心地询问了老人的症状,又详细地查看了老人的病历。
‘您的情况符合新冠的症状,但是您年龄较大,需要特别注意。’医生严肃地说。
‘那医生,我们能不能开点药?’我急切地问。
‘可以的,但是需要您上传一些检查结果,以便我更准确地判断。’医生的回答让我安心了许多。
第二天,检查结果上传完毕,医生很快就给出了诊断结果。‘您母亲的情况比较严重,需要使用Paxlovid进行抗病毒治疗。’医生的声音里充满了关切。
‘好的,医生,那我们什么时候能拿到药?’我问道。
‘药已经开好了,但是需要药师审核,审核通过后您可以在网上预约购买。’医生详细地解释了流程。
我按照医生的指示操作,很快就完成了预约。虽然等待的过程有些漫长,但是我知道这是为了老人的健康。
终于,药拿到了,我小心翼翼地给老人喂药。看着她渐渐好转,我的心里也充满了欣慰。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疗的便利,也让我对医生们的专业和耐心充满了敬意。
上周二,AlphaGo在围棋界再次引发轰动,战胜了世界排名第一的人类棋手柯洁。这一事件再次将人工智能推向了风口浪尖。AlphaGo的成功离不开大数据的驱动和智能分析,这也让人们开始思考,人工智能在未来医疗领域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医疗大数据作为未来医疗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已经在医院管理、病例数据库、基因分析、科研等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例如,通过整合大量病例资源,可以为患者提供更高效、准确的诊疗方案;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对疾病的早期筛查;通过大数据与医药研发相结合,可以加速新药研发进程;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实现无创产检和肿瘤诊断治疗等。
除了DeepMind公司,许多领先企业也纷纷布局精准医疗领域。例如,IBM通过并购数据公司,将Watson肿瘤解决方案引入中国;Illumina与飞利浦合作,攻克肿瘤精准医学壁垒;赛默飞世尔与科研机构合作,加速肿瘤学和免疫肿瘤学研究;英特尔则通过人工智能的超强运算能力,布局精准医疗领域。
随着医疗大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未来医疗行业将更加精准、高效。这将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也为医疗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总之,AlphaGo的成功为我们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未来,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共同推动医疗行业变革,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那天,我因为皮肤问题来到了一家三甲医院,内心充满了不安和紧张。在抽血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意外,这让我对医院和医生的服务产生了新的认识。
抽血的时候,采血针已经扎入血管,但是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失误,导致采血针的另外一头掉在了抽血台上。令人惊讶的是,护士并没有更换新的采血针,而是直接扎到了存血管子里继续抽血。当时,我非常担心这样操作会导致血液逆流回人体血管,甚至引发传染病的风险。
幸运的是,医生耐心地解释了整个过程。他告诉我,因为血管内的压力较高,血液只会往外喷,不会倒流回人体。这让我松了一口气。然而,我仍然对护士的操作感到担忧。医生告诉我,这种操作不规范,但并不会导致传染疾病,可能会对检测结果有影响而已。
在医生的安慰下,我逐渐放下了心中的焦虑。医生还询问了我的其他症状,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我发现,医生不仅医术高明,而且非常关心患者,耐心解答我的疑问,让我感到非常温暖。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互联网医院中,医生的品质都是至关重要的。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同理心。
那天,我家的猫不小心抓伤了我手指,伤口虽小,但我还是有些担心。于是,我决定通过互联网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在京东互联网医院,我遇到了一位非常和蔼可亲的医生。医生通过我提供的图片,详细地观察了伤口,并告诉我不用注射破伤风,只需用碘伏消毒即可。
在接下来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原来伤口比较小而深,比如锈钉扎伤,或者伤口比较大污染比较重,才容易感染破伤风。这让我对伤口的处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接着,我又向医生咨询了狂犬病疫苗的问题。医生告诉我,狂犬疫苗是需要按疗程打完才是最保险的,所以我需要继续按时注射剩下的两针。
在询问关于孩子的安全问题时,医生也给了我很多实用的建议。他说,孩子碰到头后,如果不会头晕、恶心、呕吐,精神状态良好,一般不需要去医院。但如果出现呕吐等症状,最好还是做个头部的CT检查。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疑问,还学到了很多关于伤口处理和疫苗注射的知识。医生的专业和耐心让我非常感动,也让我对互联网医院有了更深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医生多点执业的议题备受关注。所谓多点执业,即医生在一家医院拥有执业资格的同时,可在其他医疗机构注册执业。近日,山东省出台《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方案》,允许中级以上职称的医生在2至3家医疗机构注册执业,标志着多点执业试点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然而,多点执业在有利于人才流动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医生与所在医院之间的博弈、第一执业点和第二、第三执业点之间的利益分配、责任划分以及医疗责任风险等。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多点执业有利于解决基层看病难问题
医生多点执业,可以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流动,让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从而缓解基层看病难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赵家军表示,多点执业可以让优质的医疗资源和医生到基层去,更便捷地为百姓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台港澳交流中心主任王承德也认为,多点执业有利于缓解看病难问题。他指出,看病难的关键是优质资源难,通过人才流动,通过多点执业,可以部分缓解看病难的问题。
医生想出去,大医院不情愿
尽管多点执业的好处显而易见,但实施起来却面临诸多阻力。其中,来自医生所在的大医院的阻力尤为明显。一些医院管理者认为,医生是医院的私有财产,应该全心全意为医院服务,而不应该有过多杂念。
此外,医院间的人才竞争也是导致医生多点执业阻力重重的原因之一。一些医院担心,医生多点执业会带走病人和收入,从而影响医院的利益。
多点执业,医生精力是个大问题
多点执业对于医生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一些医生表示,自己工作繁忙,很难抽出时间到其他医疗机构执业。
此外,医生多点执业还面临着医疗责任风险。如果出现医疗事故,责任如何划分,需要明确。
医师“多点执业”亟需政策配套
多点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完善的政策配套。首先,要明确多点执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以及医生与医院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其次,要建立多点执业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医生多点执业的监督管理。最后,要完善多点执业的补偿机制,保障医生多点执业的合法权益。
11月17日,第七届南方医事法学高峰论坛在广州成功举办,广东省医学会秘书长李国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向金华、南方医院党委书记朱宏等领导嘉宾出席本届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话。
论坛以“粤港澳医事法学50人圆桌论坛”的形式,紧扣《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相关规定,围绕大会主题“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的新时代”进行了深入探讨。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陈冬梅庭长介绍,广州市医疗纠纷案件数量持续下降,得益于广州市卫生计生委对源头的重视,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法律法规、宣传学习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开展优质护理活动、加强行风建设以及开展人文教育,多管齐下,使得医疗纠纷、医闹、伤医事件大幅度减少。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助理院长白明珠介绍了该院创新的医患纠纷管理模式,澳门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主席柯庆华介绍了澳门的医疗事故鉴定机制。
与会专家们认为,新颁布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为推动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促进平安医院建设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指明了方向,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应该协同治理,朝着全面解决医疗纠纷、降低治理成本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