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解读许冠英心脏病猝死

专家解读许冠英心脏病猝死
发表人:健康百科

近日,著名笑星许冠英因心脏病猝死,引发了公众对心脏病的关注。那么,什么是猝死?心脏病的猝死原因有哪些?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猝死?本文将一一解答。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猝死疾病介绍:
猝死,是指外观健康的人突然发生非暴力的死亡,即猝然死亡。引发猝死的原因,主要是心脏骤停,也就是各种心脏病导致的猝死,又称之为心源性猝死;其次还有近2成的非心源性猝死与肺、脑的急性病变有关,比如肺栓塞、急性中毒、触电等。猝死的治疗,主要是进行紧急的心肺复苏,以恢复心跳和呼吸,挽救生命。大部分猝死患者难以救回。
推荐问诊记录
猝死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熬夜时间与猝死风险密切相关,具体时长取决于个体身体素质和是否存在基础疾病。熬夜会削弱免疫力,损害心脏、肺脏等器官,增加冠心病、高血压、哮喘等疾病风险。心源性猝死是猝死的主要原因,占80%以上。健康人连续熬夜1至2周可能猝死,而有基础疾病者可能仅需1至2天。长期熬夜者属于猝死高危人群。因此,为保障健康,应避免熬夜。

  • 近年来,游泳猝死的报道屡见不鲜,而这些意外事件往往发生在40岁左右的中年人身上。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原本健康的年轻人突然离世呢?

    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主任盖鲁粤指出,中年男性往往因为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容易忽视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而其中,隐匿性冠心病就是导致游泳猝死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统计,40~50岁人群中,约3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硬化,但大多隐匿性,常规体检难以发现。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伴有胸闷、胸痛等症状,但心电图却显示心肌缺血。一旦遇到剧烈运动等诱因,斑块脱落引发心梗的风险极高。

    游泳作为一种强度较大的运动,对心脏的要求较高。水中运动无法感受汗液排放和热量散失,容易导致体力消耗过大。因此,游泳时出现胸闷、心绞痛、冒冷汗、头晕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游泳,并寻求专业救治。

    著名健身专家赵之心表示,运动虽然有益健康,但过度运动也会增加风险。他建议,中年男性应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洪昭光教授也强调,步行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有氧运动,适合大多数人。

    然而,游泳场馆的医疗急救保障却令人担忧。北京健身讲师团讲师陈志刚指出,救生员救助突发心脏病患者的时间可能过长,导致错过最佳抢救时机。

  • 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在青年人群中较为多见。它并非仅限于某个年龄阶段,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患上心肌炎。因此,对于这种疾病,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心肌炎的成因复杂,通常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所致。不同病原体引起的心肌炎,其严重程度和症状表现也有所不同。

    对于轻微的心肌炎患者来说,症状可能并不明显,甚至与正常人无异。然而,对于严重的心肌炎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不注意休息,可能会引发心力衰竭,甚至导致猝死。因此,心肌炎的严重程度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心肌炎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烧、恶心、呕吐、身体肌肉酸痛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切勿忽视,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检查,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此外,如果出现呼吸不畅、身体无力等症状,也应及时就医。

    预防心肌炎的关键在于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情绪,适量的进行体育锻炼,减轻心脏负担。

    对于心肌炎患者来说,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和专业的科室进行治疗至关重要。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总之,心肌炎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其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就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

  • 近年来,许多年轻人由于过度拼命工作而忽略了身体健康,导致过劳猝死的新闻频发。猝死前,人体可能会出现大量出汗、四肢发冷、疲惫乏力等症状。此外,呼吸困难、心跳加剧、胸部和背部疼痛等也是猝死的前兆。预防猝死,应注意避免大量饮酒、过度激烈运动、劳累过度,并学会自我调节压力,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夏季猝死的风险也随之增加。高温环境下,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血液循环系统承受更大压力,而缺水则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高温环境下,人体心跳加快、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增加,内脏血流量下降,加重心脑血管患者的缺氧反应。同时,高温环境下水分蒸发加快,血液浓缩,血黏度增加,增加血栓性疾病风险。

    那么,夏季如何预防猝死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多喝水:夏季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建议每天至少喝8杯水,并根据出汗量适当增加。

    2. 保持室内通风:高温天气下,应尽量待在空调房或阴凉处,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3. 注意饮食:夏季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4. 适量运动:夏季运动应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避免剧烈运动。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此外,以下人群应特别注意预防猝死:

    1.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2. 中老年人

    3. 有家族史的人群

    4. 熬夜人群

    夏季高温,预防猝死,从点滴做起,让我们共同守护健康。

  • 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是一种婴儿期常见的突发死亡原因,尽管其确切原因尚不明确,但一些危险因素已被识别。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因素:

    1. **父母吸烟**:研究表明,父母吸烟或家庭环境中存在二手烟,会显著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2. **睡眠姿势**:趴睡是婴儿猝死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相比之下,仰卧或侧卧睡眠方式更为安全。

    3. **早产和低体重**:早产和低体重出生的婴儿更容易发生婴儿猝死综合征。

    4. **睡眠环境过热**:过热的睡眠环境,如使用过多的毯子或盖被,可能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5. **睡在软床上**:睡在过软的床上,如水床、沙发或柔软的垫子,可能导致婴儿窒息或过热。

    6. **怀孕期间吸烟或滥用药物**:孕妇吸烟或滥用药物会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7. **母亲年龄**:年轻母亲和两次怀孕间隔时间较短的孕妇,其婴儿发生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较高。

    了解这些风险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帮助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 在冠心病患者中,存在一种特殊类型的心肌缺血,即无症状心肌缺血。这种病症的特点是患者虽然已经被确诊为冠心病,但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心绞痛等。然而,无症状心肌缺血却可能带来更大的健康风险。

    研究表明,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会出现急性猝死。这是因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可能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从而引发猝死。此外,无症状心肌缺血还可能导致心肌梗死,甚至心脏功能衰竭。

    无症状心肌缺血分为三种类型:Ⅰ型为安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Ⅱ型为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心肌缺血,Ⅲ型为心绞痛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其中,Ⅲ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预后最差,需要引起重视。

    为了预防和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应定期进行心电图等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肌缺血。此外,患者还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心态等,以降低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风险。

    总之,无症状心肌缺血虽然无症状,但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患者应提高警惕,积极预防和治疗。

  •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高血压患者数量也呈现出上升趋势。许多人不禁会问,为何一天中血压测量结果会有波动?这种波动是正常现象吗?

    事实上,血压的波动是人体生理活动的正常表现。正常人的血压在一天中呈现出‘双峰双谷’的规律,即早晨起床后血压升高,午后血压下降,傍晚再次升高,凌晨达到最低点。这种血压节律有助于保护心脏、大脑和肾脏等重要器官。

    然而,当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时,则可能预示着心脑血管疾病和猝死的风险增加。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中,58%的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而高血压合并脑梗塞的患者中,有84%的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

    清晨血压升高尤其危险。研究表明,早晨6时至12时,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高出40%,心脏性猝死发生的危险度高出29%,中风发生的危险度高出49%。因此,高血压患者应特别注意清晨血压的监测。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高血压患者平稳度过换季:

    1. 养成定期监测血压的习惯,尤其是清晨血压。

    2. 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3. 限盐、适量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4. 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5.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熬夜现象越来越普遍,尤其以00后群体最为严重。据国内某社交平台分析,00后熬夜人群占比高达45.7%,超过了90后和60后。那么,年轻人真的有资本熬夜吗?答案或许出乎你的意料。

    熬夜,看似是现代生活方式的无奈选择,实则对健康危害极大。长期熬夜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患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同时,熬夜还会影响细胞代谢,导致细胞分裂异常,增加患癌风险。此外,熬夜还会导致精神疲劳、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失眠、健忘、易怒、焦虑等神经精神症状。

    那么,如何才能摆脱熬夜的困扰,拥有健康的作息呢?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做到早睡早起,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其次,要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噪音、光线等干扰。此外,适当的运动和健康的饮食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对于学生群体来说,保证充足的睡眠尤为重要。建议学生尽量在晚上10点前入睡,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同时,中午可以适当午睡,以补充睡眠不足。对于工作繁忙的人群,可以尝试使用助眠药物或咨询医生寻求帮助。

    总之,熬夜并不是年轻人的特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让我们共同努力,摆脱熬夜的困扰,拥有健康的生活。

  •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体育活动的普及,运动猝死事件也时有发生。运动猝死是指运动过程中,因心脏原因或其他疾病导致的突然死亡。本文将介绍运动猝死的原因、预防和应对措施,以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运动猝死的主要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电解质紊乱、过度疲劳等。其中,心血管疾病是导致运动猝死的最常见原因。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也可能导致心脏骤停。过度疲劳则会使身体机能下降,增加运动猝死的风险。

    预防运动猝死,首先要加强心血管疾病的筛查。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或既往病史的学生,应进行详细的体检,并定期进行心电图等检查。其次,要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进行剧烈运动。高温、高湿等恶劣天气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运动猝死的风险。此外,要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在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后进行适当的放松。

    一旦发生运动猝死,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首先,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其次,对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心肺复苏可以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为医护人员到来争取时间。自动体外除颤器可以恢复患者的心跳。

    医院是预防和救治运动猝死的重要场所。医院应配备专业的急救设备和人员,加强运动医学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同时,医院应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运动猝死的认识。

    总之,运动猝死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通过加强预防、提高急救意识和加强医院建设,可以有效降低运动猝死的发生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