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秋季儿童为中耳炎高危人群 不良习惯致细菌感染

秋季儿童为中耳炎高危人群 不良习惯致细菌感染
发表人:梁静华

秋风送爽,气温逐渐下降,儿童感冒病例增多,这也让中耳炎成为了秋季的高发疾病。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尤其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较为常见。与传统的流脓、发烧、耳痛的中耳炎不同,有一种中耳炎被称为分泌性中耳炎,其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家长忽视。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朵闷胀感、听力下降和耳鸣。由于症状不明显,很多家长往往在发现时,孩子已经出现了听力下降的情况。此外,感冒、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疾病也可能引发分泌性中耳炎。

那么,为什么感冒等疾病会导致中耳炎呢?这是因为中耳与鼻咽部相通,当鼻咽部出现炎症时,细菌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感染。

预防中耳炎,首先要做好预防感冒等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孩子接触感冒患者。其次,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擤鼻涕时不要捏住两侧鼻翼,以免细菌进入中耳。最后,要注意饮食均衡,加强锻炼,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如果孩子出现耳朵闷胀感、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多数情况下可以治愈。

总之,秋季是儿童中耳炎的高发季节,家长要引起重视,做好预防工作,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保护孩子的听力健康。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疾病介绍:
渗出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好发于儿童,特别是4~6岁学龄前儿童,主要症状为耳闷、耳痛、耳鸣及听力下降。本病可自行缓解,但部分患者也可能因未及时规范治疗而发展为慢性疾病,迁延不愈,严重者可发生耳聋。本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通常都能治愈[1]。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耳炎严重时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

    1. 病原体感染引发严重后果

    中耳炎的主要原因是病原体感染,如细菌或病毒。如果感染得不到及时控制,病原体可能会侵入颅内,引发脑膜炎、脑脓肿等严重疾病。特别是儿童,由于颅骨发育不完全,病原体更容易通过颅骨的薄弱部位侵入脑部。

    2. 鼓膜穿孔与听力下降

    中耳炎还可能导致鼓膜穿孔。如果穿孔较小,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治愈。但如果穿孔较大,可能需要通过手术修补鼓膜。鼓膜穿孔不仅会导致听力下降,还可能引起感染和疼痛。

    3. 其他并发症

    中耳炎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如迷路瘘管导致的眩晕、面神经麻痹导致面瘫、眼睑感染导致头痛、内耳损伤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等。

    4. 治疗方法

    针对中耳炎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手术治疗主要针对鼓膜穿孔等严重情况。

    5. 日常保养与预防

    为了预防和缓解中耳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烧烤、海鲜等。

    (2)多吃蔬菜和水果,促进炎症的逐渐恢复。

    (3)保持鼻腔通畅,避免感冒等引起中耳炎。

    (4)定期进行耳部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中耳炎。

    5. 医院与科室

    \n

    中耳炎的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可以前往耳鼻喉科就诊,寻求专业治疗。

  • 耳朵积水,也被称为中耳积液,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它主要由于以下原因造成:

    1. 外耳道内积水:中耳积液是由于中耳压力的负压和外部气压的不平衡,导致液体渗出。咽鼓管功能不良是主要原因,咽鼓管从鼻咽连接到中耳,起到调节中耳压力的作用。鼻炎、鼻窦炎、鼻咽炎症、鼻咽肿瘤、鼻咽癌、腺样体肥大等都可能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进而引起中耳负压和中耳积液。

    2. 耳道深部有耵聍团块堵塞:耳垢是外耳道软骨中皮肤的耳垢腺体分泌的黄色粘稠液体。正常情况下,耳垢会自动排出。但有时耳垢过多,会形成团块堵塞外耳道,导致耳朵积水。

    3. 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咽鼓管阻塞和疾病。咽鼓管是连接鼻、咽和耳的重要通道,如果这些部位有疾病,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咽鼓管疾病。

    耳朵积水的治疗方法包括:

    1. 抗生素治疗:针对感染性中耳积液,抗生素可以有效控制感染。

    2. 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3. 咽鼓管导管治疗:通过导管将空气注入中耳,帮助恢复咽鼓管功能。

    4.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咽鼓管功能障碍或中耳积液,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耳朵积水的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减少听力损伤。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3. 及时治疗鼻炎、鼻窦炎等疾病,避免病情加重。

    4. 定期进行耳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耳朵积水。

  • 小儿急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尤其在冬季较为多发。成都冬季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容易导致儿童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中耳炎。以下是关于小儿急性中耳炎的介绍以及成都地区的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小儿急性中耳炎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主要症状包括耳痛、听力下降、耳道分泌物等。儿童由于免疫力较低,更容易受到感染。在成都冬季,家长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 注意保暖:冬季气温较低,家长应确保儿童穿着适宜,避免感冒和呼吸道感染。
    2.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避免空气过于干燥,减少病毒和细菌的滋生。
    3. 增强儿童抵抗力:保证儿童饮食均衡,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提高免疫力。
    4. 注意个人卫生:教导儿童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5. 避免用力擤鼻涕:教导儿童用纸巾轻轻擤鼻涕,避免用力过猛造成耳道损伤。
    治疗方面,家长应带儿童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治疗策略包括:
    1. 抗生素治疗:根据病情给予抗生素药物,以消除感染。
    2. 疼痛缓解:给予退热药物或局部止痛药,减轻耳痛。
    3. 耳道清理:必要时进行耳道清理,排除耳道分泌物。
    4. 避免擤鼻涕:治疗期间,避免用力擤鼻涕,以免加重病情。
    总之,家长在成都冬季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健康,加强预防措施,一旦发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 耳屎,又称耵聍,是外耳道皮肤和耳道腺体分泌的一种粘稠物质,具有保护外耳道和耳膜的作用。然而,有些人认为耳屎过多会影响听力,甚至引发中耳炎。那么,掏耳朵和耳屎多真的会引起中耳炎吗?

    实际上,掏耳朵和耳屎多可能会增加中耳炎的发病概率,但并不会直接引发中耳炎。

    中耳炎是指中耳腔内的炎症,可分为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耳痛、发热、听力下降等症状。慢性中耳炎则是指急性中耳炎反复发作或未得到有效治疗,导致中耳腔内长期炎症和脓液积聚。分泌性中耳炎则是指中耳腔内积聚了液体,但无炎症反应。

    掏耳朵和耳屎多可能会增加中耳炎的发病概率,原因如下:

    1. 过度掏耳朵可能导致外耳道皮肤和耳道腺体受损,降低外耳道的防御功能,使细菌等微生物更容易侵入,引发外耳道炎。

    2. 耳屎过多可能导致外耳道堵塞,影响空气流通,使耳道内湿度增加,有利于细菌滋生。

    3. 耳屎过多可能导致听力下降,使患者更容易受到外界噪音和细菌的侵害。

    因此,建议患者在掏耳朵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外耳道。平时要注意耳部卫生,保持耳道干燥。若出现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预防中耳炎的方法如下:

    1. 保持耳部卫生,避免过度掏耳朵。

    2. 避免游泳、潜水等可能使水进入耳道的水上活动。

    3. 感冒、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时,要及时治疗,避免炎症蔓延至中耳。

    4. 定期进行耳道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耳道疾病。

  • 头部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并发症可能包括面部感觉减退或缺失,这可能是由于三叉神经受损导致的感觉传导受阻。这种状况可能影响患者日常活动和进食,进而导致营养不良。咀嚼困难通常由下颌肌肉功能障碍引起,伴随局部疼痛、麻木等症状,长期下来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耳部及口腔异常分泌物可能是三叉神经痛并发症的表现,这些分泌物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加重病情。睡眠障碍,如频繁醒来,可能由三叉神经痛引起,影响认知功能和免疫力。情绪低落或焦虑可能源于长时间忍受剧烈疼痛的心理压力,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为了避免触发疼痛,建议避免食用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 低音耳鸣,一种常见的耳部不适症状,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低音耳鸣的成因、症状以及可能的预防措施。

    首先,低音耳鸣可能与耳部疾病有关。例如,耵聍栓塞、渗出性中耳炎等疾病都可能引发低音耳鸣。耵聍栓塞是由于耳道内的耵聍积累过多,堵塞耳道,导致声音传导受阻,从而出现耳鸣。渗出性中耳炎则是由于中耳腔内积液,影响声音传导,引起耳鸣。

    其次,低音耳鸣可能与全身性疾病有关。例如,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可能影响内耳供血,导致耳鸣。此外,颈椎病、颞下颌关节紊乱等疾病也可能引发低音耳鸣。

    针对低音耳鸣,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1. 耳道清洁:对于耵聍栓塞,可以通过耳道清洁来缓解症状。对于渗出性中耳炎,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2. 药物治疗:根据病因,可采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治疗。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耵聍栓塞,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此外,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来预防低音耳鸣: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

    2. 避免长时间接触噪声。

    3. 定期进行耳道清洁。

    4. 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 卡他性中耳炎,又称渗出性中耳炎或分泌性中耳炎,是常见的耳部疾病之一。该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是连接中耳和鼻咽部的通道,其主要功能是调节中耳内气压。当咽鼓管功能障碍时,中耳内气压无法维持正常,导致中耳积液,进而引发卡他性中耳炎。

    2. 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中耳,引起感染,是卡他性中耳炎的常见原因。常见的感染源包括: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等。

    3. 环境因素:长时间处于潮湿、寒冷或尘土飞扬的环境中,易导致咽鼓管堵塞,引发卡他性中耳炎。

    4. 儿童因素:儿童咽鼓管较短、较宽,且接近水平,易受感染和阻塞,是卡他性中耳炎的高发人群。

    5. 其他因素:如过敏、免疫缺陷等。

    卡他性中耳炎的症状主要包括:

    1. 听力下降:鼓膜积液导致听力下降,严重者可出现耳聋。

    2. 耳痛:中耳积液刺激耳膜,引起耳痛。

    3. 耳闷:中耳积液导致耳道堵塞,引起耳闷。

    4. 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卡他性中耳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 咽鼓管通气治疗:通过药物、手术等方式,改善咽鼓管功能,促进中耳积液排出。

    3. 支持性治疗:如局部用药、热敷等,缓解症状。

    4. 日常保养: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锻炼等。

    卡他性中耳炎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及早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昨天,我突然发现自己的耳朵听力有些不好,感觉有些异样,于是我决定在网上进行问诊。开始问诊时,医生提醒了一些事项,包括医生必须完整查看患者病例后开始诊疗行为,以及针对儿童开具处方时需要确认有监护人和相关专业医师陪伴等。经过医生的接诊,医生询问了我的病情,询问了病情持续的时间,并给出了专业的诊断,指出我可能是得了分泌性中耳炎。医生建议我尽早去医院做个耳内镜检查,但考虑到我不是很方便,医生也为我开具了几天的药方,并提醒我如果没有恢复要尽快去检查。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决定先用药,如果没有恢复再去医院检查。医生为我开具了处方,我可以直接预约药品,并在用药期间如有不适可以及时线下就诊。整个问诊过程非常顺利,医生给予了我专业的建议和药物治疗,让我对线上医院的服务印象深刻。

  • 感冒是生活中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但很多人不知道,感冒可能会引发中耳炎。那么,感冒引发的中耳炎会自愈吗?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感冒导致的中耳炎通常为分泌性中耳炎,这种炎症是由于感冒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导致咽鼓管堵塞,进而引发中耳炎。部分患者可以通过自身免疫机制,在感冒痊愈后,中耳炎也会自愈。然而,大多数患者仍需要治疗。

    治疗感冒引起的中耳炎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抗生素治疗:当怀疑细菌感染时,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 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使用含激素的抗生素滴鼻液,并采取仰卧位头低位滴鼻,以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

    3.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口服地塞米松或泼尼松,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

    4. 咽鼓管扩张:通过捏鼻补气法、博氏球法或导管法等方法,扩张咽鼓管,促进中耳通气。

    5.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鼓室造口术、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等。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保养措施也非常重要:

    1.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

    2. 避免频繁擤鼻涕,以免加重咽鼓管堵塞。

    3. 注意排便,避免便秘。

    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感冒病毒滋生。

    5. 如果耳朵疼痛严重,应及时就医。

  • 卡他性中耳炎,又称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其主要病因是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中耳腔内积聚液体,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咽鼓管是连接鼻腔与中耳腔的管道,其主要功能是调节中耳腔内气压,保持中耳腔与外界气压平衡。当咽鼓管功能障碍时,如鼻咽部感染、过敏、鼻炎等,会导致咽鼓管狭窄或阻塞,使中耳腔内气压失衡,进而引发卡他性中耳炎。

    卡他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包括:

    • 听力下降:由于中耳腔内积液,导致声音传导受阻,出现听力下降。
    • 耳痛:中耳腔内积液压迫鼓膜,引起耳痛。
    • 耳鸣:中耳腔内积液刺激耳蜗,引起耳鸣。
    • 耳闷:中耳腔内积液使耳道变窄,出现耳闷感。

    卡他性中耳炎的治疗主要包括:

    •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控制感染,改善咽鼓管功能。
    •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例,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鼓膜切开术、鼓室置管术等。

    为了预防卡他性中耳炎,建议:

    •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冒、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 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保护听力。
    • 及时治疗鼻咽部疾病,如鼻炎、咽炎等。

    卡他性中耳炎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