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器官移植手术的成功率越来越高,年龄不再是限制患者接受器官移植的障碍。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为一名81岁高龄的双肺弥漫性纤维化患者实施了单肺移植手术,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龄的肺移植手术案例。
患者黄伯曾是一名钨矿工人,两年前开始出现咳嗽、咳白色粘稠痰,活动时气促等症状。经过广医一院胸外科组专家的初步诊断,确诊为双肺弥漫性纤维化,重度呼吸衰竭,肺功能只剩10%。尽管经过药物治疗,病情仍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考虑到手术风险,国外一般不建议70岁以上患者进行肺移植手术。但广医一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韦兵解释,由于黄伯其他脏器状态良好,手术风险可控,因此专家组一致认为适宜进行肺移植手术治疗。
经过4小时的手术,专家团队成功为黄伯完成了单肺移植。术后5小时,黄伯便拔除了气管插管,恢复意识,第二天可以自行刷牙。8月13日,黄伯顺利出院,感慨地说:“现在终于又找回了自由呼吸的感觉”。
韦兵表示,广医一院已成功开展了73例肺移植手术,其中多数为高龄患者。近年来,国内肺移植手术技术逐渐成熟,术后存活率显著提高,1年存活率约90%,3年约60%-70%,5年约50%,并有患者成功存活10年以上。
肺移植手术的成功,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新的生命,也展示了我国器官移植技术的不断进步。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我爸的肺纤维化已经到了晚期,呼吸困难让他连下床都成问题。每天依赖两罐氧气维持生命,心率一高就需要最大氧气直流。他的肺部已经蜂窝状,白天总是说胡话,睡觉也多。这种情况下,我只能通过互联网医院寻求帮助。
在与一位医生进行线上问诊时,医生告诉我唯一的解决方式是肺移植。这让我感到无比绝望,但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互联网医院的重要性。它为那些无法亲自到医院就诊的人提供了宝贵的帮助。
近年来,器官移植技术在医学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为许多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然而,近期台湾发生的一起艾滋病病毒感染器官移植事件,再次将器官移植的安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据报道,台湾台大医院和成大医院在器官移植过程中,由于检验与移植人员沟通失误,导致5名患者无辜被植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器官,另有多名医护人员也存在感染风险。对此,台当局卫生主管部门对两家医院分别开出15万元罚单,并视调查进度可能再开罚,甚至不排除停止台大移植业务。
这起事件暴露出我国器官移植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检验流程不规范、沟通机制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等。为了保障患者权益,确保器官移植的安全性,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要点:
1. 加强检验流程规范:确保器官移植前的检验工作严谨、规范,避免因检验失误导致患者感染。
2. 完善沟通机制:加强检验与移植人员之间的沟通,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无误。
3. 提高监管力度:加强对器官移植领域的监管,严查违规行为,确保患者权益。
4.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器官移植安全的认识,引导患者选择正规医疗机构。
5. 关注医护人员:为医护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总之,器官移植是一项高风险的手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其安全性。通过加强监管、规范流程、提高医护人员素质等措施,才能保障患者权益,让器官移植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
我曾经是一名肺结核患者,经历了漫长的治疗和康复过程。然而,最近我又开始感到呼吸困难,血氧水平也持续下降。医生告诉我,我的肺结核可能已经复发了,并且情况非常严重。他们建议我去上海肺科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时,我偶然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出于对传统医院的恐惧和不便,我决定尝试这个新型的医疗方式。通过简单的注册和身份验证,我很快就与一位专业的医生进行了视频咨询。
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病史和症状,并要求我提供CT扫描的图片。虽然我对这种方式有些怀疑,但医生还是成功地诊断出我的肺结核复发,并且血氧低下。他们建议我进行肺移植手术,但也指出手术风险很大。作为替代方案,医生推荐了内科治疗,包括消炎、化痰、平喘和改善心功能等措施,并根据需要添加抗真菌药物。
整个咨询过程非常顺利和高效。医生不仅解答了我的疑问,还提供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和生活建议。这种线上问诊方式不仅节省了我的时间和精力,也让我感到更加放心和安心。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器官移植已经成为挽救众多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器官捐献工作起步较晚,器官捐献率较低,严重制约了器官移植的开展。为了推动我国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上海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17家三级医疗单位开展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
昨天下午,上海市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推进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了“上海市人体器官捐献工作领导小组”,并组成了“上海市人体器官捐献专家委员会”和“上海市人体器官捐献市级医学专家会诊评估组”。这标志着上海市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根据会议透露,上海市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将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文件和技术标准开展工作。对于捐献的人体器官,将按照国际分配原则,经过计算机统计分析后,自动按照国家规定的要素排序,为最需要的患者提供器官移植。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等待器官移植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与国际相比,我国人体器官捐献的规模和需要器官的患者数比例严重偏低,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上海市作为我国器官移植大户,尽快建立科学公正、来源规范的器官捐献体系,将有助于上海城市形象的提升,并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
公民逝世后捐献人体器官是一项自愿无偿的高尚行为。开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扩大器官来源,将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我国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为挽救更多生命贡献力量。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陷入这样的绝望。肺功能20%,咳嗽不止,胃里有火,浑身疼痛,这些症状像一座大山压在我身上,让我喘不过气来。每天晚上,我都只能靠着氧气瓶勉强入睡,整晚都在咳嗽和痛苦中度过。我的家人和朋友都很担心我,但他们也无能为力。
我记得那天,我在杨浦区的一家医院做了CT检查,结果显示我的肺功能只有20%。医生说我患有间质性肺炎,需要长期治疗和调理。可是,我的病情却在不断恶化。即使在家吸氧,咳嗽也没有停止过。每天晚上,我都只能靠着氧气瓶勉强入睡,整晚都在咳嗽和痛苦中度过。
我开始寻求线上问诊的帮助,希望能够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案。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我遇到了一位非常专业的医生。他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和治疗历史,并建议我进行肺移植的评估。虽然手术费用高昂,但他告诉我,如果评估下来可以做,手术本身成功率是比较高的。然而,术后的并发症和生存时间是无法保证的。
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是否值得冒险?我知道,肺移植是一项大手术,风险很高。但是,我也知道,如果不采取行动,我的病情只会越来越严重。最终,我决定接受医生的建议,进行肺移植的评估。
现在,我正在等待评估结果。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已经做好了准备。我相信,只要有希望,就值得去尝试。即使失败了,也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得多。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器官移植手术已经越来越成熟。除了常见的肾脏、肝脏、心脏等器官移植外,面部移植手术也逐渐成为可能。本文将介绍全球首例成功整脸移植手术的案例,并探讨面部移植手术的相关知识。
2010年3月20日,西班牙巴塞罗那瓦尔德西布伦大学医院成功实施了全球首例完整面部移植手术。接受手术的是一名西班牙青年男子,他在2005年的一次事故中毁容,无法吞咽、说话和正常呼吸。手术耗时24小时,移植的部分包括整个面部皮肤组织、面颊骨、面部肌肉、牙齿、鼻子、嘴唇和上下鄂。
手术的成功得益于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精湛的手术技巧。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们首先从捐赠者的脸上取下手术中要用到的部分,包括静脉、动脉、皮肤和皮下脂肪等。然后,将捐赠者的鼻子、脸颊、骨骼、下颚、嘴唇、肌肉等组织移植到患者需要部位。手术完成后,医生会对患者的新老骨骼、血管、肌肉组织等进行一定调整,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康复。
面部移植手术的成功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患者在接受手术前,生活非常痛苦,无法正常进食、说话和呼吸。手术成功后,患者恢复了吞咽、说话和呼吸功能,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面部移植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首先,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其次,患者需要终身服用抗排斥药物,可能会增加患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面部移植手术的成功为医学界带来了新的突破,也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面部移植手术将更加成熟,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那天,我如往常一样,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打开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平台。作为一位肺移植患者,我时常需要咨询医生关于用药和病情的问题。
进入平台后,我选择了呼吸内科的专家进行咨询。医生的热情和耐心让我倍感安心。他详细询问了我的病史和近期的病情,并对我的问题一一解答。
在了解了我的病情后,医生建议我长期服用米芙,并为我开具了处方。他告诉我,米芙是一种针对肺移植后患者的免疫抑制剂,可以有效预防排斥反应。
在医生的帮助下,我顺利地完成了药品的购买和预约。医生还提醒我,用药期间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诊,并为我提供了便捷复诊的服务。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严格按照医嘱服用米芙,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此期间,我还通过线上平台与医生保持沟通,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用药情况。
这次线上问诊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带来的便利。不仅节省了我去医院的时间,还让我得到了专业、及时的医疗服务。
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和呼吸内科的专家们,让我在病情治疗过程中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
△双肺移植术后的黎叔和冯伯家属赠旗致谢
百草枯中毒,肺部纤维化危及生命
37岁的黎叔和52岁的冯伯都是高州市荷塘镇的村民,他们同属一个大家族。三个月前,一次百草枯意外中毒事件,让两人同时住进了高州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经过多学科联合救治后,出现了严重的肺纤维化,两侧的肺变得像水瓜瓤一样“不会呼吸了”,生命危在旦夕。
高州医院邀请多地专家进行会诊和病情讨论,其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桑岭副主任医师在会诊过程中看到,两位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肺脏和肾脏功能的损伤,呼吸衰竭非常严重。百草枯是一种低廉且使用广泛的除草剂,目前尚没有针对百草枯的特异性解毒剂,很多百草枯中毒的患者最终因呼吸衰竭而失去生命。
△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肺部CT影像
由于两位患者病情危重,不适宜转运上级医院,高州医院决定寻求“外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广东地区唯一长期常规开展肺移植的单位,何建行教授的肺移植团队曾为百草枯中毒患者成功实施肺移植手术。
然而,“一肺难求”,等待供体肺的过程漫长而煎熬。
2018年12月28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OPO传来消息:广州有两位捐献者捐出了双肺,并通过中国器官分配系统与黎叔、冯伯匹配成功。
△器官捐献者默哀致敬
为了完成两台双肺移植,何建行教授团队迅速集结,由器官获取组、手术组、麻醉组、护理组、重症医学组、移植内科组等18人组成的团队短时间内集结而成。从获取器官到跨越400多公里的一路护送,他们展开了一场省县生命大接力。
△火速护送肺源的何建行教授团队
由于两位患者都已使用ECMO维持通气,肺移植手术难度增加。在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两台双肺移植手术在同一天顺利进行,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手术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术后管理同样关键,要面临抗感染、抗排斥等挑战。何建行教授团队顺利完成手术后,大部分组员返回广州,留下重症医学组及移植内科组的专家,继续与高州医院密切合作、共同管理、克服重重难关,只求获得最佳的效果!
术后第一天,黎叔便撤除了ECMO,术后第五天顺利转入普通病房进行康复训练;而冯伯,出院也指日可待。
△高州医院向何建行教授团队赠送锦旗
此次何建行教授团队在高州医院同时开展两台双肺移植手术,并取得了成功,是大医院联手基层医院打了一场漂亮的“硬仗”,在“百草枯中毒”这种高度致死性疾病上取得了可重复的一个成功的经验,再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