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肥胖与内分泌的那些事儿

肥胖与内分泌的那些事儿
发表人:智慧医疗先锋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肥胖不仅影响美观,更与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心血管疾病等。近年来,内分泌科门诊接诊的肥胖症患者数量逐年增加,肥胖症已成为内分泌科关注的重点。

一、肥胖症的定义与诊断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积累过多,导致体重超出正常范围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成年人的体重指数(BMI)在28-32之间为轻度肥胖,32-42之间为中度肥胖,大于42为重度肥胖。肥胖症患者常常伴随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紊乱症状。

二、肥胖症与内分泌的关系

肥胖症与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二者互为因果。一方面,肥胖会导致内分泌激素水平紊乱,如胰岛素抵抗、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另一方面,内分泌激素水平紊乱也会导致肥胖。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与肥胖症的关系如下:

1. 糖尿病: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肥胖症患者更容易发生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2.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代谢减慢,进而导致体重增加;而甲状腺功能亢进则可能导致消瘦。

3. 心血管疾病:肥胖症患者更容易发生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 骨质疏松:肥胖症患者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导致骨折风险增加。

三、肥胖症的治疗方法

肥胖症的治疗需要综合管理,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等方面。

1. 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

2. 运动:增加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

3. 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病因的肥胖症,可选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如胰岛素增敏剂、减肥药等。

4. 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克服心理障碍,提高治疗依从性。

四、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

生活方式干预是肥胖症治疗的基础,对于预防和控制肥胖症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2. 控制体重: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3. 保持心理健康:学会调整心态,释放压力,保持良好的情绪。

4.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疾病风险。

总之,肥胖症与内分泌的关系密切,肥胖症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和管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肥胖疾病介绍:
肥胖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指的是机体脂肪总含量过多或局部含量增多及分布异常的现象。肥胖的标准为体重指数>30kg/m2(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正常人的体重指数为18.5-23.9kg/m2。它既可能是原发的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是疾病导致的继发病理性肥胖。原发性肥胖又称单纯性肥胖,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是一种正常现象,主要由遗传因素及营养过剩引起,无需对此过度担忧。但需要注意的是,肥胖可以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和相关疾病,包括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脂肪肝等,肥胖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也会明显上升。一般来说,正常肥胖人群若无相关并发症,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限制热量的摄入及增加热量的消耗的方式来缓解症状,一般不用就医;若存在肥胖相关并发症,则建议到医院进行相关诊治。此外,继发性肥胖一般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关,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常伴随皮肤紫纹、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多毛、痤疮、月经异常、不孕等症状,一经发现,要引起重视,尽快到医院相关科室就诊,防止延误病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逐渐增多。很多人认为肥胖只是外表问题,殊不知肥胖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尤其是大脑认知功能,肥胖会增加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这一作用不受年龄影响。

    肥胖与神经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多项研究表明,肥胖与神经功能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病、其他痴呆疾病等,有强相关性。肥胖人群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群的两倍。此外,中年人群BMI越高,将来出现痴呆的风险也越高。

    肥胖对大脑认知功能的影响

    肥胖不仅会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还会导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表明,肥胖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比正常体重人群显著增高,这一作用不受年龄影响。

    肥胖对中枢和外周神经的影响

    肥胖不仅会影响大脑认知功能,还会导致外周神经病变。肥胖人群容易出现神经疼痛、麻木等症状。

    肥胖的治疗方法

    针对肥胖,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1. 减肥手术:快速起效,但风险较高,不适合所有肥胖人群。

    2. 减肥药物:由医生开具的减肥药物可以辅助治疗肥胖,但需注意药物副作用。

    3. 饮食调整:通过合理饮食控制热量摄入,减少肥胖。

    4. 合理运动:通过运动增加热量消耗,促进减肥。

    5. 心理干预:帮助肥胖人群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遗传、饮食习惯、环境、肥胖、精神紧张和疾病等因素。

    遗传因素: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家族中存在高血压患者的人群,其患病风险更高。这可能是因为遗传基因的影响,使得个体对高血压的易感性增加。

    饮食习惯:高盐饮食、高脂肪饮食、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高脂肪饮食会导致血脂升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饮酒则可刺激交感神经,使血压升高。

    环境因素:长期处于噪声环境、大气污染等不良环境中,也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肥胖:肥胖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肥胖者体内脂肪含量较高,会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导致血压升高。此外,肥胖还会增加血脂和胆固醇水平,进一步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精神因素: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压力大等状态下,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疾病因素:一些疾病如肾动脉狭窄、肾小球肾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也可能导致高血压。

    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ARBs等。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控制体重、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等。手术治疗适用于部分特殊类型的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监测血压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疾病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骨关节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疼痛,还会影响日常生活。为了预防关节疾病,以下介绍七种有效的练习方法,帮助您保持关节健康。

    一、关节疾病的原因及危害

    关节疾病的原因主要包括: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退化,导致关节磨损;长期过度负荷关节,如长期站立、负重等;关节损伤、炎症等。

    关节疾病的主要危害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等,严重者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

    二、七种预防关节疾病的练习方法

    1. 腿部抬举:仰卧,双腿伸直,交替抬起,每次保持5-10秒,重复10次。

    2. 腿部伸展:仰卧,双腿伸直,交替将腿伸直,每次保持5-10秒,重复10次。

    3. 骑自行车:模拟骑自行车动作,每次持续5-10分钟。

    4. 膝关节屈伸:坐姿,双腿伸直,交替将一腿膝盖弯曲,每次保持5-10秒,重复10次。

    5. 踝关节拉伸:坐姿,双腿伸直,交替将一腿脚跟靠近臀部,每次保持5-10秒,重复10次。

    6. 髋关节旋转:坐姿,双腿伸直,交替将一腿膝盖向同侧肩膀靠拢,每次保持5-10秒,重复10次。

    7. 肩关节旋转:站立,双手叉腰,交替将肩膀向同侧旋转,每次保持5-10秒,重复10次。

    三、预防关节疾病的注意事项

    1. 适当减轻体重,避免过度负荷关节。

    2.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负重。

    3. 保持关节保暖,避免受凉。

    4.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关节稳定性。

    5. 注意关节保护,避免关节损伤。

  • 胆汁反流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原因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以下将从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等方面为您详细介绍胆汁反流的相关知识。

    一、胆汁反流的病因

    1. 饮食因素:暴饮暴食、长期饮酒、食用辛辣油腻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导致胆汁反流。

    2. 胃肠道功能紊乱:慢性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胃肠道疾病可能导致胆汁反流。

    3. 肥胖:肥胖者由于腹部脂肪过多,压迫胃部,导致胃动力不足,从而引发胆汁反流。

    4. 胆囊疾病:胆囊炎、胆石症等胆囊疾病可能导致胆汁反流。

    5. 肝脏疾病:肝脏疾病导致胆汁分泌和排泄障碍,从而引发胆汁反流。

    二、胆汁反流的症状

    1. 口苦:患者常感到口苦,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时。

    2. 反酸:患者出现反酸、烧心等症状。

    3. 恶心呕吐: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4. 胃痛:患者出现胃部疼痛、不适等症状。

    5. 消化不良:患者出现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三、胆汁反流的治疗

    1. 药物治疗:针对病因,采用药物治疗,如胃黏膜保护剂、胃酸抑制剂、促动力药等。

    2. 饮食调理:患者应避免暴饮暴食、长期饮酒、食用辛辣油腻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

    3. 体重管理: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减轻腹部脂肪,改善胃动力。

    4. 胆囊和肝脏疾病的治疗:针对胆囊和肝脏疾病进行针对性治疗。

    四、胆汁反流的预防

    1.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长期饮酒、食用辛辣油腻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

    2.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3. 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饮食结构也逐渐失衡,肥胖问题日益严重。肥胖已成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它不仅影响人们的体型,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其中就包括肥胖性心肌病。

    肥胖性心肌病,顾名思义,是一种由于肥胖引起的以心肌肥厚为特征的心脏疾病。它通常发生在体重过重或肥胖的人群中,尤其是那些体重指数(BMI)超过正常范围的人。肥胖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 高胰岛素血症: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引起高胰岛素血症,这可能导致心脏肥厚和功能障碍。

    2. 氧化应激:肥胖会导致体内氧化应激增加,损害心肌细胞,引起心肌肥厚和功能障碍。

    3. 炎症:肥胖会导致慢性低度炎症,炎症反应可能损害心肌细胞,引起心肌肥厚和功能障碍。

    4. 心脏负荷增加:肥胖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泵血,这可能导致心肌肥厚和功能障碍。

    肥胖性心肌病的症状可能包括:

    1. 呼吸困难:特别是在运动或劳累后。

    2. 胸痛或胸痛感。

    3. 心悸或心律失常。

    4. 疲劳。

    5. 水肿:特别是在下肢。

    肥胖性心肌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心脏超声检查。治疗主要包括减肥、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改善生活方式等。在严重病例中,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预防肥胖性心肌病的关键在于预防肥胖。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均衡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2. 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控制体重: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4.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新手妈妈说,宝宝一哭闹,就以为是饿了,于是急忙喂奶。这种做法似乎屡试不爽,甚至有“好哭的孩子有奶吃”的说法。然而,这种做法真的科学吗?

    事实上,宝宝哭闹的原因有很多,并不一定都是因为饿了。哭声是宝宝的一种沟通方式,它可以表达饥饿、口渴、冷、热、燥、湿等生理需求,也可以表达不适、疼痛、生病等状况。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宝宝一哭就是饿了。

    那么,如何判断宝宝哭闹的原因呢?首先,观察宝宝的哭声。如果哭声洪亮、时间短暂,通常表示宝宝只是饿了或者渴了。如果哭声持续不断,声音微弱或低沉,可能表示宝宝身体不适或者生病了。

    其次,观察宝宝的行为。如果宝宝只是哭闹,没有其他异常表现,可能是饿了或者渴了。如果宝宝除了哭闹还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呕吐、腹泻等,那么很可能宝宝生病了。

    那么,宝宝生病了应该怎么办呢?首先,要尽快带宝宝去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其次,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和护理,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宝宝着凉。同时,要给予宝宝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帮助他们度过病痛。

    总之,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宝宝一哭就是饿了。要科学地对待宝宝的哭闹,观察他们的哭声和行为,判断哭闹的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 脑动脉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头晕、头痛和耳鸣,并伴有听力减退。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睡眠障碍和脉硬化等症状。

    脑动脉硬化是由于脑血管弥漫性硬化、管腔狭窄和小动脉闭塞导致脑实质供血减少和神经细胞变性而引起的一系列神经和精神症状。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吸烟、精神紧张和不良饮食习惯等都是脑动脉硬化的常见危险因素。

    治疗脑动脉硬化,首先需要控制血压和血脂,改善脑血液循环。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血压药物、降血脂药物等。生活方式调整包括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的脑动脉硬化患者。

    在日常生活中,脑动脉硬化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 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 注意饮食健康,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脑动脉硬化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保养,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脾湿肥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中医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水湿在体内滞留,进而引发肥胖。以下将详细介绍脾湿肥胖的成因、症状、调理方法以及日常保养等知识。

    一、脾湿肥胖的成因

    1. 饮食不当:过多摄入油腻、辛辣、甜食等食物,容易导致脾胃负担过重,引发脾湿肥胖。

    2. 生活不规律: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脾胃功能,导致脾湿肥胖。

    3. 情绪因素: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状态,会影响脾胃的正常运转,加重脾湿肥胖。

    二、脾湿肥胖的症状

    1. 腹胀、食欲不振

    2. 大便不实、周身乏力

    3. 体重增加、口渴但不想喝水

    4. 大便黏腻粘连

    三、脾湿肥胖的调理方法

    1. 药物治疗: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选用具有健脾祛湿、益气补血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如平胃散、山楂茯苓颗粒、参苓白术散等。

    2. 饮食调理:少食油腻、辛辣、甜食等食物,多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3. 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进行运动,缓解压力,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四、脾湿肥胖的日常保养

    1. 注意饮食:合理搭配膳食,控制热量摄入,避免暴饮暴食。

    2. 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3. 保持良好心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有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

    五、总结

    脾湿肥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需要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理、日常保养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调理。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 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Kallmann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性腺发育不全、嗅觉减退或缺失、以及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患者常伴有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等症状。针对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的饮食原则,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患者应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蛋、奶等,以促进生长发育和增强体质。

    2.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血糖升高,加重病情。患者应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选择低血糖指数的食物,如糙米、燕麦、玉米等。

    3. 限制脂肪摄入: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增加体重,加重病情。患者应限制脂肪摄入,选择低脂、高蛋白的食物,如鱼、瘦肉、鸡胸肉等。

    4. 适量摄入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患者应适量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5. 注意饮食卫生:患者应保持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病情。

    以下是一些适合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患者的食疗方:

    1. 海带烧木耳:鲜海带250克、黑木耳20克、芹菜100克入锅煸炒,将熟时入香醋12毫升及调味品,做成菜肴食。

    2. 盐渍三皮:西瓜皮200克刮去腊质外皮,冬瓜皮300克剥去绒毛外皮,黄瓜400克去瓤心,分别用不同火候略煮熟。待凉切条,置容器中,用盐、味精适量腌渍12小时即可食。

    3. 减肥轻身方:黑、白牵牛子各10~30克,炒草决明、泽泻、白术各10克,山楂、制何首乌各20克。将上药共碾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早、晚各吞服20~30粒,辅以清淡膳食和适当运动。

    4. 萝卜汤:红萝卜、白萝卜各250克,姜10克,均切块,加水煮熟,以食盐调味。饮汤吃萝卜。

    5. 鱼肉汤:腌雪里蕻100克,鱼肉片200克,鸡蛋1个,花生油25克。

    (1)鱼肉剁成鱼肉茸,加鸡蛋调匀;雪里蕻洗净切成细末,用冷水洗两遍沥水待用;

    (2)花生油入锅烧热,放入鱼茸鸡蛋煸炒后加适量清水,放入雪里蕻末,煮沸出香味即成。

    6. 牛肉汤:牛大骨1根,洋葱半个,胡萝卜、白萝卜各半条,葱1根,姜1小块,八角1颗,水2000毫升。冰糖1小匙,米酒2大匙。盐适量。

    7、先将牛大骨汆汤后洗干净,备用;胡萝卜呵白萝卜去皮,洗净,切块;葱、姜均洗净,葱切段,姜切片备用。

    8、锅内加水煮开放入所有材料及牛大骨,加入A料小火熬煮90分钟,最后加入B料调味即可。

  • 5岁孩子睡觉打呼噜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一、原因分析

    1. 肥胖:肥胖是导致儿童打呼噜的常见原因之一。肥胖会导致咽部脂肪堆积,使咽腔变窄,从而影响呼吸。此外,肥胖还可能引起其他呼吸道疾病,如鼻炎、扁桃体炎等。

    2.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如鼻炎、扁桃体炎等,会导致鼻黏膜肿胀,呼吸道狭窄,从而引起打呼噜。

    3. 扁桃体肥大:扁桃体肥大是儿童打呼噜的另一个常见原因。肥大的扁桃体会阻塞呼吸道,导致呼吸困难。

    4. 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偏曲会导致一侧或双侧鼻腔狭窄,影响呼吸,引起打呼噜。

    5. 腺样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打呼噜的另一个常见原因。肥大的腺样体会阻塞鼻腔,影响呼吸。

    二、应对方法

    1. 体重控制:对于肥胖儿童,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饮食和运动,帮助孩子减肥,减轻咽部负担。

    2. 治疗呼吸道感染:针对呼吸道感染,应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缓解症状。

    3. 扁桃体手术:对于扁桃体肥大或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可考虑进行扁桃体切除术。

    4. 鼻中隔矫正手术:对于鼻中隔偏曲,可考虑进行鼻中隔矫正手术。

    5. 腺样体切除术:对于腺样体肥大,可考虑进行腺样体切除术。

    三、日常保养

    1.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过敏原。

    2. 勤洗手,预防呼吸道感染。

    3. 鼻腔冲洗:每天进行鼻腔冲洗,保持鼻腔通畅。

    4.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

    5. 注意饮食营养,增强体质。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