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温天气过凉过热容易刺激血管

高温天气过凉过热容易刺激血管
发表人:健康解码专家

夏日炎炎,许多人渴望通过冷饮来消暑解热。然而,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国强提醒我们,过度的冷饮摄入可能会对我们的血管造成刺激,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首先,冷饮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此外,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冷饮还可能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疾病。

那么,如何才能安全地享受冷饮呢?首先,要注意控制冷饮的摄入量,避免过量。其次,要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冷饮,如绿茶、菊花茶等。最后,在饮用冷饮时,要注意慢慢饮用,避免突然的温度变化对胃肠道造成刺激。

除了冷饮,高温天气还可能引发中暑、脱水等健康问题。因此,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室内外温差适宜,避免过高的温差对身体造成刺激。

2.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

4.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注意防晒。

5. 饮食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总之,高温天气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避免因贪凉而引发健康问题。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猝死疾病介绍:
猝死,是指外观健康的人突然发生非暴力的死亡,即猝然死亡。引发猝死的原因,主要是心脏骤停,也就是各种心脏病导致的猝死,又称之为心源性猝死;其次还有近2成的非心源性猝死与肺、脑的急性病变有关,比如肺栓塞、急性中毒、触电等。猝死的治疗,主要是进行紧急的心肺复苏,以恢复心跳和呼吸,挽救生命。大部分猝死患者难以救回。
推荐问诊记录
猝死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近年来,随着运动健身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参加马拉松比赛,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然而,马拉松比赛过程中也偶有发生运动猝死的事件。本文将围绕马拉松比赛中的猝死事件,探讨其可能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如何在比赛中保护自身安全。

    一、马拉松比赛中猝死的原因

    1. 先天性因素:如心脏、血管、肺动脉等器官的先天性疾病,可能导致运动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或血管破裂,最终引发猝死。

    2. 潜在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过度疲劳、精神压力等,都可能增加运动猝死的风险。

    3. 运动不当:如过度运动、不合理的饮食、缺乏运动前的热身等,都可能引发运动猝死。

    二、预防马拉松比赛中猝死的措施

    1. 提前体检:参加马拉松比赛前,应进行全面的体检,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排除潜在疾病。

    2. 逐步增加运动量: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应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提高身体适应能力。

    3. 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避免暴饮暴食,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

    4. 合理安排比赛: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比赛项目,避免过度劳累。

    5. 注意比赛中的安全:比赛过程中,注意观察自身身体状况,如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比赛并寻求帮助。

    三、如何在比赛中保护自身安全

    1. 穿着合适的运动装备:选择合适的运动鞋、服装等,确保运动过程中舒适、安全。

    2. 注意天气变化:比赛前关注天气变化,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比赛。

    3.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4. 寻求专业指导:在参加马拉松比赛前,可以寻求专业教练的指导,学习正确的运动方法和技巧。

    四、总结

    马拉松比赛中的猝死事件令人痛心,但通过了解其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如何在比赛中保护自身安全,可以有效降低运动猝死的风险。让我们共同关注运动安全,让马拉松成为一项健康、快乐的运动。

  •   在医疗行业,27岁本应是职业生涯的起点,然而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中心的俞萧开医生,却在2月25日因突发主动脉夹层离世,年仅27岁。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它指的是主动脉壁内部出现撕裂,形成两层或以上的夹层结构。这种疾病发病突然,进展迅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俞萧开医生在生前是一位优秀的医生,他不仅在学术上有着很高的造诣,还积极参与医院各项工作,深受同事和患者的爱戴。然而,由于工作繁忙,他忽视了自身的身体状况,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主动脉夹层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常见的症状包括胸痛、背痛、腹部疼痛等,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因此,对于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

      目前,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则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手段。

      为了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我们建议广大医生和医务工作者,在忙碌工作的同时,也要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主动脉夹层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

  • 长期熬夜睡眠不足,已经成为现代人常见的现象。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引发猝死。

    长期熬夜会导致人体的生物钟紊乱,神经系统的平衡失调。这种状态下,人体容易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扑、室颤、心脏停搏等,从而引发猝死。

    当人们休息时,大脑会清除白天产生的代谢物,使身体得到放松。相反,当人们不休息时,大脑中的代谢物会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将导致身体问题。长期失眠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症。此外,睡眠不足还会导致皮肤蜡质、眼睛浮肿,以及心脏病发作、中风、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2. 均衡饮食,低盐低脂低糖,戒烟戒酒。

    3.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4.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压力。

    5. 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如果出现失眠、疲劳、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 喘不上气是猝死的前兆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身体不适的情况,比如突然感到呼吸困难,甚至无法正常呼吸。这种情况是否意味着即将发生猝死呢?实际上,喘不上气并不一定是猝死的前兆,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猝死。猝死是指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死亡事件。而喘不上气则是一种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心脏疾病、肺部疾病等。因此,喘不上气本身并不是猝死的直接前兆。

    然而,某些情况下,喘不上气确实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征兆,如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等。这些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猝死。所以,当我们遇到喘不上气的情况时,应该尽快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诊断。

    此外,对于那些有心脏病史或家族病史的人群来说,喘不上气更应引起重视。他们可能面临更高的猝死风险,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

    总的来说,喘不上气并不一定意味着即将发生猝死,但它确实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信号。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及时就医,以便尽早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 《我爸爸》是英国画家安东尼·布朗的经典之作,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用夸张的超现实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完美的爸爸形象。书中每一页都可见爸爸曾经穿过的睡衣,这件睡衣贯穿全书,象征着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我的爸爸真麻烦》则通过幽默的方式展现了一位充满发明精神的爸爸形象。《麦先生的旅行》讲述了一个失去儿子的父亲带着儿子的物品旅行,最终遇到了另一个失去父母的孩子。《爸爸!》讲述了一个孩子遇到妖怪时,爸爸扮演了保护者的角色。《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是一个关于霸王龙变成甲龙宝宝“爸爸”的故事,展现了父爱的伟大。

  • 长期失眠一夜,尤其是伴有心悸、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可能会增加猝死的风险。失眠可能是情志失调、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等原因导致的。针对不同病因,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并在必要时及时就医。

  • 近年来,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美国每年因药物副作用致死的人数高达10万6千人,相当于每天坠毁一架747客机。而在台湾,过去一年多来,就有1146件药物不良反应通报个案,其中死亡个案达29件。

    这些药物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三大类:中枢神经用药、抗感染药和心脏血管用药,占总通报个案的72%。其中,29件死亡案例中,经专家会议评估确认与药品相关者共有2件,分别是服用过量止痛退烧药导致的肝脏衰竭和因使用麻醉药产生的恶性高热。

    此外,还有8件评估结果认为“极可能”与药品相关,包括服用治癫痫药物、肺炎药物、痛风药物等导致的史蒂文生-强生症候群,以及抗生素、抗癌药、抗凝血剂等导致的过敏反应、心律不整、肾毒性、心脏毒性等。

    卫生署药政处处长胡幼圃提醒,民众不应自行购买使用药品,以免不当用药引发致命危机。目前,卫生署已成立全国药物不良反应通报中心,以监视国内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提供卫生署公布最新药品安全信息之参考。

    在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方面,以下几点建议值得关注:

    1. 了解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症等信息。

    2.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要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停药。

    3.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说明用药情况。

    4. 关注药品安全信息,及时了解最新药品安全动态。

    5. 积极参与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为药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 猝死事件频发,令人防不胜防。然而,你知道吗?许多猝死事件都与我们的日常不良习惯密切相关。本文将为您盘点猝死的十大恶习,帮助您远离死神。

    一、用力排便

    排便时用力过猛,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群,容易导致血压骤升,血管斑块脱落,引发猝死。

    二、久坐不动

    长时间保持坐姿,缺乏运动,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三、忧郁烦闷

    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容易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影响心脏健康。

    四、房事过多

    房事过度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增加猝死风险。

    五、闹市骑车

    在闹市骑车,容易受到尾气和噪音的影响,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六、酗酒

    过量饮酒会损害心脏,增加猝死风险。

    七、胡吃海喝

    暴饮暴食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八、吸烟

    吸烟会损害心脏健康,增加猝死风险。

    九、吃得太咸或太甜

    过咸或过甜的食物会损害心脏健康,增加猝死风险。

    十、吸毒

    吸毒会损害心脏健康,增加猝死风险。

  • 如今,许多上班族面临着朝九晚“无”的加班状态,这种无休止的加班已成为过劳死的一个重要诱因。过劳死尤其“青睐”三种人:有钱但不知保养的人、有事业心的“工作狂”以及有家族遗传背景的人。研究发现,猝死的主要死因包括主动脉瘤、冠状动脉疾病、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而高血压和隐性冠心病也是高危因素。为了远离过劳死,上班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减少通勤时间,保持健康饮食和睡眠,以及定期进行运动。这些方法不仅能改善身体健康,还能提高生活质量。

  • 近年来,心脏性猝死事件频发,尤其在知识分子、脑力劳动者中,令人担忧。心源性猝死是指心跳骤停导致的突然死亡,多数患者在发病后15分钟内死亡。了解心源性猝死的表现和急救措施,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一、心源性猝死的表现

    1. 意识丧失:患者突然意识丧失,伴有抽搐,可称为阿斯综合征。

    2. 呼吸停止:呼吸变浅,呈叹息样,随后停止。

    3. 脉搏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

    4. 瞳孔散大:眼睛瞳孔散大。

    5. 心音消失:心脏无跳动,听诊无心音。

    二、心源性猝死的急救措施

    1. 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发现患者意识丧失,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2. 开放气道:将患者置于仰卧位,清除口腔异物,使气道通畅。

    3. 人工呼吸: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保持患者呼吸。

    4. 胸外按压:按压患者胸部,保持心脏跳动。

    三、预防心源性猝死的方法

    1. 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

    2. 规律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保持乐观的心态。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脏病。

    5.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