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近年来,大肠癌(结直肠癌)在我国发病率逐年攀升,尤其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其已成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头号杀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秦新裕教授指出,过去二十年里,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发病和死亡人数已超过美国。究其原因,除了遗传因素外,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及环境污染都是重要诱因。
秦新裕教授强调,预防结直肠癌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议民众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并保持适量的运动。
在治疗方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该院以秦新裕教授和许剑民教授领衔的医疗团队,通过多学科诊疗模式(MDT)、预防肝转移、扩大肝转移切除适应症、不可切除肝转移转化性治疗等手段,有效提高了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
此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还积极开展结直肠癌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研究,包括围手术期化疗、微创手术、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手术及分子靶向治疗等,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本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汇集了国内外众多知名专家,共同探讨结直肠癌的最新治疗进展。论坛内容涵盖了结直肠手术、直肠癌治疗、围手术期化疗、微创手术、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等多个领域,为结直肠癌的防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结肠癌,一种曾经被认为是中老年人专属的疾病,如今正悄然侵袭着年轻的白领阶层。不少年轻人认为结肠癌与自己无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研究表明,久坐办公室的人群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明显高于经常运动者和体力劳动者。
久坐不动导致肠道蠕动减弱,粪便中的有害成分在结肠内滞留时间延长,刺激肠黏膜,增加结肠癌的发病风险。此外,久坐者腹腔、盆腔、腰部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进一步增加结肠癌的发病危险。
现代生活方式下,年轻人久坐办公室、宅在家里、出门以车代步,饮食多叫外卖,使得结肠癌趁虚而入。有专家把这类在办公桌前坐出来的结直肠癌称之为“办公桌工作癌”。为预防结直肠癌,白领朋友应每周保持运动。
蔬菜水果是预防结直肠癌的“绿色屏障”。蔬菜水果提供的膳食纤维被称为肠道的清洁工,能促进肠道蠕动,清洗肠道内的垃圾和废物,减少肠道致癌物的停留时间,从而降低大肠癌的发病危险。美国防癌协会推荐每人每天摄入30~40克膳食纤维;日本70岁以下每天标准摄入量是19~27克;我国推荐的标準是每日膳食纤维30克。
据一份白领健康调查显示,不规律的作息和饮食,导致32%白领存在肠胃、肝脏等消化系统问题。掌握科学的消化道肿瘤防治办法,去伪存真,才能有效提高消化道肿瘤的预防成功率,而科学规范的生活方式和预防态度,规范化的治疗措施,是对抗这类生活方式导致的肿瘤的根本之道。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让人痛苦不堪?你是否怀疑自己是否患有大肠癌?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个才是大肠癌的信号?哪些症状需要警惕?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大肠。大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将食物残渣转化为粪便。大肠大致分为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食物在经过胃和小肠的消化吸收后,到达大肠,大肠将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和电解质吸收,最终形成粪便。
那么,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个才是大肠癌的信号呢?实际上,这两种情况都不一定是大肠癌的信号。一天三次大便可能是因为摄入了过多膳食纤维、果糖、低聚糖等食物,或者是因为乳糖不耐受、肠道感染等原因导致的。三天一次大便可能是因为进食量过少、饮食结构不合理、久坐不动等原因导致的。
那么,哪些症状需要警惕呢?以下是一些可能提示大肠癌的症状:
1. 持续性便秘或腹泻
2. 排便习惯的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
3. 排便时伴有疼痛、出血或黏液
4. 腹部疼痛或不适
5. 肠道梗阻的迹象,如呕吐、腹痛、腹胀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大肠癌。
除了以上症状外,以下因素也可能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
1. 年龄:大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
2. 家族史:家族中有人患有大肠癌,会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
3. 饮食习惯:高脂肪、高热量、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会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
4. 体重:肥胖会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
5. 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会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
为了预防大肠癌,建议我们:
1.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和膳食纤维
2. 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3. 戒烟限酒
4. 定期体检,特别是有家族史的人群
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据台湾癌症基金会估算,我国约有71万名年轻人正面临大肠息肉的威胁。大肠息肉是肠道黏膜上的一种异常组织,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恶化为大肠癌,严重危害健康。
大肠癌与大肠息肉有着密切的联系。大肠癌通常是从异常的大肠息肉开始发展而来,这个过程可能需要10至15年的时间。因此,及早发现并切除大肠息肉,是预防大肠癌的关键。
然而,调查显示,我国民众对大肠息肉的认知普遍较低。80.8%的民众虽然听说过大肠息肉,但只有9.8%的人对其有正确的认识。这种认知误区可能导致许多患者延误治疗,最终引发严重后果。
那么,如何预防大肠息肉和大肠癌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主动筛检:5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应主动进行大肠癌-粪便潜血筛检,以便及早发现大肠息肉。
2. 增加运动: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降低大肠息肉和大肠癌的风险。
3. 调整饮食:减少红肉、高热量、高动物性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有助于预防大肠息肉和大肠癌。
4. 补充益生菌:益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预防大肠息肉和大肠癌。
5. 保持肠道通畅:定时排便,避免便秘,有助于预防大肠息肉和大肠癌。
总之,大肠息肉和大肠癌的预防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入手。只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保护身体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男女有别’的说法,这不仅仅体现在生理结构上,更体现在心理和社会分工上。然而,在许多常见疾病领域,男女之别也表现得十分明显。从大肠癌、心脏病、胃病等方面来看,男性的发病率普遍高于女性。这并非仅仅因为生理结构或性激素水平的不同,更重要的是男性在社会角色和个人喜好上的差异,让他们更容易受到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的影响,从而增加了患病风险。
为此,本文将从大肠、心脏、胃以及前列腺四大男性身体弱点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建议。
一、大肠:腰臀比过大,大肠癌风险增加
大肠癌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男性中,大肠癌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65∶1。研究发现,男性腰臀比过大,患大肠癌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因此,男性朋友们应该注意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腰臀比,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麦麸、玉米、小麦等粗粮以及新鲜蔬果,以降低大肠癌的风险。
二、心脏:精英猝死,男性占多数
心肌梗塞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男性患心肌梗塞的风险比女性高7~10倍。研究发现,有焦虑倾向的个性是年长男性心肌梗塞的一个明显独立风险因素。因此,男性朋友们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并积极控制体重、戒烟戒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以降低心肌梗塞的风险。
三、胃:男性胃病发病率比女性高6.2倍
胃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男性胃病发病率比女性高6.2倍。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饮酒、抽烟、暴饮暴食等,都会增加男性患胃病的风险。因此,男性朋友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饮酒、抽烟,并注意饮食的规律性,以降低胃病的发生率。
四、前列腺:男性健康大问题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容易出现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前列腺增生会导致排尿困难、夜尿增多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男性朋友们应该注意前列腺的健康,避免长时间久坐,并定期进行体检,以预防前列腺疾病的发生。
肠癌筛查过程中,大便阳性是引起患者和医生高度重视的现象。这通常意味着患者患肠癌的风险较高,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导致大便阳性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包括消化道出血、肠道炎症、息肉等。消化道出血可能是由于胃肠溃疡、胃肠肿瘤或痔疮等疾病引起的。肠道炎症则可能由细菌、病毒或自身免疫等原因引起。而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有可能恶变。
当大便阳性时,患者需要进行的检查包括肿瘤标志物检查、大便常规检查、结肠镜检查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肠内膜组织是否存在异常增生,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癌症。治疗方面,根据癌症的类型和分期,可以选择化疗、放疗或手术切除等方法。
除了检查和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饮食方面,应避免辛辣、油腻、高脂肪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适当运动等,也有助于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
在就医过程中,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和科室。目前,我国各大医院都设有消化内科、肿瘤科等科室,可以提供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总之,肠癌筛查大便阳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率。
许多癌症,包括大肠癌,都存在遗传性。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人患有大肠癌,那么其他家庭成员患病的风险就会增加。据研究,大约20%到30%的大肠癌患者有家族史。因此,如果您或您的直系亲属患有家族性肠息肉病,那么您需要格外关注自己的健康。
除了遗传因素,饮食习惯也是影响大肠癌发病的重要因素。长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习惯会增加大肠癌的发病风险。因此,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大肠癌的关键。
那么,如何降低患大肠癌的风险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少吃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
- 积极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 保持体重:避免过度肥胖,控制体重在健康范围内。
2. 定期体检
- 45岁后,每5至10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也可以选择每年或半年进行一次大便潜血检查。
- 如果有遗传倾向,应1-3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3. 关注身体变化
- 如果经常出现便血、大便次数多、黏液便及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4. 了解大肠癌的早期症状
- 大肠癌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如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
- 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症状。
5. 积极治疗
- 一旦确诊为大肠癌,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切除是治疗大肠癌的主要方法,但术后恢复期的饮食调理同样至关重要。
术后初期,由于肠道功能尚未恢复,患者通常需要禁食24-48小时,并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待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可逐步开始进食。具体过程如下:
1. 术后3-4天:可进食少量清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等,每日6-7餐。
2. 术后4-5天:可进食半量清流质食物,如稀饭、烂面条等,并逐步增加至100-200毫升。
3. 术后5-6天:可进食普通流质食物,如牛奶、豆浆等,但需注意少渣。
4. 术后7天左右:可进食少量少渣半流质食物,如鸡蛋羹、烂肉末等。
5. 以后:可视病情逐渐增加膳食的质和量,如软食、半流食等。
在术后恢复期,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补充维生素:术后患者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等,以促进伤口愈合。
2. 补充钾元素:术后患者应多吃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蕉、橙子、土豆等,以防止低钾血症。
3. 补血:术后患者应多吃富含蛋白质和铁质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鱼类等,以促进康复。
4. 避免油腻食物:术后患者应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5. 少量多餐:术后患者应采取少量多餐的饮食习惯,以减轻肠胃负担。
此外,患者还需定期复查,遵医嘱进行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以提高生存率。
大肠癌,作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早期筛查是预防大肠癌的关键,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大肠癌的早期筛查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改变生活习惯降低大肠癌风险。
一、大肠癌的早期筛查方法
1. 粪便DNA检测:这是一种无创、便捷的筛查方法,通过检测粪便中的DNA,可以早期发现大肠癌和癌前病变。
2. 肠镜检查: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癌的金标准,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肠道情况,发现早期病变。
3. 大便潜血检测:大便潜血检测是一种简便、经济的筛查方法,可以早期发现大肠癌和癌前病变。
4. 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辅助诊断大肠癌。
5. 基因检测:针对家族性大肠癌进行基因检测,可以早期发现遗传性大肠癌。
二、如何降低大肠癌风险
1.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高盐的食物。
2.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是大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4. 保持良好心态:长期的精神压力也会增加大肠癌的风险。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大肠癌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三、大肠癌的防治现状
目前,我国大肠癌的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为了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我国政府已经将大肠癌纳入国家重大慢性病防治项目,并启动了百万人群级别的筛查项目。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您对大肠癌的早期筛查和预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请积极行动起来,做好大肠癌的预防工作。
癌症,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词语,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尽管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研究,但癌症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解密。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与基因遗传、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食物、水源和空气等环境因素对癌症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CA-临床医生的癌症杂志》的报道,全球癌症患者数量持续增长。在我国,癌症已经成为仅次于脑血管病的第二大死因。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大肠癌等癌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研究表明,约80%的癌症病因与我们的呼吸的空气、喝的水和吃的食品有关。吸烟、腌制食品、霉变食品、高脂肪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环境污染等都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因素。
为了预防癌症,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戒烟限酒:吸烟是导致多种癌症的重要因素,戒烟限酒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措施。
2. 健康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腌制、烧烤、霉变食品,控制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3. 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早期发现癌症,及时治疗。
5. 预防感染:接种乙肝疫苗等,预防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