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下蹲运动,减肥效果翻2倍!

下蹲运动,减肥效果翻2倍!
发表人:健康驿站

下蹲运动,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锻炼方式,近年来备受关注。它不仅能增强肌肉力量,还能改善关节功能,对于预防和改善多种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下蹲运动对关节健康大有裨益。它可以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延缓关节老化,降低患关节炎的风险。此外,下蹲运动还能增强髋关节和踝关节的灵活性,预防关节损伤。

其次,下蹲运动对肌肉力量提升有显著效果。它可以锻炼大腿肌肉、臀部肌肉、小腿肌肉等,使肌肉更加紧实有力。对于减肥人群来说,下蹲运动能有效燃烧脂肪,塑造完美身材。

此外,下蹲运动还有以下好处:

  • 增强核心力量,改善身体稳定性。
  • 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
  • 缓解腰部疼痛,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 改善便秘,促进肠道蠕动。

然而,在进行下蹲运动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运动。
  • 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损伤。
  • 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

总之,下蹲运动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锻炼方式。通过坚持锻炼,可以改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心外膜斑疾病介绍: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累及周身动脉的慢性病变,病因尚不明确,与年龄、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相关。病变从血管内膜开始,逐渐在血管内形成黄色粥样的脂质沉积,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动脉血管失去弹性、脆性增加并出现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病变累及冠状动脉、颅内动脉、主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四肢动脉时,可出现胸闷、胸痛、头晕、水肿、肢体疼痛等症状。动脉粥样硬化应积极改变生活方式,配合药物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预后,如未进行控制,病变涉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者,一般预后不良。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近年来,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受到心脑血管疾病的困扰。其中,胆固醇水平的控制成为糖尿病患者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

    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超过60%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未达标。这一数据反映出,糖尿病患者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意识仍需加强。

    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早、进展快、病变更弥漫,因此,及早进行血管干预对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至关重要。

    长海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邹大进教授指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糖尿病大血管事件的首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作为冠心病和卒中两大疾病的潜在人群,其胆固醇控制水平是目前最薄弱环节。

    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这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有关。高血糖是导致血管损害的“先锋”,而胆固醇则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洪水”。因此,控制胆固醇水平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邹大进教授强调,糖尿病患者胆固醇的控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不到20%,而在欧美国家,这一比例已达到60%。

    为了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国内外众多指南均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胆固醇筛查。邹大进教授提醒,高危人群和极高危人群的血脂水平,必须控制在合适范围,以降低心血管发病几率。

    除了药物治疗外,生活方式干预也是防治糖尿病所致大血管病变的重要举措。糖尿病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ACS,全球医药企业都在积极研发新的治疗药物。近日,葛兰素史克(GSK)宣布启动了一项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药物的III期研究,该药物名为losmapimod。

    据了解,这项名为LATITUDE-TIMI 60的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跨国多中心的大型III期研究,预计将招募2.55万名患者。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评估losmapimod在治疗ACS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将在接受标准治疗的基础上,随机接受losmapimod或安慰剂治疗,为期3个月。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losmapimod是一种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MAP)激酶抑制剂,该激酶在心脏发作期间发生的急性炎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葛兰素史克表示,losmapimod除了用于治疗ACS外,还在开发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治疗药物。losmapimod旨在用于ACS发生后不久及随后数周内的短期治疗,在这一时期,患者发生另一次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最大。

    这项III期研究的启动,对于ACS患者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期待losmapimod能够为ACS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攀升,其中动脉硬化作为一种常见的血管性疾病,与心脑疾病密切相关,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健康威胁。

    研究发现,动脉硬化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显著增加。一项名为REACH的注册研究显示,在18957例卒中患者中,无冠心病或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10年风险预计接近20%。而NOMAS研究也指出,卒中患者5年时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风险为9.8%,与冠心病风险相当。

    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这些因素不仅会增加患动脉硬化的风险,还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中国作为卒中大国,复发性卒中的发病率位于世界之首。因此,在预防卒中的同时,关注心脏健康,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实现心脑“双重保护”至关重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它会导致动脉管壁内的粥样硬化斑块逐渐发展成血栓,从而引发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血管性猝死、缺血性中风等严重后果。

    针对动脉硬化,ACEI类药物被证实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高达18%,降低卒中风险23%。因此,ACEI类药物被推荐为CAD二级预防的初始和持续用药。

    对于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研究表明,降压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卒中复发和心血管事件相关风险。因此,合并卒中高血压患者的目标血压应小于130/80mmHg。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血压,越来越多的医生推荐强化降压治疗方案,从而及早控制血压,达到预防卒中复发和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率的治疗目标。

  • 2024年9月5日,早上7点50分,来自运城市的75岁男性患者在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了在线问诊。患者主诉头晕目眩,经检查发现血管粥样硬化。医生首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形象地比喻血管如同水管,随着年龄的增长,血脂和胆固醇可能会在血管内堆积,导致斑块的形成。患者表示理解,并询问是否需要开药治疗。医生建议患者继续服用之前开的药物,并增加阿托伐他汀钙片来治疗动脉粥样斑块。患者对医生的建议表示信任,并请求医生开具处方。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情况,开具了四盒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处方,并提醒患者如果有不适,应及时就诊。患者表示感谢,并称赞医生的专业和耐心。

  • 心脏病血液淤积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它可能导致心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针对这种症状,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活血化瘀类和抗血栓类药物。

    活血化瘀类药物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淤血的消散,而抗血栓类药物则能够预防血栓的形成,从而减少血液淤积的风险。

    除了药物治疗外,改变生活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血液淤积的常见原因,因此,患者应该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油腻、高糖和高盐的摄入,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并增加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摄入,如山楂、红糖、黑木耳和红葡萄酒等。

    此外,适当的体育锻炼也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然而,心脏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可以选择瑜伽、太极拳或散步等低强度的运动方式,并逐渐增加运动量。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血管血液淤积和堵塞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疾病与吸烟、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会导致血液粘稠,损伤血管内皮,最终形成动脉硬化斑块,并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为了预防血液淤积,心脏病患者应避免高钠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如鸡蛋、泡菜、奶油、动物肝脏、蛋糕和面包等。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血压和血糖稳定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治疗心脏病血液淤积的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

    1. 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不要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2. 定期进行体检,监测病情变化。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

    4.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5.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胸痛、下肢水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为了预防和控制动脉粥样硬化,我们需要了解其成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首先,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增加血脂水平,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因此,戒烟是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任务。

    其次,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病因。控制血脂、血压和血糖水平对于预防和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饮食调整、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等方式来控制这些指标。

    此外,肥胖、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精神压力等因素也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等,对于预防和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已经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和生活干预,有助于控制病情,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总之,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可预防、可控的疾病。通过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风险,维护血管健康。

  • 耳鸣和脑鸣是常见的听力问题,让患者感到困扰。耳鸣是指没有外界声源的情况下,患者主观感受到耳朵内有声音,如蝉鸣、嘶嘶声或轰鸣声。单侧耳鸣较为容易判断,而双侧耳鸣则可能伴随脑鸣症状,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困扰。

    耳鸣和脑鸣并非不可治愈。针对不同的病因,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因和治疗方案:

    1. 焦虑症:年轻人出现耳鸣和脑鸣症状,可能是由于焦虑症或长期精神压力大、睡眠障碍引起。此时,可以采用抗焦虑药物治疗,如坦度螺酮和丁螺环酮。

    2. 睡眠障碍:改善睡眠对耳鸣和脑鸣的治疗非常重要。可以口服心神宁片等药物改善睡眠,必要时可使用小剂量的镇静催眠药,如艾司唑仑和阿普唑仑。

    3. 脑动脉粥样硬化:老年人出现的耳鸣和脑鸣症状,可能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可以通过颈部血管彩超、血脂、血糖、血压等检查来诊断,必要时可使用软化血管、活血化瘀的药物,并控制血脂、血糖、血压。

    为了更好地控制耳鸣和脑鸣,以下是一些日常保养建议:

    1. 避免体位突然改变,将床头抬高16~18厘米,使床面与地面保持30度倾斜,以降低颅内压。

    2. 减少咳嗽、打喷嚏、屏气等动作。

    3. 避免情绪激动、大哭、大笑、烦躁等不良情绪。

    4. 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5. 饮食上,多吃高蛋白、低盐、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饮水不宜过多,戒烟戒酒。

  • 冠状动脉硬化,又称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年龄是冠状动脉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逐渐失去弹性,容易出现斑块沉积,导致血管狭窄,从而引发冠心病。

    其次,性别也是影响冠状动脉硬化的因素之一。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冠心病,这可能与男性激素水平、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除了年龄和性别,以下因素也会增加冠状动脉硬化的风险:

    1. 高血压:高血压会使血管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导致血管内皮损伤,易形成斑块。

    2. 高脂血症: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水平升高,易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

    3.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易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增加斑块形成风险。

    4. 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斑块形成。

    5. 不良饮食习惯:高盐、高脂、高糖的饮食习惯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6. 缺乏运动: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使血液循环减慢,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7. 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会影响心血管健康。

    为了预防冠状动脉硬化,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

    1.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2. 戒烟限酒。

    3.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高糖、高盐食物。

    4.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5.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缓解压力。

  • 冠状动脉堵塞并不等同于冠心病,这是很多人容易混淆的概念。冠心病的发生需要满足两个关键条件:一是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二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

    然而,冠状动脉堵塞的原因有很多种,并不一定都是冠心病。例如,肿瘤脱落或其他部位血栓迁移至冠状动脉,虽然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但由于缺乏冠心病的诊断条件,不能直接诊断为冠心病。还有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血管阻塞,这种情况冠状动脉本身没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也不能诊断为冠心病。

    针对冠状动脉阻塞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急性阻塞和慢性冠状动脉闭塞。急性阻塞通常采用药物溶栓治疗和介入支架治疗。慢性冠状动脉闭塞则需通过介入治疗打开阻塞的血管,然后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冠状动脉堵塞和冠心病的发生非常重要。患者需要保持低脂低盐饮食,保持情绪稳定,规律运动,戒烟限酒。按时服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度运动。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如步行、太极拳等,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此外,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戒烟、戒酒等危险因素,并严格遵循低盐低脂饮食。

    在就医过程中,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和科室,如心血管内科,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 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病因复杂多样。了解脑梗塞的病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

    1. 大动脉粥样硬化:这是脑梗塞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当颅内大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血管壁上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血液供应受阻,从而引发脑梗塞。

    2. 心源性脑栓塞:心脏疾病如房颤、瓣膜病等,容易形成血栓,血栓随血流进入脑血管,阻塞血管,导致脑梗塞。

    3. 小血管病:小血管病变如动脉硬化、微血栓形成等,也可能导致脑梗塞。

    4. 其他原因: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遗传因素等,都可能导致脑梗塞。

    脑梗塞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

    1. 药物治疗: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降血压药物等。

    2. 手术治疗: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动脉内膜剥脱术、支架置入术等。

    3. 康复治疗:通过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预防脑梗塞,要从生活方式入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