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痴呆已成为全球重要死因之一,近1/4的患者在中国!

痴呆已成为全球重要死因之一,近1/4的患者在中国!
发表人:癌症防治先锋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痴呆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根据《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发表的研究,2016年全球痴呆患者人数达到4380万,其中近1/4的患者在中国。

痴呆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认知能力减退、行为异常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逐渐下降,甚至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研究显示,痴呆已成为全球第五大死因,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脑出血和缺血性卒中。对于70岁以上老年人,痴呆是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的第二大死因。

中国是全球痴呆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2016年,中国痴呆患者达到1042.7万,年龄标化患病率26年间增长了5.6%。这表明,中国在痴呆领域的医疗投入、个人及社会负担均面临着巨大压力。

为了应对痴呆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研究显示,超过1/3的痴呆病例理论上是可以预防的。以下是一些预防痴呆的建议:

  • 增加儿童期教育及锻炼
  • 保持社交活动
  • 减少吸烟或戒烟
  • 治疗听力丧失、抑郁、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肥胖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

除了预防措施,我们还需要关注痴呆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目前,痴呆尚无根治方法,但一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家庭和社会的关爱和支持对于痴呆患者至关重要。

总之,痴呆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我们需要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痴呆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水平,减轻痴呆带来的社会负担。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重度痴呆疾病介绍:
痴呆是一类以认知功能减退为核心的综合征,可累及一个或多个认知领域,如学习和记忆、言语、执行功能、注意力、知觉运动功能和社会认知功能,上述功能缺陷必须与以往功能水平相比下降,并且对日常功能和独立性造成影响。阿尔兹海默病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占50-70%,多数痴呆的发病机制不明,部分明确的痴呆病因包括脑梗死、中毒、脑外伤等。痴呆主要发生于老年期,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常以逐渐加重的智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情绪变化及社会行为退化,但没有意识障碍;人格改变常表现为原来外向好动的人变的自闭,不愿与人交流,或原来不善言辞的人变的多话,可能会前言不搭后语等;情绪变化表现为原本温柔的人变得很暴躁;社会行为退化表现为职业能力有所下降,不能胜任目前的工作,回避复杂的工作和任务,影响个人工作和生活能力,重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等。痴呆的治疗主要包括社会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若有原发病,应针对原发病进行及时治疗。痴呆总的认知功能衰退过程是不可逆的,进展速度不一。若能早期准确诊断出原发病并及时治疗,可减缓认知减退过程,少部分患者好转。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我妈妈的变化始于去年9月。当时她删除了一个微信好友,名叫A。之后,她开始坚信自己的手机和其他电器被A的儿子用高科技监控。每当她听到耳边有吹气声或微信里有人说话时,幻觉就更加强烈。去年她一个人住,症状尤为明显。后来和我爸一起生活后,幻听有所减少,但耳鸣和脑鸣却开始出现。今年6月,情况急转直下,她开始不断听到哭声,并且对着空气说话,质问A为什么要害她。有时她会突然说有人要抓她,立即躲在床底下;有时她会要离家出走;有时夜里三点给我打电话问我是不是有事。总觉得自己和家人都处于危险之中。即使她能幻听到有人帮助她,但这种幻觉也让她更加困扰。目前老人拒绝就医,认为自己没有病。6月份做过核磁共振和血象检查,结果显示轻度脑萎缩,血检基本正常。我们手里有奥氮平,但她不愿意服用。我们该如何处理?

    妄想幻觉症状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妄想幻觉症状主要表现为对现实的错误解释和不合理的信念,可能伴随着幻听、幻视等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减退等问题。 推荐科室 精神科或神经内科 调理要点 1. 尽早就医,接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2. 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等; 3. 加入认知训练和记忆力训练;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 5. 家庭成员的支持和理解也非常重要。

  •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数量逐年上升。许多病人家属在照顾痴呆老人时感到困惑和无助。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家庭照料痴呆老人的技巧,帮助您更好地照顾老人。

    一、加强沟通,营造愉快氛围

    痴呆老人由于记忆力减退,可能会出现性格、情绪变化等问题。在与老人沟通时,要有耐心,每次只说一件事,并给老人足够的时间思考。避免使用选择式提问,最好只需回答“是”或“不是”。要尊重老人的自尊和人格,避免斥责、讥笑。

    二、保障安全,预防意外发生

    保持房间整洁,物品摆放整齐,去除容易绊倒的物品。管理好电源和家用电器,将药物贴上标签并上锁。及时扔弃变质食物,保管好贵重物品。为老人制作标签,写上姓名、电话、住址等信息,方便老人辨认和求助。

    三、生活照料,关注细节

    进食照料:饮食要营养、易消化,尽量保持原有习惯。对于拒绝进食者,可采取转移注意力法。对于不停地要求吃东西者,可给与少量水果等。

    卫生照料:对于不愿洗脸或刷牙的老人,可从后面或侧面帮助。洗澡时间可调整到老人最平静、最合作的时候。

    照料排便:注意观察老人便意迹象,及时领老人如厕。晚上要限制液体摄入,若要领老人外出,需提前计划。

    帮助睡眠:鼓励老人白天活动,限制白天睡眠时间,固定就寝时间。必要时可服少量镇静药。

    四、就医配合,关注心理健康

    痴呆老人多数不愿去医院,可提前约定医生,家属先进诊室叙述病情。鼓励老人参加社交活动,与其他人交流。

    总之,家庭照料痴呆老人需要细心、耐心,关注老人的想法和生活特点,做到既照顾好老人,又让自己轻松。

  •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黑质神经细胞逐渐减少,导致运动功能障碍。近年来,研究人员在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的研究人员发现,酸奶和水果中的两种物质——D-乳酸盐和乙醇酸,可以抑制神经细胞持续减少,为帕金森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脑黑质中的神经细胞能量来源——线粒体停止工作,导致神经细胞逐渐死亡。研究人员通过向线虫细胞和人体神经细胞中加入D-乳酸盐和乙醇酸,发现神经细胞因能量减少而死亡的现象得到抑制,一些神经细胞逐渐恢复活力。

    D-乳酸盐和乙醇酸分别自然存在于酸奶和未成熟的水果中,易于获取。然而,这两种物质促使线粒体“停工”的神经细胞恢复活力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因此不能简单认为多喝酸奶或吃未成熟的水果可以防治帕金森病。

    尽管如此,这一发现为医学研究人员提供了新的思路,特别是D-乳酸盐对于健康的作用以及富含D-乳酸盐的奶制品的保健作用,可望成为有价值的科研方向。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除了D-乳酸盐和乙醇酸,其他一些天然物质也可能具有类似的作用。例如,抗氧化剂、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都可能通过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从而延缓帕金森病的发展。

    总之,酸奶和水果中的这些天然物质为帕金森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线索,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其具体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

  •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症状与多种疾病相似,容易混淆。本文将介绍九种常与帕金森病混淆的疾病,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识别。

    1、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

    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有明确的病因,如脑外伤、病毒性脑炎等。常见病因包括药物或中毒、血管性病变和脑炎后等。例如,长期使用神经安定剂、利血平、胃复安等药物可能导致可逆性帕金森综合征。此外,接触CO、锰尘、MPTP、二硫化碳或焊接时接触烟尘也可能引发帕金森综合征。

    2、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隐性遗传性疾病,青少年发病,症状包括肢体肌张力增高、震颤、面具样脸、扭转痉挛等锥体外系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肝脏损害,角膜K-F环及血清铜蓝蛋白降低等特征性表现。

    3、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显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头、下颌、肢体不自主震颤。震颤频率可高可低,低频者甚似帕金森震颤。但特发性震颤无运动减少、肌张力增高,及姿势反射障碍,且饮酒后震颤可消失,心得安治疗有效。

    4、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症状包括运动迟缓和肌强直,震颤不明显。早期出现姿势步态不稳和跌倒。但本病有核上性眼肌麻痹,以垂直凝视不能最具特征性。

    5、抑郁症

    抑郁症的症状与帕金森病类似,但抑郁症无肌强直和震颤。抗抑郁药试验治疗可能有助于鉴别。

    6、弥漫性路易体病

    弥漫性路易体病多见于60-80岁,以痴呆、幻觉、帕金森综合症运动障碍为临床特征。痴呆最早出现,进展迅速。患者可能有肌阵挛,对左旋多巴反应不佳,但对其副作用极敏感。

    7、亨廷顿病

    亨廷顿病如患者运动障碍以肌强直、运动减少为主,易被误认为PD。但亨廷顿病有家族史或伴痴呆,可资鉴别。

    8、多系统萎缩

    多系统萎缩主要累及基底节、脑桥、橄榄、小脑及自主神经系统。患者可有帕金森病样症状,多数患者对左旋多巴不敏感,且影像学检查可资鉴别。

    9、皮质基底节变性

    皮质基底节变性有皮质复合感觉缺失、一侧肢体忽略、失用、失语和痴呆等皮质损害症状。体检可见眼球活动障碍和病理征。左旋多巴治疗无效。

  •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痴呆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根据《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发表的研究,2016年全球痴呆患者人数达到4380万,其中近1/4的患者在中国。

    痴呆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认知能力减退、行为异常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逐渐下降,甚至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研究显示,痴呆已成为全球第五大死因,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脑出血和缺血性卒中。对于70岁以上老年人,痴呆是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的第二大死因。

    中国是全球痴呆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2016年,中国痴呆患者达到1042.7万,年龄标化患病率26年间增长了5.6%。这表明,中国在痴呆领域的医疗投入、个人及社会负担均面临着巨大压力。

    为了应对痴呆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研究显示,超过1/3的痴呆病例理论上是可以预防的。以下是一些预防痴呆的建议:

    • 增加儿童期教育及锻炼
    • 保持社交活动
    • 减少吸烟或戒烟
    • 治疗听力丧失、抑郁、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肥胖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

    除了预防措施,我们还需要关注痴呆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目前,痴呆尚无根治方法,但一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家庭和社会的关爱和支持对于痴呆患者至关重要。

    总之,痴呆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我们需要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痴呆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水平,减轻痴呆带来的社会负担。

  • 2017年5月,在炎热的五月,2017年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七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院长张允岭教授在开幕式暨脑卒中防治高峰论坛上,发表了题为‘脑卒中中医防治进展’的精彩报告,为我国脑卒中防治事业贡献了宝贵经验。

    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中医在脑卒中防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张允岭教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首先,张允岭教授强调了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的重要性。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作为首批参与国家卫计委脑防委‘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防治工程’的医院,已累计筛查高危人群1万余人次,为早期发现脑卒中高危人群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张允岭教授介绍了中医在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作用。中医‘毒损脑络’理论认为,脑卒中急性期主要病机为毒邪侵袭,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要方法,可提高临床疗效。

    第三,张允岭教授重点介绍了中医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针灸、推拿、中药等中医治疗方法,在脑卒中康复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最后,张允岭教授呼吁加强脑卒中防治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张允岭教授的精彩报告,为我国脑卒中防治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贡献力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团队 张綦慧 赵珈艺

  • 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逐渐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逐渐显现,很多人开始担心自己是否患上了老年痴呆。而关于血型与老年痴呆的关联,也一直存在争议。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血型可能与老年痴呆的患病风险有关。例如,一项发表在《神经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AB型血的人群出现思考和记忆问题的概率比其他血型高82%,推测AB型血在晚年可能更容易出现记忆力衰退。

    那么,血型与老年痴呆之间究竟是否存在联系?哪些因素会增加老年痴呆的患病风险?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揭开这个谜团。

    一、血型与老年痴呆:真相如何?

    1. 血型与老年痴呆的关联

    研究表明,血型与老年痴呆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其中,AB型血的人群更容易患上老年痴呆。这可能与AB型血人群的基因、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2. 其他因素也会增加老年痴呆风险

    除了血型,其他因素也会增加老年痴呆的患病风险,例如:

    •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 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 缺乏运动、社交活动等
    • 家族史

    二、预防老年痴呆:从生活方式入手

    1. 健康饮食

    均衡饮食,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

    2.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可以增强身体机能,提高记忆力,降低老年痴呆的风险。

    3. 保持社交活动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有助于降低老年痴呆的风险。

    4. 保持乐观心态

    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有助于降低老年痴呆的风险。

    总之,血型与老年痴呆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但并非唯一因素。预防老年痴呆,需要从生活方式入手,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那么,如何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呢?以下介绍11种预防方法,帮助老年人保持大脑健康。

    1. 均衡饮食,补充脑营养

    均衡的饮食对预防老年痴呆症至关重要。建议老年人多吃富含抗氧化剂、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鱼类等。此外,适量摄入卵磷脂、DHA等脑营养素,有助于改善脑功能。

    2.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大脑供氧,提高认知能力。建议老年人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广场舞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3. 保持社交,预防孤独

    孤独是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因素之一。老年人应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参加社区活动,预防孤独感。

    4. 适度用脑,锻炼思维

    保持大脑活跃是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关键。老年人可以通过阅读、学习新知识、玩智力游戏等方式,锻炼思维能力,延缓大脑衰老。

    5. 保持良好的睡眠

    睡眠对大脑健康至关重要。老年人应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6. 控制慢性病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会增加老年痴呆症的风险。老年人应积极控制慢性病,降低发病风险。

    7.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发现早期疾病,及时进行治疗。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

    8. 保持乐观的心态

    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老年人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9. 避免吸烟和饮酒

    吸烟和饮酒会损害大脑健康,增加老年痴呆症的风险。老年人应戒烟限酒,保护自己的大脑。

    10.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患病风险。老年人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

    11. 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出现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 老年妄想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下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以下是老年妄想症的具体症状:

    1. 认知下降:老年妄想症患者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语言表达困难等问题,这些认知功能的下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2. 精神症状:老年妄想症患者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如看到不存在的事物、听到不存在的声音等。这些精神症状会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

    3. 行为障碍:老年妄想症患者可能出现行为异常,如冲动、攻击性、自伤等。这些行为障碍可能会给患者自身和家人带来困扰。

    4. 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老年妄想症患者可能出现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如无法自理、无法进行简单的家务等。

    针对老年妄想症,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早期诊断和干预:早期发现和干预老年妄想症对于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病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老年妄想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的幻觉、妄想等症状。

    3.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缓解焦虑情绪,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4. 日常生活护理:家人和护理人员应给予老年妄想症患者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5. 定期复查:老年妄想症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