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生态推动行业变革 医工商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2016年(第八届)中国医药战略峰会在成都隆重召开

新生态推动行业变革 医工商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2016年(第八届)中国医药战略峰会在成都隆重召开
发表人:健康百科

2016年12月18日,由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主办的‘2016年(第八届)中国医药战略峰会’在成都隆重召开。本次峰会以‘医工商 新生态 大融合’为主题,旨在探讨中国医药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峰会邀请了近600位行业专家、企业高管和政府领导参加。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王正荣出席峰会并致辞,强调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吴海东也出席峰会并发表讲话,指出医药产业应积极适应新形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财政研究室主任应亚珍在大会上就‘三医联动’及三明模式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医药、医保改革是医改的关键环节。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名誉会长于明德则提出了医药产业发展的四项重点任务:国际化、生物技术药物、大健康产业和医药‘互联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处长毛俊锋解读了《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强调要坚持市场机制,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蔡买松发布了四川省关于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赋介绍了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产业政策。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华雪蔚发布了‘中国医药经济运行指数’,全面介绍了医药工业经济的增长能力和发展效率。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院长魏宝康介绍了‘2016年中国创新力医药企业榜单’评选依据,并发布了获奖企业榜单。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科研用药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科研用药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近年来,药品价格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为深入了解和掌握药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成本、价格及有关情况,国家发改委将对33家国产药企业和27家进口药品代理企业开展成本价格调查。此次调查旨在为未来的药价改革铺路,促进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国产药企业和进口药品代理企业的政府定价药品出厂(口岸)价格、生产企业财务经营等基本情况,以及药品生产、销售、成本费用及价格等有关情况。此次调查的范围较广,涵盖了葛兰素史克、江苏恒瑞医药、浙江海正药业等知名药企。

    此次调查与以往不同,将采取更为细致的调查方式。调查组将到受调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企业的财务制度、财务报表、账簿资料以及与调查有关的各种凭证、票据、合同等内容。这将有助于更准确地掌握药品的真实成本,为药价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药品价格问题是医药行业的重要议题。长期以来,药品价格虚高和虚低并存,导致药品市场秩序混乱,给患者和社会带来负担。此次调查将为药品价格改革提供重要参考,有助于推动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未来,药价改革将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药品价格监管,规范药品市场价格秩序。

    2. 完善药品定价机制,建立科学的药品定价方法。

    3. 推动药品流通环节改革,降低药品流通成本。

    4. 加强医保支付管理,合理控制药品费用。

    5. 促进医药行业创新,提高药品质量。

  • 近年来,我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政府购买服务成为提升药品审评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将探讨这一改革举措,并分析其对药品审评工作的影响。

    首先,政府购买服务可以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提高药品审评效率。通过向第三方购买审评服务,可以缓解药品审评部门人员短缺的问题,缩短药品上市时间。

    其次,政府购买服务有助于规范药品审评流程,提高审评质量。第三方机构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可以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确保审评过程的客观公正。

    然而,政府购买服务也存在一些挑战。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第三方机构,如何保证审评质量和效率的平衡,如何防止利益输送等问题都需要认真思考。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明确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和标准,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利益冲突防范机制等。

    总之,政府购买服务是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高药品审评效率和质量。在推进这一改革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确保改革取得预期效果。

  •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药品价格管理机制也在不断优化。近期,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处长宋大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对部分经过多次招标、价格稳定、供应充足的基本药物品种,研究制定国家统一价格,从而避免企业恶性竞争可能带来的质量风险。

    目前,我国基本药物实行的是国家限价政策,由国家发改委规定其最高零售价格。然而,在各地基本药物的招标采购中,中标的基本药物价格并不一致,这导致了药厂恶性竞争,甚至出现了基本药物质量隐患。

    针对这一问题,宋大才处长表示,如果部分基本药物实行国家统一价格,今后基本药物的招标将从双信封变成单信封。药厂将有望从价格竞争转变成质量、服务竞争。

    此外,本月底,今年首次药品降价也将拉开帷幕。从3月28日开始,将有162个品种的药品正式进入降价通道,涉及近1300个剂型规格。这162个品种主要是用于治疗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预计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近100亿元。

    然而,一些国内药品生产企业抱怨,一些外资药品生产企业有意见,公众则怀疑,这样的降价能否真的减少药品支出。

    国家发改委有关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带着这个问题多次去药店进行了解。结果发现,由于政府降价,供货商与零售商之间需要重新协商供货价格,从而会造成临时性的药品下架现象,但很快都能恢复供应。

    此外,国家发改委还在积极推动药品价格管理办法的修订,以期更好地减轻患者负担,同时也不挫伤药品生产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年历史中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健康与希望。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中药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将从中药的起源、发展、现代化进程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为您揭开中药的神秘面纱。

    一、中药的起源与发展

    中药起源于古代,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关于中药的记载。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中医典籍,其中记载了大量的中药方剂。唐宋时期,中药学得到了空前发展,出现了《本草纲目》、《千金翼方》等经典著作。明清时期,中药学更加成熟,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中药现代化进程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现代化进程加速。中药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论研究:通过科学研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药理论,为中药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 药材种植:推广规范化种植技术,提高药材质量,保证药材供应。

    3. 提取工艺:改进提取工艺,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4. 制剂改革:开发新型制剂,提高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5. 国际化:推动中药走向世界,提高中药的国际竞争力。

    三、中药现代化面临的挑战

    1. 理论研究滞后:中药理论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2. 药材资源匮乏:过度采挖、生态环境破坏等因素导致中药资源日益减少。

    3. 标准化程度低:中药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

    4. 国际竞争力不足:中药在国际市场上份额较小,品牌影响力较弱。

    四、中药现代化展望

    面对挑战,我国中药产业应积极应对,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具体措施包括:

    1. 加强中药理论研究,完善中药理论体系。

    2. 推广规范化种植,保护中药资源。

    3. 制定中药质量标准,提高中药质量。

    4. 加强中药品牌建设,提高国际竞争力。

  •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罕见病药物的研发逐渐成为医药行业的焦点。尽管罕见病药物的目标患者群体相对较小,但其市场潜力却十分巨大。本文将探讨罕见病药物的研发现状、市场前景以及政府对罕见病药物研发的激励措施。

    一、罕见病药物研发现状

    1. 罕见病种类繁多,治疗需求迫切

    据估计,全球约有7000种罕见病,患者总数超过3亿。由于罕见病病种繁多,且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因此,针对罕见病的药物研发需求迫切。

    2. 罕见病药物研发逐渐受到重视

    过去,罕见病药物的研发主要依靠小型生物制药公司,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大中型医药公司也开始关注这一领域。此外,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罕见病药物的研发。

    二、罕见病药物市场前景

    1. 市场潜力巨大

    据报告显示,2011年底,罕见病药物市场价值约500亿美元,占全球总医药市场的6%。预计未来,罕见病药物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

    2. 定价优势明显

    罕见病药物通常具有较长的专利保护期和较高的定价能力,这为其市场盈利提供了保障。

    3. 政府激励政策

    为鼓励罕见病药物的研发,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如提供研发资金、减免税收等。

    三、政府对罕见病药物研发的激励措施

    1. 研发资金支持

    政府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罕见病药物的研发。

    2. 减免税收

    对罕见病药物的研发企业,政府提供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3. 加快审批流程

    为缩短罕见病药物的研发周期,政府加快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总之,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政府对罕见病药物研发的重视,罕见病药物的市场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 瑞士,这个仅有700万人口的小国,却拥有世界领先的医药化学技术和发达的医疗卫生体系。尽管人口数量有限,但瑞士在医药卫生方面的开支却一直居高不下,且持续上升。

    瑞士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5%。老年人生活优裕,对各类保健型药物有着长期稳定的需求。此外,瑞士本身是一个医药生产大国,拥有世界领先的医药化学技术和诺华、罗氏等著名医药化工生产企业。然而,瑞士市场上外国进口药占据着很大比例,主要是美国和欧洲产品。

    近年来,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药的疗效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所认同。例如,人参胶囊在瑞士市场销售情况良好。瑞士还成立了“瑞士针灸及中医协会”,旨在研究和推广中国医术、针灸等。此外,瑞士的数家药店中,已有中药在长期销售。

    尽管瑞士药品市场容量不大,竞争激烈,但中药在瑞士市场仍有广阔的前景。中药独特的疗效和丰富的品种,有望在瑞士市场获得认可和推广。

    瑞士物价总水平高,药品价格昂贵。中国药品一旦进入瑞士市场,将有望获得充足的利润空间,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中国对瑞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总之,中药在瑞士市场前景看好,有望为瑞士人民带来健康和福祉。

  •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药企开始关注国际市场。近期,第九届中国成长型医药企业发展论坛将在泰国曼谷举行,届时将有千余家中国药企参与。

    此次论坛由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主办,旨在促进中国医药企业与海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行业发展大计。论坛期间,将邀请众多医药行业专家、政府官员和知名企业家进行精彩演讲,并举办多场专业论坛和沙龙活动。

    以下是论坛的主要内容:

    • 开幕式
    • 颁发2014年医药成长奖
    • 第五届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会员大会
    • 医药工业、医药零售、医疗器械等板块的论坛、沙龙活动
    • 参加2014东盟(曼谷)中国进出口商品博览会开幕式

    此次论坛将为中国药企提供一个展示自身实力、拓展国际市场的平台,有助于推动我国药品零售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 近年来,中药材的“地道性”问题备受关注,中药市场发展也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尤其是2009年开始的中药材价格上涨,成为中药企业业绩成长的掣肘之痛。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我国中药市场逐渐回暖,基层医疗对中药产品的需求激增。

    据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从2011年10月开始,中药材价格指数的下跌有所减缓,跌价品种数量逐渐减少,中药市场逐渐进入修复期。基层医疗市场的需求激增,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以及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

    国务院发布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强调,将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而《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则要求,到2015年,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基层医疗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发展契机,推动中药市场进一步增长。海淀区羊坊店社区医院院长李澄表示,社区居民对中医的需求不断增长,发展中医已成为医院发展新的重点建设点之一。

    此外,中国县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销售的年均增长率达到30%以上,县级医院增长最为迅速且最具发展潜力。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指出,中国医药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继续扩张。

    然而,我国中医药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中医资源不均衡、农村中医服务点少、有资质人员不足等。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副总经理贾海彬表示,中药企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应对未来挑战。

    令人欣慰的是,我国中药在国际市场上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国中药类出口金额增幅达到7.20%,出口均价则上涨了16.42%。

  •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在药品研发和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仿制药企仍存在一定差距。为了鼓励创新,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深化药品审评审批改革进一步鼓励创新的意见》,旨在通过改革药品审评审批工作,提高药品质量和效益,引导我国医药工业健康发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我国的仿制药能达到国际标准,仿制药企离创新就不远了。他指出,近年来,国家药监局转变了药品审评价值理念,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减少低水平重复药品的申报,促使我国医药企业向创新药品思维转变。

    吴浈强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品审评观要求,药品临床上要有使用价值,体现“新、优、同”。新药要具有新疗效,改剂型的药也要有临床疗效的优越性,仿制药与原研药比较,不仅物质基础一致,还要生物等效、疗效一样。

    近年来,创新药注册申请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创新药1.1类由2009年的42个受理项目,增加到2012年的78个受理项目。最近三年,每年平均有7到8个1.1类的新药上市。在严格审批之下,仿制药注册申请逐渐回归理性。2007年有2万个申报件,到2012年则为1852个。

    为加快高端仿制药审批速度,国家药监局已调整了仿制药的审评策略,研究开展上市价值评估。对市场急需用药、原研药市场价格高、特殊人群用药、具有国际水平的尖端药品等,给予优先审评和加速审批。吴浈表示,不走出国门、不同国际先进水平药品竞争,我国仿制药没有出路。我们给予通过国际审评的产品特别审评通道,但要求这些仿制药能与国际水平模仿得一模一样。

    此外,国家药监局还鼓励企业开发适于不同年龄段儿童使用的剂型和规格的药品,加快我国儿童用药的研发和上市速度,满足儿童用药的需求。

  • 近年来,中药材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使得中药材造假现象日益严重。这种现象不仅涉及到名贵药材,甚至已经扩散到普通药材领域。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包括药渣掺假、染色、添加其他成分等,以次充好,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成都市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的技术人员王永康表示,中药材造假技术日新月异,从过去的简单手段,发展到现在的复杂工艺。例如,使用亚香棒虫草冒充虫草,用染色玉米须冒充藏红花,以及将淬取后的药渣掺入正常药材中等等。

    药厂部分违法人员将提取过有效成分的药渣再加工切片,以饮片方式销售,导致许多药厂用这种饮片生产出的中成药药效大减。这种现象在中药材生产厂家和一些民营中医机构中屡见不鲜。

    中药材造假已经形成了一条从源头到成品的黑色产业链。一些不法分子专门从事生产假冒包装袋、印刷假冒合格证明等“造假服务”,使得中药材造假行为更加猖獗。

    中药材造假背后,除了暴利驱动,还存在供求错位、监管缺位、标准缺失等问题。中药材资源短缺,药农种植积极性不高,行业准入门槛低,监管失范,违法成本低等等,都为中药材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