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宝宝从床上跌落不该立即抱起?

宝宝从床上跌落不该立即抱起?
发表人:医疗科普小站

宝宝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从床上、沙发上跌落。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冲过去抱起宝宝安慰。然而,这种做法却隐藏着风险,甚至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宝宝从高处跌落时,家长应保持冷静,首先观察宝宝的状况,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下是一些应对宝宝跌落时的建议:

1. 观察宝宝着地姿势:宝宝后脑着地最危险,面朝下摔一般危险性较小。如果宝宝后脑勺着地,且是直接磕在硬邦邦的地板上,要警惕脑震荡或颅内出血。

2. 观察宝宝状态:宝宝跌落后,如果马上大哭,一般脑部受伤的可能性较小。如果出现呕吐、昏迷、意识不清、哭闹不止、异常动作等情况,应立即送医。

3. 观察宝宝是否有出血或血肿:如有出血,应立即按压止血;如有血肿,可用冷毛巾冷敷,三天后如未消失,可继续热敷。

4. 观察宝宝是否有肢体运动障碍:如有肢体运动障碍,如某侧肢体不动或运动减少,应警惕骨折,并及时就医。

5. 注意后续观察:如宝宝没有异常状况,可不用就医,但仍需注意后续观察(至少24小时),包括睡眠、进食、玩耍状况、作息规律、精神状态等。

6. 安抚宝宝情绪:排除宝宝受伤的情况后,家长要第一时间安抚宝宝的情绪,包括身体上的抚触和语言上的安慰,以减少心理损伤。

总之,宝宝发生意外后,家长要保持冷静,首先观察宝宝的状况,然后根据情况采取应急措施,以免延误病情或造成二次伤害。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骨折疾病介绍:
骨折是由创伤或骨骼疾病所致,以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为改变的疾病,创伤性骨折由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疲劳性骨折等所致。骨折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部分骨折患者还会有休克、发热等全身表现。骨折可进行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然后予以内固定或外固定治疗,然后在不影响固定及骨折恢复的情况下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大部分骨折经过积极治疗,预后良好,部分可引发畸形愈合或伴有并发症,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轻微骨裂患者常常会担心自己能否正常行走。事实上,轻微骨裂是指骨皮质连续中断,通常由损伤引起,或骨折有轻微错位。对于这类骨折,建议患者不要行走,以免加重骨折情况,影响愈合。

    行走对骨折愈合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对于跟骨骨折等负重骨折,走路会加重骨折部位的压力,导致骨折加重,从而影响骨折愈合。因此,即使是轻微的骨裂也不推荐早期负重行走。建议患者使用双拐辅助活动或进行功能锻炼,遵循早活动、晚负重的原则,避免影响后期功能恢复。

    轻微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固定、药物治疗和饮食疗法。固定是治疗骨折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骨折部位恢复到正确的位置,促进愈合。对于轻微骨折,可以使用石膏固定下肢骨折一个月至一个半月,期间每周到诊所进行X光检查,以监测骨折愈合程度。药物治疗方面,可以使用一些改善骨代谢的药物,如钙片、维生素D和阿仑膦酸钠等,以促进骨折愈合。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止痛药来减轻患者疼痛。饮食疗法方面,建议患者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和肉类,以补充身体所需的钙质。

    轻微骨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保养措施。首先,要保持患肢抬高,避免下垂,以免引起患肢肿胀和疼痛。其次,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骨折情况。最后,要定期复查,及时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轻微骨折虽然不需要手术治疗,但仍需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才能促进骨折愈合,恢复健康。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患者一定能够恢复健康,重返正常生活。

  •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至关重要。并非所有适合成年人的运动都适合儿童。以下列举了五种常见的“少儿不宜”运动,家长朋友们需谨慎对待。

    1. 过度长跑:影响骨骼发育和心肺功能

    儿童骨骼尚未发育成熟,长期进行高强度长跑会加重骨骼负担,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此外,儿童心肺功能较弱,长跑容易造成氧气供应不足,影响心肺健康。

    2. 拔河:容易造成关节损伤和缺氧

    拔河运动强度较大,容易造成关节损伤,尤其是幼儿的关节尚未发育成熟,更容易受伤。此外,拔河过程中容易憋气,导致氧气供应不足,引起缺氧症状。

    3. 抓腕子:容易造成骨折和软组织损伤

    抓腕子时需要用力过猛,容易导致肱骨骨折或软组织损伤。此外,抓腕子前没有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更容易造成肌肉、肌腱等软组织损伤。

    4. 斗鸡:容易造成关节损伤和内脏损伤

    斗鸡游戏中,小朋友需要用膝盖互相攻击,容易造成膝关节损伤,甚至引发关节炎。此外,斗鸡过程中容易跌倒,导致内脏损伤。

    5. 蹦迪:容易造成颈椎损伤和大脑缺氧

    蹦迪节奏强烈,容易导致小朋友失去平衡,造成颈椎损伤。此外,蹦迪过程中需要频繁扭动颈部,容易导致颈动脉扭曲,引起大脑缺氧。

    家长朋友们在为儿童选择运动项目时,应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体质和生长发育特点,避免选择不适合的运动项目,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 足部骨折是常见的骨科疾病,其成因多样,主要包括撞击、摔倒、打伤等外力直接导致的骨折,以及少数因自身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

    足部骨折后,患者常常会出现严重的肿胀,血液无法正常循环,导致疼痛加剧。为了缓解症状,患者可以采取冷敷的方式消肿,一般需要2周左右的时间。

    然而,足部骨折多久能够消肿还受到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如果骨折程度较轻,没有明显的移位,一般2周左右就可以消肿。但如果骨折导致脚踝周围的软组织也受到牵连,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大约一到两个月左右。

    在骨折之后,患者需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方法,以促进消肿和改善血液循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建议:

    1. 及时消肿止痛,防止感染

    受伤后要及时检查是否有大碍,减少足部运动,避免肿胀加重。可以使用冷敷或冰块外敷在骨折位置,每天3-4次,每次持续半小时左右。此外,还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生栀子湿敷等。

    2. 消肿后清除淤血,改善血液循环

    在冷敷或湿敷3-4天后,血管伤口基本凝合,此时可以采用热敷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具体方法是使用50度温水浸湿毛巾,敷在骨折部位,每次约20分钟,每天3-4次。同时,可以结合内服中草药、按摩或拔火罐等方式辅助治疗。

    总之,足部骨折患者要积极治疗,及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方法,以促进恢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跌倒、撞击等意外伤害,避免足部骨折的发生。

  •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尤其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这种疾病会导致骨骼变薄,易发生骨折。为了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症,科学合理的运动方式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跳跃运动是一种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方法。跳跃运动可以增加骨骼的负荷,从而刺激骨骼生成新的骨质。美国研究者发现,每天坚持做上下跳跃的女性,其髋部骨密度可以增加3%。这项研究同样适用于绝经前的女性和青年男性。

    除了跳跃运动,承重训练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承重训练可以增加骨骼的负荷,从而刺激骨骼生成新的骨质。常见的承重训练包括快速行走、慢跑、爬楼等。对于中老年人及轻、中度骨质疏松症患者,建议进行中等强度的承重训练,如慢跑、爬楼、快速步行等。

    除了运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对预防骨质疏松症至关重要。保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保持适当的体重,都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措施。

    如果出现骨质疏松症的症状,如腰背疼痛、身高变矮、骨折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 钙作为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然而,近年来关于补钙与心血管健康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探讨补钙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并分析现有研究的结论。

    首先,早期研究表明,补钙可能对心血管健康具有保护作用。钙离子参与细胞信号传递,有助于调节血压。此外,补钙还能抑制脂肪吸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然而,近年来一些研究指出,过量补钙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例如,奥克兰钙研究显示,老年人补充钙剂后,心血管事件风险可能增加。此外,一些荟萃分析也证实,补钙与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风险升高有关。

    然而,也有研究表明,补钙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尚无定论。英国生物样本库的研究显示,补钙或维生素D与心血管事件风险之间没有显著关联。美国骨与矿物质研究学会也指出,补钙在降低骨折风险方面的获益要远远超过对心血管的危害。

    那么,如何正确看待补钙与心血管健康的关系呢?首先,我们应该关注饮食中的钙摄入,适量补充钙剂。其次,补钙时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避免过量摄入。最后,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钙,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总之,关于补钙与心血管健康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我们需要继续关注相关研究,以更好地了解补钙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 第五掌骨颈骨折,顾名思义,是指发生在第五掌骨颈部的骨折。这种骨折通常由暴力损伤引起,如拳击等。由于关节的插入、变形和移位,松质骨和骨密度受到直接影响。

    移位性第五掌骨颈骨折是指骨折后由于肌肉组织牵拉出现明显的移位。这种移位会导致外观上的肿胀畸形,局部有明显的异常活动,掌指关节功能障碍。在诊断上,需要进行X线检查以了解骨折的程度。

    治疗方面,根据骨折的稳定性和移位情况,可以选择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牵引、手法复位和石膏固定。手术治疗则包括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术。术后,需要尽早地加强掌指关节功能活动。

    除了治疗,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暴力损伤,保持良好的手部姿势,定期进行手部锻炼等,以预防第五掌骨颈骨折的发生。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选择。同时,也需要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第五掌骨颈骨折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总之,第五掌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通过合理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 骨折是生活中常见的损伤,它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疼痛,还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药物的使用至关重要。然而,有些药物可能会对骨折的愈合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

    哪些药物不宜用于骨折患者?

    1. **消炎痛和水杨酸类药物**:这类药物虽然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但会减慢骨折的愈合速度,甚至可能导致骨不连。

    2. **皮质激素类药物**:在骨折愈合初期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会抑制骨折端的血肿吸收、肉芽组织形成、血管再生及骨骼钙化,从而影响骨折的愈合。

    3. **抗凝类药物**:抗凝类药物如肝素、双香豆素等,会使骨折端的纤维蛋白合成减少、血钙水平降低,从而延缓骨折愈合的速度。

    因此,骨折患者在用药方面需要格外谨慎。在骨折后,患者应避免自行用药,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骨折后的治疗与护理

    1. **及时固定**:骨折后应及时进行固定,以防止骨折端移位,减轻疼痛。

    2. **避免感染**:对于有伤口的骨折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

    3. **定期复查**: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骨折的愈合情况。

    4. **适当锻炼**:在医生的指导下,骨折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总之,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使用不适宜的药物,同时做好护理工作,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 外踝骨折是踝关节常见的损伤之一,许多患者在遭受此类伤害后都会关心一个问题:右外踝骨折多久能走路?一般来说,右外踝骨折的恢复时间在5-10周左右。

    外踝是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骨折会对踝关节的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如果外踝骨折移位不进行复位,可能会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疼痛甚至关节炎等严重后果。因此,外踝骨折的治疗需要引起重视。

    针对不同类型的外踝骨折,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对于单纯性的右外踝骨折,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等,使骨折端保持稳定。经过5-8周的恢复,骨折线消失,患者可以逐渐恢复行走。而对于粉碎性的外踝骨折,保守治疗往往无效,需要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后,患者通常需要8-10周的时间达到骨性愈合,才能恢复正常行走。

    在恢复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休息: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影响骨折愈合。

    2. 饮食:多吃富含钙、磷、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等,以促进骨折愈合。

    3. 温度: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4. 饮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清淡。

    5. 烟酒:戒烟戒酒,避免影响骨折愈合。

    6. 阳光: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

    7. 医疗: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 下颌骨骨折是常见的颌面损伤之一,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还会影响正常的咀嚼和言语功能。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恢复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下颌骨骨折的两种常用治疗方法,帮助患者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一、保守治疗:适用于早期简单的线形骨折

    对于早期简单的线形骨折,保守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1. 手法复位:在局部麻醉下,医生会使用专业的手法将错位的下颌骨复位到正常位置。

    2. 牵引复位:对于轻微骨折的患者,可以使用牵引复位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较长的治疗疗程,但效果稳定。

    二、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的下颌骨骨折

    对于严重的下颌骨骨折,保守治疗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此时,手术治疗是更好的选择。手术治疗方法如下:

    1. 切开复位:医生会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切开角度和部位,将错位的下颌骨复位到正常位置。

    2. 内固定:复位完成后,医生会进行内固定,以保持下颌骨的稳定性。

    三、术后护理

    下颌骨骨折治疗后,患者需要做好以下护理工作:

    1. 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活动。

    2. 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避免过硬、过热或过冷的食物。

    3. 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

    4.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观察下颌骨的恢复情况。

    总之,下颌骨骨折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做好术后护理,以促进下颌骨的恢复。

  • 锁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肩部创伤,多由间接暴力导致。骨折后,患者会出现局部肿胀、瘀斑、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为了促进骨折愈合,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并在术后进行功能锻炼。

    锁骨骨折术后多久可以取钢板呢?一般来说,锁骨骨折患者在术后12个月左右可以取钢板。在取钢板之前,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并定期复查,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X线片。

    如果在4-6个月的复查中发现骨折愈合不良,可以诊断为骨折不愈合。此时,患者不能取钢板,需要进一步治疗。如果患者没有症状,可以继续观察保留钢板。如果患者出现颈部、肩部疼痛等症状,则需要拆除钢板重新固定。

    除了手术治疗外,保守治疗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对于儿童树枝骨折和成人稳定的非移位骨折,保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愈合效果。在保守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

    锁骨骨折患者在术后约6周后,在医生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开始进行简单的肩关节活动。术后3个月,患者可以逐渐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

    总之,锁骨骨折患者在术后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查,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肩关节功能。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