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秋乏咋应对?按按四穴位

秋乏咋应对?按按四穴位
发表人:健康驿站

秋风送爽,却带来了“秋乏”的困扰。许多人会在这个季节感到疲惫无力,工作效率下降。那么,究竟什么是“秋乏”?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秋乏,顾名思义,是秋天特有的生理现象。它源于人体在夏季过度消耗后,进入秋季机体进行自我调节的过程。夏季高温、高湿、高气压的环境,使得人体大量出汗,导致水盐代谢失调、胃肠功能减弱、心血管负担加重,神经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如果得不到充足的休息和舒适的环境调节,人体就会失去较多的“老本”,进入秋季后就会出现秋乏现象。

要克服秋乏,除了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户外运动外,还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来提神醒脑。

以下四个穴位可以帮助缓解秋乏:

1.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眼下四横指处。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增强免疫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

2. 太阳穴:位于头部,眉梢与眼外角连线中点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按摩太阳穴可以缓解头痛、提神醒脑。

3. 风池穴:位于颈部,当耳垂后方,两条大筋外缘凹陷中。按摩风池穴可以改善大脑缺血缺氧状态、缓解疲劳。

4.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是手足三阳经及督脉阳气交会之处。按摩百会穴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

此外,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补充营养、保持心情舒畅也是缓解秋乏的有效方法。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发作性眩晕疾病介绍:
位置性眩晕,是由于头位或体位改变而导致的前庭系统(具有维持躯体平衡的作用)短暂兴奋而引起的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包括周围性位置性眩晕和中枢性位置性眩晕,其中周围性位置性眩晕主要是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其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耳石脱落、颅内肿瘤和其他疾病有关。主要表现为短暂性剧烈眩晕、眼球震颤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大多数位置性眩晕具有一定自限性,有自愈的可能性,但多会反复发作。因此患者确诊后仍然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法复位治疗,还可根据患者情况辅以前庭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眩晕症,这种让人感觉天旋地转、头脑不清醒的症状,让很多人苦不堪言。那么,当我们遭遇眩晕症发作时,应该如何应对和恢复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卧床休息是缓解眩晕的有效方法。眩晕患者在发作期间应尽量避免外出,以免因头晕而导致跌倒等意外发生。通过仰卧并立即卧床休息,可以有效缓解眩晕症状。

    其次,饮食调节也是缓解眩晕的重要手段。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摄入一些具有缓解眩晕作用的食物,如菊花茶、芹菜、大豆、茉莉花蛋等。这些食物可以帮助缓解眩晕症状。

    此外,服用地芬尼多片等抗眩晕药物,也可以达到立即缓解眩晕的效果。地芬尼多片是一种常用的抗眩晕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和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症状。

    除了药物和饮食,多喝水也是缓解眩晕的一种有效方法。饮用开水可以暖胃,对缓解眩晕有一定作用。

    然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眩晕症并非单一的疾病,它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周围性眩晕可能与迷路炎、运动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前庭神经元炎性病变等有关。中枢性眩晕则可能与高血压性脑病、动脉功能不全、脑动脉粥样硬化、小脑脓肿、蛛网膜炎、癫痫和脑寄生虫等有关。此外,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肌缺血、贫血、感冒、严重糖尿病、尿毒症等,以及神经精神性眩晕如抑郁症、更年期、焦虑症等都可能导致眩晕症状。

    因此,出现眩晕症状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眩晕症的治疗需要根据病因进行个体化方案制定。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注意日常保养,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适当运动等。

    总之,眩晕症虽然让人痛苦,但并非不可战胜。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日常保养,我们可以有效地缓解眩晕症状,恢复健康。

  • 卵泡腺细胞增殖综合征(Gynecomastia)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男性乳房发育异常。对于患有此病的患者来说,合理的饮食调理对于缓解症状、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一、食疗方

    1. 归参炖母鸡:取嫩母鸡1只,切块,与当归身、党参、生姜同入炖盅,加沸水适量、烧酒少许,炖盅加盖,隔水文火炖3~4小时,调味。食鸡饮汤,具有补气养血、调理月经的功效。

    2. 乌骨鸡鸡血藤汤:取乌骨鸡宰后去毛、肠杂,斩件,与鸡血藤、生姜、红枣(去核)同入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味食。具有补血活血、调理月经的功效。

    3. 白鸽鳖甲汤:取白鸽1只去毛、内脏,鳖甲打碎后纳入白鸽腹,同入锅加水1升,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1~2小时,待鸽肉煮烂调味。食肉饮汤,具有滋阴养血、清热除烦的功效。

    二、适宜食物

    1. 补充钙质和叶酸:为避免控制饮食造成吸收不足,应视情况每天补充500~1500毫克(mg)钙片和一颗含400微克(mcg)叶酸的综合维他命。

    2. 适量饮水:每日水份应达8杯水量。

    3. 选择优质蛋白质:鱼肉、蛋白、豆、坚果是比较好的蛋白质源。

    三、不适宜食物

    1. 忌烟、酒。

    2. 忌羊肉、狗肉、韭菜、胡椒等温热动血食物。

    3. 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4. 忌葱、蒜、椒、桂皮等刺激性食物。

  •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针对高血压的治疗,中医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方法。那么,高血压患者服用哪些中药效果最佳呢?本文将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和体征,为您详细解析。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高血压患者服用中药时,应结合具体症状和体征,进行针对性治疗。

    1. 针对头晕、头痛、头昏脑涨、耳鸣等症状,可考虑使用天麻钩藤饮。该药具有平肝潜阳、熄风止痉的功效,适用于风阳上扰证型的高血压患者。

    2. 若出现目赤、胸胁胀痛、头痛、头晕、口苦、烦躁、易怒等症状,可选用龙胆泻肝汤。该药具有清热解毒、泻肝胆火的功效,适用于肝火上扰证型的高血压患者。

    3. 针对看东西旋转、呕吐、恶心、头重等症状,可考虑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该药具有化痰降浊、平肝熄风的作用,适用于痰浊上蒙证型的高血压患者。

    4. 对于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头晕目眩等症状,可选用归脾汤。该药具有补气养血、健脾安神的功效,适用于心脾两虚证型的高血压患者。

    5. 若眩晕症状持续已久,视力下降,眼睛干涩,可选用左归丸。该药具有滋阴补肾、养血明目的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证型的高血压患者。

    6. 对于失眠、健忘、心悸、耳鸣、面唇紫暗等症状,可选用通窍活血汤。该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窍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瘀血阻窍证型的高血压患者。

    除了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饮食、作息等方面的调整。建议增加营养摄入,避免进食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多喝水,清淡饮食。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

    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遵循医嘱,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病魔。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高血压这种富贵病逐渐年轻化,发病率也在逐年攀升。然而,一些年轻人对于高血压并不重视,认为不吃药也能控制。那么,高血压不吃药的后果究竟会怎么样呢?本文将从高血压的危害、治疗方法、日常保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不治疗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1.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肥厚等,严重者可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2. **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可导致脑动脉硬化,增加脑卒中的风险,严重者可引发脑出血、脑梗死等。

    3. **肾脏疾病**:高血压可导致肾脏血管硬化,影响肾功能,严重者可引发慢性肾功能衰竭。

    4. **眼底病变**:高血压可导致眼底血管病变,影响视力。

    二、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手术治疗。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方法,常用的药物有ACE抑制剂、ARBs、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

    2. **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手段,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等。

    3. **手术治疗**:对于部分高血压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如肾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等。

    三、高血压的日常保养

    高血压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合理饮食**: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 **适量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3.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加重高血压的危害,应尽量避免。

    4. **保持良好心态**:心理压力过大也会导致血压升高,应学会放松心情。

    四、总结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降低高血压的危害。

  •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医疗领域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药品从处方药转变为非处方药,为民众就医带来了更多便利。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最新消息,共有66种常用药转变为非处方药,其中包括维生素C咀嚼片、复方甘草含片、小儿清热止咳颗粒、眩晕宁片、健儿止泻颗粒等大家熟悉的药品。

    这66种药品中,既有化学药品,也有中成药。化学药品包括维生素AD滴剂、叶酸片、维生素C咀嚼片、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而中成药则包括功劳去火片、小儿双清颗粒、头风痛胶囊、妇科调经片、胃苏颗粒、复方穿心莲片等。

    专家表示,这些药品转变为非处方药的原因主要是经过多年观察,其潜在危险相对较小,且应用相对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可以根据说明书正确服用,无需医生处方即可购买。

    然而,尽管非处方药相对安全,但仍然存在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因此,患者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适应症、禁忌症、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等内容。如有禁忌症,切勿随意服用,应及时咨询医生。

    此外,患者还需严格按照说明书上标注的剂量服用,不可随意加大剂量,以免增加服药风险。

    目前,我国非处方药种类已达4000多种,基本满足了人们自我医治常见小病的需要。

    以下是一些与这些非处方药相关的常见疾病及日常保养建议:

    1. 维生素C咀嚼片:适用于免疫力低下、牙龈出血、感冒等疾病。建议每日服用100-200毫克。

    2. 复方甘草含片:适用于慢性咽炎、声音嘶哑等疾病。建议每次服用2片,每日3次。

    3. 小儿清热止咳颗粒:适用于小儿感冒、咳嗽等疾病。建议按说明书服用。

    4. 眩晕宁片:适用于眩晕、美尼尔病等疾病。建议每次服用1片,每日3次。

    5. 健儿止泻颗粒:适用于小儿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建议按说明书服用。

  •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让人感到天旋地转,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旋转。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不适呢?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眩晕的常见原因:

    1. 贫血:贫血是导致眩晕的常见原因之一。当人体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时,大脑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引发眩晕。常见的贫血类型包括营养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针对不同类型的贫血,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2. 前庭系统疾病:前庭系统负责维持身体平衡和空间定位。当前庭系统出现问题时,如耳石症、梅尼埃病等,会导致眩晕。这些疾病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旋转性眩晕,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3. 小脑病变:小脑是大脑的一部分,负责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当小脑出现病变时,如小脑梗死、小脑出血等,会导致眩晕、步态不稳等症状。

    4. 脑干病变:脑干是连接大脑和脊髓的重要结构,负责调节生命体征。当脑干出现病变时,如脑干梗死、脑干出血等,会导致眩晕、意识障碍等症状。

    5. 其他原因:除了上述原因外,颈椎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也可能导致眩晕。

    针对眩晕的治疗,首先要明确病因,然后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此外,患者还需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保养,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等。

  • 头晕耳鸣眼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 **脑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可能导致头痛、头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常见原因包括颈椎病或脑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建议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和日常保养。

    2.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导致头痛、头晕、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状。治疗建议包括调节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药物和改善生活方式。

    3. **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可能导致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治疗建议包括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善和必要时进行血管介入手术。

    4. **脑血管狭窄**:脑血管狭窄可能导致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手脚麻木等症状。治疗建议包括药物治疗和必要时进行血管介入手术。

    5. **美尼尔综合征**:美尼尔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耳源性眩晕,可能导致头晕、听力下降、耳鸣、出冷汗、血压下降等症状。治疗建议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

    6. **其他原因**:除了上述原因外,头晕耳鸣眼花还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如高血压、糖尿病、贫血、药物副作用等。

  • 颈椎病,作为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其症状多样,其中眩晕便是其中之一。据统计,约六成的眩晕症状是由颈椎病引起的。颈椎病引起的眩晕,表现形式多样,包括头晕、头昏、站立不稳、沉浮感等。这些眩晕症状往往与颈部运动有关,尤其是在头部突然转动时更为明显。

    颈椎病引起的眩晕,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 颈部肌肉痉挛:颈椎病会导致颈部肌肉持久痉挛、收缩,从而引起肌肉血流循环障碍,产生乳酸、5-羟色胺等炎性致病物质,进而引发头晕。

    2. 神经压迫:颈椎病会压迫或损伤第一、二、三对颈神经,尤其是枕部,导致疼痛放射至头部。

    3. 椎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会累及椎动脉,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头晕。

    4. 头部敏感组织受刺激:颈椎病会直接刺激、压迫或牵拉头部头痛敏感组织,引起头晕。

    5. 交感神经受刺激:颈椎病会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或颈部其他交感神经,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或颅内外动脉舒缩障碍,从而引起头晕。

    针对颈椎病引起的眩晕症状,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眩晕药物、镇痛药物等。物理治疗方面,常用的方法包括针灸、推拿、牵引等。手术治疗方面,适用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此外,颈椎病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进行颈部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

  • 早上起床后感到头晕,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常见的病因包括耳石病、颈椎病、高血压以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等。

    1. 耳石病:这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由于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导致内耳失衡,从而引起眩晕。患者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强烈眩晕,伴有视物旋转,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1分钟。

    2. 颈椎病:颈椎病是引起头晕的常见原因之一,尤其是椎动脉型颈椎病。这种疾病会导致椎动脉受压,影响大脑血液供应,从而引起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

    3.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较大时,也可能出现头晕症状。这是因为血压升高会导致脑部血管痉挛,影响血液供应。

    4.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这是一种常见的眩晕疾病,由于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导致内耳失衡,从而引起眩晕。患者常表现为头部处于特定位置时出现眩晕,如躺下、坐起或躺下时。

    针对头晕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病因。对于耳石病,可以通过耳石复位疗法进行治疗;对于颈椎病,可以通过按摩、牵引、针灸等方法缓解症状;对于高血压,需要控制血压,必要时使用降压药物;对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以通过头部姿势改变训练等方法进行治疗。

    此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预防头晕的发生。

  • 运动对于减肥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那么,每周运动几次才能达到最佳的减肥效果呢?本文将从运动生理学、运动频率、运动强度等多个角度为您解答。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运动对肌肉和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影响。一次适量的运动后,可以持续影响肌肉和器官系统一段时间,例如,运动后肌糖元的浓度逐渐增高,在第24小时达到最高点,之后逐渐减少。因此,最合适的运动频度应该是在前一次锻炼的效果尚未消失之前,进行下一次运动,这样,每次锻炼的健身效果逐渐积累,才能达到提高体能、增进健康的目的。

    美国运动医学会推荐正常人应该每周健身2~5次,初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开始锻炼时,运动频度要少些,以每周3次、每次15~30分钟较适宜。随着运动进程的发展和体质的增强,每周可运动3~5次,每次30~50分钟。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免造成训练过度,导致疲劳、失眠、肌肉酸痛等症状。

    此外,运动频率也与减肥速度有关。一般来说,慢跑一分钟可以消耗15千卡左右热量,每天慢跑30分钟,在饮食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一星期可以减一公斤。当然,这只是一个理论值,实际减肥效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进行有氧运动时,热身和放松也是非常重要的。热身可以提高体温、心率、呼吸频率,为运动做好准备,防止运动损伤。放松则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到安静状态,避免运动后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最后,运动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例如女性健身时要注意佩戴合适的胸罩,经期运动量不宜过大,没有运动习惯的女性不宜在怀孕期间开始做健身操等。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