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基层2型糖尿病筛查专家共识

基层2型糖尿病筛查专家共识
发表人:疾病解码者

近年来,糖尿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慢性疾病。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已突破1.14亿,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据了绝大多数。为了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2型糖尿病的筛查能力,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基层卫生分会组织专家制定了《基层2型糖尿病筛查专家共识》。

《基层2型糖尿病筛查专家共识》的制定立足于基层,旨在为广大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一套简便实用的糖尿病筛查方法。该共识明确了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这一标准有助于基层医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

为了更好地推广《基层2型糖尿病筛查专家共识》,会议邀请了多位知名专家学者进行研讨和交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纪立农教授表示,该共识的发布对于提高我国2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率和知晓率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早期筛查和诊断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基层2型糖尿病筛查专家共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在糖尿病防治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随着该共识的推广应用,将有更多患者受益于早期筛查和诊断,从而降低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风险。

此外,会议还就2型糖尿病的防治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们一致认为,除了药物治疗外,生活方式的干预也是防治2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以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糖尿病疾病介绍: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正常情况下,胰腺释放胰岛素,帮助身体储存和利用食物中的糖和脂肪。当胰腺分泌胰岛素减少,或身体对胰岛素反应敏感性降低时,就会导致糖尿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这种曾经被认为是“富贵病”的疾病,如今已经越来越普遍。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城市中的白领阶层,他们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更容易患上糖尿病。本文将探讨办公室白领为何容易患糖尿病,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水平持续高于正常值。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4.62亿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5.82亿。

    那么,为什么办公室白领容易患糖尿病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工作压力大:白领阶层的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熬夜,导致身体长期处于“高应激”状态,容易引发糖尿病。

    2.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白领阶层往往因为工作繁忙而忽略饮食健康,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导致肥胖、血脂异常等代谢性疾病,进而引发糖尿病。

    3. 缺乏运动:白领阶层的工作性质使得他们长时间坐在办公室,缺乏运动,导致身体代谢减慢,容易引发糖尿病。

    4.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糖尿病病史的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少吃油腻、高热量食物;坚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2.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糖、血脂、血压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糖尿病的早期迹象。

    3.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患上糖尿病的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

    4. 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办公室白领要关注自己的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高于正常值。临床上,糖尿病病人常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症状。然而,许多糖尿病患者都面临着另一个困扰——皮肤病。那么,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患上皮肤病呢?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首先,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升高,导致皮肤表面的糖分增加,为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使得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上毛囊炎、疖肿、痈以及皮肤溃疡等皮肤病。

    其次,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减弱。这使得他们在面对外界病原体时,更容易受到感染。尤其是皮肤表面的微生物屏障作用降低,更容易受到细菌和真菌的侵袭。

    此外,糖尿病患者出汗较多,皮肤潮湿,这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和生长。因此,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上体股癣、足癣、指(趾)甲癣和念珠菌感染性甲沟炎等皮肤病。

    轻型糖尿病患者多肥胖,容易出汗。血糖、尿糖及机体组织中糖含量增高,常伴发间擦性皮炎和顽固性皮肤瘙痒症。女性患者还可能因尿糖刺激而患上阴部瘙痒症。

    重型糖尿病患者多消瘦,皮肤干燥。糖代谢紊乱也可能导致皮肤瘙痒症。

    为了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皮肤病,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效地控制血糖。同时,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治疗伴发的皮肤感染,控制感染灶,避免病情发展和加重。

  •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很大影响。然而,许多糖尿病患者却容易陷入以下8大心理误区,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还可能对病情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误区之一:忽视早期症状。许多糖尿病患者早期症状轻微甚至没有明显症状,导致他们忽视病情,延误治疗。事实上,糖尿病早期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减轻、视力模糊等,应及时就医。

    误区之二:过度焦虑。由于糖尿病难以根治,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担心病情恶化、并发症发生等。然而,焦虑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影响治疗效果。

    误区之三:消极对待。部分患者对糖尿病治疗持消极态度,认为病情无法控制,导致治疗依从性差。事实上,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手段,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

    误区之四:过度依赖药物。有些患者认为药物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过度依赖药物,忽视饮食、运动等其他治疗手段。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病情控制,还可能导致药物副作用。

    误区之五:忽视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健康,但许多患者却忽视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定期检查、控制血糖、血压等指标,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

    误区之六:饮食不当。部分患者认为糖尿病就是“不能吃”,导致饮食过于单一,营养不均衡。事实上,糖尿病患者应该遵循“适量、均衡、多样化”的饮食原则。

    误区之七:缺乏运动。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减轻体重、改善心血管功能等。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误区之八:忽视心理治疗。糖尿病治疗需要患者积极配合,而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治疗依从性。

    总之,糖尿病患者应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积极面对疾病,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血糖水平,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肾病便是其中之一。

    一、糖尿病肾病对生活的影响

    1. 性功能障碍:糖尿病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性功能障碍,如阳痿、不射精、逆行射精等。据统计,我国约2000万男性糖尿病患者中,至少有800万人因糖尿病引发性功能障碍。其中,糖尿病阳痿属于器质性病变,发病率较高,约占男性患者的40%-50%。

    2. 长期治疗: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患者需坚持长期服用药物,如胰岛素等,并定期进行肝肾功能检测。此外,患者还需注意饮食,避免高淀粉、油腻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若血糖控制不佳,可引发性功能障碍。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并发症。因此,要阻断并发症的出现,关键在于控制血糖。

    二、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与预防

    1. 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因此患者需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并治疗。

    2. 药物治疗:针对糖尿病肾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常用的药物包括胰岛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

    3. 生活方式干预:患者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4. 定期复查:患者需定期复查,监测血糖、肾功能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调护

    1. 饮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蛋白、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避免高糖、高脂肪、高嘌呤食物。

    2. 运动锻炼: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患者可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

    3. 心理调适:糖尿病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4. 遵医嘱: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

  • “管住嘴,迈开腿”是糖尿病患者的日常保健法则,但许多患者一旦出现足部并发症,就会面临行动不便的困境。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仍然需要坚持运动,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糖尿病足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神经病变是导致足部压力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运动神经病变会导致足部肌肉萎缩,趾骨畸形,步态异常,进而导致局部压力升高,形成恶性循环。此外,神经病变还会使足底感觉减弱,患者难以感知步行时的外伤,容易造成溃疡。

    对于糖尿病足患者来说,运动前需要做好准备活动和保护措施,如护具、拐杖等,以避免跌倒、骨折等伤害。由于下肢运动神经支配能力减弱,患者只能从事轻体力的运动,如散步,步速为正常散步速度,每走10分钟最好就休息2-3分钟。对于有严重血管病变的患者,一旦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

    在糖尿病足的治疗期间,患者也不能长时间卧床,可以适量进行抬腿、屈伸等动作,如“蹬自行车”动作,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

    除了运动,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如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穿着紧身鞋袜,定期检查足部,以及戒烟限酒等。

    糖尿病足的治疗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改善足部血液循环;手术治疗可以清除感染、切除坏死组织等;物理治疗可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

    总之,糖尿病足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坚持运动,注意日常保养,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手脚出冷汗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其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导致手脚出冷汗的常见原因,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精神紧张

    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或压力状态下,交感神经会兴奋,导致手脚出汗。这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无需过度担心。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从而引起手脚出汗等症状。此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和治疗。

    三、糖尿病晚期

    糖尿病晚期患者由于体质急剧下降,会出现手脚出汗等症状。治疗糖尿病是缓解手脚出汗的关键。

    四、传染病

    一些传染病,如疟疾、败血症等,也可能导致手脚出汗。如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时就医。

    五、其他原因

    1. 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可能导致手脚出汗。

    2. 饮食不当,如过多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也可能导致手脚出汗。

    六、预防和治疗方法

    1. 改善生活习惯,减少精神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2.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3.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 如出现手脚出汗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 双下肢肌无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脊髓损伤和周围神经损伤是导致双下肢肌无力的主要原因。

    一、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是由于脊髓受到外力撞击、压迫或撕裂等损伤,导致脊髓功能障碍。常见的脊髓损伤原因包括车祸、跌倒、运动损伤等。脊髓损伤会导致双下肢感觉减退、运动功能障碍,甚至完全瘫痪。

    二、周围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是指神经受到压迫、牵拉、撕裂或炎症等损伤,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原因包括糖尿病、重金属中毒、感染等。周围神经损伤会导致双下肢感觉异常、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三、其他原因

    除了脊髓损伤和周围神经损伤外,以下原因也可能导致双下肢肌无力:

    1.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导致双下肢无力。

    2. 糖尿病: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会导致双下肢无力。

    3.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导致肌肉无力。

    4.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抑郁药等可能引起肌无力。

    四、诊断与治疗

    双下肢肌无力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包括腰椎核磁共振、肌电图等。治疗原则是根据病因进行治疗。例如,脊髓损伤需要手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需要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五、预防与保养

    预防双下肢肌无力的关键在于预防脊髓损伤和周围神经损伤。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注意安全,避免车祸、跌倒等意外事故。

    2. 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3. 均衡饮食,保证营养摄入。

    4. 适量运动,增强肌肉力量。

    5.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

  •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健康问题。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的益处,并介绍一些针对常见老年病的康复锻炼方法。

    首先,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的精神心理状态具有积极影响。运动可以释放压力,改善情绪,增强自信心。同时,运动还能促进大脑释放内啡肽,提升幸福感。

    其次,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具有促进作用。运动可以提高新陈代谢率,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此外,运动还能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记忆力,延缓大脑老化。

    针对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以下是一些康复锻炼方法:

    高血压:步行、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健康。

    冠心病: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等,有助于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

    慢性腰腿痛:太极拳、五禽戏、体操等运动有助于缓解腰腿痛症状。

    肩关节周围炎:活动肩关节,如用健肢帮助患肢做头上举动作等,有助于缓解肩周炎症状。

    肥胖症、糖尿病:适当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病情。

    在锻炼过程中,老年人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避免过度运动。

    2. 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运动时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

    3. 坚持锻炼,逐步增加运动量。

    4. 饮食健康,保证营养均衡。

    5.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一些疾病也随之而来。尿路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那么,老人经常尿路感染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较高,这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

    二、自身身体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此外,老年人的生理结构也可能导致尿路感染,如女性尿道较短,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

    三、尿路梗阻:尿路梗阻是导致尿路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尿路梗阻可能导致尿液滞留,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膀胱炎:膀胱炎是尿路感染的一种常见类型,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患者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五、尿道狭窄:尿道狭窄可能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尿道狭窄的常见原因包括外伤、炎症等。

    六、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可能导致尿路感染、排尿困难等症状。

    针对尿路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抗生素治疗: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多饮水,避免憋尿,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 保守治疗:对于一些轻微的尿路感染,可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如热水坐浴、中药治疗等。

    4. 手术治疗:对于尿路梗阻、前列腺增生等引起的尿路感染,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 糖尿病,一种曾经被认为是终身疾病的代谢性疾病,如今有了新的研究方向。研究表明,通过早期控制,糖尿病患者有可能实现病情逆转,甚至痊愈。

    以往,糖尿病被看作是无法根治的慢性病,尤其是肥胖的早期轻度糖尿病患者,更是如此。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和药物治疗,这类患者完全有可能实现病情的逆转。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控制饮食意味着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避免高热量、高升糖指数和高升糖负荷的食物。适量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同时,通过减重,将体重长期维持在理想范围,有助于改善病情。

    药物治疗方面,应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可以帮助患者将糖代谢指标长期维持在理想范围。此外,根据病因,糖尿病可分为四组:一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特殊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其中,二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是常见的临床类型。

    除了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例如,少吃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多吃新鲜蔬菜、豆腐、木耳、蘑菇、山药等低糖、低热量的食物;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免疫力。

    总之,糖尿病早期控制好,患者完全有可能实现病情逆转,甚至痊愈。这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坚持治疗,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