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来的 母乳性黄疸的几个原因须知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来的 母乳性黄疸的几个原因须知
发表人:康复之路

母乳喂养是许多宝妈的首选,因为它富含营养,能够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然而,有些宝宝在母乳喂养过程中会出现母乳性黄疸,这让许多宝妈感到困惑和担忧。本文将详细介绍母乳性黄疸的成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帮助宝妈们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出现的一种黄疸症状。根据发病时间,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两种。

1.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症状较轻,可能与喂养不足、胎便排出延迟有关。

2. 晚发型母乳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7-10天出现,症状较重,可能与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影响胆红素代谢有关。

二、母乳性黄疸的成因

1. 母乳成分:母乳中含有某些成分,如β-胡萝卜素、胆红素结合蛋白等,这些成分可能影响胆红素的代谢。

2. 喂养方式:喂养不足、喂养不规律、胎便排出延迟等,可能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

3. 宝宝自身因素:宝宝肝功能不完善、肠道菌群失衡等,也可能导致母乳性黄疸。

三、母乳性黄疸的症状

1. 皮肤、黏膜黄染:这是母乳性黄疸最明显的症状。

2. 精神状态改变:宝宝可能出现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

3. 大小便颜色改变:宝宝的大便可能变浅,小便可能变黄。

四、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方法

1. 停止母乳喂养:对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建议暂停母乳喂养2-3天,观察黄疸症状是否改善。

2. 改变喂养方式:在暂停母乳喂养期间,可用配方奶喂养宝宝,并注意补充水分。

3. 促进胆红素排出:可适当给宝宝晒太阳,促进胆红素排出。

五、预防母乳性黄疸的措施

1. 保持良好的喂养习惯:按时喂养,保证宝宝获得充足的母乳。

2. 注意观察宝宝的大便:如果宝宝的大便颜色变浅,应及时咨询医生。

3. 保持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利于宝宝的健康。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疾病介绍:
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生后1~3个月内仍有黄疸(皮肤可出现轻度或中度发黄),一般黄疸出现于生后3-4天,生后2周左右总胆红素水平达到高峰(342~427.5μmol/L,20~25mg/dl)。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通常无需任何治疗,黄疸明显,当胆红素高达256.5μmol/L(15mg/L)以上时,可暂停母乳喂养2~3天,对总胆红素水平较高的患儿尤其是早产儿应注意观察、必要者可行光疗,积极干预和随访,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主要的症状为新生儿脑损伤和嗜睡)。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我还记得那天,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整个房间。我的小宝贝,才两个月大,躺在摇篮里,皮肤偏黑,黄疸指数高达7.2。看着他,我心如刀绞,焦虑和恐惧交织在一起。

    我匆忙地打开京东互联网医院的APP,开始了一场与医生的在线问诊。医生问了很多问题,包括宝宝的日常生活习惯、喂养方式、是否有户外活动等等。我一一回答,希望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医生告诉我,黄疸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是母乳性黄疸,也可能是肝胆疾病或遗传性疾病。听完这些话,我的心情更加复杂了。医生建议我带宝宝去做B超,排除肝胆问题,并且每天晒太阳,户外活动至少2小时以上。

    我开始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做。每天早上,我会抱着宝宝去公园晒太阳,给他戴上简易遮阳镜,避免日光直接照射。开始的时候,每侧晒半分钟,逐渐增加到25-30分钟。宝宝似乎也很享受这个过程,总是安静地躺在我怀里,偶尔会发出几声咿呀的笑声。

    同时,我也开始关注宝宝的饮食和排泄情况。每天有规律地喂养,观察大便和尿液的颜色和频率。医生说,尿色偏黄是因为胆红素高,正常现象。只要宝宝每天有尿,说明排泄系统正常运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观察,宝宝的黄疸指数逐渐下降,皮肤也开始恢复正常颜色。我松了一口气,感谢医生的专业指导和京东互联网医院的便捷服务。这个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关于新生儿护理的知识,更加珍惜和爱护我的小宝贝。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虽然充满了焦虑和担忧,但也让我更加成长和坚强。希望我的经历能帮助到其他有相似困扰的父母们,记住,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大家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新生儿黄疸的处理与调理 常见症状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而引起的皮肤和眼白发黄。常见症状包括皮肤和眼白发黄、尿色偏黄、可能伴有湿疹等。易感人群主要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和母乳喂养的婴儿。 推荐科室 儿科 调理要点 1. 每天晒太阳,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注意防晒和避免中暑; 2. 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以继续母乳喂养,非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以适量补充水分; 3. 如果黄疸值较高,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光疗或药物治疗; 4. 定期复查黄疸值,了解病情变化; 5. 如果黄疸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肝胆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可能性。

  • 我还记得那天,我的世界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所覆盖。我的小宝宝,才出生12天,黄疸数值高达300。医生说需要打白蛋白,照蓝光治疗。第一天降到230,第二天降到190,我的心情也随之起伏。然而,今天的核磁共振结果却显示出一点异常,虽然临床表现没有任何脑病的迹象,但这仍然让我感到不安。

    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个非常专业的医生。我们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医生详细询问了小宝宝的胎龄、出生体重、血型等信息,并对黄疸的治疗方案进行了深入解释。医生告诉我,虽然小宝宝的黄疸数值高,但由于没有溶血、感染等高危因素,出现胆红素脑病的概率较低。然而,核磁共振结果的异常信号仍然需要密切关注,特别是小宝宝的听力、牙釉质发育、眼球运动情况、肌张力及是否有抽搐等表现。

    医生还提醒我,母乳性黄疸是一个排除性诊断,需要注意喂养是否充足。即使是母乳性黄疸,停母乳三天胆红素可以降50%,也可以考虑继续喂养母乳。医生还建议我,出院后需要密切随访小宝宝的听力和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干预治疗。

    这次线上问诊,让我感受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专业。即使在家中,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医生的话语,给了我信心和安慰,让我在这个艰难的时刻,能够更好地照顾我的小宝宝。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与调理 常见症状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一周内,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和眼白发黄。常见症状包括皮肤和眼白发黄、食欲不振、嗜睡、抽搐等。易感人群主要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推荐科室 儿科 调理要点 1. 及时就医,进行黄疸治疗,避免出现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后果。 2. 注意喂养是否充足,避免母乳性黄疸的发生。 3. 定期复查听力和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干预治疗。 4. 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如白蛋白等。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感染等因素的影响。

  • 我还记得那天,阳光明媚,窗外的鸟儿欢快地歌唱着。然而,在我家中,气氛却异常沉重。我的两个月大的宝宝,脸色黄得像一片秋叶,整个人都显得无精打采。医生说这是母乳性黄疸,需要及时治疗。

    我心急如焚,开始四处寻找解决办法。终于,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我找到了一个专业的医生。我们通过视频连线,医生详细询问了宝宝的症状和日常生活习惯。他的耐心和专业让我感到安心。

    医生建议我暂停母乳喂养三到五天,并给宝宝服用益生菌制剂来调整肠道菌群。同时,他还建议我多给宝宝晒太阳和日光灯,帮助排出体内的胆红素。我按照医生的指示去做,虽然心中有万分不舍,但为了宝宝的健康,我咬牙坚持了下来。

    几天后,宝宝的黄疸指数明显下降,脸色也恢复了正常。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宝宝开始拉肚子,拉出泡沫状的便便。我再次联系了医生,他建议我给宝宝服用蒙脱石散,并去做大便常规检查,看是否有细菌感染。

    我照做了,宝宝的拉肚子情况有所改善。医生还提醒我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和卫生习惯,避免再次感染。我深深地感激医生的帮助和指导,宝宝的健康状况也在逐渐恢复中。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我们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尤其是对于像我这样忙碌的新手妈妈来说,省去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希望我的经历能帮助到其他有类似问题的父母们。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啊?如果有,希望我们能一起分享经验,互相帮助。母乳性黄疸的治疗与调理 常见症状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黄疸类型,主要表现为皮肤和眼白发黄,黄疸指数升高。易感人群为新生儿,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婴儿。 推荐科室 儿科 调理要点 1. 停母乳3-5天,观察黄疸指数变化; 2. 给孩子口服益生菌制剂,调整肠道菌群; 3. 多给孩子加强日光灯和太阳光的照射; 4. 如果拉肚子严重,可以服用蒙脱石散; 5. 如有必要,进行大便常规检查,排除细菌感染的可能。

  •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特别是在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周内。这种疾病是由于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的,胆红素是血红蛋白分解后的产物。在正常情况下,胆红素会通过肝脏代谢并排出体外,但在新生儿体内,这个过程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受到影响,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出现黄疸症状。

    在上海夏季,由于高温潮湿的气候特点,家庭预防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确保新生儿的营养充足,尤其是铁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有助于促进胆红素的代谢。
    2. 注意新生儿的保暖,避免因体温过低而影响胆红素的代谢。
    3. 保持新生儿的生活环境清洁,减少感染的风险,因为感染可能会加重黄疸症状。
    4. 定期带新生儿到医疗机构进行健康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健康问题。
    5. 在母乳喂养过程中,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调整喂养方式或咨询医生。

    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策略主要包括:
    1. 观察和监测:通过观察黄疸的进展和监测胆红素水平,医生可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干预。
    2. 光照疗法:这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将新生儿暴露在特定波长的光线下,加速胆红素的分解。
    3. 母乳暂停:在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暂停母乳喂养一段时间,以降低胆红素水平。
    4. 药物治疗:在特定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使用药物来帮助降低胆红素水平。

    总之,预防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喂养和护理习惯,以及及时的医疗监测和干预。

  • 我是一位新手妈妈,孩子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出黄疸。医生给开了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但每次喂药后,孩子都会出现腹泻。这种情况让我非常担忧,毕竟新生儿的身体很脆弱,任何不适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于是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在线问诊。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详细描述了孩子的症状和用药情况。医生非常耐心地听取了我的问题,并且给出了明确的指导。首先,医生建议我停止使用二联活菌散,因为它可能是引起孩子腹泻的原因。其次,医生提醒我,孩子的黄疸值较高,需要及时进行抽血肝功能、甲功和肝胆B超等检查,以排除病理性黄疸的可能性。最后,医生安慰我说,如果排除了病理性黄疸,考虑到母乳性黄疸的可能性,继续母乳喂养是可以的。

    通过这次在线问诊,我不仅得到了专业的医疗建议,也感受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利和高效。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网络连接,我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最权威的医疗信息和服务。这对于像我这样的新手妈妈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和调理指南 常见症状 新生儿黄疸的常见症状包括皮肤和眼白发黄,可能伴随着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情况。易感人群主要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和母乳喂养的婴儿。 推荐科室 儿科 调理要点 1.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病理性黄疸的可能性。 2.如果是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但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值变化。 3.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腹泻的药物,例如二联活菌散等。 4.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交叉感染。 5.根据医生的建议,适当调整喂养方式和频率,帮助孩子更好地吸收营养。

  • 我和丈夫一直期待着我们的第一个孩子。然而,当他出生时,我们被告知他患有黄疸。起初,医生告诉我们这很常见,许多新生儿都会经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黄疸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消退。我们开始感到担忧,尤其是在看到其他婴儿的黄疸在几天内就消失了,而我们的孩子却仍然在挣扎。

    我们带他去看了几位医生,但每次都需要抽血检查,这让我们非常不舒服。最后,我们决定尝试在线问诊,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更温和的解决方案。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我们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儿科医生进行了交流。医生详细询问了孩子的症状和黄疸值,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

    医生告诉我们,孩子的黄疸值虽然下降缓慢,但并没有显示出病理性黄疸的迹象。考虑到孩子的精神状态和吃奶情况良好,医生认为可能是母乳性黄疸引起的。医生建议我们暂停母乳喂养三天,观察黄疸值的变化。如果黄疸值下降,那么就可以确认是母乳性黄疸;如果黄疸值没有变化,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肝功能。

    我们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了操作,并且在三天后黄疸值明显下降。我们非常感激医生的帮助和指导,避免了不必要的抽血和焦虑。现在,孩子的黄疸值已经降至正常范围,我们可以安心地享受新生儿的快乐时光了。

    母乳性黄疸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黄疸类型,通常在出生后2-4天出现,持续时间较长。其特点是黄疸值下降缓慢,但孩子的精神状态和吃奶情况良好。易感人群为母乳喂养的新生儿。 推荐科室 儿科 调理要点 1. 暂停母乳喂养3天,观察黄疸值的变化。 2. 如果黄疸值下降,说明是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3. 如果黄疸值没有变化,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肝功能。 4. 给孩子多晒太阳,帮助身体分解胆红素。 5. 如果黄疸值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应及时就医,避免出现并发症。

  • 我还记得那天,我的宝宝出生已经27天了,黄疸却依然没有消退。作为一名新手妈妈,我感到非常焦虑和无助。每当我看到宝宝的皮肤和眼白都呈现出明显的黄色时,心中就充满了担忧。经过一番搜索和咨询,我决定在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在线问诊。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详细描述了宝宝的情况,包括出生时的足月、纯母乳喂养、以及黄疸的变化情况。医生非常耐心地听完了我的描述,并询问了宝宝的肝功是否有化验。由于我们之前没有进行过这项检查,医生建议我们先进行肝功化验,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因素。

    在等待化验结果的过程中,我开始担心宝宝的黄疸是否会对他的健康产生长期影响。医生安慰我说,黄疸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身体对胆红素的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要我们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宝宝的黄疸是可以被有效控制的。

    最终,化验结果显示宝宝的肝功正常,足底筛查也没有问题。医生告诉我,这种情况下,宝宝的黄疸很可能是母乳性黄疸,建议我们给宝宝口服妈咪爱协助退黄疸。同时,医生也强调了不需要停母乳的重要性,因为母乳对宝宝的成长和免疫系统的发展非常重要。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们按照建议给宝宝服用了妈咪爱,并继续进行母乳喂养。几天后,宝宝的黄疸明显减轻了,我的心也终于放下了。这个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在线问诊的便利性和专业性,也让我更加珍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常见症状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皮肤和眼白发黄。轻度黄疸通常在出生后一周内自行消退,但如果黄疸持续时间较长或程度较重,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推荐科室 儿科 调理要点 1. 如果黄疸程度较轻,可以通过增加喂养次数和晒太阳来帮助宝宝排出多余的胆红素。 2. 如果黄疸程度较重,可能需要进行光疗或药物治疗,具体方法应由医生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3.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宝宝的黄疸变化情况,并及时向医生反馈。 4. 对于母乳性黄疸,通常不需要停母乳,可以通过口服妈咪爱等药物来协助退黄疸。 5. 在宝宝出生后,应定期进行体检和黄疸监测,以便及早发现和处理任何问题。

  • 那天,阳光明媚,我带着宝宝走进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开启了我们的线上问诊之旅。宝宝当时五十多天大,突然拉了两三天的黄水,心里有些慌张。医生***耐心地询问了宝宝的症状,详细了解了我的哺乳情况。

    医生***温和的声音让我感到安心,她详细解释了宝宝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包括乳糖酶缺乏、消化不良等。她建议我观察宝宝的大便和排气情况,并告诉我如何调整饮食。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按照医生***的建议,调整了母乳的摄入量,并注意观察宝宝的变化。宝宝的大便逐渐恢复正常,小脸蛋上也恢复了往日的红润。

    宝宝之前湿疹严重,医生***也给出了专业的建议,让我放心了很多。现在,宝宝已经健康地成长,而我,也更加信任互联网医院的专业服务。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院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让我感到温暖。我相信,在互联网医院的帮助下,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尤其在冬季较为多见。该病主要发生在出生后一周内的新生儿,由于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影响,导致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水平升高。在南京地区,冬季的寒冷气候可能会加剧这一现象。以下是一些针对南京冬季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预防及治疗策略:

    一、预防措施
    1. 加强孕期营养:孕妇应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有助于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
    2. 注意保暖:冬季气温较低,应确保新生儿的生活环境温暖,避免因受寒而引发其他疾病。
    3. 适当晒太阳:适当晒太阳可以帮助新生儿体内胆红素分解,降低黄疸风险。
    4. 注意母乳喂养:哺乳时,确保新生儿充分吸吮,避免因喂养不当导致黄疸。
    5. 观察新生儿症状:家长应密切关注新生儿黄疸的症状,如皮肤发黄、食欲不振、睡眠不安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二、治疗策略
    1. 适当调整喂养方式: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调整喂养方式,如增加喂养次数、缩短每次哺乳时间等。
    2. 光疗:光疗是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有效方法,通过照射特定波长的光线,使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分解。
    3.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新生儿适当的药物治疗,如苯巴比妥等。
    4. 密切关注病情:治疗期间,家长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针对南京冬季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家长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病情,以确保新生儿健康成长。

  • 我还记得那天,40天大的宝宝躺在我怀里,黄疸的脸色让我的心揪成一团。从出生开始,黄疸就一直伴随着他,数值也一直在14徘徊。每次去医院,医生都说要等待,等待黄疸自然消退。但我怎么能安心等待?我需要答案,我需要解决方案。

    于是,我决定尝试线上问诊。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平台,我联系了一位专业的儿科医生。从一开始的图文问诊到后来的抽血检查,我们一步步排除了各种可能的原因。医生告诉我,肝功能正常,母乳喂养也不是问题。最终,医生建议我们直接停母乳三天,看看黄疸值是否会明显下降。

    这是一种排除法,通过停止母乳喂养来确定是否存在母乳性黄疸。虽然我有些担心,但我还是决定尝试。三天后,我们再次测量黄疸值,结果让我们欣喜若狂,黄疸值已经降至正常范围内。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线上问诊的便捷和高效。无需排队等待,无需奔波于各个医院之间,只需要在家中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指导。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作为父母,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能被焦虑和恐惧所左右。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专业的帮助,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新生儿黄疸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由于胆红素代谢不良而引起的黄疸。常见症状包括皮肤和眼白发黄,严重时可能会影响大脑发育。 推荐科室 儿科 调理要点 1. 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2. 如果是母乳性黄疸,可以尝试停止母乳喂养三天,看看黄疸值是否会明显下降。 3.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光疗或药物治疗。 4. 保持宝宝的皮肤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 5. 定期复查,确保黄疸值恢复正常。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