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发表人:健康饮食指南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曾被称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由免疫系统攻击自身血小板所引起的疾病。其根本原因在于B细胞的异常活化,导致其对血小板产生攻击,从而引发血小板减少。这种免疫异常的结果是血小板数量减少,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出血症状。

ITP的出血表现程度因人而异,与患者血小板减少程度以及个体耐受性密切相关。常见的出血症状包括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此外,ITP患者还可能存在其他系统受累的表现,如皮肤、肝脏、肾脏或心脏等,这与患者背后的免疫相关疾病有关。

ITP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免疫抑制疗法和输血支持等。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抗CD20单抗等;免疫抑制疗法包括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输血支持则是针对严重出血患者的急救措施。此外,患者还需注意日常保养,如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休息等。

ITP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此外,患者还需关注病情变化,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ITP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日常保养,多数患者可以控制病情,恢复正常生活。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非血小板减少性出血性紫癜疾病介绍:
血小板减小性紫癜是一组以血小板减少为基本特征的疾病,是一种复杂的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由各种原因导致,主要表现为皮肤瘀斑瘀点、口鼻出血等,重症患者还可有颅内出血和内脏出血。本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可根据病因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主要治疗方案为对症支持治疗,以补充血小板和促进血小板生成为主。该疾病根据病因不同预后状况不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还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通常预后状况一般,若血小板过少,严重者可因出血死亡。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在妊娠期间,孕妇的免疫系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这是一种血液疾病,表现为血液中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水平。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负责凝血和止血。如果血小板数量过低,孕妇可能会出现出血症状,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斑等。

    医生会根据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和原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1.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这是一种常见的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孕妇只需要定期检查血小板数量,并注意观察出血症状。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这是一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需要医生进行详细评估。治疗方案可能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治疗或脾切除手术。

    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此时需要终止妊娠。终止妊娠后,血小板减少的情况通常会得到缓解。

    4.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如抗癫痫药物、抗生素等。如果怀疑药物副作用导致血小板减少,应咨询医生。

    5. 感染:某些感染,如病毒感染,也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如果怀疑感染导致血小板减少,应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外,孕妇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 饮食:保持均衡饮食,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3. 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避免接触烟酒、刺激性食物和药物。

    4.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小板数量和其他相关检查。

    总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孕妇应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血小板减少,以确保母婴安全。

  • 宝宝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出血症状。该病可分为慢性型和急性型,其中慢性型较为常见。春季是该病的高发季节,发病时会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鼻子出血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脏器出血。

    一、主要症状

    1. 皮肤出血:表现为大小不一的瘀点或瘀斑,常见于下肢前面或骨骼隆起的皮肤。严重者可能出现皮下血肿或颅内出血。

    2. 神经精神症状:可能出现意识混乱、嗜睡、精神错乱甚至昏迷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偏瘫。这些症状可能短期内恢复,但需要结合临床其他表现进行判断。

    3. 发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常伴有发热症状,容易与感冒混淆。因此,家长需要关注孩子身上其他症状,以免耽误治疗。

    4. 皮肤紫癜:新生儿若患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肤会出现紫癜、瘀斑等情况,症状分布均匀。

    二、治疗与预防

    1. 治疗方法:目前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此外,输血、脾切除等治疗手段也可能根据病情需要采用。

    2. 预防措施:加强儿童营养,提高免疫力;避免接触过敏原;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病情。

    三、医院与科室

    患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宝宝需要到血液科就诊。血液科是专门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专业科室,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先进的医疗设备。

    四、注意事项

    1. 家长要关注宝宝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2. 服药期间,家长要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如有不适,及时咨询医生。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预防感染。

  • 宝宝血小板紫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血液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和粘膜出血。那么,宝宝血小板紫癜严重吗?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确定病情严重程度

    宝宝血小板紫癜的严重程度需要通过相关检查进行确定。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以评估血小板数量、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是否正常。如果确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及时就医,在儿科或血液科进行治疗。

    2. 发热症状及处理

    部分宝宝患有血小板紫癜时会出现发热症状,但通常发热程度较轻,以低热为主。此时,可以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缓解症状,如温水擦拭、冷敷等。同时,保证宝宝充足的水分摄入,并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 出血症状及表现

    血小板紫癜最常见的症状是皮肤充血和瘀斑,严重时可能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在疾病初期,瘀斑可能较小,但随着病情发展,瘀斑会逐渐增多,分布范围扩大。

    4. 治疗方法及药物

    血小板紫癜的治疗较为复杂,主要采用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虽然可以缓解症状,但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5. 长期治疗及注意事项

    血小板紫癜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治疗过程中,家长需密切关注宝宝的病情变化,并注意以下几点:

    (1)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换药。

    (2)定期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

    (4)加强营养,提高宝宝免疫力。

    总之,宝宝血小板紫癜虽然严重程度不一,但通过及时治疗和合理的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和内脏出血。中医治疗ITP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根据中医理论,ITP的病因病机主要与肝肾阴虚、气血两虚、血热妄行、脾肾阳虚、阴阳两虚等证型有关。针对不同证型,中医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运用中药、食疗、气功等手段进行治疗。

    1. 肝肾阴虚型:表现为皮肤紫癜、出血点、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治法为滋阴清热、凉血止血。常用方剂有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味、归脾汤加味等。

    2. 气血两虚型: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等。治法为益气健脾、摄血止血。常用方剂有归脾汤加味、人参归脾丸等。

    3. 血热妄行型:表现为皮肤紫癜、出血点、鼻衄、齿衄等。治法为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常用方剂有犀角地黄汤加味、十灰散加味等。

    4. 脾肾阳虚型: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治法为温补脾肾、填精补血。常用方剂有右归丸加味、金匮肾气丸等。

    5. 阴阳两虚型: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治法为宁络止血、固脱收涩。常用方剂有十灰散加味、知柏地黄汤合十全大补汤加味等。

    除了中药治疗外,ITP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理、适当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以辅助治疗。

  • 宝宝的健康成长是每位家长关注的焦点,但在成长过程中,宝宝可能会遭遇各种疾病的困扰。血小板紫癜便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疾病,它主要影响宝宝的皮肤和黏膜,导致出血症状。了解血小板紫癜的初期症状,对于家长及时发现并治疗至关重要。

    血小板紫癜的初期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皮肤及黏膜出血:这是血小板紫癜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皮肤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瘀点或瘀斑,黏膜也可能出现出血现象。

    2. 颅内出血:虽然颅内出血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可能导致宝宝出现头痛、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

    3. 神经系统异常:血小板紫癜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为宝宝出现头痛、情绪淡漠、失语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惊厥、偏瘫、视力障碍等。

    4. 肾脏损害:部分病情严重的宝宝可能出现肾脏损害,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等症状,严重者可影响肾脏功能。

    血小板紫癜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方案制定。一般而言,轻症患儿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加强营养等方式进行调理。重症患儿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住院治疗。

    为了预防血小板紫癜,家长应关注宝宝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刺激性食物和药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进行体检。一旦发现宝宝出现出血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   14个月大的孩子因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幸夭折,家长质疑医院治疗不及时并伪造病历。孩子发病后,家长及时就医,但由于值班医生迟迟未到,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此外,家长还发现医院伪造病历,将一级护理标注为二级护理。此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呼吁加强医疗监管,保障患者权益。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疼痛等症状。该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否则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本文将介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了解该疾病。

      一、病因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免疫因素:患者体内产生异常抗体,攻击自身血小板,导致血小板减少。

      2.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癫痫药等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

      3. 感染因素:病毒、细菌等感染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

      二、症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症状包括:

      1. 皮肤紫癜:皮肤出现红色或紫色斑点,类似蚊子咬伤。

      2. 关节疼痛:关节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

      3. 口腔黏膜出血:口腔黏膜出现出血、溃疡等症状。

      4. 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现出血、黑便等症状。

      5. 血尿:尿液出现红色、棕色等症状。

      三、诊断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检查:

      1. 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判断血小板是否减少。

      2. 免疫学检查:检测自身抗体,判断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因素。

      3.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排除其他疾病。

      四、治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1. 药物治疗: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抑制自身免疫反应。

      2. 输血治疗:对于严重出血的患者,可进行输血治疗。

      3. 免疫球蛋白治疗:使用免疫球蛋白,提高患者免疫力。

      4. 支持治疗:包括对症治疗、营养支持等。

  • 那天,我刚刚下班,疲惫不堪。突然,手机上弹出了一条信息,是来自一家互联网医院的消息,说是有一位医生助理希望了解我的病情。我心中一惊,虽然我不是第一次接触线上问诊,但这次却让我有了不同的感受。

    第二天,我收到了一位名叫张晓的医生的回复。他是一位全科主治医师,虽然未曾谋面,但他的专业和细心让我感到安心。他询问了我的病情,包括我最近的不适和曾经做过的检查。

    我向他描述了我的症状,特别是血小板低只有5万,身上碰一下就有瘀斑的情况。张医生让我详细介绍了病情,询问了以前是否有类似的疾病,是否有感染新冠的情况。我还告诉他,我去年曾经因为白癫风吃了一种叫做白灵片的药物,结果导致腿上出现瘀青,这次血小板是最低的一次。

    张医生在了解了我的情况后,初步考虑我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告诉我可能跟白癜风等免疫疾病相关,乙肝病毒也可能影响血小板。他建议我尽快到医院就诊,并提到了治疗上的几种可能性,如丙球、激素和口服阿伐曲泊帕。

    在张医生的指导下,我决定到血液内科就诊。虽然不能现场看到医生,但线上问诊让我感受到了医生的关心和专业。张医生不仅解答了我的疑问,还给了我很多有用的建议。我知道,这次线上问诊经历,将对我今后的治疗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感谢张医生,也感谢这家互联网医院,让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

  • 妊娠期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剧烈变化,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其中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便是其中之一。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该病的发病机制、症状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建议。

    一、发病机制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是维持血液凝固和止血的重要成分,妊娠期间血小板数量可能会下降,导致皮肤紫癜和出血。

    2. 免疫功能异常:妊娠期间,女性免疫系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从而引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 不良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导致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二、症状表现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主要包括:

    1. 皮肤紫癜: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的紫红色斑点或斑块。

    2. 出血:口腔、鼻腔、牙龈出血,严重者可能出现消化道、泌尿道出血。

    3. 其他症状:乏力、头晕、关节疼痛等。

    三、诊断方法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方法:

    1. 血常规检查:检测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等指标。

    2. 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排除其他疾病。

    3. 病毒学检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检测。

    四、治疗建议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1. 药物治疗:使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抗病毒药物等。

    2. 支持治疗:纠正贫血、补充维生素等。

    3.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饮食、适当锻炼。

    五、日常保养

    妊娠期间,女性应注重以下日常保养措施:

    1.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2.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3.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4. 定期产检,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六、医院及科室推荐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以下医院及科室可供参考:

    1. 妇科:负责妊娠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 血液科:负责血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 内分泌科:负责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血小板性紫癜,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其病因复杂,与免疫、遗传以及原发疾病等因素密切相关。初期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黏膜出血,严重者可累及鼻腔、牙龈等多个部位。由于该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血小板性紫癜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日常护理。药物治疗方面,糖皮质激素是常用的药物之一,其近期有效率可达到80%。对于病情较重、血小板计数小于20×10^9/L的患者,及早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稳定病情。此外,脾切除手术也是治疗血小板性紫癜的有效方法,其近期有效率可达到70%左右。

    在日常护理方面,血小板性紫癜患者应注意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参与出血风险较高的活动。此外,患者还需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血小板性紫癜是一种难以根治的疾病,但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血小板性紫癜的治疗还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血小板性紫癜的治疗需要患者、医生和家人的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日常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ITP的成因,包括免疫因素、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等,并为您提供预防和治疗建议。

    一、ITP的成因

    1. 免疫因素:ITP的发生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密切相关。当免疫系统功能失调时,体内的血小板会被错误地识别为异物,并受到攻击和破坏,从而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

    2.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ITP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部分患者存在家族史,或有免疫学缺陷的遗传背景。

    3.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物、抗生素等,可能会引起免疫反应,导致ITP的发生。

    4. 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如风疹、乙肝等,也可能诱发ITP。

    二、ITP的症状

    ITP的主要症状是皮肤和黏膜出血,如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内脏出血,如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危及生命。

    三、ITP的治疗

    ITP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脾脏切除术等。

    1.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可抑制免疫反应,降低血小板破坏速度。

    2. 免疫治疗: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利妥昔单抗等,可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减少血小板破坏。

    3. 脾脏切除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副作用较大的患者,通过切除脾脏,减少血小板破坏。

    四、ITP的预防

    1. 避免接触已知可诱发ITP的药物。

    2.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3. 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ITP。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