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脾胃虚寒者的养胃“三宝”

脾胃虚寒者的养胃“三宝”
发表人:秒懂健康

  脾胃虚寒是中国人最常见体质,凡是遇冷、遇到难消化、稍微过食就胃不舒服的人,多属此类,而馒头干儿、炒过的小米熬的粥、饴糖,是能改变虚寒状态的养胃“三宝”。

  小米粥 能养胃,因为小米是温性的,但是,如果你在熬粥之前,先用不粘锅把小米炒到颜色稍微变深,小米的温性就增加了,之后再和平时熬粥一样加水熬煮,这样的小米粥对脾胃虚寒,特别是胃肠炎之后,总觉得胃是凉凉的,不敢吃凉东西,而且大便总是不成形甚至腹泻的人,这种小米粥最合适。入秋,很多孩子有秋季腹泻的问题,这种病没有特效药,多一半靠饮食调养,这种小米粥对孩子的作用不在吃药之下。

  再有就是馒头干儿。过去取暖生炉子时,老人常在炉子边上烤馒头片,让吃得食积的孩子用它化食。在中药里有炒谷芽、炒麦芽,还有焦三仙,都是将粮食炒过之后,借其热性帮助脾胃的运化,馒头干儿起的也是这种效果。曾经有不少慢性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老胃病”,就是借助每天拿馒头干儿当零食,配合平时饮食的注意,把胃病养好了。

  饴糖也是健脾暖胃的食物,因为它是从高粱、大麦、玉米等粮食发酵而得,所以具有粮食的温性,而我们平时吃的白糖、冰糖甚至红糖,都是从甘蔗或者甜菜中提取的,也因此有水果的凉性,没有饴糖特有的健脾效果。在很多调理脾胃的中药中都会用到饴糖,不是为了调味,而是取饴糖的健脾之力。

  饴糖一般药店有卖,现在网上也有专门卖饴糖的小店。可以先将红茶泡开,之后加入饴糖,早上喝一杯“饴糖红茶”,对脾胃虚寒的人类似“上床萝卜下床姜”中姜的效果,也可以在这样的红茶中加一片姜,温性就更高了。如果你总觉得胃里或者肚子凉凉的,这个自制饮料应该是你每天的主打。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脾胃虚弱者一定要注意调养,调养好了身体才好。一般脾胃虚弱的人容易食欲不振,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人很快就会营养不良,然后变瘦。要调节脾胃虚弱现象,饮食是最好的方法。

      香菇: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忌食。

      红薯: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栗子: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作用: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气滞腹胀者忌食。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作用: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作用,健脾化湿,清暑和中。宜于脾虚湿盛,食少便稀,暑湿吐泻。气滞腹胀者忌食。

      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益脾胃,养血安神。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疲乏无力。气滞、湿热和便秘者忌食。

      蜂蜜:味甘、性平,归脾、肺、大肠经。作用:补脾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宜于脾胃虚弱胃痛,津亏肠燥便秘,近代用于消化性溃疡。湿证、湿热证、胃胀腹胀、呕吐、便稀者忌食;不宜与葱、莴苣同食。

      豇豆:味甘、性平,归脾、肾经。作用:健脾,补肾。宜于脾胃虚弱,腹泻,呕吐。气滞证和便秘者忌食。

      糯米:味甘、性温,归脾、胃、肺经。作用,补中益气,补肺敛汗。宜于脾虚腹泻,近代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粘滞难化,食积证、气滞证、湿证、脾虚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

      粳米: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宜于中气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呕吐、泄泻。

     

  • 两月前,一位女性患者因泄泻2日就诊。详问病史得知,患者平素喜食鱼蟹等性寒之物。前日,因吃海鲜自助餐,又大量食用冷饮、水果等物后,引起腹泻,一日5-7次,水样便,少腹冷痛。经过中药汤剂治疗,患者泄泻痊愈。因平素脾胃不和,常便稀,且时有白带量多、质清稀的毛病。故询问我是否有合适的药膳调理?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太原的一个名小吃——“头脑”,由明末清初医学家傅山发明。“头脑”由八味药食同源的物质组成,其中一味便是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作用,对于泄泻、带下、脾胃虚寒等都有很好的食疗作用。我把山药推荐给了这位病人,让她或煮粥或蒸食或炒菜,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山药。

     

     

    前两日,这位患者专程来告诉我,常食用山药后,自觉脾胃消化功能较前改善,近两月没有腹泻,白带多的问题也得到缓解。

     

    山药,药食同源,是不错的滋补食品,尤其适合脾胃虚弱者食用。《神农本草经》中,山药为上品,“味甘温,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同时,很多著名的中药方剂中,山药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医学家傅山治疗白带的著名方剂——完带汤中,山药与白术共为君药,起补脾利湿的作用,山药更是健肾以约束带脉,止带下。

     

    滋阴补肾的著名方剂——六味地黄丸中,山药为臣药,有补益脾阴兼固精之效。

     

     

    医圣张仲景扶正祛邪的代表方——薯蓣丸中,山药为君药,重用以健脾。

     

    近现代中医学界的泰斗——张锡纯,善用山药,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共记载方剂170余首,用山药者近50首。张氏喜用生品,因其性质平和,故用量一般较大,可达120g以上。张氏用药粥最有特色,书中的山药粥剂有薯蓣粥、三宝粥及珠玉二宝粥等。治疗泄泻、呕吐等疾病。

     

    现代研究证明,山药具降糖、降血脂、提高免疫力等作用。不过,山药虽好,但因其有收涩的作用,故大便燥结者不宜多食。

  • 现在我们吃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多,身体所获得的营养也越来越丰富,但许多人身体上却出了不少毛病,常见的就是胃病,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胃病。实际上这和我们平时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所谓的病从口入就是这个道理。

     

    有的人对某些食物不了解,若因爱吃,大量食用,极易造成胃损伤。因此,我们平时要保护肠胃,要了解哪些食物是不能吃的或少吃的。

     

    1、桃子

     

    众所周知,桃子中富含人体所需的铁、维生素及各种微量元素,但是,我们吃桃子要适量,以利于身体健康。但桃中的营养物质大多以大分子形式存在,在体内摄取后很难被肠胃消化吸收。

     

    因此平时不能多吃,特别是胃病人群,那样会增加肠胃负担,加重病情。

     

     

    2、山楂

     

    很多人都认为山楂是一种促进消化开胃的食物,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对于一些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人来说,真的有这样的功效。但山楂的酸性很强,如果吃太多,本身胃就不好,胃酸就多,而且胃部再受伤害,会增加胃酸分泌,加重病情。

     

    3、冬枣

     

    冬枣甜脆口,不少人喜欢吃,当然,适量吃是件好事情,但由于冬枣糖含量较高,吃多了,可能会增加胃的负担,而且肠胃的东西皮又硬又锋利,如果不小心再细细咀嚼,还可能刮伤脆弱的胃粘膜。因此这里建议胃病者,平时最好不要吃,或少吃。

     

    4. 猕猴桃

     

    很多人都说吃猕猴桃不仅能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C,还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但猕猴桃属于凉性的食物,因此胃不好,特别是有胃病的人,一定要少吃。

     

    胃病,记着做好3件事,或可养胃护胃

     

     

    1、保证三餐规律

     

    有80%的胃病患者是因为吃饭不准时,饥一顿饱一顿,或吃得过多,胃是一个守时的器官,就像按时分泌胃酸,帮助食物消化一样,因此,如果到时候不吃东西,那么胃酸就会直接损伤胃黏膜。这说明,想要胃健康,远离胃病,必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多喝水

     

    平时也要记得多喝水,特别是每餐饭后一小时,适当补充水分,可加速肠胃蠕动,促进食物消化。

     

    3、保持愉快的心情

     

    常处于不良情绪中,胃功能也会慢慢下降,人的食欲也会随之下降,所以此时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胃酸分泌失调,最终出现胃病,危及身体健康。因此,要慢慢地调理好胃,要每天保持一份愉快的心情。

  • 现在的年轻人,单位聚会,朋友聚餐,同学聚会,亲戚聚餐等等,经常胡吃海喝,胃肠处在高负荷状态下。高油脂、高蛋白加之烟酒,且晚餐又是聚会最多选择时段……很多人临近过年这几天便会出现上腹痛、胃胀、嗳腐、吞酸、烧心、不消化、便秘等不适,其实就是饮食不节倒致脾胃失调。

     

     

    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十分重要。脾气主升清,也就是把营养物质运化后输布周身;胃气主降浊,把剩余浊气下降排出。脾胃失调后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使中焦混沌、淤滞,从而出现上面提到的不适。

     

    夜间人们都要休息,胃肠也要休息,如果饱食、饮酒和吸烟后睡觉就容易宿食停滞胃肠,给我们本就超负荷的脾胃增加负担,恶性循环,脾胃就会罢工出状况。

     

    那么怎么办呢?

     

    首先是管住嘴,减轻脾胃前负荷,减少高脂肪及精蛋白摄入。其次可以用被封为三仙的三味中药来和解治疗,即山楂、六神曲和麦芽。

     

    山楂酸甘,微温,能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尤善消肉食,此外山楂还能化浊降脂,对高脂血症,冠心病,体胖乏力患者效优,也是减肥要药。

     

     

    六神曲是由面粉或麸皮与杏仁泥、赤小豆,以及鲜青蒿、鲜苍耳、鲜辣蓼自然汁混合搅匀,放入筐内,覆以麻叶,保温发酵一周,长出白霉衣时取出,切成小块,晒干即成。性甘,辛,温,能消食和冒,尤善消宿食。相当于现在最火的益生菌大集合,对维护人体肠道菌群的丰富多样性有很大帮助,对维持肠道微生态的稳态具有很大的作用。

     

    大麦用水侵泡后,维持适当温度及湿度,让它发芽,芽长约0.5厘米时晒干或低温干燥,生用或炒用入药,即是麦芽。麦芽味甘,平,能消食行气,健脾开胃,回乳消胀,《本草纲目》:“消化一切米面诸果食积。”并且炒麦芽多用于回乳消胀。

     

    三仙中山楂消肉食,六神曲消宿积,麦芽消米面诸果,合用可用各种食积,达到“全覆盖”。所以最近若应酬较多不访试试三仙各15克酌加陈皮10克煎汤口服,缓解胃胀、胃痛、不消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不仅仅导致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甚至大部分时间都用去了工作,吃饭的时间少之又少。胃在人体中是一个储存食物消化食物的重要器官,如果我们吃饭的时候为了赶时间,而匆匆忙忙地吃一些东西,根本来不及嚼碎就咽下去了。这对于我们的胃来说不仅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还有可能被食物划破胃粘膜,造成损伤。如果胃不好了,不工作了,那我们吃什么都没有没胃口了。要想胃好,需要慢慢去养胃!

      

     

    胃不好,是依靠养而不是靠药物治疗。以下三种食物最伤害胃,一定要注意!

     

    第一:寒凉之物

     

    很多人喜欢吃一些寒凉性的食物,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大家都喜欢吃冰淇淋、喝冷饮来降暑去热。正值酷热难耐之季,恨不得待在空调屋里不出来。其实空调的凉风,最容易使胃部受寒,影响胃部的消化运转功能。如果胃本身就比较虚弱了,在这时候我们再摄入寒凉之物,必定会再进一步危害我们胃的健康,导致胃部的功能障碍,从而诱发胃部疾病!

      

     

    第二:酸辣刺激性食物

     

    现在的年轻人,为了寻求刺激感,会挑战一些酸辣刺激的食物。还有一些人为了满足味蕾的需要,增加食欲,会喜欢吃一些酸辣的食物。其实,都是为了一时的口腹之欲,长期吃辛辣之物,会造成胃粘膜的损伤。因为酸辣刺激物通过口腔的铝咀嚼,顺着食管到达我们的胃部。酸辣会刺激一些炎症反应的发生,所以平时,我们要注意清淡饮食,因为胃部喜欢温和的食物,只有温和清淡不刺激的食物,才能养好胃!

      
    第三:腌制类的食物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老年人,很喜欢吃用盐腌制的食物。医学研究表明,腌制类的食物,会含有很高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有毒性的,如果摄入量过多,极易导致人体中毒。并且,它还能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降低免疫力,诱发正常细胞的癌变。腌制的食物,大都是很咸的,胃粘膜最怕咸,所以为了胃的健康,尽量少吃腌制食品。

      
    要想彻底的把胃养好,仅靠避免以上三种食物还不行,还要做到以下几点,这样胃才会越来越好!

     

    1、合理搭配健康饮食,营养均衡

     

    俗话说的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很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其实胃病也不例外。要想胃变得健康,我们饮食上一定要注意!首先,饮食要有规律才行。我们通过规律的饮食习惯,来告诉胃脏什么时候开始准备工作,什么时候处于休息。

      
    其次,我们可以借助天然食物来养我们的胃。比如我们熟知的猴头菇就是养胃的第一物质,它的外形很像是人的胃粘膜,中医上讲,吃什么补什么,所以猴头菇是一个不错的养胃物质哦!并且它含有很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滋养胃部的功效很好。还有沙棘,它本身就有保护胃部的作用,疏肝理气,降逆的作用!丁香是中医里面特定的养胃药,它对胃的保护作用非常明显,平时,可以泡丁香茶喝,坚持下去就能看到效果呦!除此之外还有理气作用的砂仁,平和养胃的山药,茯苓等,都可以帮助胃进行消化吸收,从而达到养胃治胃的功效!

      
    2、进行适当的运动

     

    俗话说的好,生命在于运动!同样,胃也需要动起来。经常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活动,不仅可以达到减肥燃脂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增加血液循环,提高红细胞的携氧能力,继而提高机体免疫力。

     

    有句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半小时进行适当的散步行走,(切忌不要跑步防止胃下垂),可以加快胃脏的血供,加快胃部的消化吸收功能,同时也加快胃脏的新陈代谢速率。

      
    只有胃部调理好了,胃脏才能更好的为我们工作。我们一日三餐所吃的食物,是为了身体的日常能量所需。它们需要胃脏的消化吸收,从而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精华吸收入血,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供能。只有我们的胃好了,才能更好地把营养供给全身,尤其是大脑,它所需的营养成分最多。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学会了吗?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学会养胃护胃吧!

  • 我们通常会用“君子”来表现一个人的气度,说这人的品质高洁、中正平和。人中有君子,比如战国四君子;花中也有君子,比如梅兰竹菊;而奇妙的是,中医里也有君子,比如参术苓草。而用参术苓草组成的方剂,就是大名鼎鼎的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出自一千多年前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一个具有补益作用的方剂。所谓的中医补益剂,通常是以补益中药为主组成的,具有补养人体内气血阴阳的作用,调理各种虚损病病证的方剂,这些都可以被称为补益剂。

     

     

    补益,自然是补足我们体内缺失的那一部分,虚损病证的形成,有先天的精气不足,也有后天的调养失衡,我们常见的虚损病证,包括气虚、阴虚、血虚等,当然也会出现气阴两虚、气血两虚的症状,所以在治法上也通常是气虚者补气,血虚者补血,但出现病症错杂的时候,也会两者互补。

     

    四君子汤作为补益剂的代表方剂,由人参、茯苓、白术、甘草这四味中药组成,在用法上也主要是调理脾胃虚弱证,有着补气健脾作用。

     

     

    在《黄帝内经》中提到,我们人体内的气机都来源于水谷,水谷进入脾胃,再传入肺腑,全身的五脏六腑都能感受到气机的运行变化,所以肾是先天之本,那么脾胃就是后天之本,气血化生的源泉。

     

    脾胃虚弱,就会影响气血的化生,也就会引发一些病症,比如气短少言,语声低微,同时脾胃还是体内受纳水谷的重要脏器,全身营养的最开始吸收就是在我们的脾胃,脾胃虚弱会影响运化和受纳的职责,出现纳谷减少,健运失常。脉象的虚弱,面色的苍白,这些都有可能是脾胃虚弱所导致。

     

    因此在脾胃虚弱这样的症状的治疗上,应当补益脾胃之气,脾胃健旺了,诸病症也就会得到缓解。有道是,脾胃虚弱百病生,养脾调胃得安康。而古今妙方中,虽然调理脾胃的方剂多如牛毛,但四君子汤仍是调理脾胃虚弱的基础方。

     

     

    四君子汤中以补益中药为主,比如众所周知的人参,是补气的常用药,甘温补气,达到健脾养胃的效果;脾胃气虚,运化失职,所以用白术增强人参补气健脾益胃的效果。脾主湿,脾胃虚弱的话,那么运化自然会无力,这就会引起湿邪内停脾胃,所以选用了有着健脾渗湿的茯苓,让补益中药在补气的同时,避免出现补得太过,引发阻滞的现象。

     

    四君子汤所用的四种中药都是甘温缓和的药材,有着君子一样中和之气,因此它被命名为“四君子汤”。重在补益脾胃的虚弱,同时有着利水渗湿的功效。

     

    四君子汤作为补气之剂的基础方药,自然一些医家会在它原有的基础上,酌量地增加一些其他药材,扩充它原本的功效,比如《医学正传》的六君子汤,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增添了陈皮和半夏,在健脾益气的功效上,有了燥湿化痰的功效,也被用来调理脾胃气虚兼有痰湿的病症。当然,四君子汤的加减化裁,还有很多,在此就不赘述了。

  • 脾胃乃后天之本,如果脾胃不健康,就会对人体产生一系列不好的影响,而且脾胃调养比较困难,也很慢,现在冬季,脾胃虚寒是最厉害的,这里教大家一些脾胃调养的方法,大家快学起来吧。

     

    调理脾胃有八步

     

    1、揉带脉

     

    用手掌的大鱼际,也就是大拇指下到手腕的这个位置,来回揉整个带脉十分钟到十五分钟,用木制点按穴位,按压有明显疼痛的位置,每个穴位揉三分钟左右,每天早晚各揉一次。如果感觉揉带脉的力度不够强,也可以握拳敲击带脉,这种方式对于治疗便秘也十分有效。揉带脉可以健脾阳,还可以激发胆经的阳气,有助于化开腹部湿邪。

     

     

    2、踮脚尖

     

    脚尖着地,脚后跟缓慢抬起,要感受到小腿肌肉的拉伸感,能踮多高就多高。胃部经络通过足部的二趾和三趾之间,如果脾胃虚弱,可以时常锻炼一下脚趾。平时也可以踮着脚尖走路,一定要记住把脚尖踮得高一点,这样才会有效果。

     

    3、推腹

     

    人体所得的慢性病的解决主要通过大便、废气、废水这“三浊”排出,而“三浊”也正是导致慢性病的元凶。推腹可以帮助我们排出体内多余的浊气。用手掌或拳头,从心窝推至小腹,下推50次左右,建议在饭后40分钟后做一次,在睡前也可以做一次。可以解决餐后腹胀问题,补脾益气。

     

    4、跪膝法

     

    在地板铺一个软垫,跪下来行走,每天锻炼20分钟左右。跪膝法可以将气血引到人体腿部,当气血流经脾胃,会对脾胃功能有好处。跪膝法不单单这一点好处,对整个人体都有积极作用,还可以消减腿部赘肉,活血化瘀。

     

     

    5、吞唾液养生法

     

    这里教给大家一种简易的方法,用舌抵住上颚数分钟,吞咽唾液。唾液能够灌溉脏腑,润筋肢体,祛病延年。唾液中含有天然的抗癌因子,有俗话说“口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唾液能够经过脾、胃、肺、并散布到全身血管中。唾液并不只对脾胃有积极作用,对于人体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6、卧位拉筋法

     

    卧位拉筋法是拉筋中最安全的一种,也很适合老人。肾、脾、胃的经络都从大腿经过,所以这样拉筋对这三部分都是十分有用的。

     

    7、食疗法

     

    病从口入,吃的东西不适当就会引发人体多种病症,而脾胃虚寒主要就是因为吃的东西不适宜,日常不要吃寒凉、辛辣油腻是的食物,一定要以清淡为主,多吃五谷。可以服用苓提明水来抵抗脾虚,可以祛湿排毒,健脾益胃。将荷叶、山楂、决明子、茯苓、桑叶、薏苡仁、黄精、桃仁、蜂蜜九种药食同源的材料熬制成膏,早晚一次。

     

    8、灸疗

     

    可以艾灸足三里、神阙穴、胃俞穴、脾俞穴,这样可以直接刺激脾胃,很快恢复脾脏功能。

  • 经常感觉浑身无力,脸色总比别人差,动不动就拉肚子,其实你可能是被湿气缠上了。对每个人来说,五脏六腑都各司其职,各有用处,但大家最重视的,往往都是心脏、肝脏、肺脏,而脾脏却总是被大家忽略。

      


    脾脏,主管人体内的“气”,气通顺了,体内的毒素才能顺利排出,疾病不会轻易打扰。脾胃功能的好坏,对一个人的健康也有很大影响,也会直接反映在我们脸上。脾脏健康,人就会面色红润,气血充足,而脾胃功能虚弱,人也会有气无力,体虚体寒。

     

    所以在面对脾脏功能下降的时候,我们不能大意,要把调理脾胃提上日程。

     

    脾虚是什么意思呢?

     

    脾主运化,我们每天吃进肚子里的食物、喝进肚子里的水,都要通过脾脏的运化功能传达到身体各处,让人体充分吸收营养,而脾虚则是脾脏功能失常的表现,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身体也会出现一系列的异常。

      
    脾胃虚弱,身上会有这些变化

     

    1、舌头胖大,舌苔厚腻

     

    舌头对于我们而言,不只是品尝食物,分辨味道的工具,还是反应身体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因为当脾胃功能失常的时候,津液运行不畅,我们的舌头上就会出现一层厚厚的舌苔,舌头的体积也会变大,同时还会伴有口腔异味。

     

    2、小肚子变大

     

    没有人希望自己有小肚子,即使再不修边幅的人,也会在意自己的身材。但我们也经常见到有些人,明明身体非常匀称,肚子却十分胖大,这种“局部肥胖”的原因,可能就是湿气在作祟。脾胃虚弱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运化不利,消化功能异常,食物囤积,腹部胀满。

      
    3、下肢浮肿

     

    可能有的人觉得身体浮肿只不过跟水喝多了有关,但如果你控制饮水量后,浮肿现象还是没有得到改善的话,就应该好好想想了,可能是脾脏出了问题。脾主水运,当脾脏功能失常的时候,体内的水分就无法顺利排出,积存在体内,造成水肿。

     

     

    脾有“三怕”,早知早受益

     

    1、脾怕“湿”

     

    长期生活在空气潮湿的环境下,脾会渐渐受损,因为脾本身就有运化水湿的功能,但在潮湿的环境中,脾脏自身难保,就更不用说去运化水湿了。而且很多人平时喜欢吃一些油腻、生冷的食物,这些食物也会间接加重体内的湿气,从而给脾脏带来更重的负担,时间久了,脾也会越来越虚。

      
    2、脾怕“冷”

     

    我们说到养生,都会强调避开生冷寒凉食物,多注意保暖,追求养生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轻易吃寒食、喝冰水,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也不敢久吹空调、电扇。这是因为脾脏最怕的就是“冷”,寒气入侵人体,首先伤害的就是脾脏,若想保护脾胃健康,就要保证身体的“温暖”,避开寒凉刺激性食物。

     

    3、脾怕“郁”

     

    有人觉得情绪是人之常情,释放出来才能消散,但很多人往往不会科学地排解情绪,长时间处于负面情绪当中。思虑过度、忧愁过度都是最伤脾的行为,因为长期处于这种心境下,肝气郁结,会限制脾脏发挥作用,从而损害脾胃的健康。所以大家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情绪对身体的影响。

      
    脾不好的人,做对1事,能健脾祛湿,恢复健康

     

    多吃“二果”

     

    1、赤小豆

     

    对于脾虚的人来说,赤小豆是非常有名的健脾养胃食材,很多人都喜欢在煮粥的时候加入此物,用以排湿排寒,补益脾胃。赤小豆中含有皂碱和纤维素,在润肠通便的同时,还能利尿消肿。

     

    2、薏仁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薏仁有消水肿的功效,但却在喝薏仁水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出薏仁的“威力”。其实薏仁是需要先在锅中炒熟的,再用开水煮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

      
    若想健脾祛湿的效果翻倍,还可以在熬制赤小豆薏仁水的时候,加入大麦、橘皮、红豆等食材,能抵消薏仁的寒性,更加温和地调理脾胃。每天早晚喝一杯,脾胃会慢慢恢复健康。

  • 夏至的季节,需要喝“汤”,这汤可不能是雪碧、可乐等,而是实实在在的汤。

     

    夏天为什么要多喝汤?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补充散热丢失的水分,这当然是比较重要的原因。但还有其他重要的原因:

     

    1、相比冬季是进补最佳时节,夏季营养却相对较难摄取。加上天气炎热,很多人都不思饮食,有消化不良,脘腹胀满的情况。而且炎热的季节,也是肠胃疾病高发的季节。

     

    2、补水,不如补汤。出汗多,水分丢失严重,但是电解质丢失同样严重,喝汤不但能补水,还能补充电解质。再放一点点盐,满足口感和身体所需的盐分就可以了。什么样的营养是最容易吸收的?没错,就是溶在汤里的营养,最容易吸收。

     

    什么汤最好?

     

    从营养、角度考虑,首先推荐的是冬瓜汤。冬瓜性寒,能清降胃火,养胃生津,特别适合在炎热的季节食用。冬瓜不但解渴消暑、利尿、还富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能快速补充电解质的丢失,效果棒棒的!冬瓜汤,可以添加海米、海带等食材,营养搭配更合理。当然也可以做成冬瓜排骨汤也不错。

     

     

    其次推荐的,就是大家非常喜欢煮的绿豆汤。绿豆性微寒,可清热解毒、止渴消暑,是中国传统的夏季解暑饮品。有人喜欢煮绿豆汤时加白糖,我是非常不建议大家这样做的,夏天忌食太多糖,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身体疾病,比如像是痱子、高血糖等疾病。三伏天饮食,一定要注意少糖。

     

    第三款,银耳羹。银耳性平味甘淡,有滋补生津、润肺养胃的功效。期饮用银耳百合汤,可以达到调理肺、脾、肾三脏的作用。银耳富含银耳多糖,对于提高免疫力等都有好处。

     

    推荐给大家的三款夏至汤,都是非常具有保健价值,并且不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就能自己完成的,可在夏季配合主食食用

     

    如果,生活过的再精致些,可以在这些汤里面,适量添加一些药食两用的食材:

     

    夏主心,养心安神是夏季的养生重点之一,所以在银耳羹里面,添加一点莲子,具有养心安神、补脾清心火的作用。

     

    夏天湿毒重,祛湿也是夏季养生的重点之一,芡实和薏米不仅是祛湿排毒的好手,还能利尿清热,去除火气。所以在煮绿豆汤时,也可适量放点薏米、红小豆等食材。也可以在冬瓜汤中添加一些山药等食材。

     

     

    夏季燥热容易上火,可以在银耳羹里面可以添加一点百合、雪梨等食材,能辅助起到清心、润肺、通便等作用。

     

    【不药博士】简介:生命科学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守护生命健康,拒绝伪养生,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

  • 每到三伏天来袭,天气变得越来越热,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夏季究竟吃什么食物比较合适。尤其对于那些需要补气养血的人而言,在夏季吃一些易上火的食物,很容易导致口腔溃疡和皮肤方面的疾病。那么,在夏天,如果我们想要补气养血,究竟选择什么食物比较合适呢?

    第一种:红枣

    若说比较适合用于补气养血的食物,那么红枣必然算得上其中最出名的一种食物,因为红枣被誉为补气养血的营养品。红枣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且非常适合和肉类、蔬菜类一起煲汤,是一种吃法多样的食物。

     

     

    推荐理由:红枣的营养价值高,且适合用于补气养血,通常选择红枣作为辅料最为合适,这种做法不仅能够补气养血,而且还能够很好地避免上火问题。

    第二种:南瓜

    南瓜,同样也是一种适合用于补气养血的食物,而且它的功效还曾被清代名医夸赞,可见南瓜在补气养血方面的确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南瓜不仅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还富含氨基酸,这些成分对于补血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铁元素更是有良好的造血功能。

     

    推荐理由:南瓜价格便宜,口味大众化,非常适合各类人群用于补血。此外,经常食用南瓜不会使人发胖,还有减肥的效果,可见南瓜是夏日补血减肥的必备营养品。

    第三种:鸡蛋

    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元素,不仅能够促进人的骨骼发育,而且还有补气养元之效,经常食用鸡蛋能够有效改善人的面部气色。因此,孩子们如果每天吃一个鸡蛋,不仅能够促进生长,而且还能够补充气血,对学习也有帮。

     

    推荐理由:鸡蛋是一种较为日常的食物,尤其适合作为早餐,因为在早晨吃一个鸡蛋有助于人体恢复体力,无论对青少年还是工作人群而言,鸡蛋无疑一种良好的营养早餐选择。

    第四种:菠菜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食物,我们还可以选择食用一些绿色蔬菜,比如菠菜。因为菠菜是一种能够补气养血的绿色蔬菜,非常适合贫血患者食用。此外,菠菜的维生素含量也比较丰富,因此常吃菠菜还能够有效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

     

     

    推荐理由:菠菜作为比较常见的蔬菜之一,不仅营养价值丰富,而且价格便宜。更重要的是绿色蔬菜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食物之一,因此适当食用绿色蔬菜对身体也有好处,所以吃菠菜补血也未尝不可。

     
    以上这些食物都非常适合在三伏天吃,而且只要烹饪方法合适,都不会出现上火的情况。一般来说,针对这几种食物,如果我们选择比较清淡的饮食方法,不仅能够补气养胃,部分食物还能清热去火,不失为一种健康美味的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