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喝酒脸红的人碰了这东西致命

喝酒脸红的人碰了这东西致命
发表人:疾病解码者

在欢聚一堂的亲友聚会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人在饮酒后会出现脸红的现象。许多人认为这是酒精的作用,但实际上,导致脸红的主要原因是乙醛。乙醛在人体内会积累,引起面部血管扩张,从而导致脸红。长期积累还可能对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伤害。

那么,对于容易脸红的人来说,有哪些药物需要谨慎使用呢?以下列举了三类需要特别注意的药物:

1. 硝酸甘油:紧急用药可能无效

硝酸甘油是一种治疗心绞痛的常用药物,但在一些汉族人群中,由于乙醛脱氢酶2活性不足,导致硝酸甘油的效果不佳,甚至无效。因此,容易脸红的人在服用硝酸甘油时应谨慎,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多种抗生素:可能引起剧烈头痛、心跳加快等症状

多种抗生素与乙醛脱氢酶2结合后,会抑制酶的活性,导致乙醛在体内积累,引起双硫仑反应。这种反应的症状包括面部发热、头痛、心跳加快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休克。因此,容易脸红的人在服用抗生素时应谨慎,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 利尿剂:引起低血压

利尿剂可以增强血管扩张剂的疗效,但饮酒后使用利尿剂会增加低血压的风险。容易脸红的人由于代谢乙醛的能力差,更容易发生低血压。因此,在使用利尿剂时应避免饮酒。

总之,对于容易脸红的人来说,在用药时应谨慎,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在生活中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饮酒量,保护身体健康。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cTnI增高疾病介绍:
急性心肌梗死大多是指患者原有冠状动脉(简称为冠脉,是给心脏供血的动脉)病变,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引发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的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作为新手父母,我们常常会遇到孩子频繁感冒发烧的情况,这让我们不禁怀疑,孩子的抵抗力是否出现了问题?

    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文控组长副主任技师魏琼指出,孩子反复生病确实可能与抵抗力下降有关,但并不一定是唯一原因。

    为了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推出了免疫专项检查,通过先进的检测技术,帮助家长们找到孩子反复生病的原因。

    免疫专项检查主要包括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C4等项目,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人体的免疫功能。魏琼副主任技师解释道,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水平变化可以反映人体抵抗力的强弱。

    除了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孩子抵抗力下降,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等。

    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呢?魏琼副主任技师建议,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均衡饮食:保证孩子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2. 适量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免疫力。

    3. 充足睡眠: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恢复和提高免疫力。

    4. 避免接触病原体:尽量减少孩子与病原体的接触,如流感病毒、细菌等。

    5. 定期体检: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 近年来,青少年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引发了广泛关注。青少年心肌梗死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吸烟、饮酒、吸毒以及重度感染等不良习惯和因素是主要原因。

    首先,吸烟和饮酒是导致青少年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尼古丁和酒精会对心脏造成损害,导致冠状动脉痉挛、狭窄,甚至堵塞,从而引发心肌梗死。此外,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

    其次,吸毒也是导致青少年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毒品中的主要成分如大麻、可卡因等,会对心脏功能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引发心肌梗死。

    此外,重度感染也是青少年心肌梗死的一个重要原因。感染会导致炎症反应,进而引起冠状动脉炎症,导致心肌梗死。

    针对青少年心肌梗死,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其次,要远离毒品,避免感染。此外,对于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血管疾病。

    在治疗方面,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是治疗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抗心肌缺血等药物;介入治疗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搭桥手术等;手术治疗包括心脏移植等。

    对于康复期的患者,要注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以降低心肌梗死的复发风险。

  •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常见的严重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的起始症状,对于早期发现、及时救治至关重要。

    常见的急性心肌梗死起始症状包括:

    1. 疼痛:疼痛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症状,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呈压迫感或紧缩感,可向左肩、左臂、颈部、下颌等部位放射。

    2. 晕厥:部分患者以晕厥为首发症状,多见于下壁心肌梗死,可能与心脏迷走神经兴奋有关。

    3. 突发心悸:心悸可能与心律失常有关,表现为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

    4. 呼吸困难:急性心肌梗死可引起急性左心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咳泡沫痰等。

    5. 恶心和呕吐: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与心脏迷走神经兴奋有关。

    除了上述症状外,急性心肌梗死还可能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等症状。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的起始症状,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救治,降低患者死亡率。如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

  • 过度劳累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不仅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诱发一系列心血管疾病。赵本山老师因过度劳累退出春晚舞台的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那么,过度疲劳究竟会诱发哪些心血管疾病呢?本文将为您一一揭晓。

    首先,过度疲劳可能导致猝死。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突然发生严重疾病而导致的突然死亡。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过度疲劳或情绪激动时,血压升高和心肌耗氧量增加,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发作或心律失常,最终引发猝死。

    其次,过度疲劳还可能诱发高血压。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它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严重,是导致脑卒中、心衰、心肌梗塞和尿毒症等疾病的主要原因。过度疲劳和长期精神高度紧张会触发高血压,若不及时控制血压,还可能导致脑卒中等并发症。

    此外,过度疲劳还可能引发冠心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心脏病。长期工作紧张、过度劳累、缺乏锻炼等因素,都会导致冠心病的发生。据报道,每周工作60个小时以上,长期睡眠不足的人,心脏病发作的几率可能是普通人的两倍。

    急性心肌梗死也是过度疲劳可能引发的疾病之一。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导致部分心肌急性坏死。过度疲劳会导致人体心衰、肺衰、肾衰、心肌梗塞、脑溢血等病症,因此,我们要重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除了以上疾病,过度疲劳还可能导致其他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因此,我们要重视身体的信号,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
    •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 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总之,过度劳累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我们要重视身体的信号,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医疗状况,其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以疾病因素最为常见。以下是一些常见导致心脏骤停的疾病:

    1. 急性心肌梗死:这是最常见的心脏骤停原因之一,主要由冠状动脉阻塞引起,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患者通常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

    2. 电解质紊乱:如高钾或低钾血症,会导致心脏电生理功能异常,引发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3. 心律失常:如室颤、室速等,会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引起心脏骤停。

    4. 心脏瓣膜疾病:如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等,可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引发心脏衰竭,进而发生心脏骤停。

    5. 肥厚型心肌病:这是一种心肌肥厚性疾病,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引发心脏骤停。

    针对心脏骤停的治疗主要包括:

    1. 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β受体拮抗剂等,可缓解症状、预防血栓形成。

    2. 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可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心肌供血。

    3. 心脏手术:如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心脏搭桥手术等,可改善心脏功能。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

    2.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血管疾病。

    3. 学习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救或互救。

  •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生与心脏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阻塞有关。本文将围绕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饮食注意事项展开,从食疗方、健康饮食、注意事项等方面为您详细解析。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食疗方

    (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1. 鸡腿肉150克,人参15克,麦冬25克。将鸡腿肉和适量冷水放入锅中,文火煨开10分钟后,加入人参和麦冬,继续煨至肉烂,加入少量盐和味精,即可食用。

    2. 柠檬1个,马蹄10个。将柠檬和马蹄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煎煮,可食用可饮用,长期服用有效。

    3. 兔肉500克,山楂5枚,食盐8克,姜、葱、料酒各10克,糖色5克、味精3克。将兔肉洗净切块,放入锅中与山楂同煮烂,加入食盐、姜、葱、料酒、糖、味精调味后服用。

    4. 黑木耳15克,猪腿肉50克,豆腐2块,植物油、细盐、黄酒、酱油、米醋、蒜泥、豆瓣辣酱、花椒、辣油、味精适量。将黑木耳、猪腿肉和豆腐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熟,加入植物油、细盐、黄酒、酱油、米醋、蒜泥、豆瓣辣酱、花椒、辣油、味精调味后食用。

    5. 嫩公鸡250克,料酒10克,芹菜75克,酱油、冬笋各10克,精盐适量,辣椒20克,味精少许,瘦肉汤30克,生姜0.5克,白糖0.4克,醋0.3克,豆瓣酱0.25克,团粉O.30克,植物油20克。将辣椒剁碎,芹菜切成段,姜剁成细末,冬笋切成细条;将团粉加水12毫克,兑成湿团粉;把鸡肉切成小方块,和一半湿团粉、酱油、料酒、盐等在碗里拌匀;另一半湿团粉、白糖、味精、高汤及部分酱油调和成团粉块;用热油锅,先煸鸡块,煸到鸡肉变白色,水分将干时,放进冬笋、豆瓣酱、姜等,用快火急炒,然后加放切好的芹菜,略炒一会,倒入调好的粉块,随炒随搅,等粉块熟时即成。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吃什么对身体好?

    1. 清淡饮食:选择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少量多餐为主;可食用的有鱼类、鸡蛋清、瘦肉末、嫩碎蔬菜及水果;主食用面条、面片、馄饨、面包、米粉、粥等。

    2. 补充矿物质:注意钾钠平衡,适当增加镁的摄入量。

    3. 多吃有帮助的天然草药,如黑萝卜、假叶树、白屈菜、蒲公英、茴香、银杏(白果)、山楂果、蛇麻草、木贼、爱尔兰苔、山梗菜、香芹、红苜蓿、玫瑰实等。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1. 饮食需注意的是尽量减少维生素D的摄取。勿由高脂的乳品中获取维生素D,这类食品易促成动脉堵塞。

    2. 勿喝酒及咖啡,勿食红肉、精致调味品。

    3. 避免过冷、过热、过粘的食物。

  • 陈旧性心肌梗死,这一听起来就让人担忧的疾病,究竟有何危害?它为何被称为‘陈旧性’?又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其危险性?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陈旧性心肌梗死。它是指患者曾经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并且心电图上留下了病理性Q波,这代表着心肌细胞已经发生了坏死。由于心肌梗死后的血管并没有完全恢复,因此患者仍然面临着再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的风险。

    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梗死的范围、面积、侧支循环的情况以及患者是否接受了系统的康复治疗。如果梗死面积较小,侧支循环良好,心肌恢复较好,那么风险相对较低。然而,如果梗死面积较大、侧支循环不良,并且患者没有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危险因素,那么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为了降低陈旧性心肌梗死的风险,患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药物治疗: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2. 生活方式干预:保持健康饮食,低盐、低脂、高纤维,多吃蔬菜和水果;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

    3.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监测心脏功能。

    4. 心理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

    陈旧性心肌梗死虽然听起来令人担忧,但只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就能有效降低风险,过上健康的生活。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简称急性心梗)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急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研究表明,女性在绝经期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尤其是急性心梗,对男女并不“公平”。女性心梗发病年龄较男性延迟,甚至可能无症状,且症状多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导致误诊和治疗延迟。

    女性冠脉斑块特征与男性不同,尽管较少破裂,但更易侵蚀血管内皮。此外,冠心病女性中,冠脉痉挛及微血管病变更常见。绝经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心血管保护作用减弱,容易发生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和血脂异常。

    女性急性心梗病人中,合并症较多,如糖尿病、心衰、高血压、焦虑抑郁及肾功能不全的患病率高于男性。治疗效果较差,这主要与治疗延误、依从性较差、并发症较多相关。部分女性病人可选用溶栓、介入和冠脉搭桥治疗,但存在较高的死亡率和出血风险。

    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对女性影响比对男性更大。因此,女性应比男性更重视这些危险因素的防控,及早戒烟。

    对于女性急性心梗病人,若无禁忌证,可使用抗栓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和他汀类药物,以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女性患者使用抗栓药物会有更高的出血风险,应注意药物剂量调整。此外,还应特别重视心脏康复治疗,以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

    总之,了解急性心梗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对于女性来说尤为重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及时就医,可以有效降低急性心梗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的急性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在临床上,心梗的主要症状包括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等。由于心梗病情危急,因此及时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心梗患者在发病后,往往会出现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度过心梗的治疗和康复期,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针对心梗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建议:

    1. 创建一个温馨舒适的休养环境,保持病房安静、整洁,医护人员应态度和蔼,举止得体,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2. 尽量避免在患者面前讨论病情,减少对患者心理的刺激。同时,医护人员和家属应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以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3. 对于进入监护室的患者,应向其详细介绍监护室的环境和各种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环境,缓解紧张情绪。

    4. 针对情绪低落的患者,可以采取放松疗法,如气功、冥想等,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同时,医护人员应耐心讲解心梗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 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控制饮食等,以降低心梗复发的风险。

    6. 向患者讲解病情的演变过程,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以促进心功能的恢复。同时,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患者的安全。

  •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心肌梗死作为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在老年人群体中尤为多见。那么,老人一旦患上心肌梗死,他们的寿命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

    心肌梗死,即心肌缺血性坏死,是由于心脏冠状动脉的血流突然中断导致的。这种情况下,心脏的供血受到影响,导致心肌细胞发生坏死。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下降,血管硬化,更容易发生心肌梗死。

    老人心肌梗死的预后与病情轻重、治疗方案以及日常保养等因素密切相关。以下是一些影响老人心肌梗死预后的因素:

    1. 病情轻重:心肌梗死的面积越大,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2. 治疗方案: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降低心肌梗死的面积,改善心肌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常见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3. 日常保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人应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并定期进行体检。

    4. 医院和科室: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专业的科室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5. 心理状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患者度过难关。

    总之,老人心肌梗死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通过积极的治疗、良好的日常保养和乐观的心态,患者可以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