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小儿要防佝偻病 晒太阳有讲究

小儿要防佝偻病 晒太阳有讲究
发表人:AI医疗先锋

婴幼儿时期是人生中骨骼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这一时期需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来支持骨骼的正常发育。然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作为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症,却困扰着许多宝宝。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崔其亮教授指出,秋冬季节,由于阳光不足,宝宝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进而引发佝偻病。因此,家长需要特别注意,及时为宝宝补充维生素D,并合理安排宝宝的户外活动,晒太阳。

晒太阳是获取维生素D最自然、最经济的方式。研究表明,每天晒太阳1小时,可产生约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接近宝宝每日所需。

那么,如何科学地晒太阳呢?崔教授提醒,首先,选择合适的时间。冬季,上午6~9时、上午9~10时以及下午4~5时是晒太阳的最佳时段。其次,要注意晒太阳的方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避免晒伤皮肤。此外,还要注意保护宝宝的头部和眼睛。

除了晒太阳,家长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宝宝预防佝偻病:

1. 均衡饮食: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

2. 补充鱼肝油: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可以帮助宝宝预防佝偻病。

3. 定期体检: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佝偻病。

4. 保持室内通风:室内通风可以降低空气中致病微生物的浓度,减少宝宝感染佝偻病的风险。

5. 避免过度依赖抗生素:抗生素会破坏宝宝肠道菌群平衡,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佝偻病疾病介绍:
佝偻病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以钙磷代谢异常、骨生成障碍、骨骼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生于儿童生长发育期,患儿症状以颅骨软化、方颅、鸡胸、X型腿、O型腿等骨骼改变为主。该病治疗主要是增加维生素D摄入量,若存在明显的X型腿、O型腿等严重骨骼畸形者需手术矫正治疗。本病无法根治,但大部分患者及时治疗后,一般恢复良好。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佝偻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童骨骼疾病,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困扰。那么,佝偻病患者在补钙后多久能康复呢?这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事实上,佝偻病的治疗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坚持。

    佝偻病的发生与维生素D缺乏密切相关。维生素D是维持钙磷代谢的重要物质,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钙磷吸收不良,从而引发骨骼病变。婴幼儿、孕妇和乳母是佝偻病的高发人群。除了维生素D缺乏,其他因素如遗传、营养不良、疾病等也可能导致佝偻病的发生。

    目前,佝偻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补充维生素D、补钙和手术治疗。其中,补充维生素D是治疗佝偻病的关键。常用的维生素D补充剂有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它们可以帮助人体吸收钙质,促进骨骼生长。补钙则是为了补充体内缺乏的钙质,常用的钙剂有碳酸钙、乳酸钙等。

    佝偻病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一般来说,早期佝偻病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改善。但对于病情较重或延误治疗的患者,康复时间可能会更长。此外,佝偻病的治疗并非一劳永逸,患者需要长期坚持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以维持正常的钙磷代谢。

    除了药物治疗,佝偻病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首先,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摄入,如牛奶、鱼类、蛋类、绿叶蔬菜等。其次,适当晒太阳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但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以免损伤皮肤。此外,患者还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总之,佝偻病的治疗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的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日常保养,大多数佝偻病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 佝偻病,又称缺钙,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主要由维生素D缺乏引起,导致钙磷代谢紊乱,骨骼钙化不良。

    一、佝偻病的病因及症状

    佝偻病的病因主要包括:维生素D缺乏、日光照射不足、饮食中钙磷摄入不足、疾病影响等。

    佝偻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骨骼畸形、肌肉松弛、神经精神症状、贫血等。

    二、佝偻病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佝偻病的关键在于补充维生素D和钙磷,以下是一些预防佝偻病的建议:

    • 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 合理喂养,保证摄入充足的钙磷。
    • 补充维生素D和钙磷制剂。
    •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

    治疗佝偻病的主要方法是补充维生素D和钙磷,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三、佝偻病的食疗建议

    以下是一些对佝偻病有益的食疗方:

    • 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和钙磷,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佝偻病。
    • 牛奶:富含钙磷,有助于骨骼发育。
    • 豆腐:富含钙磷,有助于骨骼发育。
    • 黑芝麻:富含钙磷,有助于骨骼发育。
    • 核桃:富含维生素D和钙磷,有助于骨骼发育。

  •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同时也是各种病菌高发的时期。对于抵抗力较弱的宝宝来说,春季更是需要特别注意。那么,爸爸妈妈应该如何为宝宝打好预防针,增强他们的抵抗力呢?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爸爸妈妈们更好地呵护宝宝的健康。

    一、春季三浴增强宝宝抗病能力

    1. 清新空气浴:让宝宝的皮肤大面积暴露在空气中,利用外界气温和体表温度之间的差异引起的刺激作用锻炼身体。可以从室内开始,逐渐过渡到室外。

    2. 温暖日光浴:日光红外线能扩张皮肤血管,紫外线可杀菌并预防佝偻病。只要室外气温适宜,应尽量让宝宝多晒太阳。

    3. 舒适温水浴:水的热传导能力比空气高30倍左右,对体温调节有更大的作用。水温以35℃、36℃为宜,每次浸浴不超过5分钟。

    宝宝“三浴”锻炼顺序是空气浴→日光浴→水浴。待宝宝适应后,“三浴”可同时进行。

    二、春季增强抗病力的其他方法

    1. 增加户外活动:只要户外温度适宜,宝宝就可以开始户外活动。每日1—2次,每次自15分钟加至1小时。

    2. 开窗睡眠和户外睡眠:养成开窗睡眠的习惯,以后气候渐渐温暖时,可以移至户外。

    3. 穿衣要适宜,避免过多:要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凭大人的主观愿望来处理宝宝的衣着。

    4. 婴幼儿抚触:选择在宝宝洗澡后或穿衣服的过程中进行。房间温度要适宜,按摩时间从5分钟开始,逐渐延长到5—10分钟,每天1—2次。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增强宝宝的抵抗力,让他们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春季。

  • 遗传性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营养性疾病,主要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维生素D在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从而维持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若维生素D摄入不足,会导致钙磷代谢紊乱,进而引发佝偻病。

    佝偻病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儿童身上,其典型症状包括生长发育迟缓、骨骼畸形、肌肉松弛以及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早期佝偻病患儿可能会出现易激惹、睡眠不安、好哭、易出汗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骨骼改变和运动机能发育迟缓将愈发明显,如颅骨软化、方颅、肋串珠征、X型腿、O型腿等。

    为预防佝偻病,家长应重视儿童的日常保健和护理。首先,保证儿童充足的维生素D摄入,可以通过母乳喂养、补充维生素D制剂、多晒太阳等方式。其次,合理安排儿童的饮食,确保营养均衡。此外,加强户外活动,增加日照时间,有助于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

    若儿童出现佝偻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治疗佝偻病主要采取补充维生素D和钙、磷等营养素的方法,同时配合适量的运动和康复训练。

    佝偻病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家长和医生应共同努力,为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 高血压,作为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近年来,关于维生素D3对高血压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研究表明,维生素D3并不能直接降低高血压。

    维生素D3,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主要作用是促进钙和磷的吸收,进而维持骨骼健康。维生素D3主要从食物中获取,如动物肝脏、鱼肝油等。此外,维生素D3还具有降低癌症发病率、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作用。

    尽管维生素D3对高血压没有直接的降低作用,但保持充足的维生素D3水平对高血压患者来说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维生素D3缺乏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合理补充维生素D3,有助于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那么,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补充维生素D3呢?首先,可以通过食物摄入,如多吃富含维生素D3的食物,如鱼肝油、蛋黄、奶制品等。其次,可以通过晒太阳来增加维生素D3的生成,每天晒太阳15-30分钟,即可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3的需求。此外,对于维生素D3缺乏的高血压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量服用维生素D3补充剂。

    除了补充维生素D3,高血压患者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 增加锻炼,增强体质。

    3.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保持饮食清淡。

    4. 定期检查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积极配合医生,按时服药。

  • 孩子经常感冒,反复发作,困扰着许多家长。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找到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孩子反复感冒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1. 环境因素:室内通风不良、氧气不足、过热、干燥等环境因素会降低孩子的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使病毒或细菌更容易入侵。因此,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至关重要。

    2. 缺钙:孩子缺钙会导致佝偻病,进而引发肺炎,使感冒反复发作。家长应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钙质,可通过食物如豆制品、鱼虾、海带等,或补充钙片和鱼肝油等方式。

    3. 缺锌:缺锌会导致孩子厌食,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从而容易感冒。家长应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锌,可通过食物如肉类、蛤蜊、核桃等,或服用硫酸锌糖浆。

    4. 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和维生素E缺乏会导致孩子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家长应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可通过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五谷杂粮等。

    5. 免疫功能低下:如果以上因素都排除,孩子仍然反复感冒,可能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问题。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 婴儿肋骨外翻是一种常见的骨骼发育异常,通常由佝偻病或肋骨发育畸形引起。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骨骼软化病,而肋骨发育畸形则是由于遗传或发育过程中的异常。

    绝大多数婴儿肋骨外翻是由佝偻病引起的。为了确诊病因,家长应带婴儿到儿童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血液检查、骨骼X光等。

    针对佝偻病的治疗,主要措施包括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维生素D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的方式给予,而钙剂则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此外,还需要改善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摄入。

    对于肋骨发育畸形,治疗措施取决于畸形的严重程度和症状。对于轻度畸形,无需特殊治疗,只需定期复查。对于严重畸形,可能需要进行手术矫正。

    除了药物治疗外,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家长应确保婴儿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此外,还应避免婴儿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免加重畸形。

    总之,婴儿肋骨外翻是一种常见的骨骼发育异常,可以通过适当的诊断和治疗得到有效控制。

  •   夜惊,这一现象在儿童中并不少见,许多新手父母都可能遇到过。孩子半夜突然惊醒,瞪大眼睛,表情惊恐,甚至大声哭闹,让父母们既担心又困惑。那么,孩子夜惊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不能试图叫醒他们呢?本文将为您解答这些问题。

      孩子夜惊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 噩梦惊醒:孩子白天可能接触到了恐怖的事物,如恐怖电影、惊悚故事等,夜间容易做噩梦,从而惊醒。

      2. 肚子痛:孩子睡前吃得过饱或吃了生冷食物,夜间容易肚子痛,导致惊醒。

      3. 缺钙:钙是孩子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缺钙会导致孩子出现夜惊、多汗、食欲不振等症状。

      4. 环境因素:孩子睡觉环境过于嘈杂、温度过高或过低等,都可能导致孩子夜惊。

      5. 生理因素:孩子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机能尚未完善,也可能出现夜惊现象。

      当孩子出现夜惊时,父母们应保持冷静,不要试图叫醒孩子。因为孩子处于睡眠状态,强行叫醒他们可能会导致他们情绪激动,甚至出现暴力行为。正确的做法是:轻轻抚摸孩子,安抚他们的情绪,待他们自然入睡。

      如果孩子夜惊频繁,父母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帮助孩子改善睡眠:

      1. 调整孩子睡前饮食:避免孩子睡前吃得过饱或吃生冷食物。

      2.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孩子卧室安静、舒适、适宜的温度。

      3. 定时睡觉: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确保他们每天都能保证充足的睡眠。

      4. 补充钙质:如果孩子缺钙,应及时补充钙质,改善睡眠。

      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改善孩子的夜惊症状,建议父母们带孩子去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被误认为普通食品,但实际上却含有额外营养素或药物成分的食品。这些食品虽然具有一定的功效,但并非人人适用,过量食用甚至可能带来副作用。

    1. 鱼肝油:警惕过量摄入

    鱼肝油是从海鱼肝脏中提取的脂肪油,主要成分是维生素A和D。虽然它可以帮助预防佝偻病、维护视力,但过量摄入会对肝肾造成负担。因此,患有尿路结石或体质虚弱的人不宜服用,以免加重症状或发生中毒。

    2. 能量饮料:警惕依赖性

    能量饮料中含有葡萄糖、果糖、维生素B族、牛磺酸、赖氨酸、咖啡因等成分。虽然它可以减少疲劳感,但长期饮用可能导致依赖性,甚至加重心脑血管负担。特别是儿童和孕妇不宜饮用,以免影响发育。

    3. 营养素软糖:儿童需谨慎

    营养素软糖中含有钙质、维生素D等成分,过量摄入可能中毒、出现结石或影响发育。因此,家长在给孩子补充营养时,应遵循医嘱,避免过量补充。

    4. 保健酒:体质需匹配

    保健酒中可能含有壮阳等功效的成分,但并非所有人都适用。阳盛或阴虚火旺的人不宜饮用,儿童、孕妇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应避免。

    5. 纤体梅:谨慎选择

    纤体梅等产品声称是天然绿色食品,但实际上属于保健品。患者在服用保健品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并购买有保健品批号的产品。

    总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识别食品和保健品的区别,避免盲目食用,以免对健康造成危害。

  • 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阶段是一个充满奇迹的过程,但也伴随着一些生理现象,其中之一便是新生儿惊跳。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缓解新生儿惊跳的方法,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1. **新生儿惊跳的原因及表现**

    新生儿惊跳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通常表现为宝宝突然身体抖动、双臂伸展、双腿弯曲等。这是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中枢神经细胞相对兴奋,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起惊跳。通常,这种惊跳不会对宝宝造成伤害,但可能会让家长感到担忧。

    2. **缓解新生儿惊跳的方法**

    为了缓解新生儿惊跳,家长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坚持按摩**:通过给宝宝进行轻柔的按摩,可以缓解宝宝的身体紧张,帮助其放松,从而减少惊跳的发生。

    2. **适度包裹**:用柔软的被子包裹宝宝,可以限制宝宝肢体的运动,减少惊跳的发生。

    3. **帮助宝宝锻炼**:通过适当的锻炼,如伸展宝宝的四肢,可以促进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减少惊跳的发生。

    4.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为宝宝提供一个安静、柔软、黑暗、低噪音的睡眠环境,有助于宝宝放松,减少惊跳。

    5. **补充维生素D**:如果宝宝经常惊跳并伴有易怒、出汗等症状,可能是佝偻病引起的。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以控制病情。

    3. **注意事项**

    1. **避免过度包裹**:虽然适度包裹可以减少惊跳,但过度包裹会影响宝宝的正常运动和发育。

    2. **注意观察宝宝**:如果宝宝惊跳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

    3. **保持耐心**: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家长需要保持耐心,帮助宝宝度过这个阶段。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