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10种溺爱方式 摧残儿童身心

10种溺爱方式 摧残儿童身心
发表人:跨界医疗探索者

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如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

TOP1:过度依赖电子产品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过度依赖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长时间沉迷于电子产品,导致视力下降、颈椎病、肥胖等健康问题,同时也会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

TOP2:过度保护

一家人时刻关照孩子,过度保护,让孩子缺乏独立性。孩子遇到问题时,总是依赖父母帮忙解决,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容易形成依赖心理。

TOP3:过度溺爱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过度溺爱。这种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缺乏自制力,不懂得珍惜,容易形成自私、任性的性格。

TOP4:忽视心理健康

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遇到心理问题时,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帮助,容易形成心理障碍。

TOP5:忽视体育锻炼

忽视孩子的体育锻炼,让孩子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孩子体质下降,容易生病。

TOP6:忽视社交能力培养

忽视孩子的社交能力培养,让孩子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孩子长大后,容易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

TOP7:忽视情感教育

忽视孩子的情感教育,让孩子缺乏情感表达能力。孩子长大后,容易形成压抑、冷漠的性格。

TOP8:忽视道德教育

忽视孩子的道德教育,让孩子缺乏道德观念。孩子长大后,容易形成自私、冷漠的性格。

TOP9:忽视法制教育

忽视孩子的法制教育,让孩子缺乏法制观念。孩子长大后,容易违法乱纪。

TOP10:忽视性教育

忽视孩子的性教育,让孩子缺乏性知识。孩子长大后,容易陷入性误区。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哭闹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哭闹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情绪管理至关重要。我们常常听到家长们对孩子说:“别闹了,妈妈生气了!”、“你不好好吃饭,奶奶生气了!”等等,认为孩子意识到家长生气了就会乖乖听话。然而,家长频繁对孩子表达愤怒情绪,却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研究发现,对6岁前孩子经常性表达愤怒,会让他们形成消极的负面人格,产生自卑、内向、忧郁的心理,甚至害怕与人相处,甚至有自杀倾向。因此,家长要尽量避免对孩子生气,即使真的生气了,也要先控制好情绪。

    那么,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对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学会冷静处理问题

    面对孩子的言行,家长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用生气来管教孩子。如果孩子出现反常的举动,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仔细了解孩子的情况,用轻柔的语气询问,然后慢慢抚慰孩子,平复孩子的心情,同时也让自身的火气慢慢消退。

    2. 分析问题,避免误解

    孩子有自己的世界和想法,有些行为在大人看来可能不对,但对孩子来说可能并无不妥。因此,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想法,避免误解和生气。如果孩子出现不当行为,家长可以尝试引导,让孩子理解正确的行为方式。

    3. 分清大小错,避免过度管制

    孩子犯错是正常的,家长不必过于紧张和生气。对于无伤大雅的小错,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让他们从中吸取教训。对于较大的错误,家长可以耐心引导,帮助孩子改正。

    4. 避免用生气硬碰硬

    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家长要避免用生气硬碰硬,这只会让矛盾更加激烈。家长可以保持冷静,关注孩子的正面行为,并加以赞赏鼓励,让孩子感受到信任和关爱。

    总之,家长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对孩子生气,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适当的批评是必要的,但许多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往往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而非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正确批评孩子的建议。

    1. 专注于孩子的行为,而非个人攻击

    当孩子犯错时,家长应该针对具体的行为进行批评,例如“你把玩具扔在地上,这样会弄脏房间”,而不是说“你怎么这么笨,总是把事情搞砸”。这样的批评方式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并从中吸取教训。

    2. 控制自己的情绪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使用侮辱性或攻击性的语言。情绪化的批评往往会让孩子感到害怕和委屈,反而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3. 采用积极的方式

    批评孩子时,可以采用积极的方式,例如“我知道你能做得更好”,“我相信你下次会改正的”。这样的语言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4. 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改正。例如,“你觉得这次犯错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这样的提问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

    5. 给予孩子适当的惩罚

    对于一些严重的错误行为,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惩罚,例如限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但要注意,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到错误,而不是让孩子感到痛苦。

  •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脾气是常见的现象,尤其是2-3岁的孩子,正处于独立意识形成的阶段,容易因各种原因产生情绪波动。

    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感到沮丧、愤怒、恐惧、焦虑等情绪,也可能是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遇到挫折、感到无聊等。

    面对孩子的发脾气,家长需要保持冷静,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应对:

    1. 理解孩子的情绪:首先,家长需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发脾气,是否是因为身体不适、心理压力等原因。通过倾听、观察、询问等方式,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

    2. 耐心倾听: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不要打断或批评孩子。给予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帮助孩子宣泄情绪。

    3. 避免强化:不要对孩子的发脾气行为给予过多的关注或回应,以免强化孩子的行为。例如,不要在孩子发脾气时给予零食、玩具等物质奖励。

    4. 引导孩子表达情绪:教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例如“我感到很生气”、“我感到很难过”等。避免孩子用攻击性、破坏性等方式表达情绪。

    5. 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通过游戏、绘本、故事等方式,帮助孩子了解情绪,学习如何控制情绪,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6.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保持情绪稳定,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总之,面对孩子的发脾气,家长需要保持耐心和爱心,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引导和纠正,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 我从未想过,作为一名新手妈妈,我会在深夜里焦虑地翻阅各种育儿书籍和网站,试图找出为什么我的宝宝总是哭闹不止。42天体检时,医生建议我继续给孩子喝早启能恩奶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便秘问题越来越严重。经一位儿科医生的建议,我开始给孩子喝妈咪爱益生菌,希望能够改善他的肠道健康。起初,效果看起来很好,大便颜色和质地都有所改善。但是,第二天晚上,孩子的便便变得异常干燥,伴随着频繁的哭泣和不安的睡眠。我开始怀疑是否应该继续给孩子喝益生菌。

    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我与一位专业的儿科医生进行了在线咨询。医生耐心地听取了我的描述,并提供了一系列有用的建议。首先,他指出孩子可能是因为喝奶太急而引起的吐奶和哭闹,建议我将奶瓶倾斜45度喂养。其次,他提醒我在天气变热时,孩子可能需要额外的水分,尤其是如果尿色变深或尿量减少。最后,他建议我观察孩子的症状,如果情况没有改善,可能需要去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通过这次在线咨询,我不仅学到了如何更好地照顾我的孩子,也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实用性。作为一名新手妈妈,能够在家中就得到专业的医疗建议,真的是太棒了!

    儿童脾虚便秘的治疗与调理 常见症状 儿童脾虚便秘的常见症状包括大便干燥、排便困难、食欲不振、腹部胀气、易哭闹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睡眠和日常生活,需要及时就医。 推荐科室 儿科或中医科 调理要点 1. 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2. 给孩子适量的水分,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3. 可以使用一些中药调理,如枸杞、山楂等; 4. 如果症状严重,可能需要使用一些药物治疗,如益生菌、开塞露等; 5. 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了解其身体状况。

  • 宝宝脐疝是一种常见的脐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脐部突出,给家长和孩子带来一定的困扰。那么,宝宝脐疝是否可以使用脐疝贴来缓解症状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脐疝贴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脐疝的辅助工具,其主要作用是帮助固定脐部,减轻腹内压力,从而缓解脐疝症状。对于轻度的宝宝脐疝,使用脐疝贴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脐疝贴并非万能,对于严重的脐疝或脐疝嵌顿等情况,脐疝贴并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反而可能加重病情。因此,在使用脐疝贴之前,建议家长先咨询医生,确保宝宝脐疝的程度适合使用脐疝贴。

    除了使用脐疝贴,家长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和缓解宝宝脐疝:

    1. 注意宝宝的保暖,避免腹风风寒引起的胀气。

    2. 保持宝宝大便通畅,避免便秘。

    3. 注意宝宝的饮食,避免吃得过多导致腹胀。

    4. 预防感冒,避免宝宝咳嗽导致腹压增加。

    5. 带宝宝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脐疝问题。

    如果宝宝脐疝症状严重或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心机女”这个词,她们似乎总能凭借一些小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然而,你是否知道,这些“心机”背后,其实隐藏着女性的心理健康优势。

    撒娇是女性的一种常见行为,研究发现,喜欢撒娇的女性血液中血清素和乙酰胆硷的含量明显高于不爱撒娇的女性。这两种物质有助于调节神经和血管功能,使女性性格温柔、待人和气,不易发脾气,从而降低身心疾病的发生率。

    哭泣也是女性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当女性遇到悲伤或挫折时,哭泣可以有效地释放情绪压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研究表明,哭泣后,情绪强度可降低40%,而那些不爱哭泣的女性,更容易患上结肠炎、胃溃疡等疾病。

    女性胃容量相对较小,因此更容易感到饥饿。爱吃零食的习惯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此外,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喜欢与丈夫或好友倾诉的女性,身体都比较健康。相反,那些通过酗酒、吸烟或使用安眠药等方式来缓解压力的女性,更容易患上神经衰弱、月经失调、高血压等疾病。

    那么,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2. 学会倾诉,与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3. 培养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4.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5.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身体疾病。

  •   母乳喂养是许多新妈妈选择的育儿方式,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担忧,尤其是担心宝宝是否吃饱。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成为了许多新手妈妈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通过观察宝宝的行为和身体状况来判断其是否吃饱,并针对一些常见的喂养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一、宝宝没吃饱的信号

      1. 排尿次数:出生3天后,如果宝宝每24小时排尿少于6次,可能是喂养不足的表现。

      2. 排便颜色:出生3天后,如果宝宝仍然排黑色、绿色或棕色大便,可能是喂养不足或消化不良的表现。

      3. 排便次数:出生后4天~4周,如果宝宝每天排便次数少于3~4次,可能是喂养不足或消化不良的表现。

      4. 喂养次数:母乳喂养次数在24小时内少于8次,或者宝宝总是哭闹和不安,可能是喂养不足的表现。

      5. 睡眠时间:宝宝表现得异常“乖”,极少哭闹,连续睡眠超过4~6小时,可能是喂养不足或过度疲劳的表现。

      6. 吸吮声音:如果宝宝在吸吮时听不到吞咽的声音,可能是喂养不足或吸吮技巧不正确。

      7. 乳房分泌:宝宝出生5天后,乳房仍不能很轻松地挤出乳汁,可能是喂养不足或乳房问题。

      8. 乳头疼痛:妈妈在喂奶时感觉乳头疼痛,可能是喂养技巧不正确或乳房问题。

      9. 体重增长:出生5天后,宝宝每天体重增长少于15~30克,生后10天,宝宝的体重还不能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可能是喂养不足或疾病。

      二、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1. 观察宝宝的行为:吃饱的宝宝通常会表现出满足、安静、放松的状态,并有一定的睡眠时间。

      2. 观察宝宝的吸吮:宝宝在吸吮时会发出吞咽的声音,并能够有效地吸吮。

      3. 观察宝宝的乳房:喂奶后,妈妈的乳房会变得柔软,乳汁分泌充足。

      三、喂养不足的解决方案

      1. 增加喂养次数:根据宝宝的需求,适当增加喂养次数。

      2. 提高喂养技巧:学习正确的喂养技巧,如正确的抱姿、吸吮姿势等。

      3. 保持乳房清洁:保持乳房清洁,预防乳腺炎。

      4. 按摩乳房:通过按摩乳房,促进乳汁分泌。

      5. 咨询专业人士:如有疑问,可咨询医生或哺乳顾问。

  • 新生儿,如同初升的太阳,充满了无尽的希望和活力。然而,当他们哭泣时,却让年轻的父母们感到无比的困惑和无助。孩子哭泣的原因多种多样,从饥饿、困倦、尿布湿到生病等,每一种都需要父母仔细观察和判断。

    日本科学家们为了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正在研发一种新型技术——婴儿表情翻译机。这项技术通过分析婴儿的面部表情和哭声,将孩子的需求转化为父母能够理解的语言。

    婴儿的表情和哭声是他们的“语言”,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语言”,父母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绪和需求。例如,婴儿皱眉、紧闭嘴唇可能表示不适或疼痛,而尖锐的哭声可能表示饥饿或困倦。

    除了婴儿表情翻译机,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例如,观察孩子的行为和反应,了解他们的睡眠规律,以及与孩子进行积极的互动等。

    然而,也有一些专家对此表示担忧。他们认为,过度依赖技术可能会减少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从而影响孩子的情感发展。因此,父母在运用这些技术的同时,也需要保持与孩子的亲密关系。

    总之,婴儿表情翻译机等技术的研发,为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父母也需要意识到,这些技术只是辅助工具,真正的关键还是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   儿童医院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片充满快乐与欢笑的海洋。在这里,宝宝们不仅能自由的玩耍,同时还能学到知识。大部分入园的宝宝都对新环境充满了无限的期待与遐想,但是,有的宝宝在幼儿园却被一些“负能量”困扰着。最近,我院接诊了一位因“闷宝宝”现象前来咨询的家长,这是怎么回事呢?

      5岁的小明进入幼儿园生活学习已经快3个月了,每天按时上学放学,看似一切都很正常。但是,有一天小明的班主任向小明妈妈反映,说小明在班上特别“闷”,不管是做游戏还是吃饭,小明基本不和其他小朋友进行互动和交流。班主任也曾想办法调动小明的情绪,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小明妈妈带小明也看过心理医生,排除了自闭症的可能。这件事让班主任很不解,更让小明妈妈感到困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更不知该如何去解决小明目前的问题。

      小明的情况也许能够引起许多家长的共鸣。曾经也有不少家长向我科医生抱怨过自己家的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后“不合群”,导致孩子被其他小朋友孤立。这不仅让老师着急、孩子难受,作为家长,面对这种情况更为苦恼。其实,小明的情况很典型,也很常见。家长其实没必要为此太过敏感、紧张。很多孩子在刚刚进入幼儿园加入集体生活的时候,各种不适应的情况都会发生。比如原本性格开朗的孩子变的沉默寡言,不爱讲话;或者原本性格很温和的宝宝,会因为争抢玩具而对别的小朋友大打出手等等。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宝宝在进入幼儿园之前一直与自己的家人生活在一起,适应了家庭的生活环境,初入幼儿园会让宝宝产生“分离焦虑”的现象。

      第二、孩子在进入幼儿园这个大家庭后,会遇到很多性格各异的小朋友,孩子不知道这么多小朋友哪个是友好的,哪个或许是有敌意的,这样的想法让宝宝感到很不安。

      第三、宝宝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因为长时间与家长生活在一起,很少和外面的其他小朋友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在进入幼儿园以后,宝宝羞于和其他孩子进行沟通,也不知道该如何合理去表达友好的情感。

      针对这些原因,我为家长们找到了一些解决办法,相信能够对于出现孩子的问题起到针对性的帮助作用。首先,在决定进入幼儿园之前的三个月到半年之间,家长要不断的告诉孩子,要去幼儿园生活了,并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话告诉他幼儿园的生活与家庭生活的异同,重要的是告诉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优势。这样做让孩子在心里对于去幼儿园生活学习有所准备。第二,入园之前,应多带宝宝到户外进行活动,让宝宝尽早的和其他小朋友进行沟通、交流。让孩子为融入幼儿园大家庭做好心理建设。第三,为消除宝宝的“分离焦虑”情绪,家长应在决定让孩子入园之前的半年时间尽可能多的培养孩子料理自己的生活。比如,自己穿衣服、叠被子、收拾玩具等等。第四,即便做足这些准备工作,等到孩子真的进入幼儿园生活了,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小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和幼儿园方面积极进行沟通,争取在短时间内消除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各种不适应现象。

      我提醒您,有时候,幼儿园“闷宝宝”现象不光是孩子的过错,作为家长,不要只把孩子全托给“隔辈人”,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要多留心孩子的情绪,多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相信您的亲力亲为才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正能量。让孩子爱上幼儿园,喜欢幼儿园生活有您义不容辞的责任。

  • 先心病,即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它指的是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的情况。根据统计,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约8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可能出现在出生后不久,也可能在婴儿几个月大或1岁以后才显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

    • 呼吸急促、心跳加快
    • 哺乳困难、生长发育迟缓
    • 哭闹时出现紫绀或昏厥
    • 反复发烧和肺部感染
    • 活动量过大或哭闹时出现症状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凝药物、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等。手术治疗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常见的手术包括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等。介入治疗则是通过导管技术对心脏进行修复,如球囊导管扩张术、封堵术等。

    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营养均衡,定期带孩子复查。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健康成长。家长应提高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认识,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症状,尽早带孩子就医。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