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洗澡后别挖耳朵 防外耳炎

洗澡后别挖耳朵 防外耳炎
发表人:医疗科普小站

耳朵作为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其健康对我们至关重要。然而,耳朵的结构复杂,内部环境相对封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各种耳部疾病的发生。本文将围绕耳朵的健康问题展开,从日常保养、疾病预防、治疗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要了解耳朵的构造和功能。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负责收集声波,中耳负责放大和传导声波,内耳负责感受声音和维持身体平衡。因此,耳朵的健康对听力、平衡和身体协调能力都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来保护耳朵:

  • 避免用尖锐物品挖耳朵,以免损伤耳道皮肤和鼓膜。
  • 游泳时使用耳塞,防止污水进入耳道。
  • 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如喷发剂、染发剂等。
  • 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潮湿环境。
  •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的耳部疾病及其预防方法:

  • 外耳炎:外耳炎是耳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预防外耳炎的关键是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污水入耳。如果出现耳道瘙痒、红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 中耳炎:中耳炎是中耳腔的炎症,常见于儿童。预防中耳炎的关键是加强儿童免疫力,避免感冒等呼吸道感染。
  • 耳鸣:耳鸣是指没有外界声源的情况下,患者主观上感受到的异常声音。预防耳鸣的关键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果不幸患上耳部疾病,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总之,耳朵的健康对我们至关重要。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耳朵的日常保养,预防耳部疾病的发生。如果出现耳部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急性非感染性外耳炎疾病介绍:
外耳炎一般指的是外耳道炎,广义上也包括外耳廓的炎症,主要是外耳道(外耳门至骨膜之间的区域)皮肤或皮下组织的感染性炎症。主要病因为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如耳道内壁的敏感皮肤浸泡在水中太久,例如游泳时,或倘若用棉花棒等异物搔抓,刺激耳道内壁,或长期耳垢阻塞,那么发生感染的机会也会越大。其典型症状为患耳剧烈跳痛,张口、咀嚼时疼痛加重、外耳道出现异常分泌物或严重瘙痒症状。常采取多手段对症治疗,可治愈。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耳朵作为人体重要的感官器官之一,其健康程度也反映了内脏器官的健康状况。通过观察耳朵的颜色、光泽、形态变化等,可以初步判断内脏的健康状况。

    一、耳朵颜色与光泽

    1. 耳朵红润有光泽:说明先天肾精充足,身体健康。

    2. 耳朵干枯无光泽:提示肾精不足,可能存在肾虚等问题。

    3. 耳朵色淡白:常见于风寒感冒或阳气不足,容易怕冷。

    4. 耳朵红肿:多与肝胆火旺或湿热有关。

    5. 耳朵干枯焦黑:可能与传染病后期或糖尿病有关,提示阴液耗损。

    二、耳朵形态变化

    1. 耳朵厚大:说明肾气充足。

    2. 耳朵薄小:提示肾气亏虚。

    3. 耳朵局部结节或凹陷:可能存在慢性器质性疾病,如肝硬化、肿瘤等。

    4. 耳朵局部血管充盈:可能与心肺功能异常有关,如冠心病、哮喘等。

    5. 耳内流脓:可能存在中耳炎,与风热上扰或肝胆湿热有关。

    三、耳部定位诊断

    1. 耳垂:相当于面部,可缓解面部问题。

    2. 耳甲腔:相当于胸腔内脏器官,可改善血液循环。

    3. 耳甲艇:相当于腹腔,可促进消化。

    4. 耳轮:相当于躯干四肢,可缓解颈肩腰腿痛。

    四、常见耳部问题及处理

    1. 耳朵进水:可采取单足跳跃、活动外耳道、外耳道清理等方法排出。

    2. 耳朵进水后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 那天,我正在家中整理旧物,突然感觉耳朵不适,仔细一看,原来耳朵眼发炎了。我急忙拿出手机,通过网络预约了当地一家互联网医院的皮肤科专家。

    医生接到我的咨询后,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病情,并详细查看了我的病例。他告诉我,由于长时间未带耳环,耳朵眼发炎是正常现象。他建议我使用依沙吖啶溶液湿敷,并口服抗炎药。

    我开始对依沙吖啶溶液不太了解,医生详细解释了它的作用和购买途径。他还告诉我,如果药店没有依沙吖啶溶液,可以使用黄柏液代替。此外,医生还提醒我,如果家中拥有红外线烤电设备,不建议使用,以免加重病情。

    经过几天的治疗,我的耳朵炎症明显好转。我对医生的专业和耐心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次线上问诊让我深刻体会到,即使身处偏远地区,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 小儿化脓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尤其在长春夏季更为多发。该病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症状包括耳痛、耳内流脓、听力下降等。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小儿化脓性中耳炎,以下是一些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预防措施:
    1. 增强儿童的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2. 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源。
    3. 避免儿童长时间处于嘈杂环境中,减少噪声对耳朵的刺激。
    4. 给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避免孩子感冒。
    5. 给孩子提供均衡的饮食,增强抵抗力。

    治疗策略:
    1. 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2. 使用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
    3. 注意耳朵卫生,避免感染加重。
    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预防感冒。
    5. 给孩子提供充足的休息,增强免疫力。

  • 耳朵发炎怎么办?这些处理方法你学会了吗?

    耳朵发炎怎么办?这些处理方法你学会了吗?

    耳朵是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它不仅负责听觉,还与我们身体的平衡感有关。然而,耳朵也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其中耳朵发炎就是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

    当耳朵发炎时,患者常常会感到耳朵疼痛,尤其是在摇头或者低头的时候,疼痛感会加剧。有些人可能会自行购买药物,如阿奇霉素等,以减轻症状。然而,如果症状反复出现,就需要及时就医,以免病情恶化。

    耳朵发炎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因为上火、中耳炎或外耳发炎等。针对不同类型的耳朵发炎,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在炎症早期,可以采取热敷或进行超短波透热治疗,以缓解炎症。如果炎症严重,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并使用镇静、止痛剂来减轻疼痛。

    此外,局部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使用1~3%酚甘油及10%鱼石脂甘油进行滴耳治疗,或者用纱条敷在患处,每天更换两次。慢性炎症可以使用抗生素和类固醇激素,如合剂、糊剂或霜剂等。外耳道的脓液可以使用3%的双氧水进行清洗。如果疖肿成熟,需要将其挑破或切开引流,积极治疗感染。

    在耳朵未发炎之前,我们也需要做好日常保养。特别是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保持耳朵和周围的清洁,避免乱掏耳朵。如果出现化脓性中耳炎、耳疖肿或婴儿湿疹等情况,更要注意患处的清洁和干燥。

    当耳朵发炎时,不要用水清洗。污秽及痂皮堆积可以使用植物油进行涂擦,然后使用纱布轻擦,或者用苦参汤清洗。同时,外用药物和内服药物都要按时更换和服用。

    总之,耳朵发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我们需要了解其治疗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措施,以保护我们的耳朵健康。

  • 宝宝耳朵进入异物是家长们常见的困扰之一。本文将围绕这一话题,从异物处理、疾病预防和日常保健等方面,为家长们提供全面的指导。

    一、异物处理方法

    1. 保持冷静:发现宝宝耳朵进入异物时,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慌乱导致情况恶化。

    2. 不要自行取出:切勿自行用棉签、耳勺等工具尝试取出异物,以免损伤耳道或鼓膜。

    3. 轻轻抖动:让宝宝侧着身,轻轻抖动进入异物的耳朵,看是否能够自行脱落。

    4. 及时就医:如果异物无法自行脱落,或宝宝出现耳朵疼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带宝宝前往医院就诊。

    二、常见疾病及预防

    1. 中耳炎:宝宝咽鼓管短而直,容易发生中耳炎。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宝宝感冒、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

    2. 外耳道炎:宝宝游泳或洗澡时,耳朵进水容易引发外耳道炎。预防措施包括:游泳时佩戴耳塞、洗澡后及时清理耳朵水分等。

    三、日常保健

    1. 不要自行掏耳朵:宝宝的耳道较为狭窄,自行掏耳朵容易损伤耳道皮肤,甚至引起感染。

    2. 定期检查:定期带宝宝进行听力检查,及时发现听力问题。

    3. 保持耳朵清洁:洗澡时注意保护耳朵,避免水进入耳道。

    4. 饮食调理:保持宝宝饮食均衡,增强免疫力。

  •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末,我正在家中休息,突然耳朵开始出现不适。耳道痒痒的,还伴有流脓和耳鸣。我知道这可能是中耳炎的症状,于是决定上网寻求帮助。

    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我找到了一位耳鼻咽喉科的医生。医生首先询问了我的症状,然后让我上传了耳道照片。医生看后说,没有看到鼓膜穿孔,但考虑到我的症状,可能是外耳道炎。

    医生建议我及时到当地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进行详细检查。同时,他也给出了一些建议的药物,比如特比萘芬乳膏,用于涂抹患处。

    虽然我还没有去就诊,但医生的专业和耐心让我感到安心。我相信,在医生的指导下,我的病情会得到很好的控制。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优势。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能得到专业医生的指导。我相信,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更多的人会从中受益。

  • 我是一位年轻的妈妈,最近发现宝宝耳朵眼附近有个小坑,有点担心,于是在***互联网医院上找到了吴医生进行了在线咨询。

    吴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了宝宝的症状,询问了是否有药物过敏、肝肾功能异常、糖尿病、高血压等情况,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他解释说,这个位置有可能是先天发育的,瘘管,也可能是单纯的凹陷,没有症状,不用特殊处理。如果是瘘管严重,会有发炎感染的情况,那就需要考虑切除。但他也强调,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需要切除,只有在反复发炎感染的情况下才需要考虑手术。

    在咨询过程中,我感受到吴医生的耐心和细致,他对我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释,并给出了建议。我对这次线上咨询感到非常满意,吴医生的专业素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结束咨询后,我感到非常放心,明白了该如何处理宝宝耳朵附近的小坑。***互联网医院为我解决了这次疑惑,让我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贴心。

  • 我一直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保持警惕,尤其是在性生活方面。最近,我和一位网友发生了亲密接触,其中包括耳朵的舔舐。事后,我开始担心是否会因此感染艾滋病或其他性传播疾病(STDs)。

    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咨询,于是登录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平台。通过视频通话,我向医生描述了我的情况,并询问了被舔耳朵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的风险。

    医生非常耐心地听完了我的描述,并告诉我在没有伤口和对方不是携带或感染者的情况下,被舔耳朵不会传播艾滋病。这让我松了一口气,但我仍然有其他问题需要解答。

    我向医生提到我的耳洞里熬夜有点发红,医生认为这可能是外耳炎或中耳炎的症状,并建议我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虽然我担心这可能与艾滋病有关,但医生再次强调,只要没有伤口,就不用担心艾滋病的传播。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不仅得到了专业的医疗建议,也学到了更多关于性健康和艾滋病预防的知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服务让我感到非常满意和放心。

    外耳炎和中耳炎就医指南 外耳炎和中耳炎 外耳炎和中耳炎是耳部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耳朵发红、疼痛、流脓等。易感人群包括儿童、游泳者和使用耳机或耳塞的人群。 推荐科室 耳鼻喉科 调理要点 1. 避免使用耳机或耳塞,减少对耳朵的刺激。 2. 保持耳朵清洁和干燥,避免水进入耳道。 3. 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进行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 4.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改善,应及时就医。 5. 对于反复发作的外耳炎或中耳炎,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 在忙碌的生活中,孩子的健康问题总是让人倍感焦虑。最近,家里的小朋友耳朵进水发炎了,我急忙在网上搜索到了一家互联网医院,医生们可以在线为患者提供诊疗方案,真是太方便了。

    经过医生详细的询问和分析,我对医生的专业水平和耐心沟通能力赞不绝口。医生为孩子制定了合适的治疗方案,让我感到十分安心。在医生的耐心指导下,孩子的耳朵很快恢复了健康,我对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细心态度深表感谢。

  • 耳朵发炎,俗称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它主要是由细菌、真菌等病原体侵入外耳道或中耳腔引起的炎症反应。耳炎不仅会导致耳朵肿胀疼痛,还可能引发听力下降等严重后果。

    耳炎的病因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外耳道感染:细菌或真菌等病原体通过外耳道进入耳腔,引发炎症。

    2. 中耳炎:细菌或真菌等病原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引发炎症。

    3. 耳道损伤:不正确的挖耳习惯或外耳道皮肤损伤,降低耳道黏膜抵抗力,易感染病原体。

    4. 水进入耳道:游泳或洗澡时水进入耳道,导致耳道潮湿,有利于病原体生长繁殖。

    治疗耳炎,通常需要采用药物治疗,包括以下几种:

    1. 抗生素:如头孢类、青霉素类等,用于消除细菌感染。

    2. 抗真菌药物:如咪康唑、酮康唑等,用于消除真菌感染。

    3. 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用于减轻炎症反应。

    4. 局部用药: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用于局部杀菌消炎。

    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水进入耳道。

    2. 避免挖耳,以免损伤耳道皮肤。

    3.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4. 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免疫力。

    5.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按时服药。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