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耳机听音乐易致听力丧失

耳机听音乐易致听力丧失
发表人:病友互助家园

音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然而,过度使用耳机听音乐却可能成为导致听力丧失的隐形杀手。

近年来,我国听力障碍患者数量逐年攀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长期佩戴耳机、暴露在噪声环境中等原因导致的神经性耳聋。

神经性耳聋是指耳蜗内毛细胞受损导致的听力下降,这种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因此,了解神经性耳聋的成因、预防和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神经性耳聋的几个关键点:

  • **成因**:长期佩戴耳机、暴露在噪声环境中、药物、遗传、感染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神经性耳聋。
  • **预防**: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控制音量在安全范围内;避免暴露在高分贝噪声环境中;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 **治疗**:目前尚无根治神经性耳聋的方法,但可以通过佩戴助听器、人工耳蜗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 **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预防神经性耳聋的发生。
  • **医院与科室**:神经性耳聋的诊治通常由耳鼻喉科负责,患者应及时就医。

总之,保护听力,从现在做起,让我们共同努力,远离听力障碍的困扰。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耳聋病疾病介绍:
人体耳部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因为某些原因,如遗传、感染、药物、疾病、环境等,导致声音从外耳传导至内耳的听觉通路发生病变,引起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害,这种听力损害一般被统称为耳聋,程度较轻时称重听,显著影响社交能力的称为聋。全球大约7%~10%的人口正在承受着明显的听力障碍,主要表现除了听力下降外,通常还伴有耳鸣、耳闷、眩晕、听觉过敏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一般联合药物、手术、高压氧舱等多种治疗方法进行干预,部分类型的耳聋可恢复,部分却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预后因人而异,越早治疗,效果越好[1]。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那天,我坐在电脑前,心情有些沉重。左耳突然闷闷的,不舒服感让我无法集中注意力。我决定在网上寻求帮助,于是选择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医生***热情地与我打招呼,询问了我的病情。

    “请问是哪一侧耳朵?”医生的声音透过屏幕传来,带着一丝关切。

    “左侧的耳朵。”我回答。

    “耳朵里没有啥感觉。”我又补充道。

    “有没有耳痛,耳鸣,耳堵塞感?听力下降严重吗?”医生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仿佛在寻找线索。

    “耳不痛,其它针状都有。”我如实回答。

    “有没有鼻涕带血?或痰中带血?有没有颈部肿块?”医生继续追问。

    “没有。”我摇了摇头。

    “有没有鼻塞流涕?”医生关切地问道。

    “没有。”我再次回答。

    “有多久了?”医生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虑。

    “5天了。”我叹了口气。

    医生没有立即给出治疗方案,而是教我做一个动作:“手指将两鼻翼向鼻中隔压紧,闭口并且同时用力呼气,空气无其它通路可出,就会进入咽鼓管,这时感觉鼓膜突然向外膨出。”

    我按照医生的指示做了,然后询问:“然后呢?”

    医生的回复仅为建议;如您对该医生的服务满意,可在问诊记录中发起复诊;如需诊疗,请前往医院就诊。

    虽然只是线上问诊,但我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关怀。我决定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   生活中,我们经常被各种噪声包围,如交通、工厂、音乐等。这些噪声除了会对听力造成损害之外,还会引起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耳鸣。北京同仁医院康复科的闫汝蕴主任指出,耳鸣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

      耳鸣是指在没有外界声音刺激的情况下,患者主观感受到的一种异常声音。这种声音可能是嗡嗡声、嘶嘶声、哨声等,严重时甚至会干扰正常的听力。闫主任指出,以下五大危害是耳鸣最常见的影响:

      1. 听力下降:长期耳鸣会导致听力逐渐下降,甚至出现耳聋。

      2. 睡眠障碍:耳鸣尤其在夜间会更加明显,严重者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3. 情绪问题:耳鸣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4. 工作学习受影响:耳鸣会影响患者的注意力,导致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下降。

      5. 生活质量下降:耳鸣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陷入焦虑、痛苦之中。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耳鸣呢?闫主任建议,首先要尽量避免接触噪声,如佩戴耳塞、选择低噪音环境等。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等。此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缓解耳鸣症状:

      1. 耳部按摩:通过按摩耳部穴位,可以改善耳部血液循环,缓解耳鸣症状。

      2. 耳鸣治疗仪:使用耳鸣治疗仪进行声疗,可以减轻耳鸣症状。

      3. 物理治疗:通过物理治疗,如电疗、磁疗等,可以改善耳部血液循环,缓解耳鸣症状。

      4.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耳鸣与肝肾不足有关,可以通过中药调理肝肾,缓解耳鸣症状。

      总之,耳鸣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我们要重视其危害,积极预防和治疗。

  • 3月3日,第14个全国爱耳日来临之际,北京市卫生局公布了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示范应用项目的最新进展。数据显示,近20万名新生儿中,有近9000名被检测出耳聋基因阳性,阳性率高达4.55%,位居新生儿疾病筛查之首。

    耳聋作为一种常见的残疾,在各类残疾中的发病率最高。新生儿耳聋发病率为1%至3%,且多在2岁以后才被发现,错过了语言快速发育的关键时期,延误了康复的最佳时机。全球范围内,60%的耳聋患者与遗传因素有关,因此,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具有重大意义。

    2011年底,北京市启动了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示范应用项目,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产品,为超过20万名新生儿提供筛查服务。项目由同仁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协和医院等6家医疗机构承担筛查任务。

    截至2023年2月22日,全市共筛查192164名新生儿,检测出8744名常见耳聋基因阳性者,其中54例为先天性遗传性耳聋,522例为药物性耳聋易感者,8168例为耳聋基因突变携带者。

    对于先天性遗传性耳聋,医生会指导孩子佩戴助听器或安装人工耳蜗,及早介入治疗。药物性耳聋易感者,如使用庆大霉素等氨基糖甙类药物,则可能导致“一针致聋”。此外,项目还发现了8000多例儿童是基因突变携带者,他们的一级亲属和二级亲属也有耳聋风险。

    专家表示,通过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可以建立北京居民的耳聋基因谱,指导健康生育,降低遗传性耳聋的发生率。

  • 那天,阳光明媚,我像往常一样,在办公室忙碌着。突然,一阵刺耳的铃声打破了我的平静,是来自**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咨询电话。我接起电话,对方是一位声音沙哑的患者,他告诉我自己突然左耳失聪,情况严重。

    我立刻安慰他,让他不要紧张,并询问了一些基本的病情信息。他上传了听力图,但我发现上传的CT没有参考意义。我告诉他,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多数是由于压力过大、焦虑、长期不运动或者接触噪音、药物等刺激引发的。

    他上传了听力图,我仔细查看后,发现听力下降已经达到重度。我告诉他,对于这类病情,一般是需要住院,进行正规治疗的。他虽然有些担忧,但对我给出的建议表示信任。

    在接下来的沟通中,我了解到他经常感到头晕,这对于重度的听力下降来说是很常见的。我再次强调了他需要住院治疗的重要性,并告诉他,在治疗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咨询我。

    通话结束后,我感到一阵疲惫,但更多的是欣慰。我知道,虽然我不能亲自为他治疗,但我的建议能帮助他找到正确的治疗方向。这是我作为医生的责任所在。

    几天后,他再次联系我,告诉我他已经住院治疗,并对我的建议表示感谢。我告诉他,希望他能早日康复,并祝福他。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医生,我们的责任不仅是治疗疾病,更是给予患者希望和信心。在**京东互联网医院**这个平台上,我能够更方便地帮助到更多的人,这是我作为一名医生的荣幸。

  • 药物中毒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主要由于使用某些药物或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全聋。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药物中毒性耳聋并不多见,但随着抗生素和其他化学药物的应用增加,患者数量逐年上升。

    为了预防药物中毒性耳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了解药物副作用: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了解其可能的副作用,特别是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

    2. 遵医嘱用药:严格按照医生指导用药,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3. 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铅、汞等有害化学物质。

    4. 做好职业防护:从事噪声、重金属等危害性工作的人员,应做好职业防护,如佩戴耳塞、防护服等。

    5. 定期检查听力:对于长期使用耳毒性药物或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听力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听力下降。

    6.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等。

    总之,预防药物中毒性耳聋需要我们提高对药物和化学物质的了解,做好个人防护,并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 互联网问诊:在线医疗的及时援助

    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耳鸣让我倍感困扰。身处北京西城区的我,由于医院放假,无法及时就医。无奈之下,我决定尝试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

    通过互联网医院,我顺利地预约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耳鼻咽喉科医生。在详细描述了我的症状后,医生耐心地询问了我一些细节问题,如病史、生活习惯等。

    医生的专业素养让我印象深刻。他不仅对病情进行了准确判断,还针对我的情况给出了合理的治疗方案。尽管无法面对面交流,但医生的专业解答让我倍感安心。

    根据医生的指导,我前往药店购买了相应的药物。在用药过程中,医生还通过线上平台及时跟进我的病情,为我调整治疗方案。

    这次互联网问诊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线上医疗的便捷与高效。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关注互联网医院的发展,为自身健康保驾护航。

  •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微波炉等家电产品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这些看似方便的家电产品却可能对孕妇和胎儿造成潜在的健康风险。近期,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孕妇在怀孕期间长时间使用电脑,其下一代发生听力障碍的风险增加84倍。电脑辐射成为导致婴儿听力残疾的头号危险因素。

    专家提醒,孕妇应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尤其是怀孕前3个月的孕妇更应注意。此外,微波炉等家电产品也可能成为孕妇的健康杀手。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挑选正规厂家的名牌家电产品,降低辐射风险。

    2. 保持与电器的安全距离,远离微波炉、电视等辐射较大的电器。

    3. 不要将家用电器集中摆放,尤其是孕妇的卧室。

    4. 缩短使用电器时间,减少辐射暴露。

    5. 穿戴防辐射服装,使用防辐射产品。

    除了家电辐射,孕妇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2. 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3. 遵医嘱,合理用药。

    4.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总之,孕妇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确保母婴健康。

  • 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骤降,感冒成为了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统计,在儿童常见病中,中耳炎的发病率仅次于感冒。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疼痛、化脓等症状消失,就代表病好了。然而,急性中耳炎可能发展成分泌性中耳炎,即使急性症状消失,也可能存在听力减退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成神经性耳聋。

    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病之一,其中70%~80%都是由感冒引起。婴幼儿由于后天获得性免疫不健全、抵抗力弱,容易被致病微生物感染,尤其是咽鼓管比较宽、平、直,细菌或呛奶都容易进入中耳导致感染。因此,在婴幼儿时期患有中耳炎,治疗不及时,容易转成慢性中耳炎,后果不堪设想。

    预防中耳炎的关键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天冷时,注意保暖。新妈妈喂奶时,要保证正确的喂奶姿势,要让宝宝平时注意加强锻炼,提高御寒能力等。

    慢性中耳炎对听力的影响更大。慢性中耳炎反复感染会使听力越变越差,传导性耳聋一旦合并感音性耳聋或粘连性中耳炎,治疗效果更差。若引起胆脂瘤中耳炎,还可能引起眩晕、面瘫乃至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有生命危险,最好赶在并发症出现少、病情不严重时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听力。

    患者应该尽量在中耳炎急性期的时候就及时发现并治疗,如果有鼻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的,也应该及早到医院耳鼻喉科通过内窥镜的检查。只有对耳鼻喉内部情况有更直观的判断,对疾病作出更准确的诊断和针对性的治疗,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中耳炎。

  •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迷于熬夜上网。然而,过度熬夜上网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其中之一便是突发性耳聋。本文将围绕突发性耳聋的成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进行科普,帮助大家了解并预防这一疾病。

    一、突发性耳聋的成因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长期熬夜上网:熬夜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进而引发突发性耳聋。
    • 精神紧张:长时间面对电脑,精神高度紧张,容易导致耳部神经痉挛、血管痉挛,引发突发性耳聋。
    • 耳部感染:耳部感染也可能导致突发性耳聋。
    • 其他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

    二、突发性耳聋的症状

    突发性耳聋的症状主要包括:

    • 单侧听力下降,甚至完全失去听力。
    • 耳鸣、耳闷。
    • 眩晕、恶心、呕吐。
    • 平衡障碍。

    三、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方法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方法包括:

    • 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等。
    • 听力康复:如助听器、人工耳蜗等。
    • 手术治疗:如鼓室成形术等。

    四、突发性耳聋的预防措施

    为预防突发性耳聋,建议:

    • 合理安排作息,避免熬夜。
    • 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
    • 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压力。
    •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 定期进行耳部检查。

    五、总结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严重的耳科疾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了解其成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一疾病。

  • 耳鸣和耳聋是常见的耳部疾病,它们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内鸣响,而耳聋则是指不同程度的听觉减退,甚至完全丧失听力。

    一、耳鸣耳聋的常见原因

    1. 生活方式因素: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紧张等都是导致耳鸣和耳聋的常见原因。

    2. 耳部疾病:中耳炎、外耳道炎、耳硬化症等耳部疾病可能导致耳鸣和耳聋。

    3. 药物因素:一些具有耳毒性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可能导致听力下降。

    4. 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耳鸣和耳聋。

    5. 耳鸣和耳聋的遗传因素:部分耳鸣和耳聋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二、耳鸣耳聋的治疗方法

    1. 生活方式调整:改善生活方式,如避免噪音、保证充足睡眠、保持情绪稳定等,有助于缓解耳鸣和耳聋症状。

    2. 药物治疗:针对不同原因的耳鸣和耳聋,医生会根据病情开具相应的药物,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过敏药物等。

    3.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耳部疾病导致的耳鸣和耳聋,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4. 辅助治疗:对于听力下降的患者,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辅助设备可以改善听力。

    三、耳鸣耳聋的预防措施

    1. 避免噪音: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容易导致听力损伤,应尽量避免。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保持情绪稳定等。

    3.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耳部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耳部疾病。

    4. 注意用药:避免使用具有耳毒性的药物,如有必要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