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药品“暂定”有效期需要满足三个前提

药品“暂定”有效期需要满足三个前提
发表人:绿色医疗倡导者

近年来,药品有效期标注为‘暂定’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少消费者对这种标注表示担忧,认为这表明药品质量和安全性存在不确定性。然而,实际上,药品有效期标注‘暂定’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药品的有效期是根据其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而定的。在药品研发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为期36个月的稳定性试验,以评估药品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质量变化情况。如果试验时间不足36个月,那么药品说明书上就会标注为‘暂定36个月’。这并非表示药品质量存在问题,而是说明需要进一步监测和评估。

然而,‘暂定’的标注确实容易引起消费者的误解。为了消除这种误解,监管部门和药企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在药品包装上对‘暂定’进行解释。药企应在包装上详细说明‘暂定’的原因、药品安全性、以及存在的不确定性等因素,以便消费者了解真实情况。

其次,在设置具体有效期限时,应采取保守、严谨的原则。如果试验结果显示药品有效期在12个月到18个月之间,那么应标注‘暂定12个月’。这样可以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性,避免因时间不足而影响疗效。

再次,‘暂定’的有效期应设定一个期限,要求药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药品测试,标注正式有效期。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药品的不确定因素,避免‘暂定’成为药品快速上市的合法捷径。

总之,药品有效期标注‘暂定’并非表示药品质量存在问题,而是需要进一步监测和评估。监管部门和药企应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消费者的误解,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性。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预防用药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预防用药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宝宝的健康成长牵动着每位家长的心。然而,宝宝生病时,家长们往往会感到焦虑和无助。尤其是给宝宝用药时,很多家长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往往会犯一些错误。以下是一些关于宝宝用药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呵护宝宝的健康。

    1. 谨慎选择用药品种

    给宝宝用药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药物。不可随意将成人药物减量给宝宝服用,最好选用专为儿童设计的药品。例如,成人解热镇痛药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紫癜;新生儿使用阿斯匹林可能导致胃内黏膜糜烂;感冒通可能引起儿童血尿。

    此外,12岁以下儿童应慎用或禁用以下抗生素:四环素可能导致牙釉质发育不良和牙齿变色;诺氟沙星可能导致负重骨关节组织损伤、抑制骨骼生长;庆大霉素可能导致儿童永久性耳聋及肾脏损害;新生儿使用氯霉素和磺胺类可能导致灰婴综合症和溶血。

    2. 控制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部分抗生素与钙、镁、铝等无机盐类抗酸药或含铁的抗贫血药合用,会生成配位化合物,影响药物的吸收,降低抗菌效果。因此,在服用抗菌素期间,应暂停服用钙片等药品。

    宝宝用药品种应尽量减少,能用一种药物治疗的,就不用两种或更多的药。一般合用药品种以不超过3~4种为宜。

    3. 严格计算用药剂量

    小儿用药的剂量一般可按照小儿的年龄、体重、体表面积三种方法计算。按年龄计算比较简单(肥胖或瘦弱患儿除外),即不同年龄儿童的用药剂量约为成人剂量的:1个月为1/14、6个月为1/17、1岁为1/5、2岁为1/4、4岁为1/3、6岁为2/5、9岁为1/2、14岁为2/3。

    妈妈同时应注意计算联合用药时同一类药物的总用量,例如服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速效感冒颗粒)同时使用阿苯片退烧时,因都含有解热镇痛药成分,剂量应适当减少。

    4. 营养药不可滥用

    宝宝生长中需要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主要应当从食物中均衡吸收,饮食正常的儿童一般不必服用营养药。有些儿童因某种原因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需要补充时,应咨询医生适当补充。然而,不少家长误以为此类营养药多吃点没坏处,就给孩子盲目过量服用,实际上非但起不到保健作用,反而招致机体功能失调。

    临床显示,过量补充微量元素锌易发生脓疮病;长期服用鱼肝油会引起慢性中毒,大剂量长期服用钙剂和维生素C会造成泌尿道结石。

    5. 喂药方法要适当

    小儿一般都不喜欢服用药物,家长不应捏着鼻子、掰开嘴强灌,也不能在小儿睡熟、哭闹或挣扎时喂药,以免呛入气管发生危险。

    对大孩子应说服讲道理;喂小孩子可将药物研碎(肠溶片、控释片、薄膜衣片除外)裹在易消化的食物中服用;哺乳期的婴儿除可将药研粉溶入糖水外,还可将药粉附着于奶嘴上,使药物与奶水一起服下。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保健食品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一些保健食品在宣传过程中存在夸大治疗作用、虚假宣传等问题,严重误导消费者。为规范保健食品市场,保障消费者权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近日发布了《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并于2005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共分为九章,涵盖了总则、申请与审批、原料与辅料、标签与说明书、试验与检验、再注册、复审、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内容。该办法的出台,旨在加强对保健食品的监管,规范保健食品市场,促进保健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该办法明确规定,保健食品的命名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不得使用明示或暗示治疗作用的文字。这意味着,今后保健食品的名称将更加规范,不再出现“脑白金”、“脑黄金”等夸大其词的名称。

    此外,该办法还要求保健食品的标签和说明书应当清晰、准确,不得含有虚假、夸大宣传内容。消费者在购买保健食品时,应仔细阅读标签和说明书,了解产品成分、功能、用法用量等信息,避免受到误导。

    对于保健食品行业而言,该办法的实施将带来以下影响:

    1. 保健食品市场将更加规范,虚假宣传、夸大治疗作用等现象将得到有效遏制。

    2. 消费者权益将得到更好保障,消费者可以更加放心地购买和使用保健食品。

    3. 保健食品产业将得到健康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安全、有效的保健食品。

    总之,《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对于规范保健食品市场、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保健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近日,一起特大假药案件震惊了整个医疗行业。数百种假药竟然在数千家正规药店售卖,受害者大多是农村地区的农民。这起案件引发了人们对药品安全问题的担忧。

    哈尔滨市道外公安分局近日侦破了两起特大假药案件,涉案金额高达1300多万元。警方调查发现,这些假药来自广东、河南、浙江、陕西等地,通过物流公司销往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吉林等地的3000余家药店。这些假药以常用药品、热销药品为主,如感康药片、复方安芬胺烷片、胃康灵胶囊、金珠明目胶囊等。

    警方表示,这些假药与正品在外观上难以区分,且价格低廉,容易误导消费者。许多药店为了追求利益,忽视了药品质量,导致假药流入市场。这起案件再次提醒我们,药品安全不容忽视。

    那么,如何避免购买到假药呢?首先,要选择正规的药店购买药品。其次,要仔细查看药品的包装和说明书,核对药品的生产批号、有效期等信息。此外,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假药的识别能力。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药品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药的行为。同时,药店也要提高自身素质,严把进货渠道关,确保药品质量。

  •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药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广泛关注。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郑筱萸在接受采访时,就药品打假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未来监管工作进行了展望。

    郑筱萸指出,近年来,我国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打击药品违法行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加大了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药、劣药等违法行为;另一方面,完善了药品监管体系,提高了药品监管效能。具体措施包括:

    1. 加强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监管,严格审查药品生产企业的资质,规范药品流通秩序;

    2. 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置药品安全问题;

    3. 加强药品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用药安全意识。

    然而,药品安全问题仍然存在。郑筱萸表示,一些药品生产企业存在生产条件不达标、质量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药品质量难以保证。此外,一些药品销售企业存在违规经营、虚假宣传等问题,误导消费者用药。

    针对这些问题,郑筱萸提出了以下建议:

    1. 加强药品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素质;

    2. 完善药品监管法规,加大处罚力度;

    3. 加强药品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用药安全意识;

    4.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药品监管,共同维护药品安全。

    此外,郑筱萸还介绍了我国农村药品监管工作的进展。他表示,我国农村药品市场存在一些问题,如药品品种规格少、价格高、假劣药品泛滥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开展了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即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和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通过这些措施,农村药品市场得到了有效规范,药品质量得到保证,药品价格也得到合理控制。

    总之,药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药品安全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 2024年9月4日晚上10点50分,北京大兴区的一位乳腺癌患者向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在线医生寻求帮助。患者家中有乙流病人,自己嗓子干燥,担心会被传染。医生在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后,建议患者预防性用药,并进行呼吸道病原体检查,包括甲乙流、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医生还建议患者可以密切观察,或者反复进行呼吸道病原体检查,三个选择均可。最后,医生提醒患者,如果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医。患者对医生的建议表示感谢,并表示会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 咸阳,这座曾经被誉为“中国保健品之都”的城市,如今却隐藏着一个令人震惊的假药产业链。在咸阳火车站西侧的嘉伟招待所,一间普通的房间里,摆满了各种假冒药品,如“奇正藏贴”、“雪域金刚酥油丸”、“芦荟排毒养颜胶囊”等,这些药品没有药签,经查证均为假药。

    “马哥”和两个女人警惕地打量着不速之客,试图抓住一份商机。他们推销的“奇正藏贴”一盒5贴9元,市场零售价却高达50元。除了“嘉伟招待所”,咸阳火车站周边的乐育路和中山街一带也存在大量假药销售点。

    这些假药销售点通常以药品招商的形式出现,一张桌子、一部电话、一堆药盒,就是他们所有的“装备”。幕后老板从不露面,都是由业务员抛头露面。他们通过快递公司向全国各地发送资料,包括药盒、样品和宣传彩页,将假药销往全国。

    咸阳的假药产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保健品行业的兴起,咸阳也成为了保健品造假之城。一些代理商通过购买药厂产品,然后以假乱真,将假药销往全国。咸阳市食药监局副局长曾表示,2005年,仅咸阳市通过铁路发往全国各地的假药最多时一天就达几千件。

    尽管相关部门一直在打击制售假药,但假药产业仍然屡禁不止。相关法律缺位、执法取证难、监管不透明等问题,都为假药产业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   核心提示

      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时,应提高警惕,注意药品的包装、说明书和批准文号等信息,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药品。

      一、药品安全不容忽视

      近年来,我国药品安全问题频发,假冒伪劣药品层出不穷,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丁先生的经历提醒我们,在购买药品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购买到不合格的药品。

      二、如何辨别真假药品

      1. 查看药品包装:正规药品包装应清晰、完整,标注有药品名称、规格、批准文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

      2. 查看说明书:说明书应详细说明药品的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

      3. 查看批准文号:批准文号是药品合法生产的证明,可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真伪。

      4. 查看生产厂家:了解药品的生产厂家,可以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厂家的资质和信誉。

      三、购买药品的注意事项

      1. 选择正规药店购买药品,避免购买街边小贩或网络上的药品。

      2. 购买药品时,要向药店工作人员索取发票,以便维权。

      3. 保存好药品的包装、说明书和发票,以便日后查询。

      四、维权途径

      如果消费者购买到假冒伪劣药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1. 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

      2. 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3.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加强药品监管

      政府部门应加强药品监管,加大对假冒伪劣药品的打击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 药品说明书是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的重要依据,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药品说明书中关于服药间隔时间的描述不够清晰。许多说明书只标注了每日用药次数,却未明确说明每次用药的间隔时间。例如,‘一日三次’的用药方式,是以每日三餐为界,还是以8小时为界,很多患者并不清楚。这可能导致患者用药不规范,影响药效。

    其次,药品说明书中关于生产时间和有效期的标注也不够完善。一些药品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标注在包装袋封口处,由于颜色和清晰度的问题,患者很难准确查看。而生产日期和有效期是判断药品是否合格、是否安全的重要依据。

    为了提高药品说明书的实用性,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明确标注每次服药的间隔时间,方便患者掌握用药规律。

    2. 在包装袋或包装盒的明显位置标注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确保患者能够轻松查看。

    3. 使用易于辨认的文字和颜色,提高说明书的可读性。

    4. 在说明书上增加药品的不良反应、禁忌症等信息,帮助患者全面了解药品。

    5. 鼓励药品生产厂家加强药品说明书的编写和质量控制,确保说明书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总之,完善药品说明书,有助于提高患者用药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 在当前社会,医药广告的虚假宣传现象屡见不鲜,不仅误导了消费者的判断,还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为此,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或接受医疗服务时,一定要擦亮眼睛,辨别真伪。

    一、虚假广告的特点

    1. 虚构疗效:部分医药广告夸大药品的疗效,甚至声称可以治愈各种疾病,误导消费者。

    2. 伪造数据:一些广告宣称药品经过临床试验验证,但实际并未进行相关研究。

    3. 误导消费者:广告中可能包含虚假的专家推荐、患者反馈等内容,误导消费者。

    二、如何辨别虚假广告

    1. 关注官方信息:消费者应关注药品生产企业的官方网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官方渠道发布的药品信息。

    2. 留意广告来源:对来源不明的广告,消费者应保持警惕。

    3. 咨询专业人士:在购买药品或接受医疗服务前,消费者可咨询医生、药师等专业人士。

    4. 仔细阅读说明书:消费者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

    5. 关注患者反馈:消费者可关注药品的消费者反馈,了解药品的实际效果。

    三、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1. 保存证据: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或接受医疗服务时,应保存相关证据,如购买凭证、病历等。

    2. 向相关部门投诉:如发现虚假广告,消费者可向相关部门投诉,如工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

    3. 寻求法律援助:在维权过程中,消费者可寻求法律援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近年来,假药问题屡见不鲜,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这些假药往往通过偷梁换柱、更换标签等手段,以次充好,瞒天过海,让患者误入歧途。

    偷梁换柱,指的是将正品药品换成劣质药品,然后更换标签,以正品的价格出售。这种做法不仅让患者承受了高昂的治疗费用,还可能因为药品质量问题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更换标签,则是指将劣质药品的标签换成知名品牌药品的标签,以假乱真。这种做法让患者误以为自己在使用正品药品,从而延误病情。

    投机钻营,以次充好,是假药制造商的惯用伎俩。他们为了追求利润,不惜牺牲患者的生命健康。这些假药往往在成分、质量上无法保证,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瞒天过海,张冠李戴,更是假药制造商的卑鄙手段。他们通过虚假宣传、虚假广告等方式,误导患者,让他们相信这些假药是正品。这种做法让患者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绝望。

    面对假药问题,我们应提高警惕,学会辨别真伪。首先,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药品;其次,要关注药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最后,要了解药品的成分、作用、副作用等知识,以便正确使用。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假药制造商的打击力度,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