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长期便秘要就医 乱吃泻药小心结肠变黑

长期便秘要就医 乱吃泻药小心结肠变黑
发表人:魏鹏程

慢性便秘,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却常常被患者忽视。许多人认为便秘只是小事,无需就医,甚至随意购买泻药自行治疗。然而,长期便秘和滥用泻药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消化内科戴宁教授指出,慢性便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杭州地区慢性便秘的发病率高达17.6%,女性患者更是高达20.87%。许多患者由于对便秘的认知不足,长期服用刺激性泻药,导致结肠黑变病等严重后果。

一位30岁的女性患者,因长期便秘,自行购买泻药长达八年,最终患上结肠黑变病。这位患者在20岁出头时,便秘问题就困扰着她。她尝试过食疗,如香蕉、酸奶等,但效果不佳,只能依靠泻药缓解症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泻药的效果越来越差,患者不得不更换药物,甚至尝试强力泻药番泻叶。最终,结肠黑变病的发生让她痛苦不已。

戴教授强调,慢性便秘并非小事,患者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缓泻剂、促肠动力药等。对于长期便秘患者,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肠镜等,以排除其他疾病。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如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运动、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等。通过综合治疗,慢性便秘患者可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慢性便秘并非小事,患者应及时就医,避免滥用泻药带来的严重后果。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肠息肉疾病介绍:
各种原因导致的消化道黏膜上隆起的病变,肠息肉是一种肠粘膜表面异常生长,且向肠腔内突出的异常组织,经长期肠道刺激后,肠息肉有出血、癌变的可能;小息肉常不伴有临床症状;息肉渐大后,常可出现反复发作的腹部隐痛、黑便或血便、腹胀、腹痛、排便异常等肠道症状;也可诱发肠套叠(指肠管套进了另一段肠管内)、肠扭转。在治疗上,大多数肠息肉以内镜下切除为主,严重者需切除部分肠管。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肠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肠息肉作为肠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其与肠癌的关系也备受关注。本文将围绕肠息肉的病因、分类、危害以及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肠息肉的成因

    肠息肉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饮食习惯、慢性炎症等。其中,遗传因素在肠息肉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长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饮食以及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肠息肉的发病风险。

    二、肠息肉的分类

    肠息肉根据组织学特征可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性息肉两大类。增生性息肉是一种良性肿瘤,通常不会癌变;而腺性息肉则具有癌变潜力,需要引起重视。

    三、肠息肉的危害

    肠息肉本身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但长期存在可能导致以下危害:

    1. 息肉增大后可能导致肠道出血、腹泻、便秘等症状。

    2. 部分腺性息肉可能发生癌变,增加患肠癌的风险。

    四、肠息肉的预防

    1. 均衡饮食:保持饮食多样化,增加蔬菜、水果和粗粮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

    2. 适量运动:坚持规律的运动,提高身体素质,降低肠息肉的发病风险。

    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肠息肉。

    五、肠息肉的治疗

    肠息肉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对于腺性息肉,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而对于增生性息肉,根据息肉的大小和位置,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之,肠息肉作为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其预防和治疗需要引起重视。通过了解肠息肉的成因、危害以及预防措施,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肠道保健,降低肠息肉的发病风险。

  • 近年来,随着肠镜检查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结肠多发性息肉被发现。许多患者对于体积较小的息肉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存在疑问。本文将针对体积在0.3到0.6厘米的肠息肉进行探讨,帮助患者了解相关情况。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当患者通过电子肠镜检查发现有结肠多发性息肉,并且息肉体积多数在0.3厘米到0.6厘米时,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那么,是否切除0.3厘米的肠息肉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息肉的形状。对于体积小于0.5厘米的息肉,可以暂时观察。但对于腺瘤性息肉,无论大小,即使只有0.3厘米,也需要在肠镜下尽快切除,因为腺瘤性息肉有恶性转移的可能性。此外,如果息肉底部较宽,在肠镜下尽快切除,因为该息肉也有恶性转移的倾向。

    手术方式主要是经电子肠镜下的息肉射频切除治疗。如果息肉体积过大,还可以使用钛夹止血。多发性的结直肠息肉多数属于良性息肉,但发现后需要尽早进行切除,避免息肉体积进一步增大或发生恶化。

    切除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一周左右,没有腹痛、便血等临床症状时才能恢复正常生活。

    切除后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需要复查一次电子肠镜。多发性结肠息肉的患者还需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吸烟、饮酒和熬夜等不良习惯。同时,定期复查,每两年复查一次肠镜,观察息肉情况是否有变化。如有任何变化,应及时切除。

  • 肠息肉,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主要是指肠粘膜表面生长出的异常组织。虽然目前对于肠息肉的确切成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男性更容易受到这种疾病的困扰。那么,肠息肉究竟有哪些症状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肠息肉的症状

    1. 大便出血

    部分肠息肉患者会出现便血、便秘、腹痛、腹泻等症状,但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其中,大便带血和粘液血便是最常见的症状,尤其是在较大的直肠息肉上。此外,长期慢性失血还可能导致贫血。

    2. 便数增加

    较大的直肠腺瘤可能导致大便增多、肛门下坠感,甚至脱垂。此外,结肠腺瘤还可能引起腹绞痛和肠套叠。而小肠息肉则可能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肠道出血和腹痛。

    二、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目前,治疗肠息肉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微创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适用于症状轻微的患者,而微创治疗和手术治疗则适用于症状严重或息肉较大的患者。

    三、预防肠息肉的措施

    1.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预防肠息肉的发生。

    2. 适量运动: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降低肠息肉的发病率。

    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肠息肉。

    4.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导致肠息肉的重要因素,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肠息肉的发病率。

  • 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肠道良性肿瘤,其切除手术是治疗肠息肉的主要手段。关于术后住院时间,通常情况下,肠息肉手术的住院时间在三天至一周之间。具体住院时间取决于息肉切除的方式以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如果肠息肉体积较大,或者需要通过肠道切除手术进行治疗,那么住院时间可能会更长,大约需要7到10天。而在腹腔镜下切除息肉,如果息肉在肠镜下被烧焦或凝结,住院时间可能缩短至一至三天。

    在术后恢复期间,患者需要遵循医嘱,合理控制饮食,避免过早进食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此外,肠息肉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饮食结构、家族遗传以及基因突变等。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会增加肠息肉的发生率,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黄斑息肉病等疾病也与基因突变有关。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尽量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家族中有肠息肉病史的人群,更应重视肠道健康。

    肠息肉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是根治肠息肉的主要手段,而药物治疗则主要用于辅助治疗。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抗炎药、止痛药等。

    在选择医院和科室时,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尤其是具有丰富经验和先进技术的医院。在科室选择上,消化内科和普外科是治疗肠息肉的主要科室。

  • 近日,我在网上搜索关于大便发黑、发力的问题,发现了一家互联网医院提供的在线问诊服务,我决定尝试一下。经过简单注册,我很快与一位医生建立了联系。

    医生询问了我的症状并要求我提供检查单,经过仔细查看后,医生建议我尽快住院治疗。虽然我有些担心,但医生的耐心和细心让我感到安心,我决定听从医生的建议。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进行了腹部CT和肝脏超声检查,医生告诉我要先明确病因才能确定治疗方案。尽管医生说肝硬化一般治不好,但我还是希望尽快了解病情,医生也一直在耐心解答我的问题。

    最后,医生告诉我目前没有发现会传染的疾病,肝硬化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的,我对此感到放心。虽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搞清楚,但我相信在医生的帮助下,我会尽快康复。

  • 在胃肠道息肉中,直肠息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类型。这种息肉通常为单个,且男性患者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患有直肠息肉的患者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或体征。然而,部分患者可能会经历腹部不适、腹胀或大便习惯的改变。当直肠息肉较大且表面发生糜烂时,粪便中可能会出现血液或鲜血。

    此外,较大的直肠息肉还可能导致肠套叠、梗阻或严重腹泻。值得注意的是,直肠息肉存在一定的癌变风险,其癌变率与息肉的组织学分型、大小以及是否存在上皮异型增生等因素密切相关。

    针对不同类型的直肠息肉,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对于未发生癌变的息肉,可以通过结肠镜下进行摘除或切除,并通常预后良好。治疗方式包括高频电凝电切、高频电凝、激光、微波、氩气刀、射频或ESD治疗等。

    为了预防直肠息肉及其潜在的健康风险,建议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定期进行体检,并及时就医。此外,对于有家族史或其他相关风险因素的人群,更应加强预防和筛查。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也有助于降低直肠息肉的发病率。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现与直肠息肉相关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 直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肠道良性肿瘤,其发生与遗传、饮食、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对于直肠息肉是否需要切除,这取决于息肉的大小、形态、生长速度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

    如果直肠息肉较小,没有引起任何不适症状,通常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然而,如果息肉较大,且在排便过程中经常出现血便,或者息肉生长速度较快,那么就需要进行手术切除,以防止其进一步发展。

    排便时对直肠息肉的反复刺激,容易导致息肉快速增生,甚至发生癌变。因此,对于直肠息肉患者,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复查,观察息肉的动态变化。如果存在癌变倾向或短时间内快速增长,则应尽快进行手术切除,并对切除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测,以确定是否发生癌变。

    此外,对于直肠息肉患者,以下是一些日常保养建议:

    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2. 增加运动量,提高身体素质。

    3.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4.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总之,对于直肠息肉是否需要切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发现直肠息肉,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因为便血等症状,被查出患有大肠息肉。大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但如果不加以重视,有可能转变为癌前病变,甚至癌变。

    赵阿姨六年前因为便血被查出乙状结肠息肉,经切除活检发现是腺瘤样息肉。她以为切除了肠息肉,便血问题也就解决了。然而,六年后,赵阿姨再次出现便血,经检查发现,原本切除的息肉已经复发,并且发生了癌变。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外科副教授练磊指出,大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大约20-30%的中年人肠道上会长息肉。大肠息肉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样息肉,其中腺瘤样息肉有癌变的倾向,被定性为‘癌前病变’。

    大肠息肉的癌变风险与年龄、家族史、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长期摄入高蛋白、低纤维的饮食,以及肥胖、高血脂等都是诱发大肠息肉的危险因素。

    练磊提醒,一旦发现大肠息肉,应及时进行手术切除。目前,结肠镜下微创切除是治疗大肠息肉的主流方法。切除后的息肉应进行活检,以明确其性质。

    需要注意的是,大肠息肉切除后仍有可能复发。因此,术后需要定期进行肠镜复查,以监测息肉的复发情况。

    预防大肠息肉的关键在于改善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避免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

  • 2024年9月5日,20点50分59秒,延边州的一位患者在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患者主诉胃疼、胸闷和便秘等症状,经过医生的详细询问和专业分析,医生初步判断患者可能患有结肠黑便病,并建议患者继续服用黄连上清片,同时加用益生菌和乳果糖以改善便秘情况。医生还提醒患者,结肠黑变病可能与长期使用泻药有关,但乳果糖不会引起这种情况。患者表示感谢,并表示会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这次线上问诊展现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医生不仅给出了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还对患者的疑虑进行了耐心解答,体现了医生对患者的尊重和关心。同时,这次问诊也彰显了互联网医院的便利性和高效性,为患者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 降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它是指结肠粘膜表面突出生长的异常组织。如果不及时治疗,降结肠息肉有恶变的可能性,甚至可能发展为癌症。因此,预防降结肠息肉显得尤为重要。

    一、预防降结肠息肉的方法

    1. 饮食调整

    高脂肪、高蛋白、高胆固醇的饮食容易引发肠道炎症,进而导致降结肠息肉。因此,预防降结肠息肉首先要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少吃油腻、辛辣、高热量食物。

    2.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患降结肠息肉的风险。戒烟限酒可以有效降低这种风险。

    3. 适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增加降结肠息肉的发病风险。因此,要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4. 保持良好的心态

    心理压力过大也会影响肠道健康,增加患降结肠息肉的风险。因此,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5.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降结肠息肉,可以有效预防其恶变。

    二、降结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降结肠息肉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两种。

    1. 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治疗降结肠息肉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包括内镜下切除、腹腔镜下切除和开腹切除等。

    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降结肠息肉术后预防复发,常用的药物有抗炎药、免疫调节剂等。

    总之,预防降结肠息肉要从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入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