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生活中养生3误区

生活中养生3误区
发表人:医疗故事汇

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对于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有重要作用。关于高脂血症,人们存在很多认识误区。

误区一:血看起来浊浊的就是高血脂

血液中脂肪过高时,的确会让血液呈混浊状。不过也有误认的时候,例如抽血检查,因为抽的血是静脉血,本来看起来就比较暗,并不是高血脂造成的结果。

此外,有些检查项目,抽血不需要经过禁食,例如验血色素、甲状腺功能,如果是刚吃完饭后抽的血,甘油三脂较高,血液也会比较浊。一般的抽血检查,例如验胆固醇,则需要事先禁食8小时。

不少广告常把血浊和脖子酸、脚麻连在一起,事实上,如果只是纯粹高血脂,还没有其他病变,是不会产生任何症状的。但如不使用降脂药治疗,久而久之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出现症状。

误区二:高血脂与高脂血是一回事

“高脂血”和“高血脂”两个词,让人以为是两种病,其实这两者说的是同一种病,即指血液内脂质水平超出正常的一种病理状态,不是独立的疾病,是脂质代谢异常引起的。

一般测血脂包括四项: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前三项高于正常值,后一项低于正常值时,对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影响较大,促使其发病、恶化、致死、致残。

“高血脂”和“高脂血”这两个词其实都是一种误称。因为上述4种脂类,并不都是“高有害”,对于HDL—C而言,是高有利、低有弊,所以应更其名为“血脂异常”,而“降血脂药”也称为“调脂药”,这样就合情理了。

误区三:瘦人不会患高脂血症

在体检中,瘦的人被查出有高血脂,而胖的人却平安无事,人们一定很吃惊,因为一直以来,大家都以为只有胖人才会患上高血脂这种“富贵病”,其实不然。

高血脂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一类是原发性高脂血症,目前认为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另一类是继发性高脂血症,与其他疾病及生活饮食结构改变有关,常见于控制不良的糖尿病、饮酒、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透析、肾移植、胆管阻塞、口服避孕药等。就身体胖瘦而言,最多见的是偏胖者,但瘦人患高脂血症者也不少见。因为高脂血症与体型胖瘦无必然联系,所以不能以胖瘦来判断高血脂的有无。

在临床上,瘦人的高脂血症特点多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多低于正常水平,这类人很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由于血脂紊乱可以在相当长时间内无症状,许多瘦人误认为自己与高血脂无缘,在饮食和生活方式上无节制,而一旦出现症状却比其他人更严重。因此,瘦人也应特别注意血脂。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高血脂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慢性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会导致肾功能逐渐衰退,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大多数慢性肾病在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这使得患者难以察觉到自己的病情。

    香港中文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慢性肾病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发现,慢性肾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一般人高,这是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

    慢性肾病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慢性肾病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增加中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脏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心血管疾病也会进一步损害肾功能,形成恶性循环。

    然而,香港市民对慢性肾病及其心血管病风险的认知却不足。一项调查显示,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访者知道糖尿病和高血压是慢性肾病的重要高危因素,而只有不到20%的受访者知道早期慢性肾病可以没有症状。

    为了提高公众对慢性肾病的认知,专家建议,所有慢性肾病患者都应接受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这包括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控制体重,戒烟,以及进行适当的运动。

    除了药物治疗外,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预防慢性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健康饮食、规律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都有助于降低慢性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总之,慢性肾病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提高公众对慢性肾病的认知,加强早期筛查和风险管理,对于预防和控制慢性肾病和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血脂问题一直是老年人关注的焦点,很多老年人对血脂问题存在诸多疑问。以下将针对老年人关心的血脂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血脂问题。

      1. 血脂高就是血液黏稠吗?

      血液黏稠是老百姓对血脂增高的俗称,但实际上,血液黏稠并不是血脂高的直接原因。血液黏稠主要与血液中红细胞、血小板数量和变形能力有关。血脂高是指血液中脂肪含量过高,容易导致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2. 瘦人就不会得高血脂吗?高血脂都是吃出来的吗?

      高血脂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但并非所有高血脂都是吃出来的。瘦人也可能因为基因、代谢等因素导致血脂升高。此外,高血脂还与年龄、性别、遗传等因素有关。

      3. 吃保健品能降血脂吗?

      保健品不能直接降低血脂,但有些保健品可能对预防血脂升高有一定作用。对于血脂异常的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脂药物进行治疗。

      4. 不同人群的降脂标准一样吗?

      不同人群的降脂标准不同。对于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血脂控制目标相对宽松;而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血脂控制目标更加严格。

      5. 烟民的降脂标准为何更严格?

      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烟民的降脂标准更加严格。

      6. 血脂正常后多久能停药?

      血脂正常后,是否可以停药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于血脂异常的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并根据血脂水平调整治疗方案。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肥胖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影响美观,更是导致多种慢性疾病的罪魁祸首。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被称为“三高”,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杀手”。肥胖人群更容易出现这些疾病,因此,甩掉脂肪,远离三高风险,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肥胖是如何引发“三高”的。肥胖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尤其是内脏脂肪,这会干扰胰岛素的分泌,引发糖尿病;同时,还会导致血压升高,引发高血压;此外,血脂也会升高,引发高血脂。因此,减肥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那么,如何进行健康减肥呢?首先,要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粗粮的摄入。其次,要加强运动,提高基础代谢率,促进脂肪燃烧。运动方式可以选择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相结合,如快走、慢跑、游泳、瑜伽等。

    此外,还有一些辅助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减肥,如欧姆龙体重身体脂肪测量器(V-BODY)。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体内真实的身体脂肪含量、内脏脂肪指数、肌肉率、基础代谢等身体指标,帮助我们判断减肥效果,避免走入误区。

    需要注意的是,减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过度节食和服用泻药等极端方式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不利于健康减肥。只有坚持科学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才能真正甩掉脂肪,远离三高风险。

  • 低蛋白血症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其特点是血液中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低蛋白血症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其中之一就是高脂血症。

    那么,为什么低蛋白血症会导致高脂血症呢?原因在于低蛋白血症会引发脂蛋白代谢紊乱。在低蛋白血症状态下,人体为了维持白蛋白水平,会代偿性地增加脂蛋白的合成,同时减少脂蛋白的分解。这种代谢失衡导致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升高,从而引发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可分为原发性高脂血症和继发性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脂血症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继发性高脂血症则多由全身性疾病引起,如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等。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大量白蛋白从尿液中丢失,导致低蛋白血症,进而引发高脂血症。

    针对低蛋白血症引发的高脂血症,治疗原则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需要积极控制病情,防止白蛋白进一步丢失,并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同时,患者还需注意饮食调整,控制脂肪、胆固醇等摄入量,加强运动,降低血脂水平。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保养也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油腻、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此外,患者还应注意适当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总之,低蛋白血症引发的高脂血症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日常保养等方面。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复查,确保病情稳定。

  • 总胆固醇是人体血液中的一种脂质物质,是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指标。

    总胆固醇的正常参考值因性别而异,男性为3.2~7mmol/L,女性为3.2~6.3mmol/L。

    总胆固醇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饮食、生活方式、药物等。

    总胆固醇水平升高与多种疾病相关,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控制总胆固醇水平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合理饮食、增加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

    对于总胆固醇水平异常的患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胆固醇水平低于正常参考值也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如营养不良、贫血等。

    总胆固醇水平的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风险,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 高脂血症,即血脂异常,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它不仅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引发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因此,了解高脂血症的成因、危害以及生活方式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一、高脂血症的成因与危害

    高脂血症的成因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生活习惯因素等。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血脂水平升高。高脂血症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会导致血管壁增厚、狭窄,影响血液循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高脂血症的干预措施

    1. 生活方式干预:高脂血症患者应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合理膳食、规律运动等。

    - 戒烟限酒:吸烟会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加重高脂血症。饮酒则会影响肝脏代谢,导致血脂升高。因此,高脂血症患者应戒烟限酒。

    - 合理膳食:高脂血症患者应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脂肪、胆固醇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建议选择低脂、低胆固醇、高蛋白的食物,如鱼、瘦肉、豆制品等。同时,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保证营养均衡。

    - 规律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脂肪代谢,降低血脂水平。高脂血症患者应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2. 药物治疗:对于血脂水平明显升高,且存在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高脂血症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3. 定期监测:高脂血症患者应定期监测血脂水平,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总结

    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对心脑血管健康危害极大。患者应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控制血脂水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高血脂,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它不仅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疾病,更可能成为其他疾病的诱因。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高血脂可能引发的疾病,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首先,高血脂与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有着密切的关联。甲减患者往往会出现反应迟钝、表情淡漠等症状,其血脂水平也容易升高。这是因为甲减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进而影响肝脏胆固醇的代谢,导致血脂升高。

    其次,高血脂也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血脂异常,表现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升高。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肝脏和脂肪组织对血脂的代谢能力下降。

    此外,某些肾脏疾病也与高血脂密切相关。肾脏疾病患者往往会出现尿量减少、颜面浮肿等症状,其血脂水平也容易升高。这是因为肾脏疾病会导致蛋白质丢失,进而影响血脂代谢。

    除了上述疾病,高血脂还可能引发以下疾病:

    1.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会导致血管壁增厚、硬化,进而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

    2. 脂肪肝:高血脂会导致肝脏脂肪堆积,引发脂肪肝。

    3. 胆石症:高血脂会影响胆汁酸代谢,导致胆石症。

    4. 肥胖:高血脂会导致体重增加,进而引发肥胖。

    为了预防和控制高血脂,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健康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粗粮的摄入。

    2.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

    4.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加重高血脂病情,所以要尽量避免。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脂、血糖等检查,及时发现并控制病情。

  • 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隐形杀手”,其危害不容忽视。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7亿,每年因高血压死亡人数高达100万。因此,控制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刻不容缓。

    合理饮食是控制高血压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高血压患者制定一日三餐的饮食计划:

    1. 控制食盐量,选择低钠盐

    高盐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食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6克。同时,应选择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以降低钠摄入量。

    2. 饮食均衡,清淡不油腻

    高血压患者应遵循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膳食纤维的饮食原则。避免过多摄入油腻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可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3. 多吃粗粮,少吃细粮

    粗粮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脂、改善肠道功能,对控制高血压有益。建议高血压患者将部分细粮替换为粗粮,如糙米、燕麦、玉米等。

    4.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豆制品等,对高血压患者有益。建议适量摄入,每日摄入量控制在50克左右。

    5. 限制饮酒,戒烟

    饮酒和吸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患者应尽量避免饮酒,戒烟也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措施。

    此外,高血压患者还应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压变化,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 男性进入40岁后,身体开始出现一系列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莫过于性功能逐渐下降。为了避免性功能障碍、代谢症候群、睾固酮低下等问题,男性需要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睾固酮是男性体内的重要激素,与性功能、肌肉力量、骨骼密度等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睾固酮水平逐渐下降,导致性功能障碍、代谢症候群等问题。

    性功能障碍主要包括勃起功能障碍、早泄、性欲减退等,严重影响男性的生活质量。代谢症候群则是一组以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密切相关。

    高雄荣民总医院泌尿外科简邦平医师指出,性功能障碍、代谢症候群、睾固酮低下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其中,代谢症候群是导致睾固酮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睾固酮低下又会进一步加重性功能障碍和代谢症候群。

    为了预防和改善这些问题,男性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 控制体重,减少肥胖。
    • 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睾固酮水平的检测。
    • 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睾固酮补充治疗。
    • 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性功能障碍和代谢症候群的治疗。

    总之,男性需要重视睾固酮低下、性功能障碍、代谢症候群等问题,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和专业治疗,才能重拾健康和幸福。

  • 三高,即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现代人常见的心血管慢性病。除了按时服用药物,日常生活中,通过饮用一些保健茶来调理三高,也是不错的选择。那么,三高人群喝什么茶好呢?下面为大家介绍5款适合三高人群的茶饮,帮助调理心血管健康。

    1、怀山药天花粉茶

    怀山药和天花粉都具有降糖的功效,将两者结合,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将怀山药、天花粉各9克研碎,加入枸杞子10克,用文火煎煮10分钟,滤渣取汁,即可饮用。这款降糖茶具有滋补肝肾、益气生津、降低血糖、促进肝细胞新生的功效。

    2、山楂槐花茯苓茶

    山楂具有开胃、助消化、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槐花具有舒张血管、预防中风的效果,茯苓则有助于调节血脂。将新鲜山楂30克、槐花6克、茯苓10克放入沙锅中煮沸10分钟,滤渣取汁,加入冰糖,即可饮用。这款茶酸甜可口,有助于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3、苦荞茶

    苦荞茶含有芦丁,具有软化血管、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的功效。将黑苦荞茶约10-15克冲泡,即可饮用。这款茶不仅可以作为日常饮品,还可以帮助降低三高。

    4、松萝菊花茶

    松萝菊花茶具有清肝明目、散热降压的功效。将松萝3克、菊花10克、茶叶3克放入茶杯中,用沸水泡饮即可。这款茶适合高血压患者饮用,有助于降低血压。

    5、柿饼罗汉果茶

    柿饼和罗汉果都具有降血脂的功效,这款茶适合高血脂患者饮用。将干柿饼10-15克、罗汉果10克、胖大海1枚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即可。这款茶滋润爽口,有助于降低血脂。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