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血压患者不可自行停药

高血压患者不可自行停药
发表人:医者荣耀

春节期间,很多高血压患者会停药,误信‘大年初一不吃药’的习俗。然而,这种做法非常危险,可能导致中风等严重后果。高血压患者需明确,控制血压需要坚持用药,不能轻信传言。

对于高血压初发、没有动脉硬化和心脏肥大的人群,早期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压。但若血压未下降,则必须坚持用药。

1. 用药原则: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例如,年轻患者可选用对性功能影响最小的药物;心功能不好者可选用利尿剂;老年人可选用钙拮抗剂。

2. 联合用药:不建议将单一药物加倍服用,联合用药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

3. 日常保养:高血压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4. 定期复查:高血压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血压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心理调适:高血压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高血压疾病介绍:
肾动脉狭窄,是肾动脉主要分支或主干狭窄程度≥50%的肾血管疾病,发病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如果不早期干预,3年病死率达50%以上,5年和10年存活率分别约18%和5%。其致病因素较多,比如先天性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高脂血症等。本病一般临床无特异性表现,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可有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治疗方案随病因不同有差异,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对于患侧肾长径大于9cm且残留肾功能较好,狭窄的肾动脉已有侧支循环形成者,患者通过介入或外科手术后预后良好,重建血管后,残留肾功能可以稳定,甚至部分改善。对于患侧肾长径小于7.5cm或患者血清肌酐大于35.4umol/L者,则预后较差[1][2]。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春节长假过后,人们往往沉浸在节日的余韵中,却容易忽视自身的健康。尤其需要警惕高血压这种常见疾病在节后的复发。高血压作为慢性病之一,不仅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还影响着生活质量。本文将从高血压的成因、症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科普,帮助大家了解如何应对春节后高血压的挑战。

    高血压的成因复杂,可能与遗传、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春节期间,人们大鱼大肉,摄入过多的油脂和盐分,容易导致血压升高。此外,熬夜、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加重高血压的症状。

    高血压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胸闷、心悸等。若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压监测。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降压药物有利尿剂、ACE抑制剂、ARB类等。生活方式干预方面,建议患者保持健康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并戒烟限酒。

    为了预防高血压的发作,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 10点前睡觉,避免熬夜。
    • 清淡饮食,减少盐分摄入。
    • 多喝水,保持水分充足。
    •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 定期监测血压,及时发现异常。

    若您在春节期间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同时,也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保养,预防高血压的复发。

  •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其中盐摄入过量是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在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居高不下,这与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长期摄入高盐饮食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因此,预防高血压,从减少盐摄入量开始。

    那么,为什么高盐饮食会导致高血压呢?这是因为食盐中的钠离子会刺激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此外,高盐饮食还会增加肾脏负担,导致肾脏排泄钠离子的能力下降,进一步加重血压升高的风险。

    那么,如何减少盐摄入量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减少腌制食品的摄入,如咸鱼、咸肉、咸菜等。

    2. 少吃高盐加工食品,如方便面、薯片等。

    3. 适量使用酱油、豆瓣酱等调味品。

    4. 烹饪时尽量少放盐,可以使用醋、香料等调味。

    5.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钾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

    除了减少盐摄入量外,以下措施也有助于预防高血压:

    1. 适量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2.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3. 戒烟限酒。

    4. 保持良好的心态。

    5. 定期监测血压。

  • 春季,万物复苏,气温逐渐回暖,但同时也是高血压患者需要特别注意的季节。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春季气温变化较大,血压波动也更为频繁,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

    高血压并不可怕,它也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比如多喝菊花茶,也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降低高血压。

    菊花茶是一种传统的养生茶饮,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菊花茶配方,可以帮助您预防和降低高血压:

    一、菊槐茶

    菊花、槐花各10克。将菊花和槐花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0分钟即可饮用。此茶具有平肝降压、软化血管的功效,适用于各种高血压病,尤其适合老年人高血压伴有动脉粥样硬化者。

    二、菊杞茶

    菊花10克,枸杞子30克。将枸杞子加3~5杯水煮沸10分钟,然后放入菊花再煮2~3分钟,过滤取汁,装入保温瓶,分3~4次1日饮完。菊杞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可预防和治疗各种眼病,还可防治高血压、冠心病,最适宜于老年人饮用。

    三、菊楂茶

    菊花15克,生山楂20克。将菊花和生山楂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闷10分钟即可饮用。常饮菊楂茶,不仅可以扩张冠状动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同时也有降血脂的作用。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心功能不全等。

    四、菊红茶

    菊花10克,红花5克,丹参5克。将菊花、红花和丹参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频频饮用。此茶能降低冠脉阻力、改善心肌微循环,坚持服用可降低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减轻发作程度。

    除了以上茶饮,菊花茶本身也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具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功效。对口干、火旺、目涩,或抽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菊花还具有以下功效:

    1. 降血压:菊花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适合高血压患者饮用。

    2. 消癌抗癌:菊花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对癌症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3. 扩张冠状动脉:菊花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对冠心病患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4. 抑菌:菊花具有抑菌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5. 增加人体钙质:菊花能增加人体钙质,对骨骼健康有益。

    6. 调节心肌功能:菊花能调节心肌功能,对心脏健康有益。

    7. 降低胆固醇:菊花能降低胆固醇,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益。

    8. 放松神经:菊花茶香气浓郁,提神醒脑,也具有一定的放松神经、舒缓头痛的功效。

    9. 主治目赤、咽喉肿疼、耳鸣、风热感冒、头疼、高血压、疮疗毒等病症。

    10. 利血气、轻身、延年:长期饮用菊花茶,还有“利血气、轻身、延年”的功效。

    总之,春季养生,多喝菊花茶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它可以帮助我们预防高血压,同时还能起到保健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菊花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饮用。

  •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和西药两种。那么,中药治疗高血压是否有副作用呢?生活中是否一直在纠结这个问题?

    一、中药治疗高血压的优势

    1. 疗效温和,副作用小:与西药相比,中药治疗高血压具有疗效温和、副作用小的特点。许多中药都具有降血压作用,如安宫降压丸、复方羚角降压片、降压丸、菊明降压片、牛黄降压丸等,中草药如钩藤、罗布麻叶、葛根、黄芪等。

    2. 辨证论治:中药治疗高血压注重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体质和中医理论辨证使用相应中药。例如,热性体质可以服用寒凉的中药,温热型体质则可以服用温热性的中药。

    3. 标本兼治:中药治疗高血压具有独特的“标本兼治”优势。通过辨证论治,往往能够很快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间接达到降压目的。

    二、中药治疗高血压的副作用

    1. 滥用中药可能引起不良反应:虽然中药治疗高血压具有疗效温和、副作用小的特点,但滥用中药也可能引起很多不良反应。例如,马兜铃科植物青木香、广防己等,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其中含有肾毒性物质--马兜铃酸,久服可能伤肾。

    2. 单一用药效果不明显:中药单一的用药效果并不明显,需要几种中草药一起服用,才有效果。例如,单纯服用野菊花,降血压效果肯定不明显;而野菊花、天麻、葛根等几味药一起用,效果就会明显一些。

    三、高血压的日常保养

    1. 均衡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 适量运动: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

    3.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加重高血压的病情。

    4.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放松,避免情绪波动。

    四、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1. 中药治疗:适用于病情较轻、症状较轻的患者,或者作为西药的辅助治疗。

    2. 西药治疗:适用于病情较重、症状较重的患者,或者需要快速降低血压的患者。

    总之,中药治疗高血压具有疗效温和、副作用小的特点,但需要注意辨证论治,避免滥用。同时,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升。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儿童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研究显示,过量摄入钠是导致儿童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摄入会导致体内钠离子浓度升高,进而引起血压升高。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肾脏功能尚未完善,对钠的代谢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钠的负面影响。

    一项由美国心脏协会进行的调查发现,市面上75%的幼儿食品含钠量偏高。其中,1-3岁幼儿的食品含钠量甚至高达每日推荐摄入量的40%。长期过量摄入钠,不仅会增加幼儿患高血压的风险,还会影响其肾脏功能,甚至可能导致成年后的心血管疾病。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应对这一现象呢?首先,在选购幼儿食品时,要养成查阅包装上营养标签的习惯,尽量选择低钠、低盐的食品。其次,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油炸、腌制、加工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降低幼儿的钠摄入量:

    • 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如方便面、薯片等。
    • 烹饪时少加盐,可以使用醋、酱油等调味品。
    • 鼓励孩子多喝水,促进钠的排泄。
    • 适量摄入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土豆等,有助于降低血压。

    总之,家长要重视幼儿的钠摄入量,从饮食入手,预防儿童高血压的发生。

  • 春节临近,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中,丰盛的美食和美酒自然成了聚会的标配。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个节日却充满了挑战。如何才能在享受节日欢乐的同时,保证血糖稳定,避免病情加重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首先,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春节期间,丰盛的菜肴和零食让人难以抗拒,但糖尿病患者要牢记‘管住嘴’的原则。尽量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如蔬菜、粗粮等。同时,要控制主食的摄入量,避免血糖升高。

    其次,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饮食顺序。传统的‘凉菜—热菜—汤—主食’的上菜顺序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建议在餐前先吃一些主食,再搭配蔬菜和肉类,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此外,糖尿病患者应适量饮酒。每天葡萄酒不超过100毫升,啤酒不超过350毫升,白酒则应避免。空腹饮酒容易导致低血糖,应予以警惕。

    春节期间,糖尿病患者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以免生物钟紊乱,影响血糖。

    2.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导致血糖不稳定。

    3. 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 如有需要,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增敏剂等药物,以帮助控制血糖。

    总之,糖尿病患者过年期间要特别注意饮食、作息和情绪等方面的调整,以保持血糖稳定,度过一个愉快的春节。

  • 妊娠高血压疾病,俗称‘子痫前期’,是孕期常见的严重疾病之一,对母婴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李女士,23岁,患有原发性高血压,怀孕后血压控制不佳,出现了头晕、头痛、眼花等症状,最终不幸引产。

    妊娠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等,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遗传、环境、心理等因素有关。

    妊娠高血压疾病对母婴的影响十分严重,孕妇可能出现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早产等,甚至危及母婴生命。

    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首先要做好孕期保健,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血压异常。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针对血压控制,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ACEI/ARB类等。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控制、体重管理、适度运动等。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一种严重的孕期疾病,需要引起重视。孕妇应定期产检,做好孕期保健,及时发现并处理血压异常,确保母婴健康。

  •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人群日益增多,这些疾病也逐渐成为老年性耳聋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三高人群更容易遭受听力损害,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高血压会对内耳微循环造成影响,导致血氧供应不足,进而引发听力下降。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的高频听力下降尤为明显,这会严重影响日常沟通。

    其次,糖尿病患者的听力问题也十分突出。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听力问题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两倍以上。高血糖会损害耳内神经和组织,破坏听觉能力,导致听力下降。

    此外,高血脂也会对听力造成伤害。研究表明,高血脂患者更容易发生耳聋,且发病过程较为缓慢。高血脂会导致内耳脂质沉积,过氧化脂质增加,内耳细胞损伤,血管萎缩,最终导致耳聋。

    为了保护听力,三高患者应采取以下措施:

    1. 积极治疗三高,控制病情发展。

    2.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一旦发现听力下降,应及时就医。

    3. 避免接触噪音,减少听力损害。

    4.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血脂水平。

    5.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一直备受关注。然而,你知道吗?打呼噜也可能与高血压息息相关。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打呼噜与高血压之间的关联,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

    打呼噜:无声的杀手

    打呼噜,看似是一种无害的睡眠习惯,但实际上却隐藏着健康隐患。研究表明,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超过50%的人伴有高血压。这是因为睡眠呼吸暂停会导致夜间缺氧,进而引发血压升高。

    高血压:继发性还是原发性?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指没有明确病因的高血压,而继发性高血压则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打呼噜导致的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

    治疗打呼噜,控制血压

    治疗打呼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改善睡眠姿势:避免仰卧,侧卧有助于减轻打呼噜。
    • 减肥:减轻体重可以缓解呼吸道的阻塞。
    • 戒烟戒酒:烟酒会刺激呼吸道,加重打呼噜。
    • 使用呼吸机:对于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呼吸机治疗。
    • 手术治疗:对于部分患者,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打呼噜。

    此外,控制血压也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措施。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并注意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整。

    关注健康,远离高血压

    打呼噜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提醒我们,关注睡眠健康至关重要。如果发现自己有打呼噜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 春季,万物复苏,人体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养生好时机。中医认为,春季应顺应自然,注重饮食调养,吃时令菜是中华民族食养生的一大瑰宝。

    中医养生专家杨力指出,《黄帝内经》中就有‘司岁备物’的记载,强调人应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气化来采备进食。春季是各种时令蔬菜上市的好时节,多吃时令果菜,可以更好地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不时,不食’是孔子提倡的饮食原则,提醒我们不要食用不符合节气的食物。春季,应该多吃一些生发性的食物,帮助人体升温阳气,如豆苗、豆芽、蒜苗、春笋、莴笋、香椿、豌豆苗等。同时,可以适量食用一些野菜,如荠菜,以及草莓、青梅、杏等时令水果。

    春季养生,还需因人而异。糖尿病、肠胃不适等患者应谨慎食用蜂蜜。此外,春季风大,容易出现流鼻涕、感冒等症状,炒菜时可以适量放一些生姜,起到防风的作用。

    除了饮食调养,春季养生还应注重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增强体质。同时,春季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如流感、过敏等,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总之,春季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饮食、作息、运动等多个方面综合调理,才能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