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我还记得那天早晨,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温暖而明亮。我的儿子小明,六周岁半,正坐在餐桌前吃早饭。他的小脸上挂着一丝忧虑,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寻常的焦虑。
“妈妈,我今天上学时总想找你说话。”他突然开口,声音有些颤抖。我放下手中的碗筷,转向他,注意到他的手紧紧握着餐巾,仿佛在试图控制内心的不安。
“为什么呢?”我问道,尽量保持语气平稳,避免引起他的更多紧张。
“我担心会忘记。”他低下头,声音变得更小了,“我想跟你说的话太多了,怕一不小心就忘了。”
我心中一紧,开始意识到这可能不仅仅是孩子的普通想法。接下来的几天,小明的行为越来越让我担忧。他会不停地打电话给我,甚至在学校里也会找借口给家里打电话,总是说有话想跟我说。有时候他会说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但更多时候,他只是重复着同样的话题,仿佛在试图确认我是否在听他说话。
我开始担心小明是否有某种心理问题,甚至怀疑他是否患上了儿童强迫症。这种想法让我感到非常焦虑和无助。我不知道该如何帮助他,也不知道该向谁寻求帮助。
在一位朋友的建议下,我决定带小明去看医生。我们来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通过在线预约挂号,很快就见到了儿科医生。医生听完我们的描述后,建议我们先去生长发育科做一些基本检查,排除身体上的问题。同时,医生也提醒我们,如果情况没有改善,可能需要考虑心理科的介入。
在等待检查结果的日子里,我和小明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我们会一起画画、读书,尽量让他感受到我的陪伴和支持。虽然我仍然感到担忧和不安,但我知道我不能放弃,必须为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检查结果显示,小明的身体状况良好,没有任何异常。医生告诉我们,这可能是他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反应,很多孩子都会经历类似的阶段。但是,医生也建议我们继续观察他的行为,如果情况没有改善,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谢医生的建议和关心。虽然我仍然不确定未来会怎样,但我知道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开始了寻找答案的旅程。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陪伴小明,支持他,直到他完全恢复正常。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