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懒洋洋地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我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外甥女的测评资料,心情却像窗外的天气一样,阴沉沉的。
“您好,您需要什么帮助?”电话那头传来医生的声音,他的声音总是那么温和,让人感到安心。
“您好!这是我外甥女的测评资料,她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但此前医生没能给出合适的治疗方案,烦请您提出治疗意见和建议为盼!”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但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扎了一下。
“一般来说孤独症是以教育为主。”医生的话让我稍微安心了一些,“教育干预的目的在于培养患儿生活自理和独立生活能力,减轻其残疾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力争使部分患儿在成年后具有独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建议可以参加专门的康复活动。”
“孩子已经到了入学年龄,请问她这种情况下,还能否按时入学以及是否适合上普通学校?”我迫不及待地问道。
“需要评估,如果她没有冲动行为,能适应学校生活,可以去上学,如果不能适应可以去特殊学校,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自家中学习。”医生的话让我感到一丝希望。
“市面上有很多自闭症儿童专门的康复机构。”医生继续说道,“在北京这些机构很多,北京户口的患儿在确诊后还可以得到一定的康复费用。”
“这孩子户口在上海,人也在上海。”我回答道。
“上海也应该有。建议您咨询下当地残联。”医生的建议让我感到一丝温暖。
“她的测评得分是8分,介乎于自闭症和正常孩子的临界点。所以想请教她这种情况下是否有必要严格按自闭症来对待。”我再次提出了我的疑问。
“如果孩子对外交流没太大问题,建议向正常孩子一样对待,只是更加关注其适应能力。我说的条件允许是指如果孩子不能适应学校环境,您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前提下,可以尝试家庭教育。”医生的建议让我感到一丝迷茫。
“孩子父母都要上班,家庭经济条件也一般,貌似实施家庭教育方案条件不允许。”我无奈地说道。
“您需要更多的关爱。孤独症的孩子一般注意力都是比较狭窄的,他们会有关爱的需求,但不会表达。注意教育干预。如果有冲动或行为异常,及时就诊。”医生的话让我感到一丝安慰。
“她脑部做核磁共振时显示有一处占位?/空白?应该不是病理症状,而是说明这部分区域尚未获得正常开发和刺激。”我提出了我的疑问。
“这个问题无法答复您,这属于神经科的内容。”医生的话让我感到一丝无奈。
“好的,谢谢!辛苦啦!”我挂断了电话,心里却依然充满了疑惑和不安。
我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但我愿意陪伴外甥女一起走过。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们是如何应对的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