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同种药品说明书差别巨大 副作用少不代表更安全

同种药品说明书差别巨大 副作用少不代表更安全
发表人:医疗新知速递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仿制药在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然而,一些患者发现,即使是同一种药品,原研药和仿制药的说明书也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不禁让人疑问:副作用少是否就意味着更安全?

以降压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为例,记者对比了辉瑞公司生产的原研药络活喜和国内5家药企生产的仿制药。结果显示,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上市调查、临床试验等方面,仿制药和原研药存在明显差异。

原研药络活喜的用法用量说明详细,涵盖了成人、孕妇、儿童和老人等四类人群,以及不同症状下的用药剂量。而仿制药的用法用量说明较为简单,容易让消费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困惑。此外,原研药的说明书详细描述了针对不同适应症的临床试验研究,而仿制药说明书则相对缺乏此类信息。

在不良反应方面,仿制药的说明书也存在缺失。记者调查的5个仿制药中,有2个没有不良反应描述,1个描述简单。至于药物过量和药物相互作用,只有丽珠医药一家仿制药说明书有所提及。

除了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记者还调查了奥美拉唑等消化科常用药物的说明书。结果显示,国内仿制药说明书内容基本相同,但与原研药相比,仍存在一些明显差异。例如,原研药奥美拉唑的适应症包括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8个疾病,而仿制药则只有5个疾病的治疗。

专家表示,仿制药与原研药说明书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国仿制药市场混乱,审核批准标准不统一;二是我国仿制药质量低,仅要求具备与原研药的生物等效结果即可获批上市,临床疗效并未被要求。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近日公布了《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要求仿制药与原研药在质量、疗效等方面保持一致。这将有助于提高我国仿制药的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药物不良反应疾病介绍:
药物热是患者治疗疾病时因,使用一种或多种药物引起的发热,是一种药物不良反应,停药后发热可消失。发热原因不明确,无法用其他疾病解释时,应考虑为药物热。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较为常见。抗菌药物是导致药物热最常见的药物,其次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抗肿瘤药物和心血管药物。服药后出现发热的平均时间为7~10天,可合并过敏性皮炎的表现。停药后一般情况下,体温在48~72h内自行恢复正常。体温恢复正常后,无需特殊处理。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香芋奶茶中的咖啡因摄入过多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失眠。香芋奶茶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该物质能够兴奋神经中枢,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若睡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会导致大脑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进而出现难以入眠的情况。此外,长期存在失眠症状的人群不宜喝香芋奶茶,以免加重失眠症状,不利于身体健康。如果睡前饮用过量的香芋奶茶或对奶茶中含有的成分过敏,则可能会诱发不良反应,增加失眠的风险。对于睡眠不佳者而言,适量饮用香芋奶茶并不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但睡前应避免大量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品,以促进更好的睡眠质量。

  • 今天我通过线上问诊平台咨询了一位医生,因为我服用药物后出现了呕吐,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医生非常耐心地听完我的描述,然后给我做了详细的解答。他首先询问了我的肾功能是否正常,然后解释了药物的代谢方式,让我对药物的作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医生还给我举了例子,让我更好地理解药物过量使用可能带来的影响。在医生的解答中,我感到了他的专业和耐心,同时也对药物的使用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

    另外,我还询问了关于药物成分相互影响的问题,医生也给出了详细的解释,并让我放心,因为涂抹在皮肤上的药物不会对口服药物产生影响。整个咨询过程中,医生都非常细心地解答了我的问题,让我对药物的使用更加放心。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对药物的使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加信任医生的专业能力。我会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来使用药物,同时也更加重视药物的使用说明书,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虽然退烧药在服用后5分钟内被吐出,但剩余药物仍然可以发挥作用。这是因为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和代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个体差异导致药物吸收速度和程度不同。然而,呕吐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降低其效果。因此,若服药后出现呕吐,但症状未缓解,应及时就医。此外,儿童和老年人使用退烧药时应更加谨慎,以避免不良反应。

  • 2024年9月5日下午4点45分,兰州市的王女士带着她的55天大的宝宝来到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宝宝最近感冒咳嗽,痰多,王女士在家中给宝宝煮了中药,但喝完后宝宝开始拉肚子。医生详细询问了宝宝的症状和用药情况,发现宝宝可能是因为中药的配方不适合导致的不良反应。医生建议王女士停止给宝宝喝中药,并且如果宝宝的症状没有改善,需要带宝宝去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王女士表示会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做,并感谢医生提供的帮助。

  • 发烧是接种乙肝疫苗后常见的反应之一,可能由药物不良反应、感冒、肺炎或其他感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通常表现为轻微发热,无需过度担心,适当休息即可恢复。感冒和肺炎可能因接种后免疫力暂时下降而诱发,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局部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也应就医明确病因并治疗。

  •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中药并非绝对安全,其不良反应不容忽视。本文将围绕中药不良反应这一话题,从中药的毒性、副作用、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药,安全用药。

    首先,中药的毒性问题。中药中的许多药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如细辛、麻黄等。这些药物的毒性成分往往是其药效成分,如砷制剂、马钱子等。在中医临床上,通过炮制、配伍、处方药管理等方法,可以降低或消除中药的毒性,使其安全有效。

    其次,中药的副作用问题。中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10%,低于西药,且严重不良反应较少。但中药的不良反应往往较轻,容易被忽视。因此,在使用中药时,应严格按照适应症、用药量、用药时间等要求进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外,中药的使用注意事项也至关重要。首先,要对症用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其次,要控制用药量,避免超量用药;最后,要遵循中医的规范,不能长期使用同一药物。

    中药的不良反应监测也是保障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有关部门已建立了覆盖全国范围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并重点研究建立适合中药特点的“毒性中药”安全性评价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标准。

    总之,中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同时也应注意其不良反应,科学合理地使用中药,才能发挥其最大的疗效,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抗焦虑抑郁药物的使用并不会影响疫苗接种的效果,患者可以放心接种。不过,如果患者对疫苗成分过敏,则应避免接种。在接种疫苗后,患者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并注意保暖。此外,如果患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或正在接受免疫调节治疗,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疫苗接种效果,需要特别注意。在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期间,患者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 我从未想过,一个简单的疫苗接种会给我带来如此大的困扰。三个月前,我在深圳市的一家医院接种了新冠疫苗。起初,除了轻微的疼痛和红肿外,似乎一切都很正常。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手臂接种位置开始出现越来越严重的红肿和溃烂。这种情况让我非常担忧,因为我并没有其他不适的症状。

    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由于我人在外地,无法亲自前往医院,我选择了在线问诊。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平台,我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了交流。医生告诉我,如果是注射部位出现问题,应该找到注射单位进行反应处理。他们有专门的流程来处理这种情况。虽然这听起来很简单,但我仍然感到不安。毕竟,新冠疫苗的相关作用全世界还没有太多经验。

    我向医生询问这是否与新冠疫苗有关。医生表示,三个月才出现这种情况,不能确定是否与疫苗接种直接相关。然而,他建议我还是要去正规的机构反应,以便得到更专业的帮助和指导。虽然我对此仍有疑虑,但我知道我必须采取行动。

    在这次经历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在线问诊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及时的医疗建议,还可以在我们无法亲自就医时给予我们安慰和支持。尽管我现在仍然面临着一些未知的风险,但我相信只要我坚持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我一定能够克服这个困难。

    新冠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处理指南 常见症状 新冠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常见症状包括注射部位的红肿、疼痛、硬结等。少数人可能会出现全身性反应,如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极少数人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需要立即就医。 推荐科室 如果出现新冠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建议就诊于感染科或皮肤科。 调理要点 1. 如果出现轻微的红肿和疼痛,可以在家中进行局部冷敷和休息。 2. 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不改善,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指导。 3.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能需要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如止痛药、抗过敏药等。 4.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感染其他疾病。 5. 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可能需要使用肾上腺素等紧急药物进行治疗。

  •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屡次发生不良反应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中药注射剂作为中药制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等优点,但在安全性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专家指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问题并非无法克服,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需要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研究,完善其药理作用物质基础研究,提高质量标准,改进制备工艺。

    其次,需要加强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对注射液的安全性进行全面研究,确保其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加强上市后的不良反应监测和风险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 近年来,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系统报告的病例数已达到惊人的400例/百万人,其中严重不良反应约占13%。这一数据引发了社会对药品安全问题的关注。

    江西中医学院药学管理学教授宋民宪指出,药品不良反应包括意外性过量用药和用药不当所致的损伤性反应,如不合理用药、给药量不当等。这些情况下,药厂、医院等单位可能并不存在过错。那么,一旦发生因药品不良反应导致的损害和损失,责任应由谁来承担呢?

    早在2006年底,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评估中心曾尝试推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综合保险”,但由于国内药厂投保意愿低,保险公司担心风险过高,该项目最终搁浅。

    据了解,“综合险”的投保方式为企业支付药品销售额0.2%左右的保险金,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由保险公司支付赔偿金。然而,业内人士表示,该险种的未知性较大,保险公司需要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宋民宪教授建议,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救济机制比赔偿机制更为合理。他认为,绝对安全的药品是不存在的,如青霉素在皮试隐形的情况下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为了保障患者权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管,建立健全赔偿机制,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救治。

    此外,患者在使用药品时应严格遵守医嘱,关注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