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那是一个普通的下午,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斑驳地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我,一个54岁的肺结核患者,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心情却像窗外的天气一样,阴沉不定。
“您好,我是医生,很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咨询服务。”电话那头,医生的声音温和而专业。
“你好。”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现在患者有呼吸困难吗?”医生直接切入主题。
“有。”我回答,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
“在医院一直用着来的。”我解释道。
“需要长时间吸氧吗?”医生继续问。
“在医院用的流量还记得吗?”医生又问。
“暂时没出院那。”我回答。
“你看一下流量。”医生指示。
“流量是什么意思?”我疑惑地问。
“开的多少。”医生回答。
“就是床头那个湿化瓶上的小球。”医生解释。
“吸氧连接的那里。”我补充。
“奥我看下。”我放下电话,走到床边,仔细观察。
“那个小球是3。”我回答。
“那就是3升/分钟。”医生解释。
“吸着3升感觉怎么样?”医生问。
“没有呼吸困难把。”我回答。
“有呼吸困难。”我纠正。
“患者结核严重吗,用着药物也已经差不多控制了吧。”医生问。
“吸着氧气还有症状吗?”医生继续问。
“还行吧,但得用,”我回答。
“那没用,暂时。”我补充。
“嗯嗯,那给他购买5升的吧。”医生建议。
“他不是全天都用?”我疑惑地问。
“能用那么大升的吗?”我担心地问。
“健康指导。”医生耐心解释,“三升的机子达到医用效果的话最大只能开到3,5升的调节空间比较大一些。”
“奥。好的懂了。”我回答。
“那旗舰版,医用版什么意思?”我继续问。
“如果3升的机子,最大用3的话还可以。”医生回答。
“旗舰版就是升级版。”医生解释。
“这款是静音升级的。”医生补充。
“噪声小一些。”医生说。
“家里实用,就行。”我回答。
“可以买个静音的,这样声音小一些不太影响休息。”医生建议。
“注意加强营养,按时服药。”医生最后叮嘱。
挂断电话后,我坐在沙发上,心中五味杂陈。虽然医生的建议让我感到一丝希望,但面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仍然如影随形。
“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大家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我自言自语。
我知道,这场与疾病的斗争还远远没有结束,但我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都会坚持下去。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困境?你们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