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轻研发重销售 中药企业研发营收比多数不足2%

轻研发重销售 中药企业研发营收比多数不足2%
发表人:数字健康领航者

中药行业普遍存在‘吃老本’的心态,过分依赖传统经典方剂,轻视研发和创新。这导致中药质量危机频发,中药国际化进程缓慢。本文将从中药质量问题、研发投入不足、国际化困境等方面,探讨中药行业的现状和挑战。

一、中药质量问题

近年来,中药质量问题频发,如六味地黄丸重金属超标、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等。这主要源于以下原因:

1. 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中药材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存在不规范现象,导致中药材质量难以保证。

2. 中药饮片质量监管不到位: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饮片质量参差不齐。

3. 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不规范:部分中药企业生产工艺落后,质量控制不严格,导致制剂质量难以保证。

二、研发投入不足

与西药企业相比,中药企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大部分中药企业研发费用占比不足2%,远低于西药企业的5%以上。这导致中药研发创新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三、国际化困境

由于中药质量问题、研发投入不足等因素,中药国际化进程缓慢。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中药的质量、安全性要求较高,导致中药产品难以进入这些市场。

四、应对措施

1. 加强中药材质量监管,规范中药材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

2. 完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加强饮片质量监管。

3. 提高中药企业研发投入,鼓励中药创新。

4. 加强中药国际化推广,提高中药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伤寒疾病介绍:
伤寒(typhoidfever),是由伤寒杆菌(Salmonellatyphi)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伤寒杆菌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伤寒的典型症状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表情淡漠、玫瑰疹、肝脾肿大等,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经过规范抗菌疗后可治愈,救治不及时也可能威胁生命。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伤寒,这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它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对人体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小儿伤寒的典型症状,以便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一、小儿伤寒的典型症状

    1. 发热:这是小儿伤寒最明显的症状之一。起初,体温可能逐渐上升,然后迅速升高至39-40摄氏度。患儿会感到畏寒、寒战,并伴随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痛、便秘或腹泻等症状。

    2. 神经系统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儿可能会出现表情呆滞、反应迟钝、听力下降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昏迷。

    3. 皮肤症状:约半数患儿在病程第7-14天会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多在10个以下,直径约为2-4mm,压之褪色,主要分布在胸腹及肩背部,四肢罕见。

    4. 肠道症状: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腹部隐痛、便秘,少数患儿出现腹泻,右下腹有深压痛。

    5. 并发症:在病程的第4周,体温逐渐下降,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症状会减轻,但可能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

    二、小儿伤寒的治疗方法

    1. 抗生素治疗:及时使用抗生素是治疗小儿伤寒的关键。常用的抗生素包括氟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等。

    2. 对症治疗:根据患儿的症状,给予退热、止吐、止痛等对症治疗。

    3. 休息与营养: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有助于患儿恢复健康。

    三、小儿伤寒的预防措施

    1.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避免病从口入。

    2. 食品安全:确保食品新鲜、卫生,避免食用生冷、变质食品。

    3. 饮用水安全:饮用安全、卫生的水,避免饮用生水。

    4. 疫苗接种:接种伤寒疫苗,提高免疫力。

  • 秋季,这个收获的季节,也是养生的好时节。然而,面对秋季的养生,我们常常陷入一些误区,不仅无法达到养生的目的,反而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误区一:秋不食姜

    过去有句老话:“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但实际上,秋季并非绝对不能吃姜。生姜具有辛温无毒、归五脏、益脾胃等功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抗菌、促进消化等。但秋季天气干燥,过多食用生姜容易导致上火,加重秋燥对身体的危害。因此,秋季可以适量食用生姜,但要注意控制量,并避免在晚上食用。

    误区二:秋瓜坏肚

    “秋瓜坏肚”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夏天大量食瓜已经让人的脾胃处于虚弱状态,秋季再食用过多瓜果容易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秋季要适量食用瓜果,避免过量,以免对胃肠道造成负担。

    误区三:贴秋膘

    立秋之后,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但贴秋膘也要讲究科学搭配。夏季人们由于贪凉,脾胃功能减弱,过多食用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增加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因此,秋季进补要选用“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如银耳、百合等。

    误区四:秋燥易感冒

    秋季天气干燥,人体容易出现口干、唇焦等秋燥症状,这也是感冒的高发季节。预防感冒,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多喝水,适当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

    误区五:秋季不防晒

    秋季阳光依然强烈,紫外线辐射依然存在。因此,秋季也要注意防晒,避免晒伤。

  • 水逆,这个名字听起来颇为神秘,实际上它是一种中医术语,指的是胃中水液停滞,导致消化不良、呕吐等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水逆的形成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脾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脾胃虚弱,水液不能正常运化,就会导致水液停滞在胃中,形成水逆。

    水逆的症状主要包括:

    • 呕吐: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吐出的内容物多为清水。
    • 胃胀:患者感觉胃部胀满,食欲不振。
    • 腹泻: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泻症状。
    • 头晕乏力:水液停滞会影响气血运行,导致头晕、乏力等症状。

    水逆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

    中药治疗以健脾利湿为主,常用的方剂有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针灸治疗可以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水液运化。推拿可以缓解胃胀、呕吐等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水逆的发生也很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 适当运动,增强脾胃功能。

    水逆虽然不是严重的疾病,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 伤寒,这种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常常让人谈之色变。然而,你是否知道,伤寒并非一定会发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伤寒的神秘面纱,了解其常见症状及预防措施。

    首先,我们要明确,伤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途径,即通过食用或饮用被污染的食物和水而感染。其典型症状包括发热、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咳嗽等。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发热症状,具体表现与个人体质密切相关。

    在伤寒的初期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肠胃不适等症状,同时伴有畏寒、怕风、出汗减少等表现。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非必然出现,个体差异较大。

    进入中期,伤寒的症状会愈发严重。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皮疹,以玫瑰疹为主,少数情况下会出现白痱。发热症状会持续高热,体温可达40度,持续两周左右。同时,消化道表现异常,食欲不振、腹痛腹胀,个别患者会出现便秘或腹泻。肝脏和脾脏肿大,按压时伴有疼痛,严重时可引发中毒性肝炎。神经系统也会出现异常,表现为头痛、精神恍惚、反应迟钝等。

    后期,伤寒的症状逐渐缓解。发热症状开始逐渐下降,食欲逐渐恢复,肝脏和脾脏逐渐消肿。虽然患者仍感到虚弱,但精神状态开始恢复。不过,仍需警惕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一般需要五周左右才能完全康复。

    为了预防伤寒,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或饮用被污染的食物和水。

    2.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抵抗力。

    3.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疑似症状,要及时就医并配合治疗。

    4. 接种疫苗:接种伤寒疫苗,提高免疫力。

    总之,了解伤寒的症状和预防措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种疾病。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健康生活!

  • 伤寒,一种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这种疾病的传染性主要源于消化道粪口传播,水和食物的污染往往会导致伤寒的流行。

    伤寒的临床表现多样,典型病例以发热为主,伴有寒战、乏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谵妄、颈部僵硬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病例还可能发生昏迷、脉搏缓慢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在皮肤方面,伤寒患者可能会出现特征性的玫瑰疹,并伴有肝脾肿大。值得注意的是,伤寒杆菌可以随患者或无症状携带者的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或水源,导致疾病的传播。

    针对伤寒的治疗,首选药物是喹诺酮类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如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等。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口腔皮肤清洁,卧床休息,选择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注意少吃多餐。

    此外,医院和科室的设置也对伤寒的防治起到了重要作用。感染科、肠道科等科室负责对伤寒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医院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确保水源和食物的安全,以降低伤寒的传播风险。

    总之,了解伤寒的症状、传播途径、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春季,气温变化无常,‘倒春寒’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感冒等呼吸道疾病高发。本文将从中医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应对倒春寒,预防感冒。

    首先,春季锻炼不宜过早。由于早晨气温低、空气污染严重,建议老年人在下午气温回暖后进行适量运动,如太极、慢跑等。同时,长期熬夜、过度疲劳者应注意休息,调节情绪。

    其次,做好‘春捂’工作。春季昼夜温差大,早晚气温较低,应注意保暖,尤其是关节部位。适当添加衣物,避免着凉。

    此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肥胖者应加强锻炼,戒烟限酒,少吃油炸食品。多喝水,保持体内血流通畅,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针对儿童,家长应多让孩子接触阳光,增加户外活动,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勤晒被褥,减少病菌滋生。

    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应做好自我保健,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中医建议,在倒春寒期间,可适当食用大蒜、洋葱、芹菜等味冲食物,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

  •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尽管近年来降糖药物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许多患者仍然面临着血糖控制不理想的问题。那么,为什么降糖药不能完全控制血糖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代谢等。然而,这些药物并不能完全解决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的问题。

    以下是导致降糖药不能完全控制血糖的几个原因:

    1. 饮食管理不当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不合理的饮食会导致血糖波动。许多患者虽然服用降糖药物,但饮食控制不严格,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

    2. 药物使用不规范

    部分患者根据自觉症状随意调节降糖药物用量,或者不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

    3. 忽视运动锻炼

    运动锻炼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许多患者忽视运动锻炼,导致血糖控制效果不佳。

    4.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在靶细胞上的作用减弱,导致血糖升高。部分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严重,降糖药物难以发挥作用。

    5. 药物不良反应

    部分降糖药物可能存在不良反应,影响血糖控制效果。

    总之,降糖药物不能完全控制血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加强饮食管理、运动锻炼,并定期监测血糖,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 伤寒,作为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其典型症状为持续高热,体温常在38℃以上,并伴随消化系统症状,如腹胀、腹痛、腹泻等。影像学检查常提示肝脾肿大。以下是一些关于伤寒的详细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种疾病。

    1. 症状表现

    持续发热是伤寒最明显的症状。患者体温可高达39℃,且持续两周以上。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这些症状与胃病相似,容易误诊。

    2. 并发症

    伤寒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心肌炎、神经系统感染、休克等。因此,在病情紧急时,患者及其家人应特别注意。

    3. 治疗方法

    伤寒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药物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如氯霉素、氟喹诺酮类等。饮食上,患者应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吃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

    4. 预防措施

    预防伤寒的关键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具体措施包括: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食、保持环境卫生等。

    5. 就诊建议

    如果出现疑似伤寒症状,应及时就医。医院感染科是诊治伤寒的主要科室。在就诊过程中,患者应如实告知医生病情,以便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6. 家庭护理

    患者在康复期间,家人应注意以下事项: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患者衣物、餐具等要单独清洗消毒;患者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油腻、辛辣食物;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 伤寒,这个名字听起来令人恐惧,但实际上,它并非由病毒引起,而是由一种名为伤寒杆菌的细菌感染所致。

    伤寒杆菌主要感染人体肠道,引发肠道疾病。这种细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小心接触到被伤寒杆菌污染的物体,然后再触摸到口唇等部位,就很容易被感染。

    伤寒感染后,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典型的症状,如高烧、淋巴结肿大、皮疹、白细胞下降等。因此,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就医,进行抗生素治疗。

    为了预防伤寒,我们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此外,对于伤寒患者,应给予适当的护理,如保证充足的休息、给予易消化的食物、检测生命体征等,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在治疗伤寒方面,抗生素是关键。常用的抗生素包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和三代头孢菌素。此外,一些患者还可能需要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以缓解症状。

    对于伤寒患者来说,日常饮食也非常重要。他们应食用高热量、高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在发热期间,应采用流质或细软无渣的饮食,少量多餐。退热后,食欲逐渐增加,可以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但应避免坚硬的多渣食物。

    总之,了解伤寒的病因、传播途径、症状、治疗和预防方法,对于保障我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在当今新药研发面临挑战的背景下,传统中药复方的研究备受关注。中国科学家在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同时,美国科学家却将目光投向了传统复方中药,致力于发掘其新的适应症。

    10月23日至25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外国专家局主办的“新药创制战略与中药国际化高层研讨会”在南宁召开。会上,美国耶鲁大学药理系讲座教授、肿瘤研究专家郑永齐公布了其备受关注的药物PHY906的最新研究进展:该药将于今年11月在美国对化疗失败的病人展开二期临床试验。

    PHY906是一种复方中药,其配方来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的黄芩汤。黄芩汤由黄芩、甘草、白芍和大枣四味中药组成,原主治肠胃疾病,郑永齐则将其用于癌症病人化疗辅助治疗。专家认为,PHY906“有可能取得突破,进入美国癌症主流疗法行列”。

    中药走向世界是中药界孜孜以求的梦想。但时至今日,获准在欧盟注册上市的仅有地奥心血康,多年来一直试图叩开美国FDA大门的复方丹参滴丸仍在美国进行三期临床。学术界认为,中药国际化难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有三:传统中药缺乏有力的临床数据、药物作用机理不明、产品质量难以均一。

    肖小河所长表示:中药是99%成分不清楚,1%成分清楚。“把1%搞清楚,质量远不能OK”。也正因如此,一直以来,国内中药研发更倾向于对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利用。而郑永齐的PHY906却是严格按照传统复方进行开发。他在复方中药中寻找能应对化疗副作用且不影响化疗效果的“可能性”时,美国学术界认为此举是在“冒职业风险”。但是实验结果却给出了积极的信号。

    郑永齐认为,中药全球化有两种方式,一是按照西药研发模式,从植物中提取单体物质,如青蒿素;二是在宏观视角下遵照传统中医学理论进行研发。目前,郑永齐走的就是第二条路。“我研究中药,配方是我们老祖宗发明的,我只是发现了它的新用途。”

    在新药研发遭遇瓶颈时,越来越多的研发人员将目光投向了传统医药。显然,传统复方中药在网络药理学上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

    孙晓波指出,从现有已知的中药、植物药、中药复方中发现活性物质是中药研发方向之一,而协同增效减毒的组分配伍、成分配伍创新中药研发则是传统中药复方的现代研发升华。

    郑永齐表示,在未来药物研发中,传统中药研发具有特殊的意义:其研发方式以系统生物学为起点,与西药以分子生物学为起点的走法完全不同;传统中药研发的时间会更短,这是因为它不必考虑药物筛选问题且经历了长期使用,药物毒性已较明确。

    据悉,国内已有制药企业开始着手这方面的研究。由“海归”创办的广西惠宝源制药有限公司就聘请郑永齐为科技委员会主任,由其直接指导该公司新药研发。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