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

6岁女孩分泌物检查无乳链球菌感染,使用高锰酸钾泡浴后疼痛问题解答

疾病详情
6岁女孩分泌物检查无乳链球菌感染,使用高锰酸钾泡浴后出现疼痛。
就诊科室: 中医内科
医生建议
无乳链球菌感染可通过高锰酸钾泡浴治疗,但需注意观察症状变化。使用高锰酸钾时,应严格按照说明操作,如有不适,建议停用并及时就医。生活上,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交叉感染。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问答详情
问答交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
患者
您好,我女儿6岁,分泌物检查无乳链球菌感染,医生建议用高锰酸钾泡浴,但颜色太深,泡了会痛,这是正常的吗?
医生
您好,没有破皮的情况下,一般不会疼痛。您可以用水冲洗一下,看看是否减轻。
患者
有,泡了后有用清水洗一下,不过还是会痛。不知这是不是过敏现象?
医生
一般不会是过敏现象。您是按照0.1:2000的比例兑的高锰酸钾吗?
患者
是的,我兑了1片高锰酸钾加2000毫升水。
医生
如果有刺痛的话,您也可以先停用。建议您先停用,查看商品详情介绍或使用说明,确认无禁忌症后再使用。
患者
我看了说明,但是还是不太明白。医生,您能详细解释一下使用方法吗?
医生
一般情况下,使用方法:妇用阴道/外阴:取1片加水50毫升融化后配成含高锰酸钾4000毫克/升的溶液冲洗或坐浴5分钟后,用清水洗净。
患者
哦,明白了。那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我应该怎么办呢?
医生
如果症状无明显改善,建议您停止使用并再次咨询。如果症状加重,建议您立即就医。
相关文章

文章 新生儿宫内感染缺氧,如何治疗?

我还记得那个夜晚,我的世界被彻底颠覆了。我的宝贝女儿,刚出生不久,就被诊断出宫内感染和缺氧。那种恐惧和无助感,至今仍然让我心有余悸。 我和丈夫带着女儿来到医院,医生告诉我们她需要住院观察治疗。我们被告知她在宫腔内感染,导致缺氧,情况相当严重。听到这个消息,我整个人都崩溃了,泪水止不住地流淌。 女儿被送进新生儿科,住进了保温箱。医生说这是为了帮助她恢复。看着她那么小,躺在那个小小的箱子里,我心如刀绞。每天我都会去探望她,看到她被各种管子和仪器包围着,我的心就像被揪紧了一样疼痛。 医生告诉我们,女儿的消化系统也受到了感染的影响,所以她会呕吐一些黄色的胃内容物。他们抽出了她的胃里的东西,里面有血和沫。每天引流出来的液体量都在增加,这让我更加担忧。 我问医生,女儿的情况是否会慢慢好转。医生说,只要感染得到控制,症状就会逐渐减轻。他们会给她抗感染治疗和护脑治疗。听到这话,我稍微安心了一些,但仍然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和焦虑。 女儿住院了十天左右,终于可以出院了。医生说她已经好转了很多,可以正常吃奶了。我们带她回家,继续给她进行恢复治疗。虽然她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康复,但至少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我们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如果不方便去医院挂号看病的话,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自己的健康,远离疾病的困扰。

健康百科

4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新生儿宫内感染可能导致哪些疾病?

新生儿宫内感染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疾病,包括早产、肺炎、脑膜炎、败血症、肝脏和脾脏问题、眼部感染以及心脏问题等。这些疾病对新生儿的健康构成极大威胁,需要及时的干预和治疗。 例如,某位孕妇在怀孕晚期感染了细菌,导致胎儿在子宫内感染。出生后,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热,经过检查被诊断为肺炎。医生立即采取了抗生素治疗,并在监测下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幸运的是,经过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新生儿最终康复并顺利出院。 早产是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常见后果之一。感染可能引发子宫收缩,导致早产。早产的新生儿面临许多健康问题,包括呼吸窘迫、感染和器官发育不成熟等。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应密切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时就医处理任何感染症状,以降低新生儿宫内感染的风险。 除了早产,新生儿宫内感染还可能导致肺炎、脑膜炎、败血症、肝脏和脾脏问题、眼部感染以及心脏问题等。这些疾病的发生取决于感染的病原体、感染的时间以及新生儿的个体差异。因此,高危孕妇如存在感染史、胎膜早破或其他相关风险因素,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产前检查和干预,以尽早发现和处理宫内感染。 如果您对新生儿的健康有任何疑虑或担忧,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儿科医生。他们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准确的诊断,帮助您保护新生儿的健康。早期干预和适当的治疗可以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健康管理专家

3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新生儿宫内感染有哪些?

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小天使,在女性怀孕后母亲还有胎儿都受到来自外界全方位的保护,但是难免会有保护不到的地方,这就给了病毒、细菌以及其它病原体有可乘之机。一小部分宝宝因为在母亲体内受到病毒、细菌以及其它病原体的感染,一出生就患上疾病,让父母家人很忧心。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们不要慌张,同时也不要大意,接受医院的正规治疗,如果不及时治疗,后果还是比较严重的。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讲一下关于新生儿宫内感染原因以及治疗方法吧! 一 新生儿为什么出现宫内感染 母体因素:可能是母亲自身的一些疾病引起的新生儿宫内感染,女性如果是在怀孕之前或者是怀孕过程中患上各种感染性疾病,很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女性平时不注意卫生,阴道产生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可能会让女性阴道、宫颈出现感染的情况,病菌从下向上侵袭,引起子宫感染,导致新生儿在子宫内就被感染。 生产原因:由于子宫内的胎膜破裂的太早。胎膜和胎盘相比较的话,胎膜比胎盘更容易破裂,一旦胎膜出现破裂,阴道和宫颈内的细菌、病毒等很容易就进入到子宫里,造成逆行性感染。比如:大肠杆菌、阴沟肠杆菌等会进入到子宫。女性需要格外注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以免真的出现新生儿宫内感染这种情况时追悔莫及。由于胎膜早破导致。胎膜早破有很多种原因,当然了,最主要还是因为在平时生活中不注意,让身体受到外力撞击,导致胎膜早破。也可能是因为女性自己身体原因,发育不好导致胎膜提早破裂。胎膜早破是所有宫内感染里最常见且重要的因素。 二 常见的感染疾病 病毒性肝炎:这种疾病在新生儿宫内感染中最为常见,母婴传播在我国发生乙型肝炎的几率大约在 40%~73%。感染乙肝病毒后宝宝刚出生多无症状,部分宝宝可以出现黄疸、发热、食欲减退等,甚至有的出现肝功能衰竭。很多感染的宝宝也很容易成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携带者。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各种肺炎感染也比较常见,发生几率比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小一点,大约在 30%左右。能引起宝宝反应差、呼吸困难、体温忽高忽低、不吃不哭,甚至出现败血症、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风疹病毒感染:这种病毒感染在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发病率跟妈妈怀孕胎龄有关系,怀孕前面 10 周感染内胎儿感染超过 50%,11-16 周降至 33%-24%,20 周后大概占 4%左右。它能能引起先天性心脏畸形、新生儿白内障、耳聋、视网膜剥离、智力低下、脑瘫、骨骼发育异常、肺炎等疾病,所以还是得重视。 巨细胞病毒感染:它的发病率在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发病率也不是很高,孕妇被感染几率大约在 1%~4%左右,新生儿就更低了在,3000 到 5000 人中才有一人感染。不过也不能忽视,它能引起宝宝早产、视网膜脉络膜炎、感音性耳聋、癫痫、黄疸、脑炎、反应迟钝等疾病。 弓形体病:弓形体病毒的感染率就相当的低了,可能是五百万分之一甚至是二百万分之一。能引起胎儿脑积水、精神障碍等疾病。不过不用太过于担心,因为感染几率非常小。 当然还有很多病原体感染,这就不一一赘述了。那么新生儿受到各种感染,出现以上的情况又该怎么办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三 新生儿出现感染怎么治疗? 如果新生儿出现宫内感染,检查出来以后首先要进行隔离,在进行精细消毒,明确病因以后进行对症治疗。 病毒性肝炎治疗:新生儿宫内感染病毒性乙型肝炎,母亲在怀宝宝期间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抗病毒药物进行预防。新生儿感染乙型肝炎,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只能通过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降低黄疸,改善肝功能及其他的对症治疗,比较重的宝宝可能需要一些激活免疫的药物。 感染性肺炎治疗:当新生儿出现肺炎时首先要保证孩子的体温,让新生儿的体温保持在 36-37 度左右。如果是细菌感染,一般都是选择抗生素类的药物,比如:青霉素类、头孢类等抗生素。这需要根据新生儿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当抗生素治疗没有效果同时又发生细菌感染的时候应该考虑选择 1~2 种的抗生素混合治疗。如果是其他病原体,应该在对症治疗同时,选择副作用较小的药物。 弓形虫治疗:弓形虫感染在新生儿宫内感染中虽然不常见,但是我们也要了解它的治疗方法。母亲怀宝宝的时候就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胎龄,选择螺旋霉素加用磺胺嘧啶和乙胺嘧啶等药物。当宝宝感染后,首选药物就是磺胺嘧啶、乙胺嘧啶、甲酰四氢叶酸。磺胺嘧啶每天服用 100mg/Kg,每天分 4 次服用。乙胺嘧啶,每天 1mg/Kg,每天两次,2~4 日后减掉一半的量。一个疗程为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应该使用 3~4 个疗程,一个疗程能吃完之后间断一个月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单纯疱疹病毒:这种病毒应该优先选择阿昔洛韦,静脉滴注 20mg/kg,每 8 小时一次,一个疗程为 14 天,如果全身感染或者合并脑炎,需要 21 天,有时根据情况还得口服阿昔洛韦,疗程 6 个月。 风疹病毒感染:至今为止,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还没有非常有效果的药物,预防至关重要。 其他病原体:医生会根据检查的结果,来制定最好的治疗方案。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新生儿宫内感染大部分病症的治疗方法。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已经怀孕的妈妈们在平时多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运动时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这些疾病找上门来。同时也能给已经发生宫内感染的新生儿家长提供一些参考,不要盲目的去治疗。

主治医师王裕林

1284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