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

骨科术后康复咨询

疾病详情
患者询问骨科术后在家如何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膝关节屈伸、无痛下角度锻炼等,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建议。患者女性42岁
就诊科室: 中医内科
医生建议
建议患者在骨科术后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训练。初期可以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直抬腿等训练,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训练难度。注意避免无痛下角度锻炼,以免造成伤害。骨折完全恢复后再考虑深蹲等更高难度的训练。如有症状不缓解,建议及时复诊或到线下医院就诊。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问答详情
问答交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
患者
图文问诊,寻求医疗咨询服务。
医生
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针灸按摩及康复治疗。提醒患者目前需在家进行训练,暂不去康复医院。
患者
询问膝关节屈伸活动的具体做法,以及关于无痛下角度锻炼的疑问。
医生
指导患者如何进行膝关节屈伸锻炼,强调目前不适合进行无痛下角度锻炼,需要等到骨折完全恢复后再考虑深蹲等更高难度的训练。
患者
描述在家进行的训练项目,包括拄拐杖走路、用拉伸带练习直抬腿等,询问是否正确并寻求后续联系方式。
医生
确认患者在家训练项目正确,并指导患者如何进行直抬腿和下角度练习的时间安排。提醒患者如果症状不缓解,建议复诊或到线下医院就诊。
相关文章

文章 揭秘髋关节活动度的金标准:如何通过科学训练实现

髋关节的活动度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着我们走路、下蹲、穿袜子等基本动作,还关系到我们能否正常进行体育锻炼。那么,什么是髋关节活动度的金标准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髋关节的结构。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组成,俗称胯轴子。它是人体中最大、最深的杵臼关节,具有6个方向的自由转动。这些方向包括屈曲、伸直、内旋、外旋、内收和外展。只有当这6个方向的活动度都达到金标准时,我们的髋关节活动度才算合格。 那么,如何知道自己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度数呢?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来测量。例如,髋关节屈曲活动度是指大腿弯曲贴近胸部时大腿与身体所形成的夹角,正常人这个角度应大于120°。髋关节后伸活动度一般在20°左右。内旋和外旋活动度分别在30°和40°左右。内收和外展活动度则分别在30°和45°左右。 然而,很多人在截骨术后会发现自己的髋关节活动度受限。这是因为截骨术后,髋臼位置得到纠正,股骨头周围原来没有骨头包裹的地方有了新的骨头的包裹,这些新的骨头包裹就有很大可能使股骨头活动受限。此外,截骨术后6-8周内关节处于术后限制活动阶段,不能像正常状态那样活动,关节周围的肌肉就会变短变硬,不向之前那么有弹性了,肌肉因不能被很好地拉伸而使关节的活动受限。还有,截骨术后,切口深部切开的组织,如肌肉、关节囊等会形成瘢痕,而瘢痕组织没有弹性,不易被拉伸,也会使关节的活动受限。最后,随着关节的磨损,骨关节炎会越来越重,关节活动度也会因此受限。 那么,如何科学训练达到“金标准”呢?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详细介绍。

健康驿站

5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双侧臀肌训练:适用于髋关节疾病截骨术后的康复

在进行髋关节疾病截骨术后,双侧臀肌训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康复方法。这种训练适用于多种疾病,包括DDH、髋关节脱位、儿童股骨头坏死、髋内翻和头骺滑脱等。训练的时机可以是在手术前、拆除石膏裤后的健侧训练,或者在术后截骨处愈合可以下地后的患侧训练(请遵循医生的建议)。然而,在截骨处未完全愈合时,禁止进行患侧的训练。 这项训练的目的是增强臀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步态和日常活动能力。通过定期的双侧臀肌训练,患者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减少疼痛和不适感,并最终实现康复的目标。

健康管理专家

4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双贯通管灌洗术治疗股骨术后感染的临床研究

股骨术后感染一直是骨科治疗的难点。由于大腿软组织丰富、层次多,清创引流难以彻底进行,常规灌洗术也存在脱落、堵塞等问题,导致许多患者长期不能治愈,造成极大的经济及精神负担,甚至被迫截肢。为此,笔者自2001年3月至2008年5月设计并实施了病灶清除加双管贯通灌洗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本研究共纳入76例患者,包括57例男性和19例女性,年龄在16至74岁之间,平均39岁。所有患者均为一侧股骨骨折术后感染,其中58例为髓内针内固定术后感染,16例为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2例为外固定袈术后感染。患者病史在1个月至10年之间,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病灶清除加双贯通管灌洗术治疗。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局部红肿热痛、伴有瘘管形成并反复渗液流脓、全身症状如高热等。部分患者经超声波检查可发现患侧大腿软组织内积液,X线片显示感染部位可见骨质破坏、有骨膜反应或有死骨形成,病程较长者髓腔闭锁。 手术方法包括术前静脉应用敏感抗生素1至2周,术中尽可能彻底清除病灶,消灭病理死腔。对于骨折已愈合或基本愈合的患者,取出内固定物。10例骨折未愈合的患者中,3例为髓内针固定术后1个月内轻微感染,采取了保留内固定物的灌洗方式;其余7例因感染严重,取出了内固定物。其中2例改用外固定袈固定、5例牵引固定,同时加灌洗术治疗。 清创之后,使用普通输血器两根,中部根据感染范围,在一定长度内间隔0.5至1cm做多个侧孔。侧孔直径为管腔直径的1/3至1/4,呈螺旋排列,置于感染区。其中一根置于感染较重的软组织区内,另一根通过在感染区上下两侧健康部位的钻孔,置于髓内(保留髓内针者灌洗管至于股骨两侧)。灌洗管一端从感染区远端前侧打孔穿出固定,接灌洗瓶;另一端从感染区近端后侧打孔穿出固定,接负压引流器,两端各加输液限速阀门一个。注意四处经皮出入口均与感染区至少间隔5cm以上的健康组织,固定管道的丝线应保留2至3cm长度余量,以使整个管可以在病灶内适当滑动。术中闭合伤口。 术后处理包括静脉应用敏感抗生素1至2周、伤口换药治疗。灌洗液为等渗盐水,用量5000至8000ml/d。灌洗引流管堵塞时,在严格消毒两侧外露管壁4至5cm后,双手分别握住两端,轻轻旋转或者上下滑动,即可解除堵塞。术后2至3周,在排除管道堵塞的前提下,打开灌注阀门、关闭两个引流管阀门时,患者2至3s内即可出现胀痛感,并有灌洗、引流口明显渗液,可以认为病灶已愈合,无积液腔;同时引流液清亮,并经2至3次细菌培养阴性后,即可在充分消毒并确证灌洗引流管滑动自如后,先剪断灌注端,变成单纯引流管,再分2至3次自引流端拔出。 结果显示,在76例患者中,均未发生管道脱落及无法解决的灌洗管堵塞现象;共出现管道口继发感染7次,其中2例为两口同时感染。经加强消毒换药治疗后均于3至5d内得到控制,未影响拔管及伤口愈合;手术切口均于术后2周内Ⅰ期愈合拆线。1个月内灌洗、引流口闭合,治愈。共获门诊复查随访54例,信件或电话随访16例,随访时间1至5年。随访患者未见复发。

运动与健康

55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