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身体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复杂性疾病
- 表现为对某种物质或行为不可自制的反复渴求
- 多数成瘾的治疗关键是心理治疗
简介
成瘾,又称成瘾症,一种精神障碍,即反复地、强迫地需求某种物质或追求某种行为体验,并为此付出某种代价,当这种行为对个体造成明显的生理、心理或社会适应方面的损坏时,称之为成瘾。普遍认为成瘾是由患者的心理因素、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影响形成的。临床治疗主要采用心理治疗,辅以药物、行为矫正等其它治疗手段;单纯的药物治疗复发率很高,经过积极的心理干预治疗,可有效的减弱、控制甚至消除成瘾症状[1]。
症状表现:
成瘾的主要症状,是患者反复地、强迫地需求某种物质或追求某种行为体验,为此不惜代价或者忍受由此带来的痛苦,部分患者在成瘾物质和行为不能得到或进行时,会表现出戒断症状(例如在戒烟、戒酒等情况中,出现特殊心理生理症状,如失眠、胸闷、流泪等)或焦虑、暴躁、不安等负面情绪[1]。
诊断依据:
参考药物成瘾及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成瘾症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几条:
- 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
- 对物质或行为表现出强烈的渴求;
- 出现耐受性,即需要不断增加对物质或行为的投入和关注,才能获得曾有的满足感;
- 难以自制,不顾物质或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
- 为了物质或行为放弃重要的社交或者娱乐活动;
- 减少物质或行为后出现戒断反应;
- 必须通过使用物质或者进行行为,才能消除戒断反应;
- 本身有解除物质或行为的意向,或戒除失败过;
- 物质或者行为一旦开始难以停止。
成瘾有哪些类型?
根据成瘾的导致因素,广泛分为两类:
- 化学物质成瘾:对精神活性物质成瘾,如毒品、药物、烟酒等。
- 行为成瘾:区别于物质成瘾,沉迷于从某种行为中获得精神快感,如赌博成瘾、网络电子游戏成瘾、性成瘾等。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成瘾症分类广泛,病因复杂,在国内外尚无系统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仅酒精成瘾一项,我国患病率约为1.84%,吸毒成瘾者超200万人[2]。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经过积极的心理干预治疗,可有效的减弱、控制甚至消除成瘾症状。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否
文章 成瘾:从心理到身体的复杂挑战


全球医疗视野
文章 成瘾:成因、症状、治疗与预防


病友互助家园
文章 成瘾:从心理到身体的复杂性疾病及其治疗


运动与健康
文章 成瘾:由身体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复杂性疾病


医疗故事汇
文章 成瘾:由身体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复杂性疾病


全球医疗视野
文章 成瘾:从心理到生理的全面解析与防治策略


医学奇迹见证者
文章 成瘾:成因、症状、治疗与预防


跨界医疗探索者
文章 成瘾:成因、治疗与预防


医疗趋势观察站
文章 成瘾:成因、症状、预防与治疗


医疗科普小站
文章 成瘾: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挑战


生物医疗创新站


宋晋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张家瑞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天津市人民医院

贺俊岩
主治医师
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