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症状为肢体麻木、偏瘫、失语等
- 重症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需及时治疗
- 本病尚无法彻底治愈,多会留下后遗症
简介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它是最常见的卒中形式。它是指动脉硬化引起的脑血管阻塞,或是脂肪堆积导致的动脉硬化。由于缺乏必要的营养和氧气,任何流向脑细胞的血流中断都可能导致脑死亡。脑梗死的症状与大脑中受影响的区域有关,常表现为说话困难、麻痹、头痛、视力问题及步态问题等。脑梗死的危害极大,会导致出现偏瘫、失语、大小便失禁等功能损伤,甚至危及生命。脑梗死的治疗必须在发病后3小时内开始,以达到最佳效果。患者预后的功能恢复取决于功能损伤的程度,右脑的损伤会影响身体的左侧,反之亦然。
症状表现
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偏瘫、口角歪斜、失语、双眼向一侧凝视、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眩晕呕吐等。
诊断依据
依据临床神经检查,以确定梗死区域的位置;依据影像学检查,可以排除脑出血和溶栓治疗的禁忌症,即可确诊脑梗死。
脑梗死有哪些类型?
- 动脉粥样硬化型:是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脑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以老年人多见。
- 心源性栓塞型:是因长期房颤导致心房内附壁血栓形成,脱落后进入大脑的大动脉,引起大面积脑梗死,以心脏病患者多见。
- 小动脉闭塞型:是因长期高血压等因素作用下,导致小动脉闭塞,从而引起深部脑组织细胞缺血、坏死,多为腔隙性脑梗死,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多见。
- 其他病因型:多由血管炎、肌纤维营养不良、血液病等疾病引起的脑梗死。
- 不明原因型:指经全面检查后未发现明显病因,或存在两种甚至多种病因,不能确诊者。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本病常见。本病为常见脑血管病,中老年患者居多,发病高峰约在50岁~70岁之间。
是否可以治愈?
目前无法治愈,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康复治疗等可缓解症状,能有效提高生存率,但致残率也高,大部分患者会留下后遗症,后遗症的程度与神经功能损坏的程度有关。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文章 腔隙性脑梗塞:如何科学治疗与日常护理


健康解码专家
文章 脑梗塞治疗新思路:物理与中医结合,重拾健康生活


生物医疗创新站
文章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与脑梗死:了解成因、预防与治疗


药事通
文章 脑萎缩:了解原因,科学治疗,日常保养


健康解码专家
文章 轻度偏瘫的日常治疗与康复之道


生命守护者联盟
文章 如何应对偏瘫:早期识别与预防措施


医疗星辰探秘
文章 脑梗死后遗症改善之道:康复锻炼与日常保养的重要性


健康驿站
文章 中风预防与治疗:全方位攻略


医疗故事汇
文章 如何有效预防和管理脑中风?


中医养生之道
文章 脑梗死患者语言恢复时间及康复方法解析


医疗趋势观察站

刘佳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焦彦岭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锦州市中心医院

谭来勋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