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是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具有起病急骤的发病特点。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咽喉疼痛、口痛、四肢酸痛、拒食,小婴儿因口痛影响进食,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也称抽搐)、脑炎等,口腔后部可以看到成簇小水疱。本病以对症治疗为主,可口腔局部喷涂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口痛症状。重症可以住院输液等综合治疗。通常轻度患儿4~6天可痊愈,但病情较重者可至2周,且同一患儿可因感染不同型病毒而重复发病,日常生活中应多注意防护,避免再次感染[1][2]。
症状表现:
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咽喉疼痛、口痛、四肢酸痛、拒食,小婴儿因口痛影响进食,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也称抽搐)、脑炎等,口腔后部可以看到成簇小水疱。患儿大多数症状较轻,多可在1~2周自愈。
诊断依据:
根据急性发热、咽喉疼痛、口痛、四肢酸痛、拒食等典型症状,结合医生对患儿进行的咽喉部检查发现咽部红肿、口腔疱疹等即可确诊。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该病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
通过什么方式传染?怎么预防?
疱疹性咽峡炎是通过粪-口传播及飞沫传播的,也可通过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传播。若患有此病,应积极配合临床医生,尽早隔离治疗,防止传染他人。日常出门佩戴口罩可以有效的预防疾病的传播[1]。
是否常见?
本病常见。四季均可发病,于夏季最盛,秋季次之。如单独发生,常无全身症状,因其传染性,多见于幼儿园阶段及学龄期儿童,可迅速蔓延,所以该病一般呈散发流行或地区性暴发流行。2015年杭州市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75岁,其中5岁以下患儿占91.6%[1]。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通常轻度患儿4~6天可痊愈,但病情较重者可至2周,且同一患儿可因
感染不同型病毒而重复发病,日常生活中应多注意防护,避免再次感染[2]。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两岁宝宝患有疱疹咽峡炎,已住院治疗四天,想了解是否可以使用某种药物治疗?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33
孩子4岁9个月,喉咙有小颗粒,诊断为咽颊炎疱疹,想了解用药和护理方法。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46
宝宝因疱疹性咽峡炎呕吐不止,想知道能否使用补盐液来预防脱水。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0
文章 疱疹性咽峡炎


全球医疗视野
文章 舌头根部有疙瘩是怎么回事


康复之路
文章 舌头根部有疙瘩是怎么回事


远程医疗新视界
文章 舌头底下有泡泡是怎么回事


康复之路
文章 舌头下面连着的地方疼


健康饮食指南
文章 上颚有许多针孔状的小洞可能是什么情况


健康百科
文章 疱疹性咽峡炎什么时候传染性最强


健康驿站
文章 疱疹性咽峡炎图片


跨界医疗探索者
文章 疱疹性咽峡炎咽喉症状图片


全球医疗视野
文章 疱疹性咽峡炎怎么治疗


全球医疗视野
大家都在问


王凡
副主任医师
小儿呼吸科
昆明市儿童医院

张兰
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廖翠芳
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