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颅内压不均衡引起的如头痛、呕吐、瞳孔大小改变、昏迷等症状
- 治疗重在降低颅内压,病因明确者应去除病因
- 脑疝进展速度快,病情凶险,病死率、致残率高
简介
颅腔有大脑镰,小脑幕分为幕上左右及幕下三个腔室。幕上与幕下通过小脑幕切迹相交通,幕下与椎管通过枕骨大孔相交通,两侧大脑半球由大脑镰下裂隙可以交通。脑组织在异常升高的颅内压驱使下,会被推入颅内生理性间隙(如小脑幕裂孔、枕骨大孔、大脑镰下间隙等)或由其他疾病产生的病理性孔道中,造成脑组织、神经和血管严重受压,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称为脑疝。脑疝是神经外科常见重症,患者常有剧烈头痛、呕吐、瞳孔大小改变、意识障碍等典型症状。其治疗重在降低颅内压,并尽可能在脑疝发生之前介入治疗,预防脑疝发生。若已明确诊断脑疝,应尽快采取手术、药物治疗,去除病因、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疝症状,从而抢救患者生命。脑疝病情进展往往快而凶险,容易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且预后较差,病死率、致残率高[1,2]。
症状表现:
典型的症状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瞳孔大小改变、意识障碍等。根据脑疝发生部位不同,患者亦可有其他的症状。早期主要表现为颅高压引起的头痛、呕吐,躁动不安,逐渐由清醒变为嗜睡。瞳孔在最初缩小,并有轻微的脉搏呼吸减慢;中期意识障碍加重,由嗜睡转为昏迷。脑疝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对侧瞳孔可正常。出现明显的库欣反应(Cushing)表现为:呼吸深慢,脉搏而有力,血压升高。并有脑疝同侧肢体的偏瘫;晚期患者成深昏迷状,双侧瞳孔散大,对公反射消失,眼球固定,呈现出四肢强直,称为去大脑强直。中枢功能衰弱,出现叹息样呼吸,脉搏微弱,血压、体温下降。最后呼吸停止死亡。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颅脑疾病史或外伤史等既往病史和典型症状,即可对患者作出初步诊断,还可行头颅CT检查、磁共振检查(MRI)等影像学检查,进一步做出明确诊断。
脑疝有哪些类型?
根据脑疝发生部位和脑组织移向的部位,可分为:
- 小脑幕切迹疝
- 小脑幕切迹上疝
- 枕骨大孔疝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常见。脑疝是神经外科常见重症,但尚缺乏权威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
是否可以治愈?
脑疝的治愈,仅限于对患者生命的挽救。因其高致残率,其存活病人生存质量无法保证。就挽救生命而言,脑疝可以治愈。部分患者若能在早期就积极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可能得到治愈。而大多数中晚期患者常常难以完全治愈,预后凶险。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颅内出血


健康百科
文章 颅内出血


智慧医疗先锋者
文章 摔头后有哪些症状


生命之光传递者
文章 脑出血脑疝瞳孔变化


老年健康守护者
文章 脑疝是什么


数字健康领航者
文章 脑疝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未来医疗领航员
文章 什么是脑疝


生物医疗创新站
文章 双侧瞳孔散大不治疗能自愈吗?


医疗科普小站
文章 脑溢血不治疗能自愈吗?


康复之路
文章 脑疝昏迷不治疗会怎样?


AI医疗先锋
大家都在问


王凤伟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


袁健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李臻琰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