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发于45~50岁的男性,罕见于儿童
- 起病缓慢,常见脾大、发热、出血等症状
- 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简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为慢粒,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
此疾病的发生与Ph染色体(即9号和22号染色体易位,形成异常的BCR-ABL基因,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在各阶段出现大量中性粒细胞,进而引发此病)有关,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如X线)、有害化学物质(如甲醛、苯)等因素都可能诱发染色体变异,导致此病的发生。
本病起病缓慢,可分为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后两个阶段也可统称为进展期),慢性期表现为脾大、乏力、低热(腋下温度37.3~38℃)、盗汗(一入睡即出汗较多,醒后出汗停止)、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加速期表现为进行性脾肿大、发热(腋下温度>37.2℃)、骨骼疼痛、贫血、出血、进行性体重下降等,急变期表现为巨脾(即重度脾肿大,脾脏超出脐水平线)、发热、剧烈的骨骼疼痛、重度贫血等。
患者在慢性期早期的诊治至关重要,可通过药物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法进行治疗,若病情进一步进展为加速期或急变期,则治疗预后不佳,生存期缩短[1]。
症状表现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典型症状为脾大、发热、易出血等。慢性期表现为脾大、乏力、低烧、盗汗、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加速期表现为进行性脾肿大、发热、骨骼疼痛、贫血、异常出血、进行性体重下降等;急变期表现为巨脾、发热、剧烈的骨骼疼痛、重度贫血等症状。
诊断依据
临床医师除了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之外,还需结合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骨髓细胞学检查、染色体检查等方式来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本病不常见。在我国,发病率为0.39~0.99/10万,各年龄段的人群皆可患病,但多见于45~50岁的男性,罕见于儿童[1]。
是否可以治愈?
一般难以治愈。患者可通过长期靶向药物治疗抑制病情发展,延长生存时间,极少数患者可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得到治愈,部分患者在移植后可复发。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CML不治疗会怎样?


生命守护者联盟
文章 格列卫援助项目是怎么回事?


AI医疗先锋
文章 骨髓移植后人能死吗?


医疗数据守护者
文章 中华慈善总会格列卫患者援助项目(GIPAP)为哪些患者提供帮助?


医疗新知速递
文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如何治疗?


疾病解码者
文章 白血病治疗多久见效?


未来医疗领航员
文章 白血病治疗新方案效果如何?


康复之路
文章 吃格列卫最长活多少年?


健康百科
文章 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能活多久?


医者仁心
文章 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能活多久?


生命之光传递者
大家都在问

叶柏萱
副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
哈尔滨二四二医院

王婷
副主任医师
血液科
北京医院

丁辉
主任医师
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