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s,HFRS),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流行区隐性感染率(感染汉坦病毒后不发病仅产生抗体)可达3.5%~4.3%,属于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及特殊中毒症状为主要表现。依据特征性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参考流行病学资料进行诊断。尽早治疗预后良好,大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可以治愈,少数患者伴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1]。
症状表现[1,2]:
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典型临床表现是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出血(三红“面部、颈部、胸部充血潮红”)和肾损害及特殊中毒症状(三痛“头痛、腰痛和眼眶痛”)。典型病例病程中多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的五期经过。
诊断依据[1,2]:
依据三大主症、五期临床经过的特征性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可做初步诊断,确诊需要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特异性IgG抗体双份血清效价升高4倍以上或逆转录PCR检测汉坦病毒的RNA阳性其中一个符合。
疾病类型[1,2,5]:
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五型:
- 轻型
- 中型
- 重型
- 危重型
- 非典型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五期:
- 发热期
- 低血压休克期
- 少尿期
- 多尿期
- 恢复期
根据特殊患病人群,可分为三类:
- 小儿流行性出血热
- 老年流行性出血热
- 妊娠合并流行性出血热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属于国家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
通过什么方式传染[1,2]?
- 汉坦病毒主要宿主和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在我国以黑线姬鼠、褐家鼠为主,林区则以大林姬鼠为主,人不是主要传染源。
- 汉坦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消化道、接触、虫媒传播,孕妇感染汉坦病毒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怎么预防[1,2]?
- 预防措施有:防鼠灭鼠,灭螨防螨,做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必要时可接种出血热疫苗。
是否常见[1,2]?
- 本病常见,在流行区隐性感染率可达3.5%~4.3%。
- 我国每年发病人数占世界报道的汉坦病毒感染病例的90%以上,除青海和新疆外,大部分省市都有流行性出血热流行,以东北、华北地区和陕西省流行最为严重。
- 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呈春季和秋冬季两个发病高峰。
- 患者男女比例约为3:1,以青壮年男性为主。
是否可以治愈[1,2]?
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少数合并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死亡率高。
是否遗传[1,2]?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肾虚血热的中医治疗方法,地黄是否适合?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34
患者近期出现血热出血的症状,询问是否适合服用十灰散进行治疗。
就诊科室:中医儿科
总交流次数:6
我父亲患有糖尿病肾病,尿蛋白高,想知道黄葵胶囊的用法和生活建议。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45
文章 认识出血热:症状、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病友互助家园
文章 被老鼠咬伤后该怎么办?


健康百科
文章 血尿:症状、原因和治疗


全球医疗视野
文章 儿童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和预防


中医养生之道
文章 流行性出血热:病因、症状与预防


医疗星辰探秘
文章 流行性出血热:从发热到恢复的全程解析


医疗故事汇
文章 异型淋巴细胞高:白血病的警示还是正常反应?


生命守护者联盟
文章 头疼眼睛红:可能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医疗科普小站
文章 咳血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未来医疗领航员
文章 老鼠咬伤的处理与预防


全球医疗视野


董莉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江苏省人民医院

罗明洲
副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

曾兰兰
副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