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嗜睡症

嗜睡症

别名:1型发作性睡病,2型发作性睡病,特发性嗜睡症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嗜睡症介绍
  • 罕见病,病因尚未完全阐述清楚
  • 典型症状为长期日间嗜睡
  • 无法治愈,只能对症治疗,部分患者可自愈

简介

嗜睡症,是一类罕见病,主要以白天出现无法抑制的睡眠需求,或陷入睡眠,甚至猝倒为症状。嗜睡症的定义在历史上曾出现变化。2014年出版的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三版(ICSD-3)将“嗜睡”归于“中枢性嗜睡障碍”,而能称为“嗜睡症”的是其中的若干种疾病,包括1型发作性睡病2型发作性睡病特发性嗜睡症Kleine-Levin综合征。嗜睡症多数情况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症状,少数患者可自行缓解[1,2]

症状表现[1]

该病的典型症状为长期日间嗜睡,根据疾病分型不同患者还会出现其他症状,包括猝倒、入睡前出现幻觉、醒来后感觉动弹不得、难以唤醒、伴随认知和行为紊乱(如意识混乱、现实解体、淡漠、强迫进食和性欲亢进)等。

疾病类型[1]

根据ICSD-3,中枢性嗜睡障碍中已经明确种类的嗜睡症包括:

  1. 1型发作性睡病:由食欲素水平低导致的一种睡眠觉醒控制障碍,即睡眠期中插入清醒状态,清醒期中插入睡眠状态,总睡眠时间相对健康人未必更长;
  2. 2型发作性睡病:原因不明的睡眠觉醒控制障碍;
  3. 特发性嗜睡症:不明原因导致长期日间嗜睡,总睡眠时间相对健康人往往更长;
  4. Kleine-Levin综合征(又称“复发性嗜睡症”):反复发作的嗜睡,在不发作时睡眠时长与精神状态正常。

诊断依据[1]

  1. 1型发作性睡病:依据每天白天难以遏制的困倦或睡眠发作,至少持续3个月的症状,结合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显示平均睡眠潜伏期≤8分钟且快动眼睡眠≥2次,或脑脊液食欲素A浓度≤110 pg/mL,可确诊。
  2. 2型发作性睡病:依据每天白天难以遏制的困倦或睡眠发作,至少持续3个月且不存在猝倒的症状,结合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显示平均睡眠潜伏期≤8分钟且快动眼睡眠≥2次,脑脊液食欲素A浓度未测量或>110 pg/mL,用其他原因不能更好地解释症状,可确诊。
  3. 特发性嗜睡症:依据每天白天难以遏制的困倦或睡眠发作,至少持续3个月且不存在猝倒的症状,结合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显示快动眼睡眠<2次,且以下两项至少有一项: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显示平均睡眠潜伏期≤8分钟,或24小时总睡眠时间大于等于660分钟,用其他原因不能更好地解释症状,可确诊。
  4. Kleine-Levin综合征:依据既往至少2次嗜睡或睡眠时间增加的发作,每次持续2~35天,且每18个月至少复发1次,复发频率通常高于1年1次,未发病时警觉性、认知功能、行为和情绪正常,发病时至少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知觉改变、厌食或无法抑制欲望(如食欲或性欲亢进)中的一项,用其他原因不能更好地解释症状,可确诊。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2,3]

4种类型的嗜睡症均为罕见。

  1. 1型发作性睡病的患病率为每十万人25~50例,发病率为每年每十万人0.74例。男女发病率相同。
  2. 2型发作性睡病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且诊断较困难,因此还不确定其患病率,估计为每十万人20~34例。
  3. 特发性嗜睡症由于缺乏大规模人群统计数据,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未知。根据医疗单位的统计,特发性嗜睡症是发作性睡病普遍程度的1/10~1/2,提示患病率约为每百万人中20~50例,无明确的性别关联。
  4. Kleine-Levin综合征(又称“复发性嗜睡症”)估计患病率约为每百万人1~5例,在男性中更常见,占比为60%~87%。

是否可以治愈[1,4]

本病不可治愈,多数情况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症状,少数患者可自行缓解。

  1. 1型发作性睡病和2型发作性睡病,可通过药物控制其症状,改善患者社会功能;
  2. 特发性嗜睡症少数患者,可自发改善,大多数患者随着药物治疗可持续改善;
  3. Kleine-Levin综合征发病频率和强度,通常会自发逐渐降低,疾病自然消退后通常会恢复正常。

是否遗传?

是,部分病例与遗传相关。

是否医保范围?

嗜睡症相关问诊记录
嗜睡症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了解罕见病嗜睡症:症状、诊断与治疗

嗜睡症是一类罕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白天无法抑制的睡眠需求或陷入睡眠。根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嗜睡症包括1型发作性睡病、2型发作性睡病、特发性嗜睡症和Kleine-Levin综合征。这些疾病的症状各异,但共同特征是白天过度嗜睡。例如,1型发作性睡病由食欲素水平低导致,而Kleine-Levin综合征则可能由病毒感染或遗传因素引发。诊断通常基于详细的病史、多导睡眠监测、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和脑脊液食欲素A检测。 尽管嗜睡症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药物、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来管理症状。患者需定期复诊,以评估药物效果和疾病控制情况。预防方面,保持充足睡眠、戒酒、适当纾解压力可能有助于减少患病风险。对于高危人群,若出现白天无法抑制的睡眠需求,应及时就医进行干预

康复之路

8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嗜睡症:罕见但可管理的睡眠障碍

嗜睡症是一类罕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白天无法抑制的睡眠需求或陷入睡眠。根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包括1型发作性睡病、2型发作性睡病、特发性嗜睡症和Kleine-Levin综合征。其症状包括长期日间嗜睡、猝倒、入睡前幻觉等。目前,嗜睡症的病因尚未完全阐述清楚,但部分类型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免疫因素等有关。由于嗜睡症不可治愈,多数患者需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症状,少数患者可能自行缓解。在治疗方面,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规律作息和适当运动也很重要。对于高危人群,如青少年、有家族病史者等,若出现白天无法抑制的睡眠需求,应及时就医。预防方面,保持充足睡眠、戒酒、适当纾解压力可能有助于预防嗜睡症。

医疗趋势观察站

8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揭秘罕见病:嗜睡症的诊断与治疗

嗜睡症是一类罕见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白天无法抑制的睡眠需求或陷入睡眠。根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嗜睡症包括1型发作性睡病、2型发作性睡病、特发性嗜睡症和Kleine-Levin综合征。这些疾病的症状包括长期日间嗜睡、猝倒、入睡前幻觉等,且多数情况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症状,少数患者可自行缓解。尽管嗜睡症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述清楚,但研究表明可能与食欲素信号缺失、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等有关。治疗方面,主要通过药物控制症状,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部分患者可自愈。对于嗜睡症患者,建议就诊于睡眠医学中心或精神科、神经内科进行专业诊治。同时,患者需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和摄入含咖啡因的食物,以减轻症状。此外,心理治疗也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和日常管理,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家庭医疗小助手

8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揭秘嗜睡症:症状、原因与治疗

嗜睡症是一种罕见的睡眠障碍,其主要症状为长期日间嗜睡。根据疾病的不同类型,患者还可能出现猝倒、入睡前幻觉、醒来后无法动弹、难以唤醒等症状。目前,嗜睡症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部分类型如1型发作性睡病与食欲素信号缺失有关。 该疾病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症状,部分患者可能自行缓解。治疗目标是降低发病频率、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并在常规清醒时间获得正常的觉醒度。由于嗜睡症可能引发抑郁、焦虑等精神问题,心理治疗也显得尤为重要。此外,患者需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和摄入含咖啡因的食物,并谨慎用药。驾驶、高空作业等需注意风险管控。尽管尚无明确预防措施,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能对预防嗜睡症有一定帮助

医疗新知速递

8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揭秘罕见病:嗜睡症的病因、症状与治疗方法

嗜睡症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白天无法抑制的睡眠需求或陷入睡眠。其症状包括长期日间嗜睡、猝倒、入睡前幻觉等。根据ICSD-3,嗜睡症包括1型发作性睡病、2型发作性睡病、特发性嗜睡症和Kleine-Levin综合征。尽管目前病因尚未完全阐述清楚,但部分原因如食欲素信号缺失、病毒感染和遗传因素等已被发现。该疾病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症状,部分患者可自愈。对于疑似患者,多导睡眠监测和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是确诊的关键。治疗目标包括降低发病频率、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并维持日间清醒。药物治疗如莫达非尼和哌甲酯等,心理治疗以及日常管理和预防措施同样重要。然而,由于嗜睡症可能引发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精神问题,因此及时治疗和复诊至关重要。

医者仁心

8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揭秘嗜睡症:症状、原因、治疗与预防

嗜睡症是一种罕见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白天无法抑制的睡眠需求或陷入睡眠。其症状包括长期日间嗜睡、猝倒、入睡前幻觉等,根据ICSD-3分类,主要有1型发作性睡病、2型发作性睡病、特发性嗜睡症和Kleine-Levin综合征。虽然嗜睡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部分类型可能与食欲素信号缺失、病毒感染或遗传因素有关。该疾病无法治愈,但可通过药物控制症状,部分患者可能自行缓解。嗜睡症患者面临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精神问题风险升高,因此需及时就诊于睡眠医学中心或精神科进行专业治疗。治疗目标包括降低发病频率、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并在日间重要时间保持最佳觉醒度。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注意日常管理和心理治疗。通过Epworth嗜睡量表等工具进行自我监测,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当运动,避免从事高风险职业,如驾驶、高空作业等。

全球医疗视野

7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嗜睡症:罕见病解析与应对

嗜睡症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白天无法抑制的睡眠需求或陷入睡眠。其典型症状包括长期日间嗜睡,以及可能伴随的猝倒、入睡前幻觉、醒来后无法动弹等症状。根据ICSD-3的分类,嗜睡症包括1型发作性睡病、2型发作性睡病、特发性嗜睡症和Kleine-Levin综合征。其中,1型发作性睡病由食欲素水平低导致,而2型发作性睡病的原因尚不明。特发性嗜睡症和Kleine-Levin综合征则是其他两种类型的嗜睡症。尽管嗜睡症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可能自行缓解。在治疗方面,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建议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适当的小睡以及心理治疗。此外,由于嗜睡症患者面临较高的车祸风险,因此必须妥善管控其驾驶风险。对于普通人来说,保持充足睡眠、戒酒、适当纾解压力以及预防感染性疾病可能是预防嗜睡症的有效方法。

健康饮食指南

7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嗜睡症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防

嗜睡症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症状包括长期日间嗜睡、猝倒、入睡前幻觉等。根据ICSD-3,嗜睡症分为1型发作性睡病、2型发作性睡病、特发性嗜睡症和Kleine-Levin综合征。尽管目前尚无治愈方法,但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可能自行缓解。治疗目标包括降低发病频率、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并在常规清醒时间保持最佳觉醒度。由于嗜睡症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因此心理治疗也非常重要。此外,患者需注意避免饮酒和摄入含咖啡因的食物,并谨慎用药。对于高危职业如驾驶、高空作业等,需特别注意安全。预防方面,保持充足睡眠、戒酒、适当解压和预防感染可能有助于预防嗜睡症的发生。

绿色医疗倡导者

7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揭秘罕见病:嗜睡症的症状、诊断与治疗

嗜睡症是一类罕见的疾病,主要以白天出现无法抑制的睡眠需求或陷入睡眠为症状。根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嗜睡症包括1型发作性睡病、2型发作性睡病、特发性嗜睡症和Kleine-Levin综合征。尽管嗜睡症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可能自行缓解。嗜睡症的症状多样,包括长期日间嗜睡、猝倒、入睡前幻觉等。诊断通常基于详细的病史和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等测试。尽管嗜睡症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但部分类型可能与遗传、感染或免疫因素有关。治疗目标主要是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对于这类疾病,患者应接受专业的医疗照顾,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生活方式调整。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如饮酒、咖啡因摄入过多等,并定期进行复诊以评估治疗效果。

医者荣耀

7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揭秘嗜睡症:症状、治疗与生活管理

嗜睡症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症状包括长期日间嗜睡、猝倒、入睡前幻觉等。根据疾病的不同类型,患者还可能出现其他复杂的症状,如醒来后感觉动弹不得、难以唤醒以及伴随认知和行为紊乱等。目前,嗜睡症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述清楚,但部分类型如1型发作性睡病与食欲素信号缺失有关。治疗方面,由于本病无法治愈,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症状。 尽管有些患者可能自行缓解,但规范的药物治疗和持续管理仍然是必要的。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定期复诊,评估药物效果和可能的副作用。此外,患者还需注意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调整,如避免饮酒和摄入含咖啡因的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当锻炼。对于高危职业如驾驶、高空作业等,需要特别注意风险管理和医生建议。虽然目前尚无明确的预防措施,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助于减少嗜睡症的发生风险

医者荣耀

7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立即咨询
plus免费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