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一种寄生虫病,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 主要表现为淋巴系统炎症、象皮肿、乳糜尿等
- 可采取病原治疗和对症治疗,晚期治疗预后较差
简介
丝虫病是由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组织、皮下组织或浆膜腔所引起的寄生虫病。目前已知能寄生于人体的丝虫有八种,但国内常见的只有两种: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其发病和病变主要与成虫、感染期幼虫,及雌雄成虫交配胎生的微丝蚴(指丝虫的第一期幼虫)有关,但以成虫为主。此疾病并不常见,我国于2008年就消除了丝虫病,但在原丝虫病流行区,目前仍有数十万慢性丝虫病患者。丝虫病无症状感染者约占一半,有症状者一般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疼痛、腹股沟疼痛、发热、畏寒、排尿困难、乳糜尿、象皮肿等。丝虫病一般可采取病原治疗和对症治疗。早期治疗,预后良好;晚期治疗效果较差,易合并感染而危及生命[1][2]。
症状表现:
丝虫病常见症状有淋巴结肿大、疼痛,红线(下肢内侧有自上而下发展的红线),流火(当炎症波及皮内细微淋巴管时局部皮肤出现弥漫性红肿、发亮伴灼热感,类似丹毒),丝虫热(表现为周期性发热、畏寒,可伴寒战),腹股沟(连接腹部和大腿的重要部位)疼痛,疼痛可向阴囊放射,伴阴囊肿大、乳糜尿、排尿困难、象皮肿等[1]。
诊断依据:
临床医师结合患者的流行病学(地处丝虫病流行区、有蚊虫叮咬史)及临床症状(如淋巴结、淋巴管炎症,腹股沟疼痛,发热、畏寒,排尿困难,象皮肿等),以及血液学检查、病原学检查、活组织检查、淋巴管造影(如显示输入淋巴管扩张和输出淋巴管狭小,淋巴结实质缺损显影)等综合做出诊断[1]。
丝虫病有哪些类型?
根据起病的缓急,可将丝虫病分为:
- 急性期丝虫病
- 慢性期丝虫病[1]。
按常见病因,可将丝虫病分为:
- 班氏丝虫病
- 马来丝虫病[1]。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
通过什么方式传染?
丝虫病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1]。
怎么预防?
可通过消灭传染源(治愈血内含有微丝蚴的被感染者)、消灭传播媒介(灭蚊)和保护易感者(防蚊)预防丝虫病[1]。
是否常见?
不常见。我国于2008年就消除了丝虫病,现无新发病例;但原丝虫病流行区,目前存有数十万慢性丝虫病患者[1]。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丝虫病若在早期积极治疗,通常可以根治;但若发展至丝虫病晚期,则症状易反复、周期性发作,且容易引起并发症。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象皮腿病因


医疗故事汇
文章 什么是象皮病


医疗故事汇
文章 象皮腿病是怎么引起的


跨界医疗探索者
文章 象皮病最初症状


医学奇迹见证者
文章 血丝虫腿病能治好吗


老年健康守护者
文章 血丝虫病有什么症状


健康解码专家
文章 血丝虫腿病能治好吗


生命守护者联盟
文章 血丝虫病有什么症状


健康百科
文章 多久可治愈


绿色医疗倡导者
文章 如何有效预防按蚊叮咬带来的疾病传播?


生命守护者联盟
大家都在问


陈念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江苏省人民医院


李颖
主治医师
小儿内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董莉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