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结核病是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在全球广泛流行。肺结核是结核病最主要的类型。继发性肺结核是既往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的患者再次感染后发生的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的临床症状如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发热、盗汗、乏力等较为明显。与原发性肺结核相比,较易出现空洞和排菌,传染性较强。主要是抗结核治疗,一般预后较好,大多数可治愈[1]。
症状表现[1]:
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是肺结核的典型可疑症状。全身症状多表现为发热,长期午后潮热(下午或傍晚开始升高)部分病人出现倦怠乏力、盗汗、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
诊断依据[1]:
根据咳嗽、咳痰、咯血症状及病史,结合痰中检出抗酸杆菌阳性,同时结合影像学检查:X线、CT轻型表现为斑片、结节及条索影,重者表现为大叶型浸润(在一个肺叶或肺段里发生的斑片浸润)、干酪性肺炎、多发空洞形成,可确诊继发性肺结核。
疾病类型[1]:
- 浸润性肺结核
- 空洞性肺结核
- 结核球
- 干酪性肺炎
- 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是否有传染性[1]:
为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有传染性。
通过什么方式传染[1]?
传染方式:传染源主要是结核病病人,通过咳嗽、喷嚏、大笑、大声谈话等方式把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微滴排到空气中而传播。飞沫传播是肺结核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经消化道和皮肤等其他途径传播现已罕见。部分为潜伏在病灶中的结核菌重新激活和增殖引发,不涉及体外传播;
怎么预防[1]?
- 接种疫苗: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是预防肺结核的主要措施;
- 预防性化学治疗:主要应用于受结核杆菌感染易发病的高危人群:HIV(艾滋病)患者、痰涂片阳性(痰找结核菌阳性)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糖尿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吸毒者、营养不良者等;
- 一般预防:勤洗手,多通风,咳嗽喷嚏时捂住口鼻减少飞沫传播。
是否常见[1]:
常见,2010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肺结核发病率为78/10万。继发性肺结核可发生在既往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治愈后的任何年龄段,成人中常见,目前没有明确数据描述其发病率。
是否可以治愈[1]:
可治愈。抗结核治疗最终目的为彻底杀灭结核病变中半静止或代谢缓慢的结核分枝杆菌,使得完成规定疗程后无复发或复发率很低。
是否遗传[1]: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肺结核不治疗能自愈吗?


生物医疗创新站
文章 肺结核分型及影像表现是怎么回事?


疾病解码者
文章 肺结核分型及影像表现有哪些?


绿色医疗倡导者
文章 肺结核如何治疗?


运动与健康
文章 肺结核防治:预防复发,守护健康


精准医疗探秘
文章 肺结核的防治与日常护理


医疗星辰探秘
文章 继发性肺结核:如何应对咳嗽和痰检阳性?


医者荣耀
文章 肺结核浸润型病灶如何判断及治疗


病友互助家园
文章 夜间呼吸困难,警惕继发性肺结核


病友互助家园
文章 继发性肺结核:治疗周期长,日常保养不容忽视


医疗趋势观察站

赵奇光
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合江县人民医院

陈亦洋
主任医师
传染科
长春市传染病医院

罗明洲
副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