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

别名:化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化脓性脑膜炎介绍
  • 急性起病,典型症状为发热头痛颈项强直
  • 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和婴幼儿,可预防接种疫苗
  • 确定病原菌后及早抗生素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简介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又名“化脑”,是蛛网膜下腔或脑膜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中枢神经系统化脓性感染中最常见的疾病。常见致病菌包括:脑膜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B族链球菌等。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婴幼儿以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

临床上以急性发热、寒战、剧烈头痛、呕吐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等)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临床疑似中枢细菌性感染应尽早诊断,通过脑脊液检查可确定诊断。

确定病原菌(导致疾病的细菌)后应及早选用易透过血脑屏障(血浆与脑细胞或脑脊液之间的屏障,可阻止有害物质由血液进入脑组织)的抗生素治疗,大多预后良好。预防该病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相关疫苗(如肺炎链球菌疫苗、流感嗜血杆菌B型疫苗),来降低细菌感染的发病率[1]

症状表现:

多呈急性或暴发性起病,临床表现症状主要有发热(温度>37.3摄氏度)、寒战、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等(如颈项强直,指颈部僵直,活动受限)。脑实质受累时可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精神症状等。

诊断依据:

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病史(发热、头痛、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结合体征(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等)、脑脊液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以及影像学检查(CT、MRI)等综合考虑,必要时可行诊断性治疗[2]

化脓性脑膜炎有哪些类型?

根据致病菌不同位置,化脓性脑膜炎可分为:

  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
  2. 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
  3. 肺炎链球菌脑膜炎
  4. 葡萄球菌性脑膜炎等[1]

是否具有传染性?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传染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通过什么方式传染? 

病原菌主要经咳嗽打喷嚏借飞沫由空气直接传播。

怎么预防?

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相关疫苗(如肺炎链球菌疫苗、流感嗜血杆菌B型疫苗),可大大降低感染细菌的概率,即便感染,机体的自身免疫力也能得到相对提高。

是否常见?

本病常见。本病流行或散发于世界各国,平均年发病率为2.5/10万。我国曾先后发生5次全国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大流行,从1985年开展大规模流脑A群疫苗接种后,我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发病率持续下降,未再出现全国性大流行。我国2005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的平均发病率为0.09/10万, 1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为0.6/10万。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新发的化脓性脑膜炎病例达120万[1]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目前经过及时合理有效的抗生素药物治疗,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疾病加重的可能性很低。

是否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化脓性脑膜炎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不治疗能自愈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如果不治疗,并不能自愈。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传染性较强,主要临床表现有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淤点、瘀斑等。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会导致休克、脑疝甚至死亡。 因此,一旦确诊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必须及时隔离,并接受专业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积极抗感染、降低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此外,接种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有效措施,平时注意多饮水,少去人多的地方,注意勤开窗通风和个人卫生,也有助于预防该病的发生。

远程医疗新视界

10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膜炎不治疗能自愈吗?

脑膜炎如果不治疗,通常不会自愈。 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具体来说,脑膜炎如果不治疗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1. 感染加重:脑膜炎是由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如果不及时治疗,感染会加重,导致更严重的症状。 2. 颅内压增高:脑膜炎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引起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发生脑疝。 3. 神经系统损伤:脑膜炎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出现瘫痪、失语、认知障碍等症状。 4. 死亡:如果不及时治疗,脑膜炎可能导致死亡。

智慧医疗先锋者

11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膜炎不治疗会自愈吗?

脑膜炎如果不治疗,病情会持续恶化,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小儿的脑膜炎一般是化脓性脑膜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出现感染中毒及急性脑功能障碍症状,如发热、烦躁不安、意识障碍等。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头痛、呕吐,严重时可能合并脑疝。脑膜刺激征如颈强直也是常见症状。因此,脑膜炎不治疗会带来严重危害。

健康百科

9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拉肚子的症状如何预防?

宝宝拉肚子一般属于肠道感染,病程大约在7-10天左右。 为了预防宝宝拉肚子,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宝宝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物。 2. 培养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喝生水。 3. 避免宝宝接触生病的动物和人群。 4. 加强宝宝的营养,提高免疫力。 5. 定期给宝宝接种疫苗。 宝宝拉肚子的后果取决于感染的类型和程度。病毒感染通常为自限性疾病,但细菌感染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化脓性脑膜炎。 宝宝拉肚子的风险较大,因为肠道感染可能导致脱水,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宝宝拉肚子是怎么回事?主要是由于肠道感染引起的,包括病毒和细菌感染。 宝宝拉肚子的危害主要是脱水,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宝宝拉肚子不是癌症。

远程医疗新视界

11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怎么回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一种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传染性较强。 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淤点、瘀斑等。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流脑疫苗、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可能导致休克、脑疝甚至死亡。 所以,了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症状和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医疗之窗

12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病毒性脑炎治疗是怎样的?

针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通常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支持治疗包括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则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如高热、抽搐等,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对于中毒性脑病,治疗重点是去除病因,如中毒物质清除、抗感染等。同时,支持治疗和症状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 急性小脑共济失调的治疗,主要针对病因进行,如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治疗,包括抗炎治疗、支持治疗和康复治疗。 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需要抗结核治疗、支持治疗和脑脊液引流等。 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主要是抗生素治疗,同时进行支持治疗和症状治疗。 在代谢性和遗传性疾病的处理中,如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等,治疗需个体化,结合病因、病情严重程度等。 神经系统发育性疾病如脑瘫,治疗包括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等。

生命守护者联盟

11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癫痫治疗有效吗?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使用抗癫痫药物来控制癫痫发作,而手术治疗则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副作用较大的患者。针对不同的癫痫类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脑膜炎的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治疗和抗病毒治疗,根据病因不同,治疗方案也会有所差异。化脓性脑膜炎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而病毒性脑膜炎则可能需要抗病毒药物。 脑性瘫痪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则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如使用抗炎药物、神经营养药物等。

医疗星辰探秘

10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膜炎治疗有哪些方法?

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感染,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抗生素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脑膜炎,医生会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 抗癫痫治疗:对于因脑膜炎引起的癫痫发作,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抗癫痫治疗。 3. 脑脊液置换:对于严重的脑膜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脑脊液置换,以减轻脑部压力。 4. 支持性治疗: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体温正常等。 治疗脑膜炎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医疗科普小站

9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治疗婴儿常见疾病?

婴儿期是人生中一个特殊阶段,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婴儿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针对2个月大的婴儿,常见疾病包括生理性黄疸、新生儿红斑、新生儿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或新生儿肺炎等。针对这些疾病,治疗措施主要包括: 1. 生理性黄疸:通过光疗等方式帮助消退。 2. 新生儿红斑: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摩擦。 3. 新生儿败血症:根据病原菌种类使用抗生素治疗。 4. 化脓性脑膜炎:使用抗生素治疗,并注意支持治疗。 5. 新生儿肺炎: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并给予氧气支持。

健康饮食指南

11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神经内科病毒性脑炎治疗多久见效?

小儿神经内科疾病种类繁多,病毒性脑炎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治疗病毒性脑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通常情况下,治疗病毒性脑炎需要经过抗病毒治疗、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等步骤。抗病毒治疗通常需要持续1-2周,具体见效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支持治疗主要包括补液、营养支持等,以维持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对症治疗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如退热、镇静等。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病毒性脑炎的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惊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运动与健康

10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