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又名“化脑”,是蛛网膜下腔或脑膜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中枢神经系统化脓性感染中最常见的疾病。常见致病菌包括:脑膜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B族链球菌等。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婴幼儿以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
临床上以急性发热、寒战、剧烈头痛、呕吐、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等)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临床疑似中枢细菌性感染应尽早诊断,通过脑脊液检查可确定诊断。
确定病原菌(导致疾病的细菌)后应及早选用易透过血脑屏障(血浆与脑细胞或脑脊液之间的屏障,可阻止有害物质由血液进入脑组织)的抗生素治疗,大多预后良好。预防该病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相关疫苗(如肺炎链球菌疫苗、流感嗜血杆菌B型疫苗),来降低细菌感染的发病率[1]。
症状表现:
多呈急性或暴发性起病,临床表现症状主要有发热(温度>37.3摄氏度)、寒战、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等(如颈项强直,指颈部僵直,活动受限)。脑实质受累时可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精神症状等。
诊断依据:
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病史(发热、头痛、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结合体征(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等)、脑脊液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以及影像学检查(CT、MRI)等综合考虑,必要时可行诊断性治疗[2]。
化脓性脑膜炎有哪些类型?
根据致病菌不同位置,化脓性脑膜炎可分为:
是否具有传染性?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传染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通过什么方式传染?
怎么预防?
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相关疫苗(如肺炎链球菌疫苗、流感嗜血杆菌B型疫苗),可大大降低感染细菌的概率,即便感染,机体的自身免疫力也能得到相对提高。
是否常见?
本病常见。本病流行或散发于世界各国,平均年发病率为2.5/10万。我国曾先后发生5次全国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大流行,从1985年开展大规模流脑A群疫苗接种后,我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发病率持续下降,未再出现全国性大流行。我国2005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的平均发病率为0.09/10万, 1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为0.6/10万。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新发的化脓性脑膜炎病例达120万[1]。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目前经过及时合理有效的抗生素药物治疗,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疾病加重的可能性很低。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化脓性脑膜炎,需用药治疗,咨询用药安全。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45
婴儿败血症,高热惊厥,脑部脓肿,寻求用药建议。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8
新生儿黄疸后出现感染指标升高,疑为化脓性脑膜炎,未进行腰穿检查。患者男性19天
就诊科室:小儿内科
总交流次数:17

苌俊明
副主任医师
南阳市中心医院
文章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不治疗能自愈吗?


远程医疗新视界
文章 脑膜炎不治疗能自愈吗?


智慧医疗先锋者
文章 脑膜炎不治疗会自愈吗?


健康百科
文章 宝宝拉肚子的症状如何预防?


远程医疗新视界
文章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怎么回事?


医疗之窗
文章 病毒性脑炎治疗是怎样的?


生命守护者联盟
文章 癫痫治疗有效吗?


医疗星辰探秘
文章 脑膜炎治疗有哪些方法?


医疗科普小站
文章 如何治疗婴儿常见疾病?


健康饮食指南
文章 小儿神经内科病毒性脑炎治疗多久见效?


运动与健康
大家都在问

戴津
主任医师
小儿神经内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刘月影
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钟家蓉
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