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起病的神经精神性疾病
- 一个或多个部位的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
- 不同疾病类型预后不同,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简介
小儿抽动症(tic disorders)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一种疾病,临床症状以不自主的、反复快速的、无节律性的一个或多个部位的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神经、环境等因素相关。目前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部分患儿症状可缓解或消失,部分患儿症状可持续至成年[1]。
症状表现[1]:
- 运动抽动:如眨眼、耸鼻、咬唇、刺戳动作(用手指做出刺或戳物品的动作)、旋转、跳跃、模仿他人动作、猥亵动作等;
- 发声抽动:如吸鼻、清咽、犬吠声、重复特别的词句、重复自己或他人所说的词或句、秽语(说脏话)等。
诊断依据[1]:
依据患者既往病史及症状情况,结合脑电图、头颅CT等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后可诊断。
疾病类型[1,2]:
是否具有传染性[1,2]?
无
是否常见[1,2]?
小儿抽动症是儿童青少年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精神性疾病。约5%~20%的学龄儿童曾有短暂性抽动障碍病史,慢性抽动障碍在儿童少年期的患病率为1%~2%,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患病率为0.1%~0.5%。抽动障碍男孩更多见,男女比例约为(6~9):1。
是否可以治愈[1,2]?
- 短暂性抽动障碍预后良好,患儿症状在短期内逐渐减轻或消失;
-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的预后也相对较好,虽症状迁延,但对患儿社会功能影响较小;
- 抽动秽语综合征预后较差,对患儿社会功能影响较大,需较长时间服药治疗才能控制症状,但停药后症状易加重或复发,大部分患儿到少年后期症状逐渐好转;也有部分患儿症状持续到成年,甚至终生。
是否遗传[1,2]?
是,目前研究表明该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但遗传方式尚不明确,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是否在医保范围内?
是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孩子有抽动症,想换成菖麻熄风片,是否适合?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47
11岁男孩抻脖子、不自主出声一个多月,吃了静灵口服液和赖氨肌醇无效,医生建议使用可乐定透皮贴片。请问如何正确使用?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10
我想了解经颅磁刺激仪对抽动症的治疗效果和可能的副作用。
就诊科室:全科
总交流次数:48
文章 贵阳治疗抽搐费用揭秘及专业医院推荐


家庭医疗小助手
文章 中药治疗小儿神经内科疾病效果如何?


生物医疗创新站
文章 治疗小儿神经内科疾病,多久可见效?


全球医疗视野
文章 如何预防小儿抽动症?


健康驿站
文章 小儿抽动症不治疗能自愈吗?


医疗新知速递
文章 小儿抽动症能吃水果吗?


病友互助家园
文章 小儿抽动症的治疗与日常护理要点


医学奇迹见证者
文章 如何应对小儿抽动症:治疗与日常保养


生命守护者联盟
文章 如何有效治疗小儿抽动症:药物与日常保养相结合


医疗科普小站
文章 如何治疗小儿抽动症?案例分析及家长应对策略


医疗星辰探秘
大家都在问

杨圣海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汤珺
主任医师
青少年儿童心理科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杨雨航
主治医师
小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