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主要有甲、乙、丙、丁、戊五型。甲型和戊型肝炎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经粪-口途径传播(即病原体经肠道排出,污染食物和水之后经口传播);乙型、丙型、丁型肝炎多呈慢性感染,少数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主要经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1]。
症状表现[1]:
病毒性肝炎典型症状以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患者出现黄疸。
诊断依据[1]:
通过如是否有病毒性肝炎病史、是否接触过病毒性肝炎患者、家庭成员中是否有感染者等一般情况,结合检测肝炎病毒标志物,必要时可进行肝活检组织检查,来确诊病毒性肝炎。
-
根据病原学分类,目前已确定的有:
(1) 甲型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
(2) 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
(3) 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
(4) 丁型肝炎:由丁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共同引起;
(5) 戊型肝炎: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 -
根据疾病进展和严重程度分为以下几类:
(1) 急性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2) 慢性肝炎:依据病情轻重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3) 重型肝炎(肝衰竭):根据病理组织学特征和病情发展速度分为4类,即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
(4) 淤胆型肝炎:以肝内淤胆(即肝内胆汁淤积)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特殊临床类型。
(5) 肝炎肝硬化。
是否具有传染性[1]?
是,国家乙类传染病。
通过什么方式传染?怎么预防[1,2]?
- 传染源/传播方式:传染源为病毒性肝炎患者;甲型和戊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丙型、丁型肝炎主要经血液途径、性传播及母婴传播。
- 预防:
- 甲、乙、戊型肝炎可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目前无针对丙型和丁型肝炎的疫苗。
- 可通过避免与感染者过度接触、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远离毒品、避免性乱交等方式进行预防。
是否常见[1,3,4]?
本病常见。
-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2009-2018年报告病毒性肝炎14856990例,乙型肝炎发病数占比高达79.59%。
- 仅2020年11月,我国病毒性肝炎发病数便高达125059例,其中甲型肝炎1243例、乙型肝炎100561例、丙型肝炎20801例、丁型肝炎22例、戊型肝炎1639例、未分型肝炎793例。
是否可以治愈[1,2]?
-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患者通过适当休息、合理饮食及缓解症状治疗,大多可治愈,少数重症患者死亡。
- 乙型肝炎患者:急性乙肝60%-90%可完全康复,10%-40%转为慢性或病毒携带者;慢性乙肝患者中,轻症患者一般预后良好;重症患者约80%在5年内发展成肝硬化,少部分可转为肝细胞癌。
- 丙型肝炎者转为慢性肝炎比例较高,应用抗-HCV直接抗病毒药物可改善治疗效果。
- 丁型肝炎多合并乙型肝炎,使乙型肝炎病情加重,难以治愈。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文章 如何治疗肝硬化:个性化治疗方案与日常保养的重要性


康复之路
文章 如何有效治疗和预防戊肝


老年健康守护者
文章 乙肝康复之路:综合治疗与日常保养双管齐下


跨界医疗探索者
文章 乙肝患者治疗攻略:科学检查、专业治疗、日常保养缺一不可


精准医疗探秘
文章 乙肝治疗方案全解析:抗病毒治疗为主,多种方法助力康复


生物医疗创新站
文章 肝纤维化患者饮食禁忌及治疗


生命之光传递者
文章 南昌肝病治疗哪家医院更专业?


跨界医疗探索者
文章 肝损伤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健康管理专家
文章 乙肝检查与治疗全攻略


未来医疗领航员
文章 乙肝患者如何面对治疗与日常调养


医疗科普小站

陈念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江苏省人民医院

董莉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江苏省人民医院

李龙一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