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病罕见,多种因素参与发病过程
- 皮肤和内脏器官的纤维化
- 病程呈慢性,无特效治疗方法,对症治疗,预后差
简介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炎性、变性、增厚和纤维化进而硬化和萎缩为特征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属于罕见的慢性疾病,发病原因并不是十分明确。可能与免疫因素、胶原合成异常、血管异常、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
在临床中主要分为局限性硬皮病和系统性硬皮病,其中系统性硬化除皮肤、滑膜、指(趾)动脉出现退行性病变外,消化道、肺、心脏和肾等内脏器官也可受累。
对于它们的治疗主要是给予抗炎、免疫调节、改善血循环、减少纤维化、软化皮肤。其中局限性硬皮病主要局限于皮肤,早期的损害往往只限于肢体远端,或手指以及面部的皮肤,内脏一般不受累,预后较好。系统性硬皮病广泛分布的皮肤硬化,雷诺现象和多系统受累,预后不定,大多预后较好,弥漫性硬化症预后不良。
症状表现:
局限性硬皮病典型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偶尔会有感觉功能异常,较常见的类型为斑块状硬皮病,蜡样光泽,周围紫红色晕,触之为皮革样硬度,头皮处可引起硬化萎缩性斑状脱发;
系统性硬皮病典型症状是:前驱症状为雷诺现象,较常见的类型是肢端型,皮肤硬化从手和面部开始,逐渐肿胀硬化萎缩,表现为“假面具脸”,逐渐出现骨关节、肌肉、血管、内脏的损害。
诊断依据:
通过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如局限性硬皮病患者皮肤呈象牙色水肿硬化,活动期其周围有淡红色晕;系统性硬皮病除了皮肤的改变,还会累及四肢、关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并结合皮肤活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确诊。
硬皮病有哪些类型?
- 局限性硬皮病:仅局限于皮肤,内脏一般不侵犯,包括斑块状硬斑病、点滴状硬斑病、线状硬斑病、泛发性硬斑病、深部硬斑病、致残性全硬化性硬斑病、大疱性硬皮病、结节性硬皮病(前四个统称为硬斑病,后两个统称为特殊类型硬皮病)。
- 系统性硬皮病:广泛分布的皮肤硬化,雷诺现象及多系统受累,包括肢端硬皮病、弥漫性硬皮病、CREST综合征。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本病不常见,2018年被纳入罕见病,局限性硬皮病好发于11-40岁,系统性好发于21-50岁[1],女性多见,国内鲜有报道,国外患病率为50-300/百万[7]。
是否可以治愈?
目前不能治愈。需要根据硬皮病不同的类型进行个性化治疗:局限性硬皮病有自限性,在发病早期可能外用抗炎、免疫抑制剂可以达到一定的疗效,另外物理疗法,如光疗、蜡疗、按摩、推拿等可明显改善关节挛缩和活动受限的症状;系统性硬皮病可以通过抗纤维化、血管活性药物、免疫调节及抑制剂等缓解症状。
是否遗传?
是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硬皮病患者询问能否服用薄芝片,目前无明显不适,正在就医中。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27
脚后跟外侧起硬皮,内侧没有,穿洞洞鞋后出现,疑似脚气。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41
头上长红疙瘩并伴有硬皮,持续多年,想了解是什么病以及如何治疗。患者男性33岁
就诊科室:全科
总交流次数:0
文章 皮肤增厚是什么原因?


生命之光传递者
文章 脸部下垂怎么改善


医疗故事汇
文章 脸部下垂怎么改善


健康百科
文章 脸部下垂怎么改善


精准医疗探秘
文章 积雪草对皮肤的作用


全球医疗视野
文章 积雪苷片用法用量


健康驿站
文章 硬皮病


精准医疗探秘
文章 硬皮症早期症状有什么


医者荣耀
文章 硬斑病和硬皮病一样吗


医疗故事汇
文章 硬皮病


医疗科普小站
大家都在问

田微
副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张丹丹
主治医师
内分泌科